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郭汶伶:再等一下,很快天就亮了──楊逵「新生筆記簿(45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政治迫害的社會,作為政治受難者後代的兒女們很難敞開自己,無法接受父親的擁抱,也埋藏了自己的夢。
(藏品/楊建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當我們談論文學史,關注多半放在作家身上。比較少注意到,作家背後可能還有一群人──無論是家人,或是親朋好友,以及後輩友人。
  楊逵因「和平宣言」一案,在家中被捕,押送臺北受審,最後送至「新生訓導處」服刑。服刑期間,想起女兒目睹自己被捕過程,觸景生情,寫下〈我的小先生〉,並刊載在新生訓導處出刊的《新生活壁報》。
  在往後的日子裡,除了信件,《新生活壁報》也是楊逵與兒女對話的橋樑之一。楊逵試圖尋找可能的平臺,接住孩子們在受創的身心。
  在政治迫害的社會,作為政治受難者後代的兒女們很難敞開自己,無法接受父親的擁抱,也埋藏了自己的夢。
  讓我們透過藏品的線索,回到國家機器進入楊逵家屋的那一天及其後,感受楊逵、葉陶與孩子們的驚懼和傷心。
  事件從未完結,更無遠弗屆的擾亂了作家與他珍視人們的身心。

文學是楊逵與兒女對話的橋樑之一,楊逵試圖尋找可能的平臺,接住孩子們在受創的身心。
(藏品/楊建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楊逵如同往常走在臺中的街道,眼看附近街坊鄰居又要起衝突。
  一邊是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另一邊則是臺灣本島的老住民,兩方才剛開始說話,談吐裡瀰漫煙硝,手腳都預備好,準備揮出、打擊對方。
  省籍衝突越發平常,楊逵無法看得習慣,隱約感到危險。
  二二八事件真的結束了嗎?人死了這麼多,官府清算這麼多人,血腥氣還黏著泥土與石牆,昭告事件告一段落。然而,街坊裡不同省籍的毆鬥頻頻發生,群眾的眼睛裡依然燃燒恐懼與憤怒。
  國家真的安定了嗎?楊逵踏著沉鬱的步伐,回到一陽農園,坐進寫字間。這一路,他都在思量,臺灣人與外省人該如何透過相互合作消弭衝突、達到民主共治的可能。
  「爸爸,吃飯。」
  聽見熟悉的聲音,他回過神──是二女兒素娟,她剛從太平國校返家,提醒他太陽走到中飯開飯的時候。
  楊逵笑開,瞇起眼,跟在素娟後頭。他一一遵照素娟的指示與指導,用肥皂好好洗淨洗手、遵循餐桌上用餐禮儀、享用菜餚。
  他樂於接受女兒的指教,讓女兒成為他與妻子葉陶的小老師。特別是,女兒陌生的發音一再提醒他,臺灣走上了一個不一樣的時間,而他們這一輩人也走到一個重新開始的時代。
楊逵樂於接受女兒的指教,讓女兒成為他與妻子葉陶的小老師。
(藏品/楊建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他張開耳朵,辨聽ㄅ、ㄆ、ㄇ的發音,還無法弄清ㄓ、ㄔ、ㄕ跟ㄗ、ㄘ、ㄙ到底有甚麼差別。除了女兒從生活教養中開辦語言課程,他還要拿著民俗歌謠當作額外的教材,好讓女兒好聽的聲音歌詠,讓他體會民謠的美感,一舉兩得。
  不,或許是一舉多得。
  有時,女兒也會當起指揮家,指導他跟妻子倆人要齊聲合唱。興致在頭,女兒乾脆就跳起舞來,轉啊轉,像開了家庭式的歌劇會。
  臺灣確實走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時間點了。
  楊逵回到桌前,擱下書本,拿出尚未寫完的文章,是一篇配合「臺中文藝聯誼會」成立所撰寫的宣言,用意在呼籲各界人士合作,終結惡鬥,共同打造民主、快樂、和平的自治國。
  寫完之後,他請印刷戶油印20份,並傳給「臺中文藝聯誼會」會中同人。
  「臺中文藝聯誼會」,正是由他所草創的交流會,目的是推動不同省籍的文化人、文學人相互交流,其中也不乏仰慕他創作的作家,最為著名的人物就是任職《臺灣新生報》「橋」副刊的主編「歌雷」。
  原本只是小小的文藝群間傳遞的草稿,不知道為什麼輾轉來到上海《大公報》記者的手中,甚至變成刊載在上海《大公報》的正式文章。
  楊逵並不知道這件事,他把精神放在以文學改革社會的事業上,作為《力行報》的主編,又和中國來臺的知識分子揚風意氣相投、著手《臺灣文學叢刊》的編制。
