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媽媽出嫁〉:以小襯大,以鵝襯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楊逵(1906-1985)的〈鵝媽媽出嫁〉,最先發表於一九四二年《台灣時報》,二〇〇五年,為遠流選入【台灣小說.青春讀本】系列,期許「透過小說文本、插圖,以及文史資料的結合,希望重現台灣小說經典,同時追溯昔時的生活樣貌、構築小說的舞台,提供閱讀台灣小說的新經驗」(書底)。書中介紹到:

〈鵝媽媽出嫁〉能掌握時代的大問題,並以洗鍊的藝術表現出來。小說諷刺日本標榜的皇民化「共存共榮」的荒謬膨脹跋扈,是強勢民族鞏固自己地位,壓榨弱勢民族的好聽話罷了。楊逵曾解析〈鵝媽媽出嫁〉創作背景:「因為當時各級公務人員多貪污腐敗、收回扣、經常要索紅包,我想用鵝來代替算是一種創新。」(90)

  「以小襯大」與「政治批判」作為作品的兩大特點,楊逵運用前者凸出後者,形成故事的文學性。本文將聚焦討論楊逵的「創新」,為何及如何以「鵝」(作為小)來襯托「大時代」 。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raw-image

作品簡介:博客來

相關介紹:台灣文學館

一、楊逵:從社運到筆耕

  生於一九〇六年的台南新化人楊逵,一九二五年赴日留學,偶然翻閱到《台灣匪誌》一書,震撼其中將余清芳載為「匪徒」,大有悖於自小從長輩那裡聽來的「人民英雄」。有感歷史操弄,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人民之間的不對等,在日本接觸左翼思想的楊逵一九二七年返台後,便加入台灣農民組合,結識簡吉葉陶(後來的妻子)和連溫卿等人,積極參與社會運動。隨一九二八年台灣共產黨成立,農組修改為非法鬥爭路線,在之中被視為右派的楊逵,一九二九年為組織逐出。

  那麼,楊逵的立場是什麼?楊逵的行動,一方面具鮮明的階級立場,另一方面又堅持合法抗爭,近日本的「山川主義」。由晚年自稱的「人道的社會主義」立場推知,楊逵企圖在左派革命主張與右派改良主義之間取得平衡。

  隨著國共合作與大正民主時期結束、戰爭(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件)與皇民化運動越演越烈,當權者積極打壓左翼思想與政治組織,不少社運人士轉向文學,通過文學傳遞政治理念,抒展關懷之情。遭遇大環境和個人境遇挫折的楊逵轉向文學,時值文壇著名的「鄉土文學論戰」(討論文學為誰而寫?怎樣的文學性質決定怎樣的文學語言),楊逵以〈送報伕〉(1932)入選日本《文學評論》雜誌(獲第二名,第一名從缺),正好表現出台灣作家既要建立台灣文學,又要與日本作家競爭的決心,確立其文學地位。

二、時代:共存榮的假象

  作品角色具鮮明階級立場,用以在不同角色(階級)互動的過程中,演出兩方之間的對立,凸出兩者共存榮的荒謬。公立醫院院長、XX公司李專務,為典型剝削勞苦大眾的當權者;主角與已故友人林文欽君,則為典型被剝削者。比較特別的是,主角與林君,非一般未受教育的窮苦農民,兩人是在留日時結識為友的,而林君更是富家子弟。然而兩人回國後,竟同面臨無法發展所長的窘境,凸顯在體制壓迫下,儘管受過教育也很難有「機會」出人頭地,因為「機會」,也是由當權者給予的(李專務能讓林君謀得與專業相應之職)。在大環境壓迫下,兩人只能選擇務農。

  故事可大致分成兩部分,前半部分為主角對已故友人林君的個性、理念及其家道中落始末種種之追憶。

  在日本唸經濟學的林君,研究並發展出一套經濟學體系,這套體系亦是個人理念,與在台灣老家的父親對窮人慷慨解囊的行為遙相呼應。這個經濟體系、個人理念究竟是什麼,文中描述到:

可是他也相信,「一人積著巨富萬人饑」的個人主義經濟學在理論上已經過時,又因青年們共同的正義感,他從開始就一直否定這種理論。因此,他以全體利益為目標,考察出一個共榮經濟的理想。(27)

  在實踐「共榮」的父親破產後,林君自知其「共榮體系」是賺不了錢的,但即便如此,也不願捨棄理想,屈服在當權者的強取豪奪、威逼利誘下,將妹妹應李專務索求,嫁作姨太太。結果,林君與父親走上同樣的路。

  故事的後半部分,聚焦在主角與醫院院長的買賣糾紛,後者百般刁難不願付款,原來是要主角給他家裡那隻母鵝。當主角的債主上門,了解難處後願替主角收帳,一語道破:

你那隻母鵝,可以讓我帶去吧?你不甘心嗎?那我就沒有辦法了!他要的時候,就是妻子、女兒也要讓出去。只不過是一隻鵝罷了,你怎麼這麼不懂事?(81-83)

