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18】end game關卡最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打電動的時侯,不小心Game Over了,按個按鍵就可以重來。如果這個電動是我們或家人的人生呢?不能重來的關卡最後會是怎麽樣?netflix的一部紀錄片很好的拍出了這個過程,我覺得它的中英文片名取得真好,end game代表遊戲即將結束,人生的關卡最後情況是如何。這是一部2018年的紀錄片,片長40分鐘,我無意間看到這一部片,看完頗有感觸,想到以前在醫院遇到類似的情況。影片講了幾個癌症末期病人最後的時光,在醫院的治療,和家人的相處,有很多的困難、辛苦和感動。我挑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敘述一下。

蜜特拉的故事

美國加洲大學,舊金山醫療中心內,醫師正在和一名45歲女性癌末病人蜜特拉聊天,她因為治療頭髮掉光了,來自伊朗,原本是一位助產士,先生叫哈米德,他們有一個8歲小男孩艾隆。畫面一轉,醫療團隊包括醫師、社工、牧師正在討論病人的病情,討論到跟病人家屬介紹安寧療護的可能,牧師說,病人的媽媽覺得安寧等於死亡,不希望團隊跟病人提到這個。過了一段時間,病房內,安寧科醫師坐在椅子上跟蜜特拉的先生和媽媽瓦琪介紹安寧療護的意義,主要就是可以選擇不過度治療,腫瘤科主治醫師補充到就是不再積極用抗癌藥物治療。這時病人因長期治療和臥床,眼神渙散,手不自主上下移動聽著他們談話。蜜特拉的先生哈米德覺得蜜特拉是個鬥士,她會希望奮鬥下去,目前還有機會,他們也會繼續治療下去。媽媽瓦琪卻不這麽認為,她說蜜特拉已無法再走路行動,希望直接問病人本人。但是病人處於無法回答的狀況,必須由家屬決定。先生哈米德問病人的媽媽瓦琪,難道要放棄她嗎?瓦琪回答,她只是不希望看到病人受苦。先生覺得病人這個樣子只是在休息。這時安寧科醫生開口了,問瓦琪:「是不是覺得蜜特拉惡化了?」瓦琪回答:「是的,她晚上只能熟睡一下下。我是她媽媽,這讓我覺得很難受,你們都不是媽媽,無法體會我的感覺。」醫師說:「我們需要以蜜特拉的角度來思考,如果她清醒可思考的話,看到她自己這樣,她會怎麽做決定?」媽媽覺得她不會繼續治療,先生卻覺得她會。畫面來到瓦琪在介紹蜜特拉還沒生病時的生活照,那時侯她很快樂的和家人在一起,照片都笑的很開心。鏡頭在生活照和病床上憔瘁的蜜特拉來回切換,最後帶到媽媽和先生無助的在病房外踱步。蜜特拉的兒子艾隆和她躺在病床裡玩,醫師來探訪,問了病人今天如何?蜜特拉回答,還不錯,但是她說她本來跟家人保證會好起來,現在她要失信了,媽媽和兒子含著淚水聽著她講話。晚上,蜜特拉的姐姐艾琪塔從瑞士來看她,她們聊天、開玩笑、之後姐姐和媽媽在病房外流著淚互相擁抱。又一場家庭會議,醫師解釋蜜特拉的癌症不可逆,哈米德表示蜜特拉之前每次用藥都會好起來,他不敢相信這樣就是結局了。醫師表示,目前再怎麽做,蜜特拉都不會再好起來了。媽媽問到,她還剩多久時間?醫師說,很難講出確切數字,但可能是幾天或幾個禮拜。姐姐艾琪塔哭了起來,醫師又問到,蜜特拉會希望在哪臨終?雖然媽媽希望回家,但是醫師提議住院安寧療護,原因是回家照顧需要有人力照顧她的生理和疾病。可以看到媽媽和先生因為照顧病人,都非常疲累了。病房裡,先生邊說著蜜特拉是他的最愛,邊幫她戴上戒指,但是蜜特拉的表情因癌症末期和藥物顯得有些呆滯。畫面帶到蜜特拉邊哭泣,邊呻吟著說她非常的焦慮。病房外,媽媽哭著和姐姐擁抱邊說她很苦又好累,姐姐說,她已經哭到哭不出眼淚了。家庭會議中,醫師開始提到病人臨終時有可能遇到的狀況,也建議不要施行心肺復蘇術或插管等急救,讓病人以自然的方式離去,先生流著淚說到,蜜特拉真的要離開我們了。兒子艾隆和先生陪著蜜特拉,這也許已經他們在一起剩下不多的時光了,先生深情的望著反應已很遲頓的蜜特拉,不禁又親了她一下,撫摸著她的頭。最後一個晚上,護士進入病房處理蜜特拉臨終前的狀況,媽媽瓦琪彎著腰,在病房外來回走來走去,隔天,蜜特拉的遺體由家人陪著,離開了病房,享年46歲。