  他也投注心力與新一世代交流,擔任「銀鈴會」顧問與指導老師。
  時不時在家中挪出一間房間,供「銀鈴會」的青年學子住宿。就幾張榻榻米,開辦短期的文學教室,私淑面向社會現實的文學觀。
  在這之外,每每他看書看到一半,二女兒素娟總是會來到他身旁。
  他會輕輕的把女兒抱到大腿上,確認女兒不會滑落,讓女兒教導他該如何準確發音而不致笑話。
  家,是他的文學基地,既滋養他自己,也供養他人的文學夢想。
  1956年1月,新生訓導處的「新生」能寫字的時刻,不是在固定的課程期間,兩個手掌大的矮小板凳,蹲寫課程內容與自我檢討。或是在夜晚的昏暗寢室裡,遷就窄小的木板床平面,趴著寫。
  楊逵手底下是「新生筆記簿」,簿子上剛寫好的稿子預計刊登在新生訓導處發行的《新生活壁報》一月號。
  因為那篇無意刊登的草稿,楊逵成為「新生訓導處」的「新生」。
  他並不知道陳誠對那篇草擬到底有多震怒,政府有多想置他於死地,甚至意圖擴大案件,拉出更多反叛者。他只知道,受審期間,咬緊牙關,不能透漏任何一個名字。
  他感覺上頭確實要讓他死,既然如此,要死就是自己死,不必牽連誰。
  或許是幸運,也或許是冥冥之中有人相助。他距離被捕快要七年,進來「新生訓導處」已屆五年,是老同學了。
  政府看他,依然是有待思想與勞動改造的「新生」。
  今年,新生訓導處內部決定公布並辦理「國語與教學識字辦法」,每個不識字、不會說中文的「新生」都配給「國語小老師」,讓失學的「新生」有機會學習「國語」。
  楊逵沒有這個機會,他沒有特別在意。
  他更在意,逮捕的那天,他在鍾愛的二女兒素娟面前消失。
  他沒能跟他的小老師說,擦一擦眼淚,吃得飽飽才好。
  1949年4月8日,一如往常,二女兒素娟從太平國校返家吃午飯,坐在飯桌前等開飯。他在寫字間看書,葉陶在廚房忙著為二女兒張羅午餐。
  一群官兵駕駛小包車駛進巷弄,下了車,走進屋內,一進來就是要抓走他與葉陶。
  葉陶不慌不忙,說道:「我要弄女兒的飯,弄完就跟你們去。」官兵也沒多說甚麼,站在旁邊等待。
  二女兒素娟坐在椅子上,不敢躁動,緊緊盯住官兵腰間「鼓鼓的一大包」。
  葉陶泰然自若把盛好飯的碗放到二女兒面前,帶著最小的女兒楊碧走向官兵。
  楊逵要走出門前,看向二女兒素娟──不肯拿起碗,淚水一滴滴落在飯上,一下低頭,一下看向即將離去的他們,一句話也沒說。
  他像是尋常出門辦事一樣,對二女兒說:「妳等我們回來,姐姐哥哥待會下課就會回來了。」女兒素娟還是沒拿起碗,但他也沒辦法再多說甚麼,官兵給他們的時間夠多了。
  他離開之後,更多官兵湧入他的家園。
  銀鈴會的後輩林亨泰原本要來訪一陽農園,還沒走進去,就從遠處看到官兵在屋內翻箱倒櫃。作為臺北師院的學生,他從臺北南下,更清楚政府在臺北師範學院展開逮捕行動,很快就理解到──「楊逵先生也有難了」。
  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能走回臺中火車站,獨自坐在第二月台的候車椅上。
  在那張椅子上,他看見楊逵跟著兩個官兵一起出現在北上的第一月台。
  楊逵雙手被繩子綑綁,不屈的挺直腰桿,憤怒地看向天空。兩指間夾香菸,不時一口接一口。
  林亨泰無法言語,眼看恩師楊逵被拉上火車直到消失不見。
  一陽農園作為文學基地,終究在國家的政治暴力下,被迫中止。
楊逵回信告訴女兒,等他回去,那堂親子之間的課程還要繼續──他不會是國家的好學生,他一直會是二女兒素娟的老學生。
(藏品/楊建提供,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事過境遷,二女兒素娟雖然已經不再哭泣,自立自強,取得國小教師的執照。
  但是,透過信件往返,楊逵知道二女兒素娟想方設法找回失去的童年。因為他的缺席,二女兒素娟的童年失去歡笑,內心苦痛。
  在他的記憶裡,二女兒淚水一滴滴打在飯粒上的畫面還是那麼鮮明。
  對他來說,他的文學課硬生生中斷,他的文學基地也無限期休止。他更無法以父親的身分,撫去女兒的創痛。
  還好,人都還在,還有可能見面,擁抱就有可能。
  他回信告訴女兒,等他回去,那堂親子之間的課程還要繼續──他不會是國家的好學生,他一直會是二女兒素娟的老學生。
  重建美好的文學家園不會太遠。

★作者小傳
