4/8 耳邊風:那年頭,少男少女橫死歌中,是很潮很酷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期節目靈感來自這個月寫給《小日子》的專欄稿。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那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戰後嬰兒潮一代在美國空前富強的時代成長,「青少年」這個概念如焉誕生:他們已非兒童、又還不是必須負擔家計的大人,儘管不事生產,不少十六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汽車。他們進入性成熟的階段,躁動的賀爾蒙加上閒暇時間和寬裕的經濟條件,餵養出熱熱鬧鬧的娛樂文化。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和貓王(Elvis Presley),便是那一輩青少年的究極叛逆偶像。
或許是當年一連串意外車禍、空難、凶死的年輕明星,為娛樂圈罩上了一道惘惘的陰影:一九五五年,迪恩飆車身亡。一九五九年,搖滾歌手Buddy Holly、Ritchie Valens和Big Bopper墜機身亡,一九六○年,搖滾歌手Eddie Cochran車禍身亡。那些歌裡橫死的主角,彷彿也參考了那些偶像的死法。
為什麼當時青少年愛聽這些慘烈的歌?其實西方民謠的敘事曲(ballad)傳統,早在留聲機發明之前三百年,就不斷唱著命運悲慘多舛的戀愛故事,還有一樁樁離奇曲折的凶殺、情殺、仇殺情節。洒狗血的凶死故事,向來都是大受歡迎的題目。到了二十世紀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把青少年情歌和橫死的悲劇揉在一起,這重鹹的調味,肯定更能吸引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
也有人主張:死亡是當時青少年心目中對討厭的大人世界的「終極反叛」,若要迅速解脫,唯有一死。然而流行歌再怎麼悲傷,也不至於誘導自殺。死亡,總得包裝在悲傷浪漫的故事裡。少男少女聽完了歌,哭一哭,厭世的情緒也就紓解了。
絕大多數的聽眾,此生大抵仍是平凡平庸地過了,並不會經歷歌裡那樣極端的情境。那一首首催淚的故事,卻讓千千萬萬初嚐成長滋味的青少年,在短短兩分半鐘的平行人生裡嚐盡了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在猶然不免壓抑的時代,那些歌唱死亡的故事,竟成了釋放苦悶的解藥。
播出曲目:
The Shangri-Las / Leader of the Pack (1964)
Ray Peterson / Tell Laura I Love Her (1960)
Twinkle / Terry (1964)
Stonewall Jackson / B.J. the D.J. (1963)
Mark Dinning / Teen Angel (1959)
Del Shannon / The Prom (1961)
John Leyton / Johnny Remember Me (1961)
The Everly Brothers / Ebony Eyes (1961)
Pat Boone / Moody River (1961)
Roy Orbison / Leah (196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幾首歌,訴說著不變的、純粹的、晶瑩剔透的真心,蘊藏著某種很堅毅的核心與強大的靈魂。每每覺得在這個亂糟糟的世界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回到這些歌裡躲一下。
Thumbnail
Sonic Youth 於 1992 年發行第七張錄音室專輯《 Dirty 》,嘗試了更為傳統的歌曲結構,其中探討了性別物化和反法西斯等主題,突出了美國社會的普遍問題,各種形式的暴力是這張作品的內在核心,而主要創作靈感來自於一起影響他們至深的悲劇:喬·科爾(Joe Cole)謀殺案。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1969年電影『Midnight Cowboy』被列入美國100部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主題曲亦非泛泛之輩,是第一首表達城市疏離感的樂曲,具有教父級的聲譽。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Thumbnail
萬青的力量,不僅只是唱腔、編曲或活用小號、薩克斯風,更來自這些歌曲產製的時代脈絡,衝擊了中國黨國政治的官僚包裝,張揚著中國現代化潮流背後,墊著經濟數字成長的,無數的小小的不被看見的個人。這些念頭的出現、主張的實踐、音樂的展演,每一個完美的細節環環相扣,才得以造就被這一代視作經典傳奇的,萬能青年旅店
Thumbnail
介紹Kenny Loggins、Bruce Springsteen、Richard Marx、Bryan Adams、Huey Lewis、Rod Stewart、John Mellencamp、David Bowie、Corey Hart,這11位80年代知名的搖滾男歌手及其歌曲賞析。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幾首歌,訴說著不變的、純粹的、晶瑩剔透的真心,蘊藏著某種很堅毅的核心與強大的靈魂。每每覺得在這個亂糟糟的世界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回到這些歌裡躲一下。
Thumbnail
Sonic Youth 於 1992 年發行第七張錄音室專輯《 Dirty 》,嘗試了更為傳統的歌曲結構,其中探討了性別物化和反法西斯等主題,突出了美國社會的普遍問題,各種形式的暴力是這張作品的內在核心,而主要創作靈感來自於一起影響他們至深的悲劇:喬·科爾(Joe Cole)謀殺案。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1969年電影『Midnight Cowboy』被列入美國100部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主題曲亦非泛泛之輩,是第一首表達城市疏離感的樂曲,具有教父級的聲譽。
Thumbnail
1996 秋天出現了「Queen’s」, Queen’s 的出現造成一股不可逆的電音狂潮,首先是路上89的汽車喇叭開始出現電音節奏,他們通常是想吸引目光,然後某個朋友的弟弟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也在家裡放電音被阿嬤說太吵又沒人唱歌,最後是有個「電音三太子」上了國際媒體,從那時開始聽電子音樂的人越來越多。
Thumbnail
萬青的力量,不僅只是唱腔、編曲或活用小號、薩克斯風,更來自這些歌曲產製的時代脈絡,衝擊了中國黨國政治的官僚包裝,張揚著中國現代化潮流背後,墊著經濟數字成長的,無數的小小的不被看見的個人。這些念頭的出現、主張的實踐、音樂的展演,每一個完美的細節環環相扣,才得以造就被這一代視作經典傳奇的,萬能青年旅店
Thumbnail
介紹Kenny Loggins、Bruce Springsteen、Richard Marx、Bryan Adams、Huey Lewis、Rod Stewart、John Mellencamp、David Bowie、Corey Hart,這11位80年代知名的搖滾男歌手及其歌曲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