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本神社系列||明治神宮之日本人都偷砍我們的神木啦!(下)
方格精選

#17日本神社系列||明治神宮之日本人都偷砍我們的神木啦!(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延續上一篇我們聊到的明治神宮內苑,NANA濕婦最常聽到台灣人的誤解其實就是這一句「日本人都偷砍我們的神木啦!」。當然,如果您是種族情結第一,對於任何解釋都認為是「日本人的辯解」的人,我會比較建議您直接跳過這一篇嘍。這一次,我們就來帶大家回到明治神宮興建的當下,看看究竟為什麼我們的神木會出現在日本的明治神宮裡呢?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台灣總督府獻給老大的禮物

上次我們提到,明治神宮是在1916-1920年間興建的,全國各地除了奉納樹木(獻木)之外,當然就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能獻甚麼就獻甚麼。在那個時空背景下,在台灣的台灣總督府,負責開發殖民地也已經將近20年左右了。差不多就是在興建明治神宮的期間,阿里山的小火車剛開通沒多久,而嘉義也因為木材業的發展,依序興建了嘉義製材所、為了安置木材產業員工而興建的日式木造建築宿舍-檜村(現在的「檜意森活村」一代)等等。因此,當時一聽到祖國要興建明治神宮的台灣總督府,當然也要藉此機會表示一番,除了要獻上一些甚麼以外,這個東西最好還兼具跟遠在日本的老大展示:「你們看,我在台灣做得很好喔!」的功能。於是,阿里山的神木便理所當然地變成了送禮首選。當初,在阿里山西側所砍下的台灣獻木,樹齡約1200年,被用來做成了明治神宮的第二鳥居,這個鳥居高約12公尺,直徑約1.2公尺。然而,如此難得的鳥居,卻不幸在1966年因雷擊而毀。

為了生存而做的一場交易

當時,日本人為了重建這個鳥居,找遍了日本各地都找不著這麼高大的扁柏(當然,也有人說其實他們是有的,只是捨不得砍),於是在東京的木材商川島康資,便輾轉找上了台灣南投車埕的孫家。在孫家的積極協助之下,終於在同屬阿里山山脈的丹大山上,找到了1500歲的扁柏,然而,神木的所在海拔約3300公尺,光是要運下來就耗費了不少力氣。孫家竭盡所能地批山開路、買拖車,想辦法將扁柏從3300公尺高的山上,一路運到了台中、基隆,再搭船到東京灣;最後好不容易在1971年將扁柏護送到了明治神宮之後,還得在神宮內的北池浸泡將近四年,以增加木頭的強度;總終,終於在1975年第二代的鳥居,而且一樣是由台灣的扁柏所建成的鳥居,再次聳立在明治神宮境內。

小結:人家沒有偷砍,而是光明正大地砍,以及用錢買來的

由此可知,這兩座的鳥居,第一次是台灣總督府為了展示給大哥看自己好棒棒而奉納的,當時,台灣仍屬日本殖民地,對他們來說,自己人砍自己國家的木頭,好像也蠻合理的。而第二次,根據日本人的說法是「台灣的孫家聽到日本人在找要重建鳥居的巨木,以奉獻給明治神宮,甚是感動,所以予以『積極』地協助」。但當時台灣早已非日本的殖民地,所以「砍咱們的神木,給你們的天皇」這件事情,我個人覺得是在商言商的「商業利益」考量成分較大,畢竟孫家在車埕得養這麼多的員工,這對他們來說可是筆天大的好生意,當然要「積極」的協助嘍。所以,回到一開始團員們常常提到的那一句話「日本人都偷砍我們的神木啦!」,我還是很想說,人家第一次是光明正大的砍(沒有偷砍XD)、第二次是花錢買的(也有台灣人願意賣,生意才會成交,對吧?)。

