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母親節特輯】愛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無論是您是男性還是女性,當您點開這篇文章,我相信您絕對是非常在意也非常愛您的孩子。身為爸爸,從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媽媽面臨到孩子有發展遲緩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身為媽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您放下心中的內疚,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您已經為您的孩子很努力了

raw-image

身為媽媽幾乎快五年半的時間,常常受到很多路人的『關心』。最基本的『關心』議題不外乎小孩穿多穿少、曬到太陽、吃手吃奶嘴、睡覺姿勢等等,最近還遇到孩子在外不願意回家發脾氣,路人幫小孩撐腰?!爸爸帶孩子出門,路人很擔心小孩走太多路,腳會變形?!

一旦孩子發現有發展遲緩的狀況,要面對的就不只這些最基本的『關心』,家人、長輩會開始追究問題所在。
A:『為什麼媽媽要給小孩上早療課,身邊都是有問題的小孩。沒問題的小孩也會變成有問題了。』
B:『都是媽媽天天帶小孩去公園運動,現在變過動兒了。』
C:『媽媽不管小孩,給娘家帶,就變這樣了。』
D:『一出生就有黃疸,現在又是發展遲緩,一定是媽媽的基因有問題。』
E:『。。。』

raw-image

孩子的發展絕對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無論是媽媽對自己產生自我懷疑還是家人與長輩質疑媽媽,似乎都暗示著孩子發展遲緩的原因就是媽媽。曾經有小兒科醫生跟我說『能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因素最高只有三成』,大部分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因素其實是不明的。

我剛開始發現小衫有發展遲緩的症狀,我是非常自責的,認為是我害了他。幸運的是,我周遭的家人、長輩並沒有責怪我、增加我的罪惡感。經過了兩三年的早療時間,我慢慢調整自己,一路目睹兩兄弟的成長,才發現媽媽對孩子的自責其實充滿了愛,而這份愛絕對是他們成長的最大的助力,不會是他們的阻礙。

raw-image

❣️ 媽媽是孩子最大的助力

當媽媽願意帶孩子去評估時,孩子就已經邁出了一大步。媽媽不顧慮他人的眼光、看法,甚至需要時間加上耗費許多心力說服家人,全心只為孩子好,這真的需要極大的勇氣。我知道有媽媽為了縮短車程以及擁有更多的早療資源,而選擇了搬家。當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媽媽從收集資料尋找推薦的醫院或醫生、了解評估流程,到後續治療的安排、選擇,這每一個階段都是促進孩子發展的推手呀!

raw-image

❣️ 請媽媽放下心中的愧疚

大部分會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是不明的,目前僅有最高的三成原因是已知的。其中已知的原因為遺傳與環境因素造成的影響是最大的,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及腦神經、肌肉系統疾病等。而發展遲緩的原因絕對不會那麼單純,其中牽扯到的因素真的太多太多了。當初因為自責自己害了小衫,他第一次評估後的連續四個週末,我們都帶他去要價不菲的親子館、兒童特展,來彌補他。這對小衫絕對不是好事,這個福利一旦消失,他會很難調適。又或者是他會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他提出來的要求,媽媽都有責任一定要滿足他。

raw-image

❣️ 請媽媽相信自己為孩子做的每一個決策

每隔一段期間,媽媽都需要重新檢視孩子早療課調整的必要性。這期間我就面臨到選擇早療場所、早療課程、治療師、小學的選擇、是否要鑑定安置、監督小學作業的責任應交付給安親班/家教/我自己、幼兒園畢業的暑假安排等等。每當遇到調課時,我常常會質疑自己的安排是否這樣對他們是好的。

媽媽在安排課程是心中通常都有一把尺,會依照孩子的需要,進行重點式的訓練。媽媽不需要偏頗地太依賴評估報告書,治療師只能在短短三十分鐘以內評估孩子的能力。媽媽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之一,也會最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雖然醫院診斷小衫語言表現優異,完全沒有語言發展的問題,但是我一直覺得他日常生活中複雜句出現的比例極低是個大問題。還好,真的很幸運找到家裡附近的醫院,終於發現小衫的問題出現在語用。