楊逵(1906-1985),出生於臺南新化。創作尤以小說、評論為主,此外還有十多本劇作與數首詩歌。文學創作大致可劃分成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的楊逵文學出現較為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第二階段則寫下了許多以自身體驗、家庭、親情為基礎的勵志性作品。楊逵的文學就如同他的一生,儘管障礙重重、挫折不斷,但是仍然持續地將樂觀進取的希望注入在作品中。
★觀測員簡介
郭汶伶 新北永和人,一半閩南,一半大陳血統。臺大臺文所畢業,碩士論文〈臺灣女性長篇小說的政治暴力創傷敘事(1989~2016)〉。最近的煩惱是沒有一間像樣的廚房,不能煮奶油南瓜腰果濃湯跟巴東牛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任職臺灣省通志館主任秘書的曾今可,是文壇的百變怪,早年在上海開書店、寫白話小說、推廣白話詞;來到臺灣之後又變成傳統詩人,辦起傳統詩刊;他是臺灣省通志館中少數的外省籍職員,也曾經幫鈕先銘、柯遠芬等軍方人物辦過刊物,故而在許多戰後傳統詩壇文獻中留下名字,但能釐清他身份背景的資料實則當有限。
曾今可於1946年來臺之後,積極與臺灣傳統詩人接觸,並經常藉由主編書刊的機會徵集、推介臺籍詩人,挽合不同省籍背景詩人的作品。《臺灣詩報》原附屬於其所主編的《建國月刊》,1949年初,終於成為獨立的詩刊,顯示臺籍與外省籍詩人間的交流已達一定程度。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臺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試著將這些詞一一羅列。看著這些擬態詞,對母語為臺語的人來說,按著詞條讀出聲來應該倍感親切,而對臺語不那麼熟練的人,也能嘗試照著唸出字句,學習那些意義,或許有一天,就能輕鬆地使用這些形容詞。
到底鹿港人有多愛烏魚? 愛到除了莊太岳外,其實洪棄生也為牠專寫一篇〈食烏魚五十二韻〉,或許可以窺見一二。〈食烏魚五十二韻〉,長達104句,全詩從敘述烏魚趁黑潮來到臺灣開始,接著描述烏魚的美味。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任職臺灣省通志館主任秘書的曾今可,是文壇的百變怪,早年在上海開書店、寫白話小說、推廣白話詞;來到臺灣之後又變成傳統詩人,辦起傳統詩刊;他是臺灣省通志館中少數的外省籍職員,也曾經幫鈕先銘、柯遠芬等軍方人物辦過刊物,故而在許多戰後傳統詩壇文獻中留下名字,但能釐清他身份背景的資料實則當有限。
曾今可於1946年來臺之後,積極與臺灣傳統詩人接觸,並經常藉由主編書刊的機會徵集、推介臺籍詩人,挽合不同省籍背景詩人的作品。《臺灣詩報》原附屬於其所主編的《建國月刊》,1949年初,終於成為獨立的詩刊,顯示臺籍與外省籍詩人間的交流已達一定程度。
作為賴和、杜聰明的同級生,詹作舟顯得低調沉潛。儘管詹作舟到了永靖鄉間開業,詩中仍時常表達隱居的意念。是什麼讓詹作舟意圖歸去,桃花源又在哪裡呢?後來的我只能試著以小說推敲。
臺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試著將這些詞一一羅列。看著這些擬態詞,對母語為臺語的人來說,按著詞條讀出聲來應該倍感親切,而對臺語不那麼熟練的人,也能嘗試照著唸出字句,學習那些意義,或許有一天,就能輕鬆地使用這些形容詞。
到底鹿港人有多愛烏魚? 愛到除了莊太岳外,其實洪棄生也為牠專寫一篇〈食烏魚五十二韻〉,或許可以窺見一二。〈食烏魚五十二韻〉,長達104句,全詩從敘述烏魚趁黑潮來到臺灣開始,接著描述烏魚的美味。
留下不少「大眾婚戀小說」的日治時期作家吳漫沙,作品常有「新女性」「摩登女性」的形象描寫,以及現代與傳統觀念的拉鋸。而如今讀他留下的劇本作品中,我們竟能獲得類似「玫瑰包」的娛樂性——即便那娛樂性的成因可能不再是作者原先的企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育幼院裡的修宇呆望今年早至的春雨,淅瀝瀝灑落在窗頭,黑白分明的大眼像是凝神注視著什麼,也似什麼都沒看。   沉默的他想著那場大火帶走了爸媽,妹妹也不在身旁。   美玲隨楊叔叔去後,經常寫信給他,拙稚的筆跡傳達珍貴的訊息。雲貞和楊叔叔夫婦將她視做楊家女兒般的疼愛,他們一家四口也經
