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所思|尋根找回原生問題,我們和解吧!那些受傷的小孩與壞掉的大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大人們總是一遍遍地說「懂事才是好孩子」。


好像學會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是一種好孩子必備的技能。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而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懂事,往往就是與「委屈」和「不快樂」的經歷聯繫起來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初戀的童年」;更多的人,擁有的只是「耳邊的教訓,手裡的習題,心裡委屈的童年」。


有一句臺詞:「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擅長分析大人的情緒」。懂事的孩子有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成熟與穩重,代價往往是犧牲任性的權利與天真的童心。


阿翊因為在家裡是排行老大,記事以後就被各種要求「懂事」。小時候,去別人家做客,家長不點頭就絕對不會碰人家的一飲一食,哪怕再想嘗試。鄰居小孩來家裡吃飯,大口大口地吃魚肉,他只吃寥寥幾口,就再也不肯多吃。然後自己跑去後面的院子裡哭,因為他覺得心疼,那個魚肉是平時媽媽都捨不得吃的,直到現在,他都不知道怎樣學會「不懂事」。


朋友們聚會的時候,他都會細心觀察朋友的表情,如果有人稍有猶豫,他就會偷偷把單買掉,回來和朋友說,這次我請客,下次你再請;工作中一旦有大家都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就會主動承擔,因為這樣才能給別人帶來方便;別人有困難讓他幫忙永遠一口答應,一旦自己遇到了困難卻絕不輕易找人幫忙,因為害怕麻煩別人;一旦跟人訴苦了就會有深深的自責,因為這是把負能量帶給別人。他用盡心機讓對方高興、希望能讓一切麻煩消失,卻沒有勇氣向別人展現真正的自己。


他渴望愛人也被人愛,渴望身邊的世界能一團和氣。小時候是父親和家人,工作了是同事和學生,之後是戀人。


懂事的孩子,會被很多人誇「人好」。然而,他們的「好」不是出於愛,而是出於恐懼。因為他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懂事」,才能得到關注和愛,一旦不那麼「懂事」,就會被否定,被批評。所以,為了不被拋棄,他們一步步讓出自己的利益,壓抑自己的情緒,默默承受內心的委屈和無助。


「總是忍不住先去道歉」,懂事已經成為他們討好別人的方式。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往往通過批評的手段來控制孩子。比如有的父母經常說: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情,都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馬上承認錯誤並道歉是讓父母停止訓斥的最好方法,雖然可能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雖然他們心裡可能也很委屈。這樣的模式逐漸被內化,當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讀者留言說,她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字字斟酌後才敢說出口,生怕引起周圍人的不滿。有研究報告稱,那些將不幸歸因到內部因素,而將好事歸因到外部的因素的兒童,往往會容易有更多的憂鬱體驗。因為很多事情是無法通過自身力量改變,習慣性自責往往會演化為習慣性否定自己的價值和真實能力,這種習得性的無助與抑鬱終將影響此人的一生。


有些人會撫心自問:為什麼我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為什麼我做事情都要為他們著想,考慮他們的立場,在乎他們的感受,就因為我懂事我善良就為你們承受這些嗎 ?有個朋友,小時候自己存錢買了一把心心念念的玩具,和堂哥一起玩的時候不小心打到堂哥的手。堂哥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聽到哭聲後,舅舅立馬衝了過來,一把擰起他的衣領,對他大吼,然後轉身就把他的玩具給摔爛了。爸媽安慰堂哥,給堂哥做好吃的,而他,被罵了一天。那一刻,他的童年就結束了,和那把摔得粉碎的玩具一起,埋進了心底。


其實,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們照顧大人的方式:不爭不搶,不哭不鬧,不給大人添麻煩。可是,一些麻木的大人,卻把這些孩子的「懂事」當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忽略他們內心的脆弱,無視他們偶爾流露的孩子氣的任性要求,扼殺他們敢想又不敢求的渴望,不懂他們想要靠近卻又舉步維艱的躊躇。


說來可笑,嬌縱有人疼,懂事遭雷劈,太懂事的孩子真的沒糖吃。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小時候摔跤,總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哭,沒有就爬起來;長大後,遇到不開心的事,也要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有就爬起來,沒有就哭。


小孩就是應該這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好奇了就去探索,喜歡就大膽去爭取,不怕出錯,敢於堅持自己的主張,不必小心翼翼討好大人,偽裝自己。父母就是孩子通向社會的演練場,如果在父母前面,孩子都畏首畏尾、謹小慎微,不敢出一丁點錯,那在社會中,他們很難自信獨立。蔡康永曾說過:「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願你能吃糖也會要糖,能獨立戰鬥也有人依靠,會照顧他人也善待自己,能換位思考也堅持內心。


