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16:9? 簡報比例如何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些人會說,2021年都來了,誰還是會用古舊的是4:3比例作簡報呢?不是愈闊愈高大上的嗎?

事實上,有不少跨國企業的內部簡報模板,仍然在採用4:3的比例。當然在時代巨輪下,影片、電視、電腦螢幕通通都在橫向發展了,呈現著電影感的震憾力。那麼除了應對自己公司或客戶的要求外,4:3是否已經走進了歷史呢?

停一停,想一想,你的簡報將會在那裡播放或閱讀。

16:9在演講廳的巨幕、投映在牆上、或是在平面電視上播出的場合,有其自然的優勢。

4:3在下拉式銀幕(特別是有些辦公室及教室的銀幕大都是從4:3比例)、或是在科技史上另一端的iPad,就會發揮其作用。

想走捷徑的也許會說,乾脆把16:9的比例用到底不就好了嗎?不用理會媒體的使用。參看下圖顯示兩個比例錯配的情況,數值上螢幕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是會被浪費掉的。


raw-image
raw-image

在4:3的幕上顯示的內容16:9的簡報,也許可以用「電影感」的論調勉強一下;但如果你是在財務策劃或是保險業工作,面對客戶利用iPad介紹產品或計算的時候,這種錯配也許就會被看成錯失了。

從另一方面看,在16:9的幕上放映後4:3的簡報,會瞬間令人覺得你預備得不足夠,就像是在網上看一些九十年代的影片或電視劇一樣。

這幾年也有不少簡報比例上的新趨勢,例如是9:16(方便在智能電話上、通勤中垂直閱讀),1:1(方便在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上傳播)等。