小衫中班時,專注力缺失的狀況變得很嚴重,偏偏當時的評估報告是開兩年的。所以我依照包子老師的建議提早評估,而現階段的早療課顯然對他幫助不大。因此到了大班,效果普通的早療課停掉,把提升專注力的課程比例拉高。在這樣的安排下,他專注力真的有改善。

raw-image

❣️ 媽媽要對自己好一點

在早療課接送、忙碌的生活、經濟壓力下,媽媽往往都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每一餐媽媽都親自準備,而自己就在混亂中塞了一個包子當作一餐。孩子的營養品、保健食品媽媽永遠都不會忘記盯著孩子吃,但是自己的維他命卻放到過期也還是天天忘記吃。

媽媽別把孩子永遠放在第一位,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生活。對自己好一點,除了孩子的物品外,也把自己收藏在『我的最愛』的物品也一起加到購物平台的購物車吧!生活的馬不停蹄讓媽媽喘不過氣,不管是尋求後援的幫忙還是外包給信賴的人,給自己一點空間,充電一下,才有力量陪伴孩子繼續辛苦的早療之路。

raw-image

❣️ 媽媽的作戰計劃

媽媽的心態從自責轉變到正面積極態度後,下一步又該怎麼走呢?孩子的發展問題並不會只要上了早療課就會突飛猛進,而是與孩子最親近的人,包含學校老師、治療師與家人一起並肩作戰。與學校老師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了解孩子在校狀況,再詢問老師與治療師的建議。將建議調整到適合孩子的作法並與家人達成共識,確實執行。

