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斷食善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孫的去買了一個全家最大的飯碗。不是很確切的記憶,但是奶奶在臥病後期只能全身插管,本來就不太識字的她更加無法透過書寫表達各種意識,約莫是國小三四年級,奶奶狀況不佳,偶有會收到來自的病危通知,母親很辛苦地必須要上班,家中,醫院三頭跑,好像有一個夢境,是在病房中的奶奶全身插滿了管子,然後她溫暖的與我道別就夢境結束,應該曾經連續的發生過三四次,醒來都是深夜,但確切地記得約莫過了兩周,奶奶就過世了。

這樣的議題好像就不曾好好地被討論與學習,學習與成長過程中也沒有甚麼機會討論死亡的課題,但,人終究會有一死。我們要怎麼選擇面對死亡那一刻,是坦然沒有太多遺憾的呢?

raw-image

再講講一位要好的大學同學,出了社會幾年後,在一場交通意外而喪生。這或許是我真正的距離死亡那麼的近。白髮人送黑髮人不能親送,需要打棺材代表不孝的場景,現在想來也還是鼻酸。

在生命的最後那一刻,如果可以有所選擇,應該怎麼選擇呢?

作者透過母親的一段旅程,除了詳實記錄下這發生的過程,也好好的認識這樣的議題,如同書中所提到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癌症本身不痛苦,是治療癌症造成了痛苦

面對生命,我們應當努力積極正面,有求生意志的活下來。所以這裡談得絕不會是放棄治療,而是我們應當如同作者母親一般好好的積極活著,50多歲學習瑜珈,只吃自然食物,積極運動與學習。但是面對不可能會好的基因疾病:小腦萎縮,到底可以怎麼面對呢?

raw-image

#一公升的眼淚

小腦萎縮,我後來才想起這部日劇。一個無論如何治療都只是延長痛苦,面對這樣的難題,加上作者本身的醫師身分,這是一個很難的決定。不過善終這樣的議題,倒是在作者母親的心中早有定見,或許也因為這樣的準備,能夠好好與家人道別,但也需要家人的支持:如果這樣對她最好,我尊重她的選擇。

#安樂死?

過去幾年傅達仁先生的影片相信還是令人印象深刻,面對著無法痊癒與改善的疾病所苦,我們到底有甚麼選擇?遠赴合法安樂死國家耗資鉅額,也還是有許多的行前評估。到底安樂死是否合法化,有許多的討論,也有一些道德爭議,不過回歸到人本身的「尊嚴」,如果能夠有所選擇,預立醫療會是一個好的討論起點。

raw-image

#還是有很多不足

看了書才知道,即便近年的修法已經陸續的進步與改善,但是許多仍長年臥病在床但沒有辦法做自主意識表達的病人,仍是一塊沒有妥善被解決的一群,面對病人自身的辛苦,主要照護者也將自身的人生一起,沒有標準答案,但應該要好好面對。

raw-image
raw-image

未知生,焉知死。但如果我們可以好好正視死亡這件事情,或許我們會活得更加精采。如果能夠好好的道別,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多遺憾,非常感謝作者以及作者母親用生命記錄下這一切,或許除了積極治療之外,我們在某些情況之下,可能會有其他的選擇,目前的關鍵重點就會是,在還有自主意識之下簽立預立醫療同意書,我們都應該好好的活著,但願也能好好地死去。非常值得我們這一輩一讀的好書!

