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直到最後#2】: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在死亡發生或需要做重大決定的時候才不會發生後悔的事,甚至是讓病人痛苦的事。


媽媽是個重視尊嚴和生活品質的人,所以做化療、手術和服用標靶藥大多採取消極治療,她想要美麗的離開。她和我說,她想要在大家的祝福下靜靜的離開,然後將我撒在陽明山的花葬樹葬區。


她知道自己往後癌細胞會轉移全身,身體虛弱最終器官衰竭而過世。為了走前不要插一堆管子在身上,完全失能不能自理,所以她打算簽〈放棄急救同意書〉(也稱DNR)

  • 基於對於病人生命權的保障「醫師法」、「醫療法」與「護理人員法」均提到對於病況危急的病人,應施予適當急救措施,故病人/家屬若未事先特別聲明,在病人生命徵象不穩定或消失時,醫護人員均會予以CPR,以求挽回生命。然而,對於存活期有限的末期病人,即便是在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時施予CPR等急救,只能短暫維持心肺功能外,已經受損的器官仍會持續惡化,且氣管內插管、呼吸器與電極等人工維生醫療對此類病人通常會帶來更多的身心痛苦折磨,故醫療人員會傾向建議讓病人在生命最後終站到達時,不要施予CPR。而此項醫療不作為,需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徵得病人/家屬的同意,故需有DNR書面簽署,以茲證明。依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一、三、四、七條。「醫療法」第六十條。「醫師法」第二十一條。「護理人員法」法第二十六條。
  • DNR Q&A 高雄榮民總醫院 家庭醫學部 安寧緩和醫學科


我的媽媽:「我很幸運,我還有兩年,夠我跟這世界好好道別了!」

我的媽媽:「我很幸運,我還有兩年,夠我跟這世界好好道別了!」


「我很幸運,我還有兩年,夠我跟這世界好好道別了!」

媽媽甚至成立一個社團裡頭都是關於癌症末期無痛治療、病人自主權的相關資訊,或媽媽如果死在家裡該如何處理。同時堅定表示她想盡可能的不要痛,任何會劇痛的治療都會拒絕。同時,媽媽在家有時間或在急診時她會寫一封封信給她身邊的人,也會寫自己的遺書,內容包括遺產怎麼分配、後事如何舉辦、媽媽過世後要出一本繪本等。

現在起,我要守護媽媽的遺願,並且陪著她走完這個不容易且艱辛的一步。讓她好好的與世界與她愛的人告別,讓她盡可能不要痛,讓她以她喜歡的方式離開,就是愛她的我唯一能做的。


