屘查某囝(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道自己長得好,進入學校一直都有小男生在身旁示好。需要男生的幫忙,只要開口,使命必達。
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和兄姐相差多歲。父母捨不得罵,家中的家事,不是母親,就是姐姐們去勞動。家事這樣的勞動,真的不適合我。總有人會做的呀。有時父母會差使年長的兄姐,將明天要賣的蝦仁剥殼,抽泥筋。我常躱在爸爸的後面,看著他們怨嘆的處理蝦。有時,還會招來他們的白眼。不是我白目,是他們的表情太好笑了,常常會忍不住笑出來。
小時候喜歡畫東畫西,總覺得畫畫是我的全部。父母工作常太忙,我總是自言自語演一些情境。假裝自己是畫家,或是設計師。有時真的太無聊,會叫母親載我出去走一走,就算只離家一下下都好。父母有時會帶我們到外面用餐。有一次,去羊肉爐店用餐,看到和家中金屬大湯匙完全不一樣的木製湯匙,好喜歡,就拿回家。
國中補習放學後,常常去買些點心,在外面站著吃完才回家。但我不總是將錢花光,多數會存下來,等到一天需要時就可以用。五專考上自己最愛的設計科,開始展開我美麗的人生。
專科開始和班上的同學交往,他會逗我開心,人長得又不差,和他在一起,自己很開心。常常會玩到清晨回家,或是半夜出去,好幾次都被保守的母親捉到訓斥。這個時期,家中發生了許多事,哥哥惹一堆事、從小照顧我長大的姐姐嫁人、家中經濟一落千丈等等的一堆鳥事。這時,我開始去打工,做美工或是到茶飲店打工。
念設計得買作畫的筆、顏料和工具等,雖然家裡仍擠出錢讓我買,卻在最後一學年叫我辦助學貸款,心中十分不平衡。兄姐們未曾有人辦且學貸款,為什麼就偏是我。還好,自己有存錢的習慣,吃住用都在家裡,不需花任何費用,打工的錢每一分一毫都存了下來。自己告訴自己,不要像父母一樣,將賺來的錢,都給其他家人或親戚。
雖然很喜歡設計科,但有些課我就是做不來。像是木工。家附近剛好有間木工廠,有個年輕的師傅。我無法付他任何費用,知道異性對我的請求通常都不會拒絕,請他幫忙我將學校作品加工一下。果然他很樂意幫我,但會常常邀我和他一起出去。為了作品無法拒絕他,和他出去幾次後,發生關係。作品完成後,我躲著他,他跑到家中大鬧,搞到街坊盡知。幸好當時不在家,被母親擋了下來,之後就未曾再看過他。
母親的手藝很好,我經常在月考期間,邀家中有繼母的女同學來家中住,一起念書。晚餐和早餐都是母親準備的,讓我這個沒家庭溫暖的同學享受有母親的溫暖。直到有一天,晚上打工回家,叫家人開門,似乎沒聽到。試著按電鈴叫醒,總算是開了門,也被兄姐罵。
打工回家已經累得半死,叫門也不開,才按電鈴。哥哥的小孩剛剛入睡,鈴聲將嬰兒吵醒,他一面開門一面罵我。整個火上來,聲斯力竭委屈吼回去,小孩哭得更大聲。下一秒,他竟然打我。長這麼大,沒被打過,這口氣嚥不下去。眼下我打不過他,拿起家的電話要報警,卻被母親擋下來。這時最照顧我的姐姐也罵我,這個家一點都沒溫暖。為了存錢,辛辛苦苦去打工,累了半死,才按個門鈴就被每個人罵。轉頭回房間,隔日每個人都不在家時,將自己的東西打包,叫男朋友載我去他家住。母親當天就一直打電話找我,她那麼疼她兒子,有沒有我都無所謂,我也不想在住那個烏煙瘴氣的地方。
原本以為逃離那個沒有溫暖的家,和風趣的男朋友住,一切會比較好。搬過去沒多久,他媽媽把我當傭人使喚。自己在家未曾洗碗和做過任何家事,在他家,得收拾他們的碗筷,清理他們家。常常對我冷嘲熱諷,笑我不要臉,怎麼一直住在他們家,男友當做沒聽到。雖然母親仍然試著和我聯絡,仍不想接她的電話。家回不去,也不想花錢住在外面,於是這一切就忍下來了。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戴顏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家庭羽翼溫暖呵護下長大,曾不知人間疾苦,腦袋也不曾思考該如何爭取自利,無求無慾。但目睹的一切,卻像影片和留聲機般,刻印在深層記憶中。開竅後,腦袋像電腦自行將陳舊的記憶打開,打開時,才知原來人是如此呀。 從小只要有點小錢,就買書看。因此看了不少夢幻般的童話故事,一天到晚總覺得世界美妙,充滿粉紅泡泡。
在家庭羽翼溫暖呵護下長大,曾不知人間疾苦,腦袋也不曾思考該如何爭取自利,無求無慾。但目睹的一切,卻像影片和留聲機般,刻印在深層記憶中。開竅後,腦袋像電腦自行將陳舊的記憶打開,打開時,才知原來人是如此呀。 從小只要有點小錢,就買書看。因此看了不少夢幻般的童話故事,一天到晚總覺得世界美妙,充滿粉紅泡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之前曾聽聞同事說,高一某班小Y,是個獨來獨往的孩子,而且打掃時間,他會獨自一人在負責的掃區,過度堅持地掃地,一個人,一直掃地一直掃地,旁人看來已乾淨無暇的地板,小Y仍堅持要再掃很多下。 「小Y國中時成績不錯,但在某次考試表現良好,卻沒得到大人的肯定後,對自己失去信心,有點影響心理健康,所以…
