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勇敢的心,就是面對自己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每一個不同的心性課題都跟自我了解有關係。因為可能業力和心性之因素,我內在的成長駑鈍、缺乏自信,外在較顯現自私的一面。對自我不夠了解的情況下,不斷追求著不是我真正需要的東西,以至於魔性一發不可收拾。消魔性、外道願契約、外道願印記等的經歷,也是我不斷在重整自心、自我認識的過程。
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好的平台能對自心做這樣的認識,而且迷失自性已久,貪嗔痴早已汙染嚴重。修行的過程,為了認識自己所做的努力與反省,也許過程中煎熬、心痛,但當雨過天青,迷霧散去的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認識自己,心就會一直去追求那些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魔性也會讓你相信,你真的很需要這些東西。我需要的,不是一昧的責備自己,說自己總是一天到晚貪得無厭,或是有不對的想法,就把自己臭罵一頓。後來,就先用引導的方式,先試著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欲望。有一次,我在反省的時候發現,我總是下意識地告訴自己:「不可以!不行!」可是我從不了解為何想這麼做,我不了解我的內在,我就不斷的壓住它。就跟小時候一樣,大人總是告訴我「不可以」,卻沒有告訴我「錯在哪裡」。後來我讓自己說出我的想法、心事,並對佛菩薩懺悔,其實這也是在一步步的自我剖析,這個過程需要不斷的努力與進化。
自我了解,也是認識自身的缺點。從來我們看自己都太完美了,或是太糟糕了,可是當一步一步了解自身缺點、特質、限制所在,並去學習接納,內心便一步一步的光明起來。因為學習了解自己,就不會勉強自己做不適合自己的事;學習了解自己,就不會幻想自己總是很完美或過於自卑,更趨近真實地活在當下。
近期思考修行前後有關感情的一些盲點:
一、年輕時總是想做很多事。想玩樂、想體驗新鮮,這時候就會過於依賴身邊有人可以一起完成,總覺得這樣子才是心中想要的。年輕到現在,也做過很多享樂事,到現在安定生活,唸經、發書等,其實對那些享樂欲望自然已經減退許多。以前總是希望要有一個人,可以陪伴自己體驗許多事,可是那是以前年輕氣盛、心不安定時;現在去想內心真正需要的,反而覺得簡單生活和修行,生活就很充實。養成依賴習慣的壞處是,遇到事情總是依賴對方可以幫忙完成,不會去想獨立完成的方法與可能性。不仰賴他人,而可以完成自己心中真正想做的事,生命的可能性會因此提升。
二、因為成長經驗的關係,也或許業障或魔性過重,總覺得生命有許多不圓滿的缺憾。我有一個盲點,就是希望依賴身邊的人可以替我填補缺憾,可是外在的東西是不可能讓心性提升的,總要靠自己痛過、反省過,找出心中的癥結點,魔性要靠自己了解、反省,才有清除的可能。修行的好處是靠自己走過這個過程,而不是單方面依賴外在的人事物替我填補。
三、之前每次遇到對象,不會先很認真了解對方就在一起,之後雖然了解對方的為人,卻又不夠果斷,以至於一波三折。而且容易以對方的想法為主,例如覺得不太適合,但對方不想分手,就會順著對方;或是太過不理性的喜歡對方,其實都是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只想用外在事物填補內心的空虛。每次魔性增長,就容易失去理智,留在不適合的感情中。
反省心性也是由淺至深、一層一層的剝開。雖然說修行是靠自己,但如果今世沒有遇到牟尼精舍跟阿伯,沒有遇到這樣有系統的消外道願、魔性的方法,累世的執念怎能透過努力慢慢消除?黑暗的生命要如何重獲曙光?如果沒有遇到精舍和佛法,還是會沉溺在習氣、欲望中,然後這一世結束後到地府受報。
(分享完畢)
坊間有許多心靈成長課程教的便是「認識自己」,一生中,每個人跟自己相處的時間最久,但世人真的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嗎?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你了解自己的心嗎?這是一篇對內心剖析的非常透徹的分享文,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修行不是表面上做做功夫,不是時間到了,定課經文唸一唸,不是參禪、拜佛,或是追求著外在的福報與功德。俗話說:「心病也要心藥醫」,你了解自己內心的毛病嗎?
