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旅日作家芥川獎入圍——《倒數五秒月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初會買《倒數五秒月牙》是個意外,之前沒聽過李琴峰是誰,亦無拜讀過她的小說,只見封面寫著「台灣出生,旅日寫作」入圍芥川獎和野間文藝新人獎,二話不說拿起來結帳。要深知用非母語書寫小說本就難事,更何況要駕馭到爐火純青之地步,寫到跨文化與日人一爭長短入圍文學獎更是難上加難,思及此便激發同胞愛,深感非支持不可。

能揮灑自如運用兩種語言,並非她早年接觸日語,實際上她十五歲才開始自習日文,之後就讀台灣大學中日文雙主修,直至二〇一三年移居日本。精湛文筆主要來自她對語言精準要求,就連翻譯自己的作品,也不斷強調力求屏除日文中譯腔,接近「透明的翻譯」理想,達到如同閱讀華文原創的美感。

raw-image

《倒數五秒月牙》收錄兩篇中篇小說,第一篇〈倒數五秒月牙〉描繪暗戀情愫,一個非常輕淺的故事,沒有什麼反轉,卻耐人尋味;林妤梅於二〇一一年赴日攻讀研究所,結識日本女孩實櫻,畢業後實櫻反而到台灣教日文,而妤梅留在日本,五年後久別重逢,縱使無望(對方已婚),心中那些欲說而未說,甚至不該說的複雜情緒似乎在月夜下隱隱浮動。第二篇〈聖夜絲〉則描繪種族、文化、語言、興趣差異的同志情人間隱藏著不安、妒忌、焦慮、孤獨等情緒,愛情讓人猶如異鄉人深陷語言囹圄之痛苦。

痛苦是創作的養份

李琴峰以日語書寫得獎已非第一次,早在二○一七年便以日語小說《獨舞》獲選日本第六十屆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品,更在今年三月三號以〈北極星灑落之夜〉獲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從她接受今周刊的訪問得知,她成長於傳統父權家庭,從小被迫服從,活在苦悶壓抑的成長氛圍中,而高中時因察覺同志傾向而產生罪惡感,青春期到大學時更有自殺意念,更遑論心儀的女同學自殺帶給她衝擊。

在了解她的生長背景後,不難發現《獨舞》和《倒數五秒月牙》多少都帶有類自傳書寫的意味,雖未知她能否從創作中獲得療癒,但過去的痛苦歷程已然是她創作的養分。

獨特細膩筆觸

沒有陳雪的辛辣情欲,不是邱妙津激情刻骨,是用一種很淡雅的筆觸,創造出空氣中似有若無的曖昧,描寫跨文化國籍的細膩情感,讀來清新雋永留有餘韻。她的文字有種獨特風格魅力,善於細緻刻畫隱晦心境,帶點壓抑和敏感,像小心翼翼守著合宜的禮法,避免搓破那薄如蟬翼的界限。

久別重逢之時的擁抱是有時間限制的,在對方放手之時需敏感察覺對方的動作,自己也必須在那時間點上放手,否則便可能侵犯到名為友誼的疆界,而殘留些許尷尬氛圍,在過往的人生裡我已然本能的習得跨越看不見的界線可能導致毀滅 。——〈倒數五秒月牙〉

但當記憶中的身影實際出現在眼前時,我卻反而迷惘起該用何種表情迎接,又該如何出聲搭話了。臉部肌肉一條條僵硬起來不聽使喚,斟酌笑容份量的方式在那瞬間也已迷失。——〈倒數五秒月牙〉

道路往前走去遲早會遇到岔路,我們便只能拖著長長的黑影,背對背朝著不同的方向各自走去。——〈聖夜絲〉

出櫃與死亡意象

在《獨舞》、〈倒數五秒月牙〉、〈聖夜絲〉都出現死亡、逃離意象,譬如在〈倒數五秒月牙〉,十五歲的妤梅因被父母察覺性向慘遭毒打,憤而離家逃經墳場時,她不禁幻想棺木中的屍骸,甚至在廟宇中以石塊擲筊自己是否可以活下去那段,多少對應到作者本身的成長經歷;其實出櫃或被出櫃,是坦然面對還是帶著罪惡感活下去,對女同志來說都是非常痛苦掙扎,她可以是徹底的死,或重生。這種恐慌糾結的心境在《鱷魚手記》也可見一斑。

raw-image
厚實中文根基

正當台灣、日本多數人探討文言文、漢學是否必要、有用時,李琴峰罕見在當代小說中置入七言律詩,非引用古文,是中文系她技癢創作,亦是對當代文學新的嘗試、刺激。話說某網站二○一六年調查日本人再也不想學的科目,漢學囊括男性第一名和女性第五名,日本網友留言學日本古典和歌都難,更何況是中國文言文?但儘管吵了廢漢文教育一百年,漢文仍還在日本課綱上。

