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常態:簡報技巧的learn與unlearn(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全球疫情下,為了社交距離也好,為了減輕租金壓力也好,遙距工作慢慢風行了起來。面對面的簡報,也因為大家不再聚集於辦公室或是路演場合,機會變得少之又少。
那麼,有哪一些我們從前認定為金科玉律的簡報技巧,在遙距簡報下已經不再適用呢?或是有那一些新的技巧,值得上班族在新常態之中注意一下呢?
在上集,先讓我們一起來unlearn吧!
  1. Fade to Black

    面對面簡報時,使用一張全黑色的投影片,或是Powerpoint中的B按鍵,銀幕都會成為一片黑色,將可以分心的東西全撤,讓觀眾的目光自然地重回到自己身上,成為一種切入點,說故事分享或是話題之間的間奏。

    要是在Zoom/ Webex等平台依樣畫葫蘆,大概只會換來一大堆「Hello?」「Can you hear me?」的回應,大家都以為訊號不良了。

  2. Transition/ Animation

    適量,而不過量的動畫固然能為簡報內容帶來動感,或是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如果今天主管要求重用一些之前製作好的投影片應用在video conferencing上面,就要了解會聚的地區和頻寬。

    曾經試過來自歐洲的簡報,大概因為重用模版的關係,每一頁投影片都是push to left transition,結果在亞洲的觀眾,當講者說到第十頁的時候,銀幕上仍然是困在兩頁前的transition,內容不但傳達得不好,觀眾也很快沒趣。

  3. Full Breed Graphics

    產品發佈會中愛用的全幕大圖技巧,因應智能電話及數碼相機的普及化,根本不愁解像度的不足,亦可以帶來震撼的效果。

    遙距簡報有兩大種,有聲有畫的,或是只有聲沒有畫的,例如teleconference。企業文化中有不少人喜歡事前要求投影片作pre-reading,或是先印出來作寫筆記之用,同時好讓自己的眼睛在開會時稍為離開電腦屏幕一下。

    要是有主管喜歡先印出來看,全幕大圖便要用得小心,以免紙張吸墨太多。全幕大圖如果是為了解釋複雜的概念或流程還好,如果是用沙漠大圖去介紹氣候變化,那麼還可能要忍痛調整一下吧。

