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師帶的工作坊和藝術家帶的工作坊的不同之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左邊是我藝術創作作品,右邊是我進行藝術治療練習的一個短時間創作的作品。
前一陣子,我帶領了一次藝術治療工作坊時,學員提出了一個很棒的問題,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該學員在參加其他畫畫課時,有其他參與者問老師能不能也上一門藝術治療的創作課,該老師說他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沒錯,藝術治療完全是一個不同的專業。
我自己本身是受過藝術學院的專業訓練的藝術家,目前也在荷蘭官方承認的藝術治療師訓練學程研修,在藝術治療這個面向用我仍淺薄的經驗來提出看法:
1. 所受的專業訓練重點/目的不同: 藝術治療師必需有心理學、精神病(理)及各種不同心理治療理論/流派的知識,這並不是專業藝術家養成過程的必備條件。 以上提及的任何一門學問,裡面都有很深廣的理論和實務內容,通常藝術治療師也會有自己比較專業的客戶族群,以及自己偏向採納的工作法(通常是因應客戶族群的需求而調整出來的。
其實以我自己開工作坊來說,即使是線上的,我也會先事前請參與者填一個簡單的問卷,所以我能對參與者的背景、需求(有沒有心理發展上需要協助的地方)、或是家裡備有的創作材料,有基本的掌握,然後我會依此調整工作坊的內容跟引導方式,所以沒有一場工作坊會是用同一套方法,就可以進行,這可能也是我個人喜歡的進行方式。
2. 藝術治療工作坊的目的,並非以創作出一個達到一定"美學"標準的作品,而是以每個人都能自在的在創作的過程中探索自我,以這次的工作坊來說,從頭到尾我們每沒有人在創作跟討論時有:我這個畫畫美不美,其他人畫的有沒有比我好看的想法 。
另外,我可能會選擇一個題目來引導,但是讓每個參導者去創造出屬於他/她自己的獨特作品,不會有以完美的用某個藝術技法去複製出某個大師的作品(其實當代藝術學院也不大以這為目標。以藝術家來說,除非是想要針對某個大師的技法練習時才有可能會做的事),所以很有趣的是,每個人的作品都大不相同,只有"自己"才能創作出該作品。
有工程及法律背景的台灣女生,卻在荷蘭工作數年後,當媽媽還兼念起了藝術學院,開學第一天就帶球上課,嚇到眾人! 現在已為專職藝術家。書寫的目的只是希望能透過藝術家媽媽的視角提出對異文化的觀察以及分享"藝術家+媽媽"的混合身份如何對在荷蘭的日常生活造成的異常影響。希望讀者能藝術家媽媽一起"用心"感受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真正的活著嗎? 很汗顏地,自疫情爆發後,很久沒有寫寫文章,主要原因是生活太忙碌,不管是因為封城的關係 (荷蘭),二個小朋友得在家上課,或是自己人生的發展的緣故。 但不知為何,三不五時也會有人誤入此專頁,真是感到不好意思。    其實除了是二寶媽又是個很龜速發展又得在生活中掙扎的藝術家外,我又發
 每年到了聖誕時間,藝術家媽媽的荷蘭先生就會有為小孩們買一大棵活生生的聖誕樹放在家裡的渴望,就像是我們到中秋節不烤肉會有點失落一樣。然而,居住在荷蘭多年的我,對節後街上到處散佈被用過就丟的樹們感到傷心,思考其他可能的作法,這次,我們採用不的的作法,我們樹自己挖,花盆自己畫,樹也不用再被丟棄了。
電影囧媽的極地任務,故事始於一個有錢人才去的起的南極之旅計劃。除了推薦這部在輕鬆幽默間點出女性在為人母後在自我追尋與家庭角色間的爭扎的電影外,我點出情節裡幾個我特別有感的部份,也分享一個台灣藝術家去北極駐村的創作,我可能沒有錢去南極,但或許有天也會穿著自製的羽毛衣去北極創作!
某種程度藝術學院其實是一個藝術系學生的烏托邦,許多學生在畢業後面臨真實人生的考驗以及突然失去藝術學院的教育系統提供規律的創作動機時,即無法堅持下去,所以,畢業後的生活如何?是我們在遇到認識的藝術圈子的朋友,會常被問到的問題。 非典型的藝術家媽媽畢業後是充滿迷惘不知所措還是...?