《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佛者,覺也,不管今天你修行與否,知道自己「心」的毛病,明白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越了解自己的人,人生障礙才會越來越少。比如,你知道自己的長相不是沉魚落雁、不是玉樹臨風,你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塌鼻、大餅臉、戽斗下巴,別人的揶揄、調侃就無法傷你分毫,反而能以「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的幽默輕鬆化解。
又如,學歷不高的人,人生智慧未必就不如人,社會大學裡教的,往往都是學制內學校裡無法教的。不看輕自我、不因學歷設限自我,反而以自己的人生閱歷幫助其他人迷途知返,自覺而後覺他,如此的快樂非世間有形物質可比擬。總括來說,人心其實都差不多,了解自己便能了解他人,將別人的心看成是自己的心,自然事事左右逢源,時時得到助力。
有緣人依著佛菩薩的教誨,如實唸經消業、提升心性,心境上的轉變,從一開始完全朝著別人的期望走,接下來是期望別人隨著自己的心意走,再到後來由於自身的體悟與智慧的提升,開始知道自己怎麼走。世人會有諸多煩惱,只因「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因而「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人生所有的苦都是執著造成的,如果能靜下心來持續觀照,便會發現一切現象都是有生有滅,一切的感受都是無常、變化的。
佛法告訴我們要去除貪嗔癡,但每遇到境界現前,世人總忘了觀照這一念心,忘了自己的我執造成別人多大的壓力,以致讓心有盲點,事情無法突破。《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當我們的六根接觸六塵時,若只是看到、聽到、聞到、吃到,對境界不起愛憎與分別;遇到問題時,只是處理而不是先起瞋心與煩惱。當所緣境出現時,明瞭事物的真實相貌,隨著事情的變化調整處理的方法,如此一來就會發現,安住自己的心,不隨所緣而起貪瞋,就是正念;而安住正念,正是讓自己趨於圓滿的方法!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牟尼精舍弘揚唸經、靜思和修行。唸經,以大乘經典為主;靜思,即靜坐並思考自己哪裡需要改善;修行,修正行為,並要修到無相、無念、無住。
無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外離一切相,法體清淨無礙。
無念:不起善惡念頭,不思善,不思惡。境上不起妄念,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無住:不起執心,船過水無痕,隨緣來去無罣礙。」
「最開始大家都是清淨的,清水加入色料下去,會變成汙濁的水,是世界的貪嗔癡,及肉身的眼耳鼻舌身意,汙染了我們的心識。隔陰之迷無法避免,但只要本世有養成每天誦經跟修行的習性,當修行已成為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下輩子還會延續習性。」
阿伯說:「唸經,能調整自己的身心靈」,最好的往往就在身邊。《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誦經是一件非常殊勝和有大福報的事情,唸經的時候,佛菩薩、護法都會在虛空一直巡視,所以,時常誦經就是常與佛菩薩和護法們相應。」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您的福報銀行還剩多少餘額?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親愛的朋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失眠有救了!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嬰靈的干擾無所不在!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峰經驗—為自己拼一場!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認真過好生活就是對自己的努力時光最好的回應任何事情都沒有永遠,所以問如何永遠的人,都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生活中有很多無奈和不如意,因此,盡量充實自己,并且善待自己的生活。人活世上,真的不必太過執著,大部分時候只要盡人事聽天命就可以了,既然我們選擇了努力,走過了,問心無愧就好。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無非就是走一個過場,然後希望離開的時候,
    Thumbnail
    avatar
    芷汐你好
    2021-09-20
    《臥虎藏龍》:面對自己永遠是最難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李安導演曾經這麼説過。但是,那把青冥劍,到底是什麼呢?
    avatar
    Tako
    2021-08-29
    《深刻入骨》面對自己彷彿才是最難的在下定決心寫文之前,我考慮了很久,如同本片開頭所寫的警語「本作品可能度真實而導致觀眾不適」,作品內容中有許多體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這些劇情如同標題一般深刻入骨,最終決定寫一寫,推薦大家自行體會這種深入人生的感受。
    Thumbnail
    avatar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
    2021-01-29
    [聽英] This Is Me 勇敢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在人生這一條路上,我們經常要面對許多不同的流言蜚雨。 但是一不小心,我們就會因為別人的一席話而重傷,有的人甚至遲遲無法復原。
    Thumbnail
    avatar
    凱西聽英樂
    2020-06-26
    真實面對自己才是最靈性的#今天很喜歡這兩句話 ~真實面對自己才是最靈性的~ ~現實生活就是靈性生活~ 前晚才在我老爸忌日後幾天念完迴向佛號給祂 當晚馬上夢見老爸睡在我旁邊手上合掌 然後一隻毛色脫落又長白鬍鬚感覺歷經滄桑的從咖啡色脫落到土黃色的狗狗衝著我喜悅的跑來撒嬌~ 然後我老媽出現的樣子是帶著西部牛載帽開始快樂的說話唱歌
    avatar
    cc
    2019-10-16
    告別遲遲不願面對的那個自己,從今天起,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勇敢的人! 生命裡充滿「選擇」,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種說法,但其實對於一個積極的生命來說,它也充滿著「面對」。 面對第一次接觸某件事的那種陌生、面對事情不如意時的沮喪、面對不想面對的人,或是面對選擇,甚至是做完選擇後,迎面而來的新挑戰。
    Thumbnail
    avatar
    She's Meg.
    2019-09-14
    鬼才聊電影【 牠:第二章 】人生最困難的就是面對自己 在電影裡,我們花了大半時間看這群大人努力找回過去的記憶,然後重新定義自己的面貌,再次找出人生的方向,這正是文藝劇情片時常探討的內容,只是在《牠》的世界裡,有個牠正瘋狂窺伺你,強迫你面對痛苦又折磨的過往。
    Thumbnail
    avatar
    鬼才
    20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