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國際銀行家系列之一

2021/04/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亞洲金融中心 - 香港
國際銀行家系列之一
好的~龜縮(?)了這麼久,其實不是在打混啦~(明明就是
準備了這個專題系列,最主要還是從我個人的角度出發,去分享一些職涯、商業乃至大環境趨勢的一些看法,更重要是,一些沒參與過的人就無法理解的經驗跟實際運作情況
這有點像打籃球:我可以把該怎麼做的方法甚至一些獨門訣竅描繪的淋漓盡致,但空心入網的爽感到底是怎樣,你自己不出手投進一顆球就始終無法感受
第一篇,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國際銀行家」
第二篇,我會盡量詳盡的介紹國際銀行業務實際上是怎麼運作的;而很抱歉,這一篇的主文我會放在方格子的收費內容
如同之前介紹過的,收入的部分會拿來作為後續一個非營利計畫的資金
最後一篇,則是給有志成為國際銀行家的年輕朋友們一個方向,亦即如何準備可以有更大的機會,加入這個「有趣又刺激」的產業
那就,開始囉~
其實我不是來自什麼很厲害的投資銀行或是大型行庫,剛好相反的是,因為我所待的銀行,在台灣的規模都相對「精緻」,因此必須挑利基高的案子做,挑著挑著就很容易跑到海外去
原因是因為:台灣這麼小一個,卻有接近40家銀行,過度供給(over-banking)的狀況非常嚴重
而傳統經濟理論告訴我們:供給遠大於需求的時候,價格就會趴在地板上
也因此,台灣的放款利率是有名的低
連個人房貸都可以輕易維持在1.5%以下了,你可以想像如台塑、台積電這樣的大公司,利率可以有多低了……大概基本上就是略高於活存利率的程度而已
這邊提一個很簡單的概念,但卻是銀行賴以維生的命脈,也就是存款與放款利率之間的「利差」
比方存款利率1%、放款利率2%,那利差就是1%;存款利率5%、放款利率7%,那利差就是2%
不要小看利差1%跟2%之間,雖然只差1%,但差異可是非常巨大的
這對銀行來說是一筆帳:利差1%,代表銀行對倒帳的容忍度是一百分之一,意即100個放款客戶只要倒掉1個,另外99個賺到的錢就全部吐回去了
但如果利差2%呢?就是50個客戶可以容忍1個;利差5%呢?只要20個客戶倒閉不要超過1個,基本上就是大賺了
這時候,頭腦動得快的銀行家就想到了:「那我可不可以把資金成本低的地方的資金,拿到放款利率高的市場去做,藉此來拉大中間的利差呢?」
只要符合法規,當然沒有不行,而這種跨境生意被發掘出來後,國際銀行家也就此應運而生了
說的更具體一點,在A國的銀行工作(不論是不是A國本地銀行或是在A國的外商銀行),但主要參與的是A國以外的案子(正式學名叫授信案),基本上就算是國際銀行的業務範圍
在台灣本土銀行來說,這個單位一般稱為國際金融業務(Offshore Banking Unit),也就是俗稱的OBU Team
(其實這也是我埋的暗梗,為什麼「國際之男」的英文名稱裡有”Offshore”這個字的原因)
OBU Team在目前各銀行來說,基本上都算是「標配」了,原因就是上述我所提到的巨大利差的誘因
但高報酬利差的背後,代表的其實也是高風險;這也是為什麼時不時會看到「國銀海外踩雷」的相關新聞,因為海外授信案本就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
也因此,雖然每家銀行都有OBU Team,但其實做業務的風格迥異
最傳統的老行庫如台灣銀行、兆豐銀行等,最喜歡砸幾十甚至上百億的大部位做超大型的客人,或是大型台灣公司在海外的授信案,原因就在於這些銀行可能在台灣也同樣提供這些客戶巨量的借款
所以既然我在台灣都敢借你100億了,跑到海外去再借同個集團20億也是剛好而已,何況利潤還更好
另一種民營的大型銀行,如中信、富邦、國泰或外商的前段班花旗等,則會傾向參與一些具有利基(niche)的案件,並且幾乎都會希望佔據主導地位
也因此,很容易產生王不見王的狀態,比方在中信的海外主導案中,就看不到富邦參與,而富邦主導的案子,就不會看到國泰的身影
最後是第三種,也就是我所待的這類銀行,屬於更靈活、選案更特別側重某一個領域,利差更高但相對也更具挑戰的
比方就我知道,國內有幾間這類銀行,專門與國際私募基金合作,透過參與融資併購(leverage buy-out)去賺取相對更高的利差
在這樣的大板塊底下,所「孕育」出來的國際銀行家也會因此各不相同
第一種的國際銀行家,其實跟傳統的本土銀行家在風險偏好及作業方式上沒太大區別,頂多就是把國內放款的邏輯搬到海外、中文的合約轉成英文
第二種的國際銀行家屬於最全面、經驗及本職學能要求最高的一層。試想:一個海外的大型案件,小小島國的銀行跑來說要主導,「你什麼咖啊?」
但不得不佩服的是,在這幾年耕耘下來,亞太區域的國際銀行市場,台灣的銀行已經佔有一席之地,台灣銀行家反應快、配合度高、言出必踐等過往實績(track record),讓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願意與來自台灣的國際銀行家合作
最後一種,則是屬於對於學經歷要求稍微放寬、但可能具有某一項特殊專長或技能,或來自特別領域的人才
用金庸小說來舉例,第二種比較像是武學宗師型,第三種則是雖然未臻絕頂高手之境、但有某項技能(輕功、點穴或畫虎蘭)足以傲視江湖的異才
這些國際銀行家們,雖然各有所長,負責領域也可能不太相同,但能夠被派去「出國比賽」,絕大多數在該銀行中具有一定水平
而且因為這個市場很小,同業間彼此很容易互相熟悉,甚至時常參與到同一個案子,使得同業之間的合作氣氛往往大於競爭,而「做口碑」這件事情也變得格外重要
至於國際銀行家們究竟都在做些什麼事?怎麼做?如何把這些事情做好?存在哪些挑戰與機會呢?
下篇文章說明囉!
    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