日暖風柔櫻雨細,翰林院裡業方成。

織花振袖羞紅杏,翠雨瑤簪勝紫瓊。

典論一篇焉易作?儒林七載正堪榮。

書樓莫使埃塵掩,問學途如萬里征。

——〈倒數五秒月牙〉

在這麼多獎項加持下,李琴峰作品將被更多人看見和喜愛,只是在美好的文字、故事、情感底下,那些痛苦也是不可忽略和抹滅,希望透過文學作品,能讓更多人學會體恤和尊重不同族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2022/10/08
一聲聲老師,代表的是對學者的景仰尊重,對學術知識的追求,可早在《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之前,就久聞崇高的學府裡充斥威權教育與奴役制。該是訓練批判性思考和養成獨力思辨能力的高等學府,服從反而變成求學的根本,霸凌研究生、勞役時有所聞,多數研究生因文憑在他人手上,淪為魚肉,敢怒
Thumbnail
2022/09/26
之所以說《戲弄》像一首輕音樂,是個人觀察目前散文多以抒情類為大宗,不乏機巧用字、靈思活躍之作,除對生活觀察細膩、觀點獨特外,文筆亦極為吃重,對於我這般門外漢,文字精巧絢爛確實迷人,但推砌痕跡過於明顯,有時讀來不免吃力,另一方面,情感拿捏有度,有些散文過於沉重、沉悶,易流於濫情,若是作者真切生活體驗也
Thumbnail
2022/09/26
之所以說《戲弄》像一首輕音樂,是個人觀察目前散文多以抒情類為大宗,不乏機巧用字、靈思活躍之作,除對生活觀察細膩、觀點獨特外,文筆亦極為吃重,對於我這般門外漢,文字精巧絢爛確實迷人,但推砌痕跡過於明顯,有時讀來不免吃力,另一方面,情感拿捏有度,有些散文過於沉重、沉悶,易流於濫情,若是作者真切生活體驗也
Thumbnail
2022/02/20
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是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李維菁、伊格言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因善寫短篇著稱,故又有加拿大的契柯夫之稱。孟若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出發,《妳以為妳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也不例外,同時也可視為由短篇集結而成的長篇小說
Thumbnail
2022/02/20
艾莉絲孟若(Alice Ann Munro)是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李維菁、伊格言最喜愛的小說家之一,因善寫短篇著稱,故又有加拿大的契柯夫之稱。孟若作品多以女性視角出發,《妳以為妳是誰?》(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也不例外,同時也可視為由短篇集結而成的長篇小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肯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幹事/內閣主任 Derek Yach 博士、澳洲菸草減害學會創會理事長/戒菸醫師 Colin Mendelsohn,皆對本書內容給予高度評價,肯定其對推動世衛菸草減害政策的重要性。
Thumbnail
《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肯定,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前副總幹事/內閣主任 Derek Yach 博士、澳洲菸草減害學會創會理事長/戒菸醫師 Colin Mendelsohn,皆對本書內容給予高度評價,肯定其對推動世衛菸草減害政策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本遊記?又不太像。 這是一本食記?也不太像但是看了會餓倒是。 但這本書看完心裡感觸很深,推薦閱讀喔!
Thumbnail
這是一本遊記?又不太像。 這是一本食記?也不太像但是看了會餓倒是。 但這本書看完心裡感觸很深,推薦閱讀喔!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若人生不過是為某種神祕力量所操縱的傀儡,那麼她的生存之於那股操縱傀儡的神秘意志而言,究竟是一種反叛,抑或是一種屈從?」
Thumbnail
「若人生不過是為某種神祕力量所操縱的傀儡,那麼她的生存之於那股操縱傀儡的神秘意志而言,究竟是一種反叛,抑或是一種屈從?」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