鹿特丹馬斯隧道(Maastunnel)可說是鹿特丹最低調的網紅拍照景點,寫這篇文章前其實心裡也有點猶豫是否要把這個秘密景點讓大家知道,但這麼獨特的地方不介紹給大家,也實在太可惜。 藉著該隧道大修,和讀者分享荷蘭政府如何鼓勵公民參與,並介紹其獨特的歷史及設計。  
比起填色圖案/填色書,我更喜歡小孩子不受框架限制時所創造出的塗鴉。隨手可取得的舊報紙或單面廢紙加上筆還有想像力,馬上就可以快樂地畫畫。小小孩在還未學寫字之前,多讓他們拿筆畫畫,可以訓練手指的小肌肉,對日後學習寫字時很有幫助。 本文提供幾個在舊刊物上進行加工塗鴉的創意點子,很適合親子一起進行!
你真正的活著嗎? 很汗顏地,自疫情爆發後,很久沒有寫寫文章,主要原因是生活太忙碌,不管是因為封城的關係 (荷蘭),二個小朋友得在家上課,或是自己人生的發展的緣故。 但不知為何,三不五時也會有人誤入此專頁,真是感到不好意思。    其實除了是二寶媽又是個很龜速發展又得在生活中掙扎的藝術家外,我又發
 每年到了聖誕時間,藝術家媽媽的荷蘭先生就會有為小孩們買一大棵活生生的聖誕樹放在家裡的渴望,就像是我們到中秋節不烤肉會有點失落一樣。然而,居住在荷蘭多年的我,對節後街上到處散佈被用過就丟的樹們感到傷心,思考其他可能的作法,這次,我們採用不的的作法,我們樹自己挖,花盆自己畫,樹也不用再被丟棄了。
電影囧媽的極地任務,故事始於一個有錢人才去的起的南極之旅計劃。除了推薦這部在輕鬆幽默間點出女性在為人母後在自我追尋與家庭角色間的爭扎的電影外,我點出情節裡幾個我特別有感的部份,也分享一個台灣藝術家去北極駐村的創作,我可能沒有錢去南極,但或許有天也會穿著自製的羽毛衣去北極創作!
某種程度藝術學院其實是一個藝術系學生的烏托邦,許多學生在畢業後面臨真實人生的考驗以及突然失去藝術學院的教育系統提供規律的創作動機時,即無法堅持下去,所以,畢業後的生活如何?是我們在遇到認識的藝術圈子的朋友,會常被問到的問題。 非典型的藝術家媽媽畢業後是充滿迷惘不知所措還是...?
鹿特丹馬斯隧道(Maastunnel)可說是鹿特丹最低調的網紅拍照景點,寫這篇文章前其實心裡也有點猶豫是否要把這個秘密景點讓大家知道,但這麼獨特的地方不介紹給大家,也實在太可惜。 藉著該隧道大修,和讀者分享荷蘭政府如何鼓勵公民參與,並介紹其獨特的歷史及設計。  
比起填色圖案/填色書,我更喜歡小孩子不受框架限制時所創造出的塗鴉。隨手可取得的舊報紙或單面廢紙加上筆還有想像力,馬上就可以快樂地畫畫。小小孩在還未學寫字之前,多讓他們拿筆畫畫,可以訓練手指的小肌肉,對日後學習寫字時很有幫助。 本文提供幾個在舊刊物上進行加工塗鴉的創意點子,很適合親子一起進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目前,我做了兩次一對一的藝術治療了,一次60分鐘,有貼貼紙和畫畫圖過。 跟我原本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不過我也有發現自己在進行藝術治療時,自己的狀態也跟平時和諮商時不太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至少“有所不同”就比“如同以往”來的有更多可能,就繼續嘗試及觀察吧。
Thumbnail
心理師不是手作才藝教學老師,心理師只是把「動手做」當媒材,使成員體驗操作過程,促發心靈領悟,達到對每個人深淺程度不一的各種效果。 帶領心理團體多年,將植物/園藝手作加入團體課程,則是近五年的事,特別適合紓解壓力相關主題。近日到國中生班級宣講心理健康議題,同時感受一下手作紓壓,就帶學生用植物種子、蠟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藝術」這兩個字總會想到是展示在美術館裡的作品,認為「藝術」對於自己而言層次太高而難以企及,所以選擇保持距離,深怕一接觸會感到太過抽象難懂,不如把時間投入自己相對熟悉且了解的領域。 其實,「藝術」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艱澀又難以親近,反而舉目所及都是「藝術」,比如路上的變電箱彩繪、佛
Thumbnail
在多年的藝術療癒個案或工作坊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我不會畫畫耶....‘’。 這句話一下子把我(安吉妙)拉回北藝大一年級剛入學沒多久,發現同學各各手藝高超,畫功了得,這對半路出家的我來說壓力山大。再加上每次上課對著的空畫布,我常不知如何下筆。 有次在水彩戶外寫生課時,看著同學們奮筆疾畫,我卻…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Thumbnail