  送出母鵝後,主角順利收帳,債也還清了,回到家望著失去老伴的鵝是如何寂寞悲傷。

三、女性:被嫁的財產

  不肯嫁出妹妹的林家,招來威脅、貧困、死亡,反之嫁出鵝媽媽的主角,則得以順利收帳和餬口。回顧前文提問:楊逵的「創新」,為何及如何以「鵝」來襯托「大時代」?顯然作者有意安排,並置嫁與不嫁出女性(讓與不讓出財產)的結果,彰顯在大時代口號下,百姓真實生活諷刺地與之悖離。

  相較於「金錢」,以「母鵝」或「妹妹」代之利益,表現複雜的情感面。「母鵝」和「妹妹」是生命,固然有工具的一面,比如母鵝能生小鵝賺錢、妹妹能孕育後代且能作為家庭裡的一名人力,但這些乃其生命整體的某個側面,不可斷然抽出概之以全。生命之間豐富的情感連結,使林君和主角無法輕易將「妹妹」和「母鵝」做利益交換。然而即便如此也得讓出,否則沒有好日子過,凸顯「大時代」壓迫力道之強。

  無奈舊社會女性常被視作可利益交換的生命,有發言權的妹妹還能表明己見,但如果是沒有發言權、更為弱小的女性(母鵝)呢?

結語

花苗被野草掩蓋著,不把野草撥開就找不到蹤跡,而被野草搶奪了陽光和肥水的這些花苗,都變得又細又黃,非常軟弱。(10)

  重閱開頭一段主角除草的敘述,看似與全文無關,實野草和花苗各有隱喻,也是一種「以小襯大」。

  一九六二年,在綠島服完刑的楊逵與妻子葉陶在東海大學旁定居,闢「東海花園」,以種植與販售農作為生。楊逵對花草的喜愛,在〈鵝媽媽〉中已可窺見。

raw-image
raw-image

  讀多了七等生後突然讀到楊逵,覺得文字很新鮮好唸,直白悠揚的哀愁、易掌握的架構和脈絡,很適合作閱讀和創作文學的教學範本。




【延伸閱讀】

〈我愛黑眼珠〉:3個另類視角,開啟七等生門閫的3支金鑰(上)

〈我愛黑眼珠〉:3個另類視角,開啟七等生門閫的3支金鑰(下)

《削瘦的靈魂》:有演出,還能算紀錄片嗎?