愛著家人的你,陪他走最後一程的你,都是他們眼中的天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詩婕的沙龍
7會員
25內容數
詩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3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2024/07/13
在將大學畢業前夕,這本《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全書共15篇,每篇讀完只需要15-20分鐘,內容淺顯易懂。這本書分享了教授們的高山低谷的人生故事,讓我更清楚見到職場中的陷阱與機會。無論是準備踏入職場的學子,或已在職場穩定的人,都值得一讀。
Thumbnail
2022/01/29
申命記31:8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 ; 他必與你同在 , 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 不要懼怕 , 也不要驚惶 。 昨天到關渡醫院回診,醫生說要做腦波檢查。回家後和哥哥跟爸爸說,我問他們說「所以我要自己一個人去嗎?」 沒錯!現在醫院很危險,要他們陪我去太危險,自己去應該沒問題吧?
2022/01/29
申命記31:8 耶和華必在你前面行 ; 他必與你同在 , 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 不要懼怕 , 也不要驚惶 。 昨天到關渡醫院回診,醫生說要做腦波檢查。回家後和哥哥跟爸爸說,我問他們說「所以我要自己一個人去嗎?」 沒錯!現在醫院很危險,要他們陪我去太危險,自己去應該沒問題吧?
2022/01/29
看著同齡的同學和親戚都開始經濟獨立,打工賺錢,自己賺自己的學費。不禁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大學學費是否帶給家中很大的負擔,加上選擇雙主修可能會延畢。 有時候會想自己真的可以過得這麼安逸嗎? 能不用出去辛苦打工賺錢,自由的享受大學生活、享受召會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2022/01/29
看著同齡的同學和親戚都開始經濟獨立,打工賺錢,自己賺自己的學費。不禁會開始擔心自己的大學學費是否帶給家中很大的負擔,加上選擇雙主修可能會延畢。 有時候會想自己真的可以過得這麼安逸嗎? 能不用出去辛苦打工賺錢,自由的享受大學生活、享受召會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週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為自己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 善終這件事情,大概從外婆20年前仍在世時,我就很有感觸。當時外婆因下半身殘廢、眼盲、洗腎,糖尿病,需要人隨身照護,外婆人生下半場的歲月、很多時候是在醫院跟安養中心進出中度過的。 我認為病人有要求醫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醫療的權利。 --
Thumbnail
這週終於完成一件大事,為自己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申請。 善終這件事情,大概從外婆20年前仍在世時,我就很有感觸。當時外婆因下半身殘廢、眼盲、洗腎,糖尿病,需要人隨身照護,外婆人生下半場的歲月、很多時候是在醫院跟安養中心進出中度過的。 我認為病人有要求醫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醫療的權利。 --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自己被留下了,不論是死亡或結束與某人的關係。 現在正在經歷人生最大的痛的你,或許會開始困惑自己該用甚麼模樣活下去,或許會寂寞到哭出來,或許你有很大的遺憾與自責。 身邊的人也許會十分關心你的近況,如果真的感到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 「不要對我說妳要堅強獨立」 「不要逼我說話,不要逼我哭」 「不要說媽
Thumbnail
自己被留下了,不論是死亡或結束與某人的關係。 現在正在經歷人生最大的痛的你,或許會開始困惑自己該用甚麼模樣活下去,或許會寂寞到哭出來,或許你有很大的遺憾與自責。 身邊的人也許會十分關心你的近況,如果真的感到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 「不要對我說妳要堅強獨立」 「不要逼我說話,不要逼我哭」 「不要說媽
Thumbnail
在生命面前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答案,乳癌病患也需要面對自己家人生命觀念的拉扯。我無法說哪一邊對或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但我認為「尊重」是我愛的形式。如果媽媽想活下去,那我就幫助她活下去;如果她說夠了,即便再痛我也會放手。 媽媽簽DNR需要兩位成年親屬簽字才能成立,因此她希望爸爸能簽。
Thumbnail
在生命面前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答案,乳癌病患也需要面對自己家人生命觀念的拉扯。我無法說哪一邊對或錯,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但我認為「尊重」是我愛的形式。如果媽媽想活下去,那我就幫助她活下去;如果她說夠了,即便再痛我也會放手。 媽媽簽DNR需要兩位成年親屬簽字才能成立,因此她希望爸爸能簽。
Thumbnail
得知自己癌症末期後媽媽向學校請了一段長假(媽媽是國文老師),治療初期其實與一般人沒什麼區別,只是體重會稍微掉幾公斤,那時媽媽還說瘦了好開心,臉終於不是圓的了!她在家靜養時間列出願望清單,媽媽是個喜歡充實過生活的人,她希望在生前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譬如:種花、在庭園蓋花園、閨蜜之旅、到外婆家過年、劇作
Thumbnail
得知自己癌症末期後媽媽向學校請了一段長假(媽媽是國文老師),治療初期其實與一般人沒什麼區別,只是體重會稍微掉幾公斤,那時媽媽還說瘦了好開心,臉終於不是圓的了!她在家靜養時間列出願望清單,媽媽是個喜歡充實過生活的人,她希望在生前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譬如:種花、在庭園蓋花園、閨蜜之旅、到外婆家過年、劇作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媽媽,我能為妳做甚麼?」之後的我很常說這句話。 陪伴一個乳癌末期的病人,家屬究竟能做甚麼,我想就是一起面對死亡,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討論後事、討論死亡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庭(包含我家)都避諱討論死亡的議題,當下覺得不必要或不吉利,然而死亡往往是無預警的。因此提前做好準備,了解病人的想法
Thumbnail
我的岳母在台中醫院由於胰臟癌化學治療住院期間,我去幫我岳母去領取管制藥-止痛劑時,藥局櫃檯的藥師要我先填寫表單並且要註明我代領人的關係,由於長年住在國外一時忘了“女婿”如何寫,只好請問藥師,殊不知他也無法告訴我就直接建議我寫個“半子”好了!我的岳母就成了我的“半媽”!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陪伴我們的媽媽!
Thumbnail
我的岳母在台中醫院由於胰臟癌化學治療住院期間,我去幫我岳母去領取管制藥-止痛劑時,藥局櫃檯的藥師要我先填寫表單並且要註明我代領人的關係,由於長年住在國外一時忘了“女婿”如何寫,只好請問藥師,殊不知他也無法告訴我就直接建議我寫個“半子”好了!我的岳母就成了我的“半媽”!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陪伴我們的媽媽!
Thumbnail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Thumbnail
一個人一生中的最後幾天,可以稱為末期時期或瀕死階段。 每個人的死亡經歷都不盡相同,可能很難知道一個人何時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但仍有一些常見的跡象,可以幫助您跟瀕死者,好好的説話... 最後的溝通 即使一個人患有絕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即使到達生命的最後幾天時,他們也會恐懼和焦慮。與對方,以及對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Thumbnail
關於死亡這件事情,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其實不太談論,甚至避諱談論。但是,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個是家人的離開,一個是自己的離開,怎麼面對這樣的離開,我們很容易陷入一段很長的沉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