    有些上班族會採用兩個版本:以字為主的台下版,以及豐富視覺元素的台上版。然而要注意的是,有一些主管或客戶,發現自己手上的列印版和銀幕上展示的,內容或頁數有出入時,那怕你的出發點是良好,也會進入了panic mode。所以事前了解觀眾,的確有其需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人也說要大圖大字,簡報是否只有一個模式? 在企業框架內、上司要求下如何發揮設計創意? 我不想聽「你要這樣做」,我要知「為什麼」! 遙距簡報的世代,設計上又有什麼雷區要避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若果有人說,分析喬布斯的簡報技巧,養活了一代作者,可能帶一點誇張,但又未必離正確很遠。 人走茶涼。也許是光環的消退、產品的重覆、對手的參考,這幾年的發佈會,所帶來的注目禮也越見往下了。因為時差的關係,發佈會都在我們的夜深舉行,隔天睡醒了已有一大批懶人包,三分鐘濃縮介紹,十個你要知道的功能⋯⋯等等飯來
有些人會說,2021年都來了,誰還是會用古舊的是4:3比例作簡報呢?不是愈闊愈高大上的嗎? 事實上,有不少跨國企業的內部簡報模板,仍然在採用4:3的比例。當然在時代巨輪下,影片、電視、電腦螢幕通通都在橫向發展了,呈現著電影感的震憾力。那麼除了應對自己公司或客戶的要求外,4:3是否已經走進了歷史呢?
若果有人說,分析喬布斯的簡報技巧,養活了一代作者,可能帶一點誇張,但又未必離正確很遠。 人走茶涼。也許是光環的消退、產品的重覆、對手的參考,這幾年的發佈會,所帶來的注目禮也越見往下了。因為時差的關係,發佈會都在我們的夜深舉行,隔天睡醒了已有一大批懶人包,三分鐘濃縮介紹,十個你要知道的功能⋯⋯等等飯來
有些人會說,2021年都來了,誰還是會用古舊的是4:3比例作簡報呢?不是愈闊愈高大上的嗎? 事實上,有不少跨國企業的內部簡報模板,仍然在採用4:3的比例。當然在時代巨輪下,影片、電視、電腦螢幕通通都在橫向發展了,呈現著電影感的震憾力。那麼除了應對自己公司或客戶的要求外,4:3是否已經走進了歷史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只要不是死於新冠肺炎,怎麼死的都可以!」一名上海市民在網路上的憤怒聲音清晰地把握住了這裡面最核心的荒謬。那是比阿岡本討論的處境更具體的糟糕處境,也令人想起洛克對霍布斯的批評「他們注意不受狸貓或狐狸的可能攪擾,卻甘願被獅子所吞食,並且還認爲這是安全的」。你甚至可能死在自己門窗被封死的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音樂創作者在疫情期間的靈感來源。受到線上教學的影響,創作者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創作,但也面臨著創作瓶頸的挑戰。文章中包含了歌詞的片段,表達了對孤獨與壓抑的深刻體會。這是一個關於在困境中尋找創意和動力的故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簡報在職場上極為重要,不僅是視覺美觀,更需具備口頭表達力、重點提取力和邏輯說服力。成功的簡報應明確目標、把握聽眾需求,結論先行、少即是多。準備充分,簡報內容應輔助演講,避免冗長繁瑣。
Thumbnail
2020年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年,也正是我初到奧地利的第一年。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這段旅居國外的心路歷程,提供給未來想打工度假的朋友們一個參考。 打工度假分享(下):講述我封城期間在下奧地利的和房東一家生活的經歷,以及回到維也納開始“打工“的故事
Thumbnail
「草字頭新創茶業」創辦人李建雄,說起創業其實只是單純喜歡和人互動,從飯店業轉職,只能說是埋藏在心中十年種子的發芽了。以草本茶作為創業起點,則是想到媽媽在段考前晚上都會泡一杯人參菊花枸杞茶,單純的想法讓草字頭新創茶業成為台南一道新風景。
Thumbnail
在現代數位時代,我們習慣於直接打開簡報軟體,快速輸入想法,添加圖片和動畫,希望能製作出一份令人驚豔的簡報,可是這種做法往往忽略了一個簡報的本質——傳遞資訊,與聽眾建立真實的連結。今天分享一招我自己也經常在用的方法:要準備簡報,就先別打開簡報(軟體)。 因為麻煩,反而精鍊 在開始製作簡報之前,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簡報不僅僅是打開 PPT 或 Keynote,它是一門需要精心設計和準備的技術。本文簡介了簡報的定義,以及在職場、生活和學術研究中的應用,以及提升簡報能力的幾個關鍵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教你如何做好簡報,重點在於明確簡報的目的,理解聽眾的需求,以及考慮外部限制,並介紹了PQA 架構和金句的使用方法。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只要不是死於新冠肺炎,怎麼死的都可以!」一名上海市民在網路上的憤怒聲音清晰地把握住了這裡面最核心的荒謬。那是比阿岡本討論的處境更具體的糟糕處境,也令人想起洛克對霍布斯的批評「他們注意不受狸貓或狐狸的可能攪擾,卻甘願被獅子所吞食,並且還認爲這是安全的」。你甚至可能死在自己門窗被封死的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音樂創作者在疫情期間的靈感來源。受到線上教學的影響,創作者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創作,但也面臨著創作瓶頸的挑戰。文章中包含了歌詞的片段,表達了對孤獨與壓抑的深刻體會。這是一個關於在困境中尋找創意和動力的故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簡報在職場上極為重要,不僅是視覺美觀,更需具備口頭表達力、重點提取力和邏輯說服力。成功的簡報應明確目標、把握聽眾需求,結論先行、少即是多。準備充分,簡報內容應輔助演講,避免冗長繁瑣。
Thumbnail
2020年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年,也正是我初到奧地利的第一年。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這段旅居國外的心路歷程,提供給未來想打工度假的朋友們一個參考。 打工度假分享(下):講述我封城期間在下奧地利的和房東一家生活的經歷,以及回到維也納開始“打工“的故事
Thumbnail
「草字頭新創茶業」創辦人李建雄,說起創業其實只是單純喜歡和人互動,從飯店業轉職,只能說是埋藏在心中十年種子的發芽了。以草本茶作為創業起點,則是想到媽媽在段考前晚上都會泡一杯人參菊花枸杞茶,單純的想法讓草字頭新創茶業成為台南一道新風景。
Thumbnail
在現代數位時代,我們習慣於直接打開簡報軟體,快速輸入想法,添加圖片和動畫,希望能製作出一份令人驚豔的簡報,可是這種做法往往忽略了一個簡報的本質——傳遞資訊,與聽眾建立真實的連結。今天分享一招我自己也經常在用的方法:要準備簡報,就先別打開簡報(軟體)。 因為麻煩,反而精鍊 在開始製作簡報之前,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Thumbnail
簡報不僅僅是打開 PPT 或 Keynote,它是一門需要精心設計和準備的技術。本文簡介了簡報的定義,以及在職場、生活和學術研究中的應用,以及提升簡報能力的幾個關鍵建議~
Thumbnail
這本書教你如何做好簡報,重點在於明確簡報的目的,理解聽眾的需求,以及考慮外部限制,並介紹了PQA 架構和金句的使用方法。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