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心月台奸細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經常往返南北,不管是捷運轉搭高鐵,或是高鐵轉搭捷運,一路上,都有廣播不斷提醒,要小心月台「奸細」,喔,不對不對,是月台「間隙」。

其實台灣的高鐵與捷運的月台間隙已經非常微小了,就算推嬰兒車或是身障朋友自行操作輪椅,車廂與月台之間的縫隙都還算容易通過,像我常常拉著附有輪子的行李箱,即使箱子裡面有精密易碎的物品,直接「滑上滑下」也都不成問題,但是列車與月台廣播還是不斷提醒乘客,「小心月台間隙」,其提醒的頻率與口氣用詞,真的已經達到細心呵護的地步了。

因為常常在高鐵車廂或捷運列車上面聽著「小心月台間隙」的叮嚀,有時候會幻想裝扮如忍者那樣的「奸細」埋伏在月台邊,想想台灣利用大眾運輸工具的乘客實在很幸福,時時被提醒要小心,這應該也算是一種福吧!

因此來到東京旅遊時,就特別注意電車的月台間隙,猶如介意那些身手矯健的奸細一樣,然而,不管是JR還是私鐵,可真讓我大為吃驚呢!

從羽田機場搭乘單軌電車,再到濱松町轉乘山手線,就已經注意到列車與月台之間的間隙非常大,而且高度之間的落差也很驚人,如果連我的行李箱都沒辦法滑上滑下,那麼,推嬰兒車的父母或是輪椅進出的身障朋友,可就要非常小心了。

往後那幾天,透過旅行的移動,繼續觀察JR中央線、往千葉佐原的成田支線、告別85年渉谷地上車站月台的東急東橫線,還有地底綿密的私營地下鐵,不管是運行歷史久遠的銀座線還是新加入的大江戶線,比起準時和安全性,縮小月台間隙的設計似乎不是重點,某些間隙甚至是那種身材扁平的紙片人都能塞進去的程度,或是高低段差好幾公分,但奇妙的是,各路線電車只有特別叮嚀列車進站時,乘客必須退到月台白線後方而已,並沒有特別廣播提醒月台間隙的問題。

我經常在台北捷運看到身障朋友自己操作輪椅進出車廂,在日本三鶯車站看過車站工作人員架設機動板子協助輪椅上下車,但是頻繁提醒旅客小心月台間隙的列車與月台廣播,似乎很少聽到。

所以,東京的「月台奸細」真的比較大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果的沙龍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米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4/22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2024/04/22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2023/12/25
「談一場日劇的戀愛吧!」是最常被拿來當標題的浪漫金句。但日劇不是一直都這麼浪漫,即使講純愛的故事,也貪心地塞入深刻難纏的人生問題。像日劇一樣的戀愛,其實就是走回各自人生必須面對的難題,只是日劇同時還給了你俊男美女的臉孔,因此讓那些課業有了努力去信服的理由,這是日劇的陷阱,也是日劇的溫柔之處。
2023/12/25
「談一場日劇的戀愛吧!」是最常被拿來當標題的浪漫金句。但日劇不是一直都這麼浪漫,即使講純愛的故事,也貪心地塞入深刻難纏的人生問題。像日劇一樣的戀愛,其實就是走回各自人生必須面對的難題,只是日劇同時還給了你俊男美女的臉孔,因此讓那些課業有了努力去信服的理由,這是日劇的陷阱,也是日劇的溫柔之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捷運| 上個星期回到台灣搭乘捷運時我下意識的趕快檢查自己有沒有坐到博愛座。因為前一陣子有看到關於台灣捷運讓座爭議的新聞,我便變得比較敏感,就怕惹台灣老人不高興。 結果我發現老人家也變得很緊張。 當時我坐的是普通座位,但到了下一站看到一位老先生進車廂時我也趕緊讓座。老先生必須要靠著拐杖
Thumbnail
這個禮拜"看到"了一件事,我覺得應該要說一說;如果下一個交通或航站的設計者看到了,可以有更貼心或安全的設計方法,也許會對這個日漸忙碌的通勤生活有極大的幫助。 常常看到日本的影劇中,上班族被推擠上車的恐怖畫面;還好自己除了元宵節去中正紀年堂或人山人海處看花燈,跨年夜不小心坐上捷運線時,曾有類似經驗.
Thumbnail
這個禮拜"看到"了一件事,我覺得應該要說一說;如果下一個交通或航站的設計者看到了,可以有更貼心或安全的設計方法,也許會對這個日漸忙碌的通勤生活有極大的幫助。 常常看到日本的影劇中,上班族被推擠上車的恐怖畫面;還好自己除了元宵節去中正紀年堂或人山人海處看花燈,跨年夜不小心坐上捷運線時,曾有類似經驗.
Thumbnail
台灣為了在國際上增加曝光率,儘量找些事說成「台灣之光」
Thumbnail
台灣為了在國際上增加曝光率,儘量找些事說成「台灣之光」
Thumbnail
東京行,大不易! 一個東京火車站,應該比桃機大幾倍吧?!
Thumbnail
東京行,大不易! 一個東京火車站,應該比桃機大幾倍吧?!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Thumbnail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Thumbnail
經常往返南北,不管是捷運轉搭高鐵,或是高鐵轉搭捷運,一路上,都有廣播不斷提醒,要小心月台「奸細」,喔,不對不對,是月台「間隙」。
Thumbnail
經常往返南北,不管是捷運轉搭高鐵,或是高鐵轉搭捷運,一路上,都有廣播不斷提醒,要小心月台「奸細」,喔,不對不對,是月台「間隙」。
Thumbnail
台鐵班車誤點的其中一項原因,歸因到旅客亂中無序,旅客可被冤枉了,核心問題應該是台鐵的月台作業未標準化所造成的,如果月台上能夠清楚標示車廂位置,至少問題已經解決泰半了,這與物連網又何干呢?
Thumbnail
台鐵班車誤點的其中一項原因,歸因到旅客亂中無序,旅客可被冤枉了,核心問題應該是台鐵的月台作業未標準化所造成的,如果月台上能夠清楚標示車廂位置,至少問題已經解決泰半了,這與物連網又何干呢?
Thumbnail
既然台灣推動觀光產業鼓勵民眾在地旅遊,大眾運輸業者也規劃買新車、船隻、飛機提升運輸效能,面對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及老人人口變多,期待大眾運輸業者在交通工具、站場及碼頭的設計預留彈性,方便這群遊客參加多種型態旅遊,有助增加旅遊人次提升經濟發展,不就創造多贏?
Thumbnail
既然台灣推動觀光產業鼓勵民眾在地旅遊,大眾運輸業者也規劃買新車、船隻、飛機提升運輸效能,面對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及老人人口變多,期待大眾運輸業者在交通工具、站場及碼頭的設計預留彈性,方便這群遊客參加多種型態旅遊,有助增加旅遊人次提升經濟發展,不就創造多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