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方格子啦~燈燈燈~
我很久以前就知道方格子,之所以一直沒有去登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只是因為…….懶!
所以這次受到方格子邀請,總算是推了我一把,讓我可以下定決心(?)朝一個專欄寫手(???)邁進
基於這個新的發展,我想聊聊 – 或者是說老調重彈 – 關於這個粉專的兩個定位
1. 為什麼寫文化差異
可能是因為一直都在金融業的關係,這個產業沒有明顯的技術及實體的產品,就算是上百億金額的交易案,也就是在人跟人之間的來來回回之中完成的。也因此,人跟人之間的文化差異,往往是影響一個案子成敗的關鍵因素。
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卻鮮少有機會學習如何去適應跟不同文化的人相處、溝通甚至協商(negotiation),即便現在的教育不在那麼以分數為唯一導向,對於跨文化的訓練仍然極度缺乏。
而這似乎是一個教育體制先天上的缺陷,因為教育者本身都極度缺乏跨文化的經驗,自然也很難教授學生該如何與異文化的對象相處。
相對來說,美國因為本就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即便時至今日,每年仍有許多不同國家的人大量移入美國生活,使得只要不是在太小的城市裡長大的美國人,都會經歷過從小學時期,同學就有亞洲裔、墨西哥裔、拉丁美洲裔,而單是亞裔的,又可以細分為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台灣、泰國……等好幾個國家
台灣呢? 各位試著回想一下自己的國小同學們,住在5個捷運站以外的就算「超遠」了吧!
也因此,讓我想要把「文化差異」這個台灣先天欠缺的議題搬上粉專,希望引起更多的重視。
2. 憑什麼開收費專欄
方格子的有一種專欄是收費的,這點其實讓我猶豫了一陣子。
如果是有價值的東西,我當然可以接受付費的觀念,但用這個標準反過來檢視我自己,卻有點心虛: 我寫的這些自言自語,究竟憑什麼賣錢啊?
我最近聽到台灣某大金控投資部的主管說的一席話深有感覺。在他的部門裡面,超過80%是有過海外生活經驗的,甚至有的人有2、3個不同國家的求學或工作經驗,而他告訴我,這些經驗是很難被「教會」的。
「我們公司掌控這麼大的投資部位、投資區域涵蓋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因此,除了數據及消息面以外,當地的文化如何,對我們來說也至關重要」這位主管接著說:
「我可以教會你任何的財務模型或總經知識,可是我沒有辦法告訴你生活在曼哈頓是什麼感覺、馬德里人的工作態度是怎麼樣,或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周末氣氛是什麼」
「這些東西沒有辦法教,只能夠靠你親身體會;而我自己都沒有這麼多的生活經驗,因此我雇用來自全球的人才」
這讓我體悟到:也許確實我能夠在目前的自言自語上,提供進一步的價值。
也因此,我做出了兩個決定:
第一是,所有放在方格子付費專欄的內容,都是跟我實際的工作內容或生活經驗相關。這些可能不只包含金融業內的經驗或技術,也包含了戰略決策、戰術安排、談判技巧,以及真正在商業上經歷過某些特殊情境後學到的”know-how”;
我相信,相較於付費專欄的銅板價,這些乾貨 – 甚至很多是我自己親身走的冤枉路 – 是有其價值的
第二是,所有方格子付費專欄所產生的收入,我會另外存放在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一個長期計畫之用。
這個計畫,我自己把它命名為”Seeing Taiwan”,意思是讓台灣更廣大的被世界看見;
一直生活在台灣的人,也許只著眼於台灣的缺點;但唯有在台灣以外的地方生活過以後,才能更全面的看見台灣的好,以及認知到「原來地球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台灣」這件事
這個計畫,可以用在推廣台灣的新創事業、能代表台灣的藝術及文化工作者,以及其他一切可以為台灣發聲的頻道(channel)上
Before being believed can help, Taiwan has to be seen.
接下來,會固定在每周三及周日,於方格子上刊出文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