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南北差異,必看的爆笑法語電影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如果對法國文化有興趣,或是正在學法語,極力推薦你一部必看的法語喜劇片,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中文翻譯歡迎來到北方》2008年上映。

Bienvenue 是歡迎的意思,chez... 在...(誰)家的意思,法國滿多小餐廳也會用Chez OOO來命名,像是Chez Remi(Remi家餐廳),如果應用在台灣可能可以取名為 【Chez 阿基師】之類,我覺得很親切。
les Ch'tis則是法國東北邊靠近比利時那一區的代稱,當地人的發音比較特別,如果是南方的人會聽不太懂。

Bienvenue chez les Ch'tis 《歡迎來到北方

會知道這部電影是以前在語言學校上課時,法文老師推薦的影片,是一部跟法國南北文化差異有關的影片。這部影片的場景是發生在Bergues,真的是法國境內極北的小鎮,往東非常靠近比利時,如果以行政區來劃分的話,是屬於département du Nord(這區裡面有名的大城市是Lille 里爾,)。

劇情簡介:
郵局的經理Philippe,原本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大區的Salon-de-Provence工作,但因為妻子憂鬱的關係,希望可以調職到更靠近地中海的la Côte d'Azur(蔚藍海岸)地區工作,享受藍天大海。不過因為職缺會優先讓給身心障礙職員,所以Philippe假扮自己有殘疾,沒想到後來弄巧成拙,意外被調職到超級北邊的小鎮Bergues後,而引發的一連串爆笑和溫馨故事。

超好笑的喜劇演員Dany Boon (丹尼伯恩 )

Dany Boon (丹尼伯恩 )在電影裡飾演北邊小鎮Bergues郵局的員工,有嚴重的北方口音,跟新來的經理Philippe有雞同鴨講的好笑對話。

我也是因為看了這部片才認識到爆笑演員兼導演Dany Boon (丹尼伯恩 ),後來還去把他演過的電影都看過一遍,真的真的很好笑。

法國的南北差異

除了口音不同之外,法國南邊和北邊另一個文化差異就是奶油。住在法國很幸福的一件事就是超市裡有一大區的奶油,可以找到不同產地的酪農生產的奶油,用來做菜或是做甜點都很常用到。

