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大自然」對身心健康有益,這個觀念應該不需要多做解釋,早已有太多研究證實了。但是在面對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大自然的「力量」還能不能發揮?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Impact Factor:2.311)這篇研究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光是「看待」大自然的「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研究對象是813位美國人及日本人,研究者採用量表評估,將他們的「世界觀」分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harmony with nature)以及「人定勝天」(mastery over nature)兩組,分別評估疫情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兩組人因疫情受到的心理衝擊一樣大,但是抱持著「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世界觀的人,壓力調適與心理健康都較佳。這樣的現象在美、日兩國受試者都可見到。
最特別的發現則是:「美國」的「人定勝天」組,對疫情的心理調適能力與心理健康狀態較差,但是「日本」的「人定勝天」組並沒有這樣的現象。
研究者推論,這與傳統東方文化的思考模式(人生觀)「
naïve dialecticism」(樸素辯證法)有關。最常舉的例子就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比如「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柔能克剛」等名言。其關鍵就是在提醒我們:事物是相對的,是會變化、發展的,除了「變化」本身之外,沒有絕對的、一成不變的事物。
若要用一句話說明「naïve dialecticism」的思考模式,那就是「接受世事無常的道理」。而且不單是面對疫情,即使是遭遇其他類型的天災人禍,抱持這樣的人生觀才比較不會覺得心有不平、甚至對老天爺憤怒。
其實與此相反的「怨天尤人」心態在身心科診間中很常見,而且對身心健康的衝擊不可小覷:
- 公司經營遇上惡客戶,不是先想辦法解決,而是不停抱怨「我怎麼這麼倒楣?」
- 遇上疫情影響工作收入銳減,不積極轉型尋找新財源,而是先怪政府怎麼不補助多一點。
- 中風影響日常生活,不是積極復健努力恢復,而是抱怨老天爺:明明自己一輩子做了那麼多好事,怎麼還會被「不公平」的懲罰?
總之,就是無法「接受」無奈的現實,總是認定「世界應該圍繞著我運轉,不應該讓我遇上任何倒楣或不幸」。
再進一步討論,或許你會想到:「naïve dialecticism」和「阿Q精神」有什麼差別?
我認為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面對事件時的「行為反應」大不相同。
- 「阿Q精神」雖然能說服自己、安慰自己,得以減少負面事件的衝擊與影響,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消極不作為」。講白一點,就是「放給它爛」或「擺爛等死」。
- 抱持「naïve dialecticism」心態,則不但能減緩受到負面事件的衝擊程度,還能緊接著採取相對應的行動。也就是說,在「接受世事無常」的同時,還能積極「採取必要行動」。
以「面對疫情」來說明就很清楚了。
- 「阿Q精神」就是一味說服自己、安慰自己:全台灣有2400萬人,不會那麼倒楣剛好傳染給我,就算被傳染,我也不會剛好是倒楣的重症患者。既然如此,也就不需要戴口罩,更不用保持社交距離了。
- 抱持著「naïve dialecticism」心態,能讓人在面對大自然的無常、反撲之際,保持較平和的「心態」,而情緒平穩正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關鍵。更重要的則是在此同時,「行動」上並不是「認了」、「沒辦法了」,而是積極瞭解可以採取的、符合研究結果的防疫措施,比如口罩戴好戴滿、保持適當社交距離等。
文末再提醒一次最重要的基本原則: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並適度運動,不論對「身體」或「心理」健康,都有莫大益處。
話說回來,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可預期的)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心態上、行動上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重點?近期的「智慧寶庫」將會推出「教戰守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