人生觀的改變

這個過程其實把醫院裡類似的狀況很完整的表現出來,以前我會覺得自己看很多這種狀況了,自認對人生看得很開。好像癌末病人的家屬理所當然應該就要讓他們自然離開,為什麽還要急救?為什麽還要加痛苦在病人身上?隨著年齡漸長,自己又有了小孩,父母年紀也越來越大。才發現以前年輕太天真,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要簽下那紙不施行心肺復蘇術有多困難。其實如果不是意外死亡,我們是有機會選擇最後這一關要怎麽結束。有時侯越害怕談論死亡,越沒辦法接受。小時侯,父母或長輩不常談論這個話題,對於死亡也是因為在醫院比較會遇到才慢慢學習和了解。老實說,真的要看透生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講很容易,真正輪到自己或家人的時侯,是不是真的可以這麽豁達?現在反而覺得人本來就有人性,喜怒哀樂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性,如果在人生遇到關卡過不去,就像打電動某一關一直打不過。我們會怎麽做?會去找攻略破解。套用在我們身上,可能會找朋友、宗教、醫師尋求幫助。像我以前就是偶像包伏(偶包)太重,很不喜歡找別人幫忙,也不喜歡把困難或心事跟別人講,也不覺的別人的意見或觀點會比我好,有時侯聽到太太給意見,還會嗤之以鼻。直到現在,比較常跟太太討論我遇到的困難,她的意見有時也會幫忙到我。

這真是個好遊戲啊!