同場加映-作者blog

http://bee1955.blogspot.com/

raw-image

#2022/08

#阿崴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2會員
660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2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2025/02/12
“人永遠都無法得知自己該去企求什麼,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既不能拿生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改正什麼。”   來看看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尉遲秀翻譯 皇冠文化出版   一個改編拍成布拉格的春天的小說,電影沒有看過,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既定的想法,從小說四個角色
Thumbnail
2025/01/15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Thumbnail
2025/01/15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Thumbnail
2024/12/18
“一瞬百年,百年一瞬。夢的時間構造是非線性的,可以說萬物均凝縮其中。”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翻譯:高彩雯 大塊文化出版   這是一本收錄坂本龍一先生從2018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以選書出發,再搭配其兒子的攝影作品
Thumbnail
2024/12/18
“一瞬百年,百年一瞬。夢的時間構造是非線性的,可以說萬物均凝縮其中。”   楊醫師十一月選書: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翻譯:高彩雯 大塊文化出版   這是一本收錄坂本龍一先生從2018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以選書出發,再搭配其兒子的攝影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一個標題超長的續集,說的是上一本斷食善終之後,更詳細的個案介紹、部分國家的狀況以及相關概念的澄清。這本書少了上一本書主要談母親斷食往生經歷的親屬情緒,多的是醫師專業、更細緻的步驟以及部分家屬的經驗集結。奶奶也到了高齡,身體各個器官開始退化,即便自己對這樣的死亡歷程並不反對排斥,但死亡這個禁忌話題,確
Thumbnail
死亡是個忌諱的話題,別人的死偶成統計數字之一,但至親之死,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即便是醫師,面對親人死亡,經常也是幾經掙扎。這是本醫師基於母親意願協助自然死的紀錄以及對於善終想法的闡釋,對比醫療死、安樂死等與死亡相關的詞彙,對自己的經歷以及選擇之一做清楚的交代。 隨著年紀漸長,紅包少了,開始包起白包。
Thumbnail
死亡是個忌諱的話題,別人的死偶成統計數字之一,但至親之死,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即便是醫師,面對親人死亡,經常也是幾經掙扎。這是本醫師基於母親意願協助自然死的紀錄以及對於善終想法的闡釋,對比醫療死、安樂死等與死亡相關的詞彙,對自己的經歷以及選擇之一做清楚的交代。 隨著年紀漸長,紅包少了,開始包起白包。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Thumbnail
上兩代的爺爺奶奶曾說過,能夠在睡夢中過世是一種好命的象徵。而什麼才叫做活著?隨著醫療的進步,卻被痛苦的各項管子所禁錮,終究應該要面對的,斷食善終讓我看見一個完整且不一樣的選擇。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作者:畢柳鶯 麥田出版 談談小時候因為害怕過胖被控制只能吃一碗飯的我,奶奶就疼
Thumbnail
作者畢醫師透過照顧母親採用斷食善終的方法,探討如何幫助重病者善終。 作者家族有小腦疾病遺傳家族史,因而使很多家族成員早夭或是痛苦自殺,因此當作者母親罹患這種疾病時,身為長女的她開始想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
Thumbnail
作者畢醫師透過照顧母親採用斷食善終的方法,探討如何幫助重病者善終。 作者家族有小腦疾病遺傳家族史,因而使很多家族成員早夭或是痛苦自殺,因此當作者母親罹患這種疾病時,身為長女的她開始想該如何照顧自己的母親?
Thumbnail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 畢柳鶯醫師
Thumbnail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 -- 畢柳鶯醫師
Thumbnail
《斷食善終》是我近期所讀到,觸動最深的一本書。 若要說,我對死亡有什麼恐懼,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而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非常害怕自己最後是因為長期病痛,受盡折磨才死。看完這個故事,發現原來人是可以做不同選擇的,我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斷食善終》是我近期所讀到,觸動最深的一本書。 若要說,我對死亡有什麼恐懼,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自己會怎樣死亡?而且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非常害怕自己最後是因為長期病痛,受盡折磨才死。看完這個故事,發現原來人是可以做不同選擇的,我鬆了一口氣。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Thumbnail
20200112 #3 生與死的故事 PART 1 那天被指定說一些生死關頭的故事,我深吸了一口氣,一來覺得生與死一直都離我很近,自幼就接觸到親人的別離,又自身逃過死難幾次,二來覺得有點沈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故事說得完整,那就這樣吧,我分享一些我的故事,你如果想和我聊聊那些你曾經有過的傷痛,我都很
Thumbnail
20200112 #3 生與死的故事 PART 1 那天被指定說一些生死關頭的故事,我深吸了一口氣,一來覺得生與死一直都離我很近,自幼就接觸到親人的別離,又自身逃過死難幾次,二來覺得有點沈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故事說得完整,那就這樣吧,我分享一些我的故事,你如果想和我聊聊那些你曾經有過的傷痛,我都很
Thumbnail
然而,我們這些在世的親友,心裡某一塊角落的確是崩塌了。你所以為的健康快樂、每年每月的相見、理所當然的幸福,不再那麼穩固;老天爺看你鬆懈了,就從你身邊奪去!這豈是「早知道」可以逆轉的?
Thumbnail
然而,我們這些在世的親友,心裡某一塊角落的確是崩塌了。你所以為的健康快樂、每年每月的相見、理所當然的幸福,不再那麼穩固;老天爺看你鬆懈了,就從你身邊奪去!這豈是「早知道」可以逆轉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