願你們只懂該懂的事。
avatar-img
20會員
42內容數
釀壺生活的酒吧,《花獨白》文字創作者。 行書於散文、書籍觀點、時事評論、商業社論。用文字磚瓦堆砌生活的牆,用潺潺流水餵養流浪的靈魂,從無名至方格,以宏觀的攝影角度和溫暖又精闢的筆觸寫下的呢喃獨白,聽哪,那可是花開的聲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靖宸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中國文化裡,「三」象徵「完整」。骨人談到宇宙,是指日、月、星三光;談到一天,是指早、中、晚;談到一時,是指三刻。 古人所稱的「三尊」,是指君、父、師。古人結婚要三拜,敬酒需過三巡,方算禮成。古人做事提倡三思而後行,才算考慮周全。 如果在聊天時,能圍繞「三」來推進,特別有邏輯,特別有趣味。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哪像妳,穿著有些俗氣。」輕輕戲謔的口吻,讓芮芮有些走心了。
「我們人類就是在危機襲來時,當炸彈落下或洪水上漲時,才會展現最好的素質。」 ¹​ 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瞭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A星球上,乘客們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
「眼淚是你對自己的疼惜。」也是對世界、對逝去事物的,疼愛才有熱淚。人間幸福、各有酸楚。 也許我們愛的是分寸,誠實的分寸、發洩的分寸、保留的分寸、擁抱的分寸、探問的分寸;也許我們想要的愛是,最親密的人,最懂分寸。而不是超越了自己也未能拆解的牆,去得到一個人的底。所有的底都寂寞,分裝出去的時候,誰嚐懂
「你看見什麼?」 這些年來,自己也許不再畏懼讓外人知道「我不擅於什麼」這個問題。 成長中旁人的經驗告訴我,逞強通常打壞了慣性作為而迷失自我,所以漸趨思考「藏拙」這件事情的一體兩面。 開始學習傾聽並分析自己與別人的想法;不再欺騙自己沒有任何「不喜愛的」「不上手」的事情,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立足在這世界上
在中國文化裡,「三」象徵「完整」。骨人談到宇宙,是指日、月、星三光;談到一天,是指早、中、晚;談到一時,是指三刻。 古人所稱的「三尊」,是指君、父、師。古人結婚要三拜,敬酒需過三巡,方算禮成。古人做事提倡三思而後行,才算考慮周全。 如果在聊天時,能圍繞「三」來推進,特別有邏輯,特別有趣味。
我們把每個階段都走好,徬徨真誠,珍惜生命帶來的一切考驗。時光有好有壞、有失有得,選擇以堅定溫柔釀成生命的關鍵字,讓無法遞補的時光,只願自己習得從一而終,憑藉自我意識和心願,捏出靈魂的形狀即可。 你要記得,那樣的姿態:很勇敢、很璀璨。
「哪像妳,穿著有些俗氣。」輕輕戲謔的口吻,讓芮芮有些走心了。
「我們人類就是在危機襲來時,當炸彈落下或洪水上漲時,才會展現最好的素質。」 ¹​ 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瞭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A星球上,乘客們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
「眼淚是你對自己的疼惜。」也是對世界、對逝去事物的,疼愛才有熱淚。人間幸福、各有酸楚。 也許我們愛的是分寸,誠實的分寸、發洩的分寸、保留的分寸、擁抱的分寸、探問的分寸;也許我們想要的愛是,最親密的人,最懂分寸。而不是超越了自己也未能拆解的牆,去得到一個人的底。所有的底都寂寞,分裝出去的時候,誰嚐懂
「你看見什麼?」 這些年來,自己也許不再畏懼讓外人知道「我不擅於什麼」這個問題。 成長中旁人的經驗告訴我,逞強通常打壞了慣性作為而迷失自我,所以漸趨思考「藏拙」這件事情的一體兩面。 開始學習傾聽並分析自己與別人的想法;不再欺騙自己沒有任何「不喜愛的」「不上手」的事情,這是一種對於自己立足在這世界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許多成長過程中我們似乎都只被教導如何成為乖乖牌,聽話懂事才配得上「好」這個字。 要懂得拿高分,擠進頂尖大學的窄門,取得畢業證書、進入企業工作、結婚買房生小孩,看似理所當然的標準流程,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填格子遊戲,填滿,努力填滿,「現在不用多問,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把份內事做好,等你長大你就會明白。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