北方的人偏好使用有鹽奶油,烹飪上也喜歡使用大量的奶油來煮菜。
南方的人則偏好使用無鹽奶油,煮菜除了奶油外也會使用鴨油或是橄欖油。

一位小時候在北邊長大,而現在在南邊工作的法國朋友說,某一年好像鮮奶產量很少,超市的無鹽奶油常常缺貨,不過對她卻沒有影響,因為她使用有鹽奶油比較多。

是不是很有趣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乳酪的Camino和歐洲日記
33會員
26內容數
關鍵字 #葡萄牙之路(中央線) #camino #聖雅各之路 #歐洲 #鄉下 #西南法 #小日子
2021/04/21
第一次看到這個紅色灰色像是建築圖示時,很好奇是什麼?  Les 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 原來這是代表你將經過的小鎮是入選為法國的最美麗小鎮之一,通常可以在進入村莊前的路旁看到這個標誌。
Thumbnail
2021/04/21
第一次看到這個紅色灰色像是建築圖示時,很好奇是什麼?  Les Plus Beaux Villages de France 原來這是代表你將經過的小鎮是入選為法國的最美麗小鎮之一,通常可以在進入村莊前的路旁看到這個標誌。
Thumbnail
2021/04/12
法國的超市常常可以看到來自各國的蔬果食品,除了鄰近陸地國家(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比利時等等)的產品之外,甚至有非洲(摩洛哥為大宗)、南美洲的農產品在超市出現。
Thumbnail
2021/04/12
法國的超市常常可以看到來自各國的蔬果食品,除了鄰近陸地國家(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比利時等等)的產品之外,甚至有非洲(摩洛哥為大宗)、南美洲的農產品在超市出現。
Thumbnail
2021/04/07
三月底四月初的天氣非常宜人,可以看到各種花朵綻放,遠離了冬天乾枯的景象,今年幸運的可以看到櫻桃樹開花(去年此刻因為疫情封城無緣看到),期待幾個月後滿滿的櫻桃果子,可以做成櫻桃派和櫻桃果醬。 四月份的節日,Pâques復活節 法國今年的復活節剛好落在4/4-4/5,復活節通常是在星期日,
Thumbnail
2021/04/07
三月底四月初的天氣非常宜人,可以看到各種花朵綻放,遠離了冬天乾枯的景象,今年幸運的可以看到櫻桃樹開花(去年此刻因為疫情封城無緣看到),期待幾個月後滿滿的櫻桃果子,可以做成櫻桃派和櫻桃果醬。 四月份的節日,Pâques復活節 法國今年的復活節剛好落在4/4-4/5,復活節通常是在星期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無論如何都會懷念巴黎的吧。領著一杯咖啡,在煙霧與政治話題繚繞的小宇宙底寫作;看著塞納河的水,讓靈魂呆滯;每天提著沈甸甸的三本字典,到學校圖書館力抗法文、西文和義文;躺在木板床上,一邊吊腳一邊跟YAYA聊著永遠聊不完的天;切肉、切菜、切水果;跟三、五好友,躺在凡仙公園的草地上,交換各國的政治現狀。
Thumbnail
無論如何都會懷念巴黎的吧。領著一杯咖啡,在煙霧與政治話題繚繞的小宇宙底寫作;看著塞納河的水,讓靈魂呆滯;每天提著沈甸甸的三本字典,到學校圖書館力抗法文、西文和義文;躺在木板床上,一邊吊腳一邊跟YAYA聊著永遠聊不完的天;切肉、切菜、切水果;跟三、五好友,躺在凡仙公園的草地上,交換各國的政治現狀。
Thumbnail
在影片播放之前,原本以為會看到法國普羅斯旺地區的葡萄園,充滿美酒、美食與陽光歡笑的農莊生活,或者侯麥電影裏,一群聰明睿智、舉止典雅的男男女女在優美的山坡果園一邊漫步一邊抬槓。 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在影片播放之前,原本以為會看到法國普羅斯旺地區的葡萄園,充滿美酒、美食與陽光歡笑的農莊生活,或者侯麥電影裏,一群聰明睿智、舉止典雅的男男女女在優美的山坡果園一邊漫步一邊抬槓。 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我從小的興趣就莫名其妙的限制在法國。讀法國文學、看法國電影;喜歡法國大革命像盧梭、孟德斯鳩這些古老的學說;羨慕到巴黎讀書、發展的「偉人」,如瑪利居禮、蕭邦、卡繆等等⋯⋯但其實我並不是有意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侷限在「法國」或是「巴黎」。 有好幾次,在路上被其他國家的觀光客問路,有時候甚至是法國人。
Thumbnail
我從小的興趣就莫名其妙的限制在法國。讀法國文學、看法國電影;喜歡法國大革命像盧梭、孟德斯鳩這些古老的學說;羨慕到巴黎讀書、發展的「偉人」,如瑪利居禮、蕭邦、卡繆等等⋯⋯但其實我並不是有意識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侷限在「法國」或是「巴黎」。 有好幾次,在路上被其他國家的觀光客問路,有時候甚至是法國人。
Thumbnail
“亞洲人在歐洲特別嗎?走到哪裡都能碰見大陸人、泰國人、越南人、韓國人、日本人、中東人、非洲人、美洲各國的人,好像在法國,我們可以看見世界上所有人種的臉孔。”
Thumbnail
“亞洲人在歐洲特別嗎?走到哪裡都能碰見大陸人、泰國人、越南人、韓國人、日本人、中東人、非洲人、美洲各國的人,好像在法國,我們可以看見世界上所有人種的臉孔。”
Thumbnail
我很喜歡巴黎,但她基本上就不是個浪漫的城市 法國小說《在一起就好》(Ensemble, c’est tout)是少數我先看過電影,其後才讀的小說。買這本小說時,完全不知道我在十年前看過了電影——女主奧黛莉·朵杜的作品我幾乎都有看,大部分也沒有特別的印象。小說讀下去發現這故事怎麼有點deja vu
Thumbnail
我很喜歡巴黎,但她基本上就不是個浪漫的城市 法國小說《在一起就好》(Ensemble, c’est tout)是少數我先看過電影,其後才讀的小說。買這本小說時,完全不知道我在十年前看過了電影——女主奧黛莉·朵杜的作品我幾乎都有看,大部分也沒有特別的印象。小說讀下去發現這故事怎麼有點deja vu
Thumbnail
眨眼間,來到法國尼斯也一個月了。漸漸地習慣了這邊的生活,喜歡上了蔚藍海岸的陽光風情。雖然想念滷肉飯,卻也愛上了起司配baguette;想念親朋好友,卻也認識不少熱心和善並將要陪著我度過未來一年的有緣人。
Thumbnail
眨眼間,來到法國尼斯也一個月了。漸漸地習慣了這邊的生活,喜歡上了蔚藍海岸的陽光風情。雖然想念滷肉飯,卻也愛上了起司配baguette;想念親朋好友,卻也認識不少熱心和善並將要陪著我度過未來一年的有緣人。
Thumbnail
如果對法國文化有興趣,或是正在學法語,極力推薦你一部必看的法語喜劇片,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中文翻譯《歡迎來到北方》2008年上映。
Thumbnail
如果對法國文化有興趣,或是正在學法語,極力推薦你一部必看的法語喜劇片,Bienvenue chez les Ch'tis,中文翻譯《歡迎來到北方》2008年上映。
Thumbnail
常聽說中西文化差異,《艾蜜莉在巴黎》倒證實了文化差異豈止中西。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因為職場上的長期訓練,我學會了跨文化的相處藝術。不用妄自菲薄,也不能顧步自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大概是不變的永恆法則。
Thumbnail
常聽說中西文化差異,《艾蜜莉在巴黎》倒證實了文化差異豈止中西。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因為職場上的長期訓練,我學會了跨文化的相處藝術。不用妄自菲薄,也不能顧步自封。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大概是不變的永恆法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