Thumbnail
一回到家就鎖在自己房間的國三姊姊,跟每五分鐘就要召喚媽媽的中二A咖(ADHD孩子的暱稱),還有低年級屁孩偷偷躲起來打電動,老天爺為什麼不公平對待他們?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Thumbnail
我家有四個小孩,個性迥然不同。我,家裡的老大,個性內向,不愛說話,節儉成性,父母給的零用錢全數放入存錢筒內,一毛不花,平日總是很懂事的替父母分勞,照顧弟妹。我有一個跟我個性完全不同的大妹,她貪吃又愛漂亮,零用錢一到手,轉身就花光,去買了零食吃,飯後的水果,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然後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有一個念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子,媽媽在百貨公司的美食部當清潔人員,假日都要工作,因此無法陪他。男孩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整理別人吃過的碗盤,所以他經常請爸爸周末帶他到媽媽工作的場所,一邊陪媽媽,一邊幫忙收碗盤。 有一個念專三的女孩子,媽媽在北部的一間科技大廠當作業員,做二休一,去年疫情緣故工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之前曾聽聞同事說,高一某班小Y,是個獨來獨往的孩子,而且打掃時間,他會獨自一人在負責的掃區,過度堅持地掃地,一個人,一直掃地一直掃地,旁人看來已乾淨無暇的地板,小Y仍堅持要再掃很多下。 「小Y國中時成績不錯,但在某次考試表現良好,卻沒得到大人的肯定後,對自己失去信心,有點影響心理健康,所以…
Thumbnail
一回到家就鎖在自己房間的國三姊姊,跟每五分鐘就要召喚媽媽的中二A咖(ADHD孩子的暱稱),還有低年級屁孩偷偷躲起來打電動,老天爺為什麼不公平對待他們?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爸媽寵溺的孩子。生活相關的一切都由父母打理,在家幾乎不做家事,例如吃完飯的碗就丟在餐桌上等他們來收拾等...。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了我這王子病:不善做勞力活,也不聽別人使喚的性格。簡而言之,我是標準的草莓族。
Thumbnail
我家有四個小孩,個性迥然不同。我,家裡的老大,個性內向,不愛說話,節儉成性,父母給的零用錢全數放入存錢筒內,一毛不花,平日總是很懂事的替父母分勞,照顧弟妹。我有一個跟我個性完全不同的大妹,她貪吃又愛漂亮,零用錢一到手,轉身就花光,去買了零食吃,飯後的水果,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然後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因為父母要時常工作,沒有人管我,小學時代的我根本是個野小子。有慧眼的父母,見到我接近他們的孩子,會把自己的孩子關起來不和我玩。他們的眼神,現在我回想起來,就像問我:你為什麼不讀書?好好學習。 小學時代,我認識了一個朋友、同學,是男孩子,他父親是當警察的,很少華人當警察。他帶我到他家玩,是在警察局裡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有一個念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子,媽媽在百貨公司的美食部當清潔人員,假日都要工作,因此無法陪他。男孩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整理別人吃過的碗盤,所以他經常請爸爸周末帶他到媽媽工作的場所,一邊陪媽媽,一邊幫忙收碗盤。 有一個念專三的女孩子,媽媽在北部的一間科技大廠當作業員,做二休一,去年疫情緣故工
Thumbnail
很小的時候,差不多是幼稚園時期,住在外婆家,沒有跟爸爸媽媽姐妹們住一起。年紀小小的,最愛纏著表姐,跟頭跟尾的,很喜歡跟她們玩在一起,也覺得她們比親姐姐還要疼我。 我心裏一直這麼想著,但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與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