而最重要的是要反方向想,你下一次的簡報將會利用甚麼媒介,再去選擇簡報的比例;沒有一個永恆的黃金比例可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班族簡報日常的沙龍
132會員
77內容數
人人也說要大圖大字,簡報是否只有一個模式? 在企業框架內、上司要求下如何發揮設計創意? 我不想聽「你要這樣做」,我要知「為什麼」! 遙距簡報的世代,設計上又有什麼雷區要避免?
2025/03/24
「生成內容」已經是辦公室必備的競爭力,無論是文件、電郵、圖像、簡報,都有不同的生成應用。但你又是否知道,Excel本身也有生成內容的函數,讓你不用把算式往下拉、根據今天日期更新過去十二個月數據的圖表、甚至動態建立階梯式收費或稅項表格? 個人實戰的經驗是,用好Excel函數的秘訣,不在於把問題全
Thumbnail
2025/03/24
「生成內容」已經是辦公室必備的競爭力,無論是文件、電郵、圖像、簡報,都有不同的生成應用。但你又是否知道,Excel本身也有生成內容的函數,讓你不用把算式往下拉、根據今天日期更新過去十二個月數據的圖表、甚至動態建立階梯式收費或稅項表格? 個人實戰的經驗是,用好Excel函數的秘訣,不在於把問題全
Thumbnail
2025/02/17
簡報要用上的圖片,可以從生成或圖庫而來,或是材料中的圖表只有圖片版本,當我們想突顯圖片中某些部分,來作重點的強調與說明,除了畫個礙眼的紅色方框,可以從何入手呢?對烹飪有所要求的廚師,處理食材時會用上不同的工具。在職場打滾的上班族也如是,掌握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就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解題角度。
Thumbnail
2025/02/17
簡報要用上的圖片,可以從生成或圖庫而來,或是材料中的圖表只有圖片版本,當我們想突顯圖片中某些部分,來作重點的強調與說明,除了畫個礙眼的紅色方框,可以從何入手呢?對烹飪有所要求的廚師,處理食材時會用上不同的工具。在職場打滾的上班族也如是,掌握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就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解題角度。
Thumbnail
2025/01/13
來到了一月,無論你身處的地方,是會計年度的剛剛開始,或是財政年度的快要結束,這都是年度匯報與簡報的繁忙時期。業績簡報、晉升報告、部門大會接踵而來,有沒有因此而感到煩惱?國際簡報系列,我們觀摩過美韓等地的企業,這一站來到了日本。
Thumbnail
2025/01/13
來到了一月,無論你身處的地方,是會計年度的剛剛開始,或是財政年度的快要結束,這都是年度匯報與簡報的繁忙時期。業績簡報、晉升報告、部門大會接踵而來,有沒有因此而感到煩惱?國際簡報系列,我們觀摩過美韓等地的企業,這一站來到了日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看過很多講者使用投影片是「為了用而用」,一流講者使用投影片是「因為必須要」,而非為了要,如果先有投影片,再賦予這張投影片意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Thumbnail
我看過很多講者使用投影片是「為了用而用」,一流講者使用投影片是「因為必須要」,而非為了要,如果先有投影片,再賦予這張投影片意義,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Thumbnail
這幾年很多人都會說:「好簡報就要說故事」。跟校園簡報、演說比賽、激勵說辭不同的是,在商業簡報中,你總不能老是跟上司、客戶述說自己的經歷。將說故事的技巧,融入你簡報中的結構及推進手法,才是在辦公室的生存之道。從入門的三幕劇架構,到進階的二拍子式解說方法,透過蘋果的衛星求救短訊功能介紹,以實例為你拆解。
Thumbnail
這幾年很多人都會說:「好簡報就要說故事」。跟校園簡報、演說比賽、激勵說辭不同的是,在商業簡報中,你總不能老是跟上司、客戶述說自己的經歷。將說故事的技巧,融入你簡報中的結構及推進手法,才是在辦公室的生存之道。從入門的三幕劇架構,到進階的二拍子式解說方法,透過蘋果的衛星求救短訊功能介紹,以實例為你拆解。
Thumbnail
都市生活急促,資訊、娛樂、注意力都變得碎片化。產品發佈的簡報,傳統上的獨腳戲單向述說,已經難以吸引住觀眾的目光。為了創造銷量與話題,各大品牌的簡報都需要跟著進化,為你分析八月的Samsung Galaxy Unpacked發佈會,當中節奏和鋪排的考量,固然也會點出可以改進的地方。
Thumbnail
都市生活急促,資訊、娛樂、注意力都變得碎片化。產品發佈的簡報,傳統上的獨腳戲單向述說,已經難以吸引住觀眾的目光。為了創造銷量與話題,各大品牌的簡報都需要跟著進化,為你分析八月的Samsung Galaxy Unpacked發佈會,當中節奏和鋪排的考量,固然也會點出可以改進的地方。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正在處理分鏡的工作,心血來潮地整理一下我流的分鏡方式作分享。 關於我的作品最常收到大家的回饋就是讀起來很舒服很順暢,所以雖然說分鏡方式百百種每個人都各有特色,這邊我就提供自己在分鏡時會留意到的地方,希望能對一部分正在學習畫漫畫的人有幫助^^
Thumbnail
最近因為正在處理分鏡的工作,心血來潮地整理一下我流的分鏡方式作分享。 關於我的作品最常收到大家的回饋就是讀起來很舒服很順暢,所以雖然說分鏡方式百百種每個人都各有特色,這邊我就提供自己在分鏡時會留意到的地方,希望能對一部分正在學習畫漫畫的人有幫助^^
Thumbnail
這幾年出版的簡報書籍,或是舉辦的簡報課程,都喜歡高舉「觀眾為王」的口號;意即簡報內容要與觀眾有關聯性,是他們日常所想所畏,來引起注意力;這樣做故然沒有錯,然而在內容以外,從簡報設計的角度,你有沒有為觀眾去思量過呢?你會為特定的觀眾和場地調整投影片設計嗎?壞設計而悶慌了觀眾,再好的內容又如何傳遞呢?
Thumbnail
這幾年出版的簡報書籍,或是舉辦的簡報課程,都喜歡高舉「觀眾為王」的口號;意即簡報內容要與觀眾有關聯性,是他們日常所想所畏,來引起注意力;這樣做故然沒有錯,然而在內容以外,從簡報設計的角度,你有沒有為觀眾去思量過呢?你會為特定的觀眾和場地調整投影片設計嗎?壞設計而悶慌了觀眾,再好的內容又如何傳遞呢?
Thumbnail
商務簡報中,經常需要運用時間軸,來代表公司部門的發展史,產品的開發的更生歷程,有些人喜歡借來作簡報的目錄頁。畫幾個圖,或是套個模板,看似輕易的事,但要有新意,又要不誇張,又要看得舒服,書本又不會教,上班族又是時候一起耍一點小心機了。
Thumbnail
商務簡報中,經常需要運用時間軸,來代表公司部門的發展史,產品的開發的更生歷程,有些人喜歡借來作簡報的目錄頁。畫幾個圖,或是套個模板,看似輕易的事,但要有新意,又要不誇張,又要看得舒服,書本又不會教,上班族又是時候一起耍一點小心機了。
Thumbnail
在全球疫情下,為了社交距離也好,為了減輕租金壓力也好,遙距工作慢慢風行了起來。面對面的簡報,也因為大家不再聚集於辦公室或是路演場合,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那麼,有哪一些我們從前認定為金科玉律的簡報技巧,在遙距簡報下已經不再適用呢?或是有那一些新的技巧,值得上班族在新常態之中注意一下呢?
Thumbnail
在全球疫情下,為了社交距離也好,為了減輕租金壓力也好,遙距工作慢慢風行了起來。面對面的簡報,也因為大家不再聚集於辦公室或是路演場合,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那麼,有哪一些我們從前認定為金科玉律的簡報技巧,在遙距簡報下已經不再適用呢?或是有那一些新的技巧,值得上班族在新常態之中注意一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