Thumbnail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楊逵 隻身去了一趟文學館,常設館內的藏書不算少,如此說來,這又是一趟與老作家的偶遇,其名楊逵。 看這封面,有種「你來啦?」的親切問候感,在心裡對著他說:「您好。」之後,翻開了本書,窺探這位先生於二次大戰前後的心路歷程。 在寧靜地老屋子裡頭,讀著彷彿聲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攝政王替楊太醫感到不值,雖然楊太醫一直說女官是可憐人,但他認為楊太醫才是最可憐的人,為情所困之外,更為情所蔽。這一串的相關的人與事,後面還有個影武者,他那個近來看似安分的叔叔,玥王爺。 蘇玥不知何時跟女官接上線,他利用女官欽慕前太子的心意,承諾她前太子回來之後,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楊小姐的故事充滿了勇氣和希望,她的信仰和社區的支持帶來了她新生活的方向。根據2023年《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在13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27,顯示出臺灣整體的快樂程度相對較高。聯合國在2024年3月20日紀念「國際幸福日」,目的是促進世界各地民眾的幸福和福祉。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續上、中篇 拜託菲籍傭人幫我拿了一些宵夜水果後,我就喊上剛剛比較聊得來的律師先生以及他女兒,到楊媽媽的房間裡,聊一些內幕的事情,比方說楊媽媽生前的狀況、楊老先生生前的致富過程等等。 聊著聊著,我意外發現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楊老先生自從賣掉竹科那塊地後,做生意便一帆風順。但是在這之前,他並不是生意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育幼院裡的修宇呆望今年早至的春雨,淅瀝瀝灑落在窗頭,黑白分明的大眼像是凝神注視著什麼,也似什麼都沒看。   沉默的他想著那場大火帶走了爸媽,妹妹也不在身旁。   美玲隨楊叔叔去後,經常寫信給他,拙稚的筆跡傳達珍貴的訊息。雲貞和楊叔叔夫婦將她視做楊家女兒般的疼愛,他們一家四口也經
Thumbnail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楊逵 隻身去了一趟文學館,常設館內的藏書不算少,如此說來,這又是一趟與老作家的偶遇,其名楊逵。 看這封面,有種「你來啦?」的親切問候感,在心裡對著他說:「您好。」之後,翻開了本書,窺探這位先生於二次大戰前後的心路歷程。 在寧靜地老屋子裡頭,讀著彷彿聲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攝政王替楊太醫感到不值,雖然楊太醫一直說女官是可憐人,但他認為楊太醫才是最可憐的人,為情所困之外,更為情所蔽。這一串的相關的人與事,後面還有個影武者,他那個近來看似安分的叔叔,玥王爺。 蘇玥不知何時跟女官接上線,他利用女官欽慕前太子的心意,承諾她前太子回來之後,
Thumbnail
如果說,我剛回台的心情是想家,那翻開《小寧》便是另一種穿越時空的思鄉,詩中那些密碼勾動起許多靜靜沉澱伏貼至記憶底層的情感,是我畢業出了社會、離鄉背井在異國打工後所漸漸淡忘的——那些都是我特別能切身認知到自己身為台灣人的時刻。
Thumbnail
楊小姐的故事充滿了勇氣和希望,她的信仰和社區的支持帶來了她新生活的方向。根據2023年《世界幸福報告》,臺灣在13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27,顯示出臺灣整體的快樂程度相對較高。聯合國在2024年3月20日紀念「國際幸福日」,目的是促進世界各地民眾的幸福和福祉。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續上、中篇 拜託菲籍傭人幫我拿了一些宵夜水果後,我就喊上剛剛比較聊得來的律師先生以及他女兒,到楊媽媽的房間裡,聊一些內幕的事情,比方說楊媽媽生前的狀況、楊老先生生前的致富過程等等。 聊著聊著,我意外發現一件有點奇怪的事。楊老先生自從賣掉竹科那塊地後,做生意便一帆風順。但是在這之前,他並不是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