每個人的學習風格和方式都不一樣。 班上有個同學很喜歡畫人像,他自述自學了一段時間後,曾經想找畫室進一步精進,不過試上課程時,老師請他從基本的排線練起,他覺得這間畫室沒辦法根據他的需求安排課程(我想要畫人像,就直接教人像的課程,或幫我解決畫人像時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後來並沒有報名課程。 我個人則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到目前,我做了兩次一對一的藝術治療了,一次60分鐘,有貼貼紙和畫畫圖過。 跟我原本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不過我也有發現自己在進行藝術治療時,自己的狀態也跟平時和諮商時不太一樣。雖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至少“有所不同”就比“如同以往”來的有更多可能,就繼續嘗試及觀察吧。
Thumbnail
心理師不是手作才藝教學老師,心理師只是把「動手做」當媒材,使成員體驗操作過程,促發心靈領悟,達到對每個人深淺程度不一的各種效果。 帶領心理團體多年,將植物/園藝手作加入團體課程,則是近五年的事,特別適合紓解壓力相關主題。近日到國中生班級宣講心理健康議題,同時感受一下手作紓壓,就帶學生用植物種子、蠟
Thumbnail
許多人對於「藝術」這兩個字總會想到是展示在美術館裡的作品,認為「藝術」對於自己而言層次太高而難以企及,所以選擇保持距離,深怕一接觸會感到太過抽象難懂,不如把時間投入自己相對熟悉且了解的領域。 其實,「藝術」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艱澀又難以親近,反而舉目所及都是「藝術」,比如路上的變電箱彩繪、佛
Thumbnail
在多年的藝術療癒個案或工作坊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我不會畫畫耶....‘’。 這句話一下子把我(安吉妙)拉回北藝大一年級剛入學沒多久,發現同學各各手藝高超,畫功了得,這對半路出家的我來說壓力山大。再加上每次上課對著的空畫布,我常不知如何下筆。 有次在水彩戶外寫生課時,看著同學們奮筆疾畫,我卻…
Thumbnail
藝術治療 是一種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治療的專業方法。透過繪畫、雕塑、黏土等藝術媒材,人們可以表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想法和經驗,這些通常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藝術治療如何運作? * 安全空間: 藝術治療師會提供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讓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 * 藝術創作: 參與者透過藝術創作,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及心理師和來訪者在心理療癒過程中的作用和困境,同時也提到了呼吸練習在心理安撫的重要性。文章強調每個人所需的諮商時間都不同,並鼓勵人們從現在開始對心靈療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心得。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心理治療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以及創作者對心理治療的恐懼。作者通過談論創作衝動、創造力和源頭質地的不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文章提及溫尼考特的理論,並對心理治療和創作的關聯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治療有許多種,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等,從昨天的分享中,我認為藝術治療是對於小朋友而言,相較於語言或物理等治療中是較為有效的方式。 為什麼要治療?因為我們從他的言行表達中感覺他「病了」,或許小朋友在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夠那麼直白,或者語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所以藝術的方式不同於語
Thumbnail
每個人的學習風格和方式都不一樣。 班上有個同學很喜歡畫人像,他自述自學了一段時間後,曾經想找畫室進一步精進,不過試上課程時,老師請他從基本的排線練起,他覺得這間畫室沒辦法根據他的需求安排課程(我想要畫人像,就直接教人像的課程,或幫我解決畫人像時遇到的問題),所以他後來並沒有報名課程。 我個人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