明治神宮外苑-聖徳記念絵画館

聖徳記念絵画館與人山人海的銀杏季節

聖徳記念絵画館與人山人海的銀杏季節

聊完了台灣去旅居日本的神木之後,我們來看看大家都很愛看的銀杏吧!每年的11月中~12月初,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大道上,必定擠滿了賞銀杏的人潮。殊不知大家拍下一張張的銀杏大道照片後,是否曾仔細看過大道盡頭的那棟圓頂洋風建築物?(別擔心,沒有注意到是正常的XD)話說明治天皇在身前可是一個非常積極推動西化政策的天皇,帶頭把頭髮剪了、示範吃牛肉、穿西裝等等樣樣來。在他往生之後,日本人除了蓋了傳統的明治神宮之外,當然也要來一點洋風的做法,搞個洋畫紀念館「聖徳記念絵画館」(1926年竣工),建築風格當然飛遜一點,洋風庭園、花崗岩與大理石的運用、馬賽克磁磚再加上中央半圓形的屋頂,這些都是傳統日式建築裡所沒有的。裡頭除了日本畫之外,也將西洋畫放進來,共計八十張的畫,主題當然都是在歌功頌德明治天皇這一輩子的事蹟,以讓後世記得這位偉大的天皇。這棟大正時期的建築,很幸運地躲過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保存至今,所以在2011年已經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之一。

配角變主角的銀杏樹

至於,在「聖徳記念絵画館」前,大家一直拍照的那條筆直的銀杏道路,正是為了凸顯這棟建築而設計的。當時他們請來了曾經前往歐美國家考察的園藝大師 折下吉延 來擔任明治神宮造營局主任技師。折下打算融合西方庭園設計,並運用西洋畫裏頭的遠近法來凸顯景深效果,所以必須在這條大路上種上一整排的樹。據說折下非常愛銀杏,銀杏對他來說大概就像是家裡的寵物一般的存在,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銀杏樹。當時,他還在新宿御苑工作,所以在明治神宮外苑設計期間,他就先在新宿御苑培育小銀杏,等明治神宮外苑整地完成後,便將146棵銀杏樹移植過去。如今,當我們站在青山通上向聖徳記念絵画館望去,兩排金黃色的銀杏樹,彷彿就像張開雙臂的金色翅膀,迎接我們一步步地走向前去。

銀杏小知識:讓大家在賞銀杏時,可以更有「味道」的小知識

1.另人難忘的味道:每到賞銀杏的季節,街上總是會飄著一股淡淡的...屎味。因此,每到銀杏景點要下車前,我總是不忘提醒:當你們專心抬頭看銀杏時,也別忘了小心腳下,別把銀杏果給踩破了(雖然我知道非常困難),也別坐在地上拍照,以免壓破可怕的銀杏果。據說,銀杏果裡的氣味裡,跟人的腳臭味,含有一樣的成分,我個人是覺得...跟我們在路上誤踩到狗屎的味道非常相近...。總之,為了避免那股屎味跟著大家的遊覽車一天,拜託大家了。

2.銀杏怎麼分公母:銀杏有分性別,不會結果的雄樹,當然就不會有雌樹旁的銀杏果味道,雖然銀杏又常常是雌雄同株,無法完全避開,但至少比在一堆銀杏果上被臭死的好。所以,大家在賞銀杏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他的葉子,依照日本幼稚園老師的教法,要分辨兩者非常簡單:由於扇形葉片裂開的樣子,就像褲子一樣,所以「穿褲子的是公的」;而若扇形葉片完整無缺,其形狀就像裙子,所以「穿裙子的就是母的」。偷偷告訴你,明治神宮前的那一排,有2/3是母的,所以味道頗濃郁的,下次去可別忘了好好享用啊XD。

穿褲子的公銀杏葉子

穿褲子的公銀杏葉子


穿裙子的母銀杏葉子

穿裙子的母銀杏葉子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NANA濕婦的沙龍
258會員
197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 
上一回,我們一起在鳳翔館中細細地看過了宇治平等院所珍藏的寶貝們,也體驗了鳳凰堂在初建當時的富麗堂皇;這一回,我們將實際踏進將近千歲的鳳凰堂,來感受一下千年前後的對比與改變,這可是認真逛過鳳翔館的人,才能體會的感動喔。
整座鳳翔館裏頭當然收藏了許多宇治平等院的寶貝,有些是常設展出、有些則是不定期辦企劃展,因此,要將所有的寶物都看完是不可能的。NANA以下會把重點放在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雕刻與門繪上,並依照鳳翔館規劃的參觀動線來介紹。建議參觀時間至少預留個30分鐘,才不會有緊迫的感覺喔。
延續上一篇,我們這次就要帶著大家一起到宇治平等院裡走走。相較於其他的寺院,宇治平等院其實算是佔地不大的,但由於國寶密度很高,所以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寺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