〈僵局〉:身心無法合一的僵局


註記
1、楊逵原著之引用,一律參遠流出版的「台灣小說.青春讀本」(20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6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於是在「世俗-神聖」、「商品-身體」這兩組二元對立中,隱藏著關鍵的能動身體。呼應Ormrod的觀察,對Pérez而言,黛安娜的神性本身並不是問題;這原本應該是用來賦權女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消費主義挪用並扭曲神性時會發生什麼事情。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6
  在這三層身體意義下,Pérez筆下的神力女超人分裂出兩種身份:來自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以及作為消費文化品牌的神力女超人。前者是女神,作為完美存在的第一層國家的身體,後者是鐵娘子,在資本主義侵染下被固化為第三層可被戀的身體。至於第二層,則是在兩者之間,使神聖世俗化、消費主義神聖化的能動身體。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2025/04/24
  「神力女超人」究竟是賦權女性?還是加劇對女性的物化?這個爭議也燒到了聯合國。2016年,「神力女超人」原被任命擔任聯合國女權大使,在內部員工抗議連署社會輿論下,最後聯合國撤銷了此一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如果你翻開一九四二年的《臺灣文學》刊物,會在裡面發現一篇很奇怪的訊息: 【徵求園藝見習人士】 徵求愛好園藝及從事文學工作的勤勉人士。保證協助寫作事業及生活所需。有意者請寄下簡歷及十天份的日記選萃。 臺中市梅枝町一九 首陽農園 楊逵 現在我們回顧這篇招募文章時,可能會感到困惑。文章要園藝見習人士,又提
Thumbnail
如果你翻開一九四二年的《臺灣文學》刊物,會在裡面發現一篇很奇怪的訊息: 【徵求園藝見習人士】 徵求愛好園藝及從事文學工作的勤勉人士。保證協助寫作事業及生活所需。有意者請寄下簡歷及十天份的日記選萃。 臺中市梅枝町一九 首陽農園 楊逵 現在我們回顧這篇招募文章時,可能會感到困惑。文章要園藝見習人士,又提
Thumbnail
「江湖」指涉的是什麼?如詩歌的韻腳般,作者在文章裡多次插入「江湖啊!水的流域。」一句。江湖所指,原是灌溉生命、調節能量的自然地景,而引向人的社會後,江湖之詞則可喻為各方勢力匯聚爭鬥的場域──農田於焉是江湖、農業經濟於焉是江湖。
Thumbnail
「江湖」指涉的是什麼?如詩歌的韻腳般,作者在文章裡多次插入「江湖啊!水的流域。」一句。江湖所指,原是灌溉生命、調節能量的自然地景,而引向人的社會後,江湖之詞則可喻為各方勢力匯聚爭鬥的場域──農田於焉是江湖、農業經濟於焉是江湖。
Thumbnail
上次介紹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與 N 先生的曖昧一直沒有突破點。綜觀他們身處的年代,感情還參雜了戰爭、族群、傳統價值觀等各種因素。小曖昧其實是大時代的縮影啊。(當事人應該覺得更苦)​而且,真正的考驗不是遇到渣男,往後有更大的挑戰呢。​
Thumbnail
上次介紹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與 N 先生的曖昧一直沒有突破點。綜觀他們身處的年代,感情還參雜了戰爭、族群、傳統價值觀等各種因素。小曖昧其實是大時代的縮影啊。(當事人應該覺得更苦)​而且,真正的考驗不是遇到渣男,往後有更大的挑戰呢。​
Thumbnail
本文作者為楊貴,是出身臺灣台南的作家與社會運動者。 本篇送報伕一文來自日據時期 台灣小說選讀,由許俊雅編。
Thumbnail
本文作者為楊貴,是出身臺灣台南的作家與社會運動者。 本篇送報伕一文來自日據時期 台灣小說選讀,由許俊雅編。
Thumbnail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Thumbnail
  本文分三個部分「楊逵:從社運到筆耕」、「時代:共存榮的假象」及「女性:被嫁出的財產」。第一部分概述楊逵投入社會運動的契機,以及爾後轉入文學創作的原因;第二部分簡述故事脈絡,勾勒作品描繪的時代氛圍。第三部分看作品中被迫讓出(嫁出)的財產,為前述問題提供可能詮釋。
Thumbnail
為了弱者而記錄,為了無勢而奔走,為了喑啞而作聲——如同昨日介紹的謝雪紅,評論功過非我本意,人與人之間有太多似是而非,我選擇一本書,只是忠於作者並提出我的觀察。 以 #白米炸彈客 #楊儒門 作為穿針的絲線,於頭尾包覆台灣這幾十年來的農業紀錄。 「江湖」在哪裡呢?
Thumbnail
為了弱者而記錄,為了無勢而奔走,為了喑啞而作聲——如同昨日介紹的謝雪紅,評論功過非我本意,人與人之間有太多似是而非,我選擇一本書,只是忠於作者並提出我的觀察。 以 #白米炸彈客 #楊儒門 作為穿針的絲線,於頭尾包覆台灣這幾十年來的農業紀錄。 「江湖」在哪裡呢?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水可以從峰頂奔流下山,切過山谷,走過原野,撫過花草,衝過日光,陪過蜻蜓,遊過大街,最後飛跳入海,化為波浪。水可以這麼有活力過一輩子,為什麼要安守一個庭院小坑?!
Thumbnail
在政治迫害的社會,作為政治受難者後代的兒女們很難敞開自己,無法接受父親的擁抱,也埋藏了自己的夢。讓我們透過藏品的線索,回到國家機器進入楊逵家屋的那一天及其後,感受楊逵、葉陶與孩子們的驚懼和傷心。 事件從未完結,更無遠弗屆的擾亂了作家與他珍視人們的身心。
Thumbnail
在政治迫害的社會,作為政治受難者後代的兒女們很難敞開自己,無法接受父親的擁抱,也埋藏了自己的夢。讓我們透過藏品的線索,回到國家機器進入楊逵家屋的那一天及其後,感受楊逵、葉陶與孩子們的驚懼和傷心。 事件從未完結,更無遠弗屆的擾亂了作家與他珍視人們的身心。
Thumbnail
楊翠 為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深受祖父楊逵的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並於大學任教,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 從瓊瑤公主的小時候,到318女王氣場,再到促轉會主委
Thumbnail
楊翠 為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作家楊逵的長孫女,深受祖父楊逵的影響,亦走上文學的道路並於大學任教,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代理主委。 從瓊瑤公主的小時候,到318女王氣場,再到促轉會主委
Thumbnail
楊逵是日本時代著名的社會運動者與文學家,以〈送報伕〉進軍日本中央文壇。戰後,他曾再次燃起參與社會運動的熱誠,最後卻換來牢獄之災。在牢獄之中,他苦練華語,創作不輟,在〈新生筆記簿〉中,我們看見他在政局轉換之際,重新適應新的政治規則,在各種言論限制下,從事可能的抵抗。
Thumbnail
楊逵是日本時代著名的社會運動者與文學家,以〈送報伕〉進軍日本中央文壇。戰後,他曾再次燃起參與社會運動的熱誠,最後卻換來牢獄之災。在牢獄之中,他苦練華語,創作不輟,在〈新生筆記簿〉中,我們看見他在政局轉換之際,重新適應新的政治規則,在各種言論限制下,從事可能的抵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