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所思|悲觀主義者的刻意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而他對孤獨的解析,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正謂見人、見己、見心。

你是悲觀主義者嗎?

悲觀主義者對事物的感受,不僅僅取決於事物本身,同時也取決於主觀上對事物的評價,而這種評價,與對事物的本身期待有著很大關係。因為悲觀主義者們最初將對事物的期待放在了一個較低的位置,一旦出現比較好的結果,他們反倒容易「喜出望外」,收穫良好的心理滿足感。他們可能做的,是付出更大的努力,去爭取更多的良好體驗。而這正是將他們推向成功的行為軌跡。

有一些能力和素質,對於悲觀主義者來講,是必要的催化劑。只有擁有了它們,悲觀者才能擺脫性格劣勢面的限制,而充分地利用性格的優勢面。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患得患失是悲觀性格的一大劣勢,如果缺少目標,悲觀主義者便很有可能會裹足不前。因此,悲觀者需要有清晰的目標來指引自己較為緩慢的腳步。不妨花些時間去思考自己感興趣的是什麼。這些思考,均會幫助自己制定出一個努力的目標。而一旦定準目標了,悲觀者踏實堅韌的性格優勢才有了施展的可能。

在悲觀主義者心中,沒有勝券在握,沒有理所應當。如果結果是壞的,就接受這預料中的失敗;如果結果是好的,則帶著驚喜去感謝命運的恩賜。

行動力是悲觀者最佳救助力。悲觀者很可能會專注於負面思考而無法自拔,而邁出第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尋找榜樣、贏得支持、明確任務的意義、為任務制定期限,都是督促自己馬上行動的好方法。而一旦進入過程,悲觀者就很有可能會憑藉自己的踏實認真跑贏全局。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聰明睿智的面孔是歲月刻畫的結果,是由面部無數個短暫的典型收縮、舒展而形成的,這也是為什麼卓越理智的面孔只能是逐漸形成的原因,並且只有到晚年這些人出眾超群的外貌特徵才能顯現出來 ,而在青年時期只是稍微露出一絲痕跡而已。

這個世界沉浸在野蠻人互相吞食對方,文明人互相欺騙對方。這就是所謂的世道方式。 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時候懂得與火保持一段距離,而不會像傻瓜那樣太過靠近火堆;後者在灼傷自己以後,就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大聲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不要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過在意別人所說的話;勿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是道德還是才智上;對於他人的看法,應加強鍛鍊自己無動於衷的冷漠態度和感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品質的一個最切實可靠的方法。 假如,你做到了這些,那麼即使你生活在眾人當中,也不會與他人有過多的聯繫和交往:你和他們的關係將是純粹客觀的。這一預防措施將使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不至於離得太近,而且也能保護你與社會保持必要的距離。

比起樂觀主義者,悲觀主義者更容易將事情的細節納入思考範圍,因為他們會擔心每一點的失敗。不過,這種預測相當於一種思維模擬,將既要發生的事情在頭腦中進行演練。雖然悲觀者們更傾向於去誇大事情的困難和挫折,但矯枉過正的行為,又常常使得他們萬無一失。有人調查發現,在股市上贏得多的是悲觀主義者而非樂觀主義者。

因此,悲觀主義者對待事物更容易有週密的分析和思考,對待困難更容易有持久的耐力,對待結果更容易有美好的感受,對待任務更容易腳踏實地。悲觀性格的性格優勢在於:

通過努力將這些擔憂化解掉時,會體驗到很多先苦後甜的美好。

對於一個悲觀主義者的刻意練習,我們可以衷心期盼與實踐,將其特質化為最精煉且細膩的果實。

最後,再以叔本華的話來勉勵自己和正在奮鬥的你:
「唯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堅定、不可動搖之確信的人才被稱為驕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et Wong-avatar-img
2022/05/13
沒錯,我自己也是悲觀主義者,常常從對絕望的思考裡面獲得力量,但悲觀主義者一定是「負面」的嗎?(大多數外界的人都對此是如此解讀) 我自己不覺得是負面的,我自己覺得悲觀主義者=『務實』的樂觀主義者 唯有認識絕望才知道希望的價值有多珍貴。
NienSa-avatar-img
2021/05/14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說到心坎👍🏻
黃靖宸 -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5/15
有默契的我們都有同樣的心得~
avatar-img
黃靖宸 的沙龍
20會員
42內容數
釀壺生活的酒吧,《花獨白》文字創作者。 行書於散文、書籍觀點、時事評論、商業社論。用文字磚瓦堆砌生活的牆,用潺潺流水餵養流浪的靈魂,從無名至方格,以宏觀的攝影角度和溫暖又精闢的筆觸寫下的呢喃獨白,聽哪,那可是花開的聲音。
黃靖宸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3
大人們總是一遍遍地說「懂事才是好孩子」。 好像學會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是一種好孩子必備的技能。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而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懂事,往往就是與「委屈」和「不快樂」的經歷聯繫起來的。
Thumbnail
2024/11/03
大人們總是一遍遍地說「懂事才是好孩子」。 好像學會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是一種好孩子必備的技能。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而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懂事,往往就是與「委屈」和「不快樂」的經歷聯繫起來的。
Thumbnail
2022/08/15
在中國文化裡,「三」象徵「完整」。骨人談到宇宙,是指日、月、星三光;談到一天,是指早、中、晚;談到一時,是指三刻。 古人所稱的「三尊」,是指君、父、師。古人結婚要三拜,敬酒需過三巡,方算禮成。古人做事提倡三思而後行,才算考慮周全。 如果在聊天時,能圍繞「三」來推進,特別有邏輯,特別有趣味。
Thumbnail
2022/08/15
在中國文化裡,「三」象徵「完整」。骨人談到宇宙,是指日、月、星三光;談到一天,是指早、中、晚;談到一時,是指三刻。 古人所稱的「三尊」,是指君、父、師。古人結婚要三拜,敬酒需過三巡,方算禮成。古人做事提倡三思而後行,才算考慮周全。 如果在聊天時,能圍繞「三」來推進,特別有邏輯,特別有趣味。
Thumbnail
2022/04/01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Thumbnail
2022/04/01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 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 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Thumbnail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而他對孤獨的解析,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正謂見人、見己、見心。  你是悲觀者嗎? 悲觀主義者對事物的感受,不僅僅取決於事物本身,
Thumbnail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而他對孤獨的解析,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正謂見人、見己、見心。  你是悲觀者嗎? 悲觀主義者對事物的感受,不僅僅取決於事物本身,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度悲觀的人,遇到任何事都慣性往最壞處想,一個不小心就鑽牛角尖,經常陷入低潮之中難以自拔。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度悲觀的人,遇到任何事都慣性往最壞處想,一個不小心就鑽牛角尖,經常陷入低潮之中難以自拔。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Thumbnail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Thumbnail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