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文片名取為一場大火之後,但它深入挖掘的,卻是在這場大火之前,早已行之有年的腐敗體系。這讓大火之後發生的,並非由「大火」這個因而導致的果,大火只是催化劑,燒出了造成後頭那些悲慘結果的真正成因——國家政府與醫療體系聯手的非法暴力。
片中透過體育公報記者及新上任的衛福部長,為我們示範在體制內與體制外人們可以如何抵抗暴政。體育公報記者Catalin Tolontan在一場節目上表明:「記者的使命沒有真正停止的一天,我們必須不斷調查並報導掌權者是如何形塑人民的生活。」這句話註解了記者工作的核心價值。片中也呈現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記者所使用的方法:在揭發真相的過程中,還需避免過激的言詞及未經證實的報導。體育公報揭發製藥廠不法稀釋消毒水不久後,藥廠負責人就身亡(自殺?),當各種謠言與陰謀論四起時,記者必須不隨之起舞,謹守在真實這邊。這是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這部片為我們提供的優秀範本,值得所有新聞從業者銘記在心。
而新任衛福部長Vlad Voiculescu,雖身為行政體系的一份子,在改革路上,卻幾乎得跟整個政府對著幹,這是另一個荒謬所在。Vlad Voiculescu在上任期間,會漸漸發現,前任衛福部長早已知道,卻視若無睹甚至參與其中的——腐敗的醫療黑暗結構。
電影中有一場讓我特別注意,在Vlad Voiculescu的上任記者會後,Catalin Tolontan馬上批評他志得意滿卻言之無物。導演保留這一幕,不是要表達2人處於對抗關係,而是呈現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本分,Catalin Tolontan該做的,就是用力監督。
電影中呈現罹難者家屬或事件傷患的場次不多,但幾乎每次出現都是亮點。呈現方式也夠多元,不會淪為打悲情牌。這是相似紀錄片常常沒有的複雜度。
電影尾聲,原因「集體俱樂部」大火事件遭民眾撻伐致使總理下台的社會民主黨(PSD)在2016年末大選獲得空前勝利,更加穩固他們的政治基礎。在這之後,體育公報的記者被警告遭人盯上——但連對象是誰都不知道,等於根本無從防備起。Vlad Voiculescu的爸爸也要他放棄職務到維也納,至少在那他能真正幫助到病患,而他本人不確定自己的政策是否有延續的可能。罹難者的家屬,依然必須生活在謀殺者所形塑的社會之下。這是電影反映現實的悲觀結局——人民並沒有真的學到教訓。
電影的紀錄停留在2016年末,沒能見證後來發生的事:《一場大火之後》於2019年9月在威尼斯影展首映;2019年末,PSD總理因為議會通過不信任案而下台,結束了PSD的執政;2020年2月《一場大火之後》在羅馬尼亞上映,但接著等待他們的是疫情的到來,這對醫療資源在歐洲相對匱乏的羅馬尼亞,無疑是更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