我自己本身很愛打電動,對於人生這個遊戲,我覺得在不傷害人的情況下,儘量去玩。而且本來就有人玩的好,有人玩的不怎麽樣。其實我本來打電動就是一般般,但是我很享受打電動的過程。就算平常要工作、養家、也有煩心的事,但是這個跟遊戲中的關卡不是一樣嗎?而且有些中間的關卡可以還可以依照自己的情況來設計,比如學習、投資、旅遊...。我希望可以在關卡最後的時侯說:「這真是個好遊戲啊!」大概就是最快樂的事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遊戲人的沙龍
9會員
60內容數
威海無涯。這份筆記,寫給自己,也寫給威士忌愛好者的你。
遊戲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29
podcast 週年紀念 回首這一年,錄podcast的甘苦談以及成長,由於幫朋友發展小小的事業。加上長輩有了一些狀況。決定停更部落格和方格子,但是繼續錄podcast。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8/18
一個人一輩子看不到幾件屍體,但有個職業每天都會看到屍體,而且各種死法都有。作者從ptt媽佛版出身,表面上是一本包括了鬼怪、靈異和接體員工作內容的書,實際上卻是作者對人生深刻的體悟和同情。看完幽默、略帶諷刺的文章後,個人覺得人生還是好好享受過程(正當的事),因為最後每個人的歸宿都會是一樣的。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2021/07/23
大家對警察的印象是什麽?作者條子鴿把他當警察這一路上好的和不好的,用一篇篇小故事寫在這本書裡。警察令人尊敬的一面、刺激的抓補犯人;黑暗的一面,受賄、吸毒。都在本集介紹給大家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Thumbnail
「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就是沒有死去」   到現在我依然清楚地記著,安寧病房的房間內,那些把人隔開的綠色拉簾,也記得那張躺在病人左手邊讓家屬休息的折疊椅,也記得臨終前充滿痰液卻又短促的沙沙呼吸聲,空氣中還聞的到藥味,卻又不刺鼻。 【人生沒有意外,你們說對嗎?】
Thumbnail
「活在活著的人的心裡,就是沒有死去」   到現在我依然清楚地記著,安寧病房的房間內,那些把人隔開的綠色拉簾,也記得那張躺在病人左手邊讓家屬休息的折疊椅,也記得臨終前充滿痰液卻又短促的沙沙呼吸聲,空氣中還聞的到藥味,卻又不刺鼻。 【人生沒有意外,你們說對嗎?】
Thumbnail
故事講述一名單親媽媽突然發現自己有腦瘤,在剩下的五個月裡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故事講述一名單親媽媽突然發現自己有腦瘤,在剩下的五個月裡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在生命面前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答案,乳癌病患也需要面對自己家人生命觀念的拉扯。我無法說哪一邊對或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但我認為「尊重」是我愛的形式。如果媽媽想活下去,那我就幫助她活下去;如果她說夠了,即便再痛我也會放手。 媽媽簽DNR需要兩位成年親屬簽字才能成立,因此她希望爸爸能簽。
Thumbnail
在生命面前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答案,乳癌病患也需要面對自己家人生命觀念的拉扯。我無法說哪一邊對或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但我認為「尊重」是我愛的形式。如果媽媽想活下去,那我就幫助她活下去;如果她說夠了,即便再痛我也會放手。 媽媽簽DNR需要兩位成年親屬簽字才能成立,因此她希望爸爸能簽。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最後的關卡會是怎麽樣呢?netflix的這部紀錄片讓我想到以前在醫院看過的狀況,經過了這幾年的成長,對很多事情的體悟也不同了。希望在關卡最後可以說:「這真是個好遊戲啊!」
Thumbnail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最後的關卡會是怎麽樣呢?netflix的這部紀錄片讓我想到以前在醫院看過的狀況,經過了這幾年的成長,對很多事情的體悟也不同了。希望在關卡最後可以說:「這真是個好遊戲啊!」
Thumbnail
我們要一直很快樂;妳總是這麼說著。 後來的我們,妳還能知道多少? 但我會寫下去—— 不論妳知不知道。
Thumbnail
我們要一直很快樂;妳總是這麼說著。 後來的我們,妳還能知道多少? 但我會寫下去—— 不論妳知不知道。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救護車迅速載著我直奔醫院,醫護人員熟練壓著正溢血的腦袋,熟練到近乎忘了我還有知覺,還有一絲氣息尚存。高速摩擦的灼熱感還在,說了也好笑,此刻的感覺像是正玩著電腦遊戲般,而我的生命指數,急速下降。肯定的是,這次是玩真的…
Thumbnail
救護車迅速載著我直奔醫院,醫護人員熟練壓著正溢血的腦袋,熟練到近乎忘了我還有知覺,還有一絲氣息尚存。高速摩擦的灼熱感還在,說了也好笑,此刻的感覺像是正玩著電腦遊戲般,而我的生命指數,急速下降。肯定的是,這次是玩真的…
Thumbnail
生命,就像一次單程的列車之旅。當我們上了車,就知道會有終點,我們預設列車的速度是穩定前進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欣賞每一站的喜悅與挑戰,並且努力地在站與站之間認真的生活。
Thumbnail
生命,就像一次單程的列車之旅。當我們上了車,就知道會有終點,我們預設列車的速度是穩定前進的,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欣賞每一站的喜悅與挑戰,並且努力地在站與站之間認真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