另外,如果認知到是教養態度、營養攝取、活動內容造成孩子發展遲緩的因素之一,這時也可以一併調整。也別忘了將早療課的內容納入到作戰計劃,在家繼續練習。計劃開跑後,一定可以慢慢看到孩子的進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alamon的沙龍
19會員
35內容數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遲緩兒的比例約 7%,而台灣每年通報早療的比率只有 2%。 帶著我們的孩子一起前進,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早療的及時性,跟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有多大。
Lalam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06
認知圖卡真的是一款很萬用的教具,之前為了增加小饅的詞彙量並提升他的認知能力。所以,自製了一款包含各大主題並且高達440個詞彙的認知圖卡,想說出門也可以隨時玩(沒想到就疫情爆發只能宅在家)。玩法也真的很多變,大家可以一起試試看!
Thumbnail
2021/09/06
認知圖卡真的是一款很萬用的教具,之前為了增加小饅的詞彙量並提升他的認知能力。所以,自製了一款包含各大主題並且高達440個詞彙的認知圖卡,想說出門也可以隨時玩(沒想到就疫情爆發只能宅在家)。玩法也真的很多變,大家可以一起試試看!
Thumbnail
2021/08/03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Thumbnail
2021/08/03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Thumbnail
2021/07/17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動態活動,而靜態活動必須同時與動態活動交替進行,以促進孩子全面性的發展。而我們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的每天作息表,靜態活動都是緊接著動態活動,大家一起來看看,疫情期間我們玩了哪些靜態活動呢?
Thumbnail
2021/07/17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動態活動,而靜態活動必須同時與動態活動交替進行,以促進孩子全面性的發展。而我們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的每天作息表,靜態活動都是緊接著動態活動,大家一起來看看,疫情期間我們玩了哪些靜態活動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認識什麼是發展遲緩嗎?他跟自閉症、智能缺陷一樣嗎?發展遲緩可以痊癒嗎? 你想知道的發展遲緩的事,就讓我用親身經歷一一告訴你。
Thumbnail
你認識什麼是發展遲緩嗎?他跟自閉症、智能缺陷一樣嗎?發展遲緩可以痊癒嗎? 你想知道的發展遲緩的事,就讓我用親身經歷一一告訴你。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期間,正好是孩子感冒生病滿一週,明明已看過了兩次醫生也乖乖服藥,但連日來的低溫特報卻使得病情沒有明顯的好轉,反而還突然引發了劇烈咳嗽,即便這樣的病程已歷經多次,卻是我心裡始終很難克服的一關,身處孩子整夜鼻塞、鼻涕倒流又咳嗽至難受哭鬧的現場,我總是焦慮到難以入眠,氣自己無能為力的同時,也因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期間,正好是孩子感冒生病滿一週,明明已看過了兩次醫生也乖乖服藥,但連日來的低溫特報卻使得病情沒有明顯的好轉,反而還突然引發了劇烈咳嗽,即便這樣的病程已歷經多次,卻是我心裡始終很難克服的一關,身處孩子整夜鼻塞、鼻涕倒流又咳嗽至難受哭鬧的現場,我總是焦慮到難以入眠,氣自己無能為力的同時,也因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Thumbnail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Thumbnail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Thumbnail
回顧之前最後一篇發文的文章,停留在去年11月,一轉眼的功夫已經超過三個月,明明常打開方格子,偏偏就是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了媽媽後,除非真的有錢請保母、或是有神隊友要不然就是超強長輩後援,否則,要順利地往前走,談何容易。而有時候就算上述條件具備,大部分小孩子還是比較黏媽媽。
Thumbnail
回顧之前最後一篇發文的文章,停留在去年11月,一轉眼的功夫已經超過三個月,明明常打開方格子,偏偏就是無法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當了媽媽後,除非真的有錢請保母、或是有神隊友要不然就是超強長輩後援,否則,要順利地往前走,談何容易。而有時候就算上述條件具備,大部分小孩子還是比較黏媽媽。
Thumbnail
無論是您是男性還是女性,當您點開這篇文章,我相信您絕對是非常在意也非常愛您的孩子。身為爸爸,從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媽媽面臨到孩子有發展遲緩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身為媽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您放下心中的內疚,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您已經為您的孩子很努力了。
Thumbnail
無論是您是男性還是女性,當您點開這篇文章,我相信您絕對是非常在意也非常愛您的孩子。身為爸爸,從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媽媽面臨到孩子有發展遲緩時所經歷的心路歷程。身為媽媽,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您放下心中的內疚,開始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您已經為您的孩子很努力了。
Thumbnail
小衫的評估報告書出爐了。 評估結果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在我們心目中小衫並沒有不一樣,只是需要比較多的協助與時間來適應目前的生活。面對家裡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我們又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呢?
Thumbnail
小衫的評估報告書出爐了。 評估結果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 在我們心目中小衫並沒有不一樣,只是需要比較多的協助與時間來適應目前的生活。面對家裡有發展遲緩的孩子,我們又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呢?
Thumbnail
身為「媽媽」就是這樣吧!孩子永遠放第一,從物質需求的照料,到心理層面的呵護,無非期待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往後行為的正向。有好幾次,聽著媽媽們絮絮叨叨地說著孩子的情況時,我都會拉回來先關心說話的媽媽本身,問問他們當下的心情,試圖陪他們聊聊背後那份無助的感覺。畢竟⋯⋯
Thumbnail
身為「媽媽」就是這樣吧!孩子永遠放第一,從物質需求的照料,到心理層面的呵護,無非期待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往後行為的正向。有好幾次,聽著媽媽們絮絮叨叨地說著孩子的情況時,我都會拉回來先關心說話的媽媽本身,問問他們當下的心情,試圖陪他們聊聊背後那份無助的感覺。畢竟⋯⋯
Thumbnail
兒子前幾天剛滿一歲。 生日當天,發了一整天的高燒,我沒有掉淚,只是心疼。 也想起了小學三年級背過的一段詩句:「孩兒作熱與顛寒,恨不摳心揠肺肝。」 望著逐漸長大的小身軀,回想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Thumbnail
兒子前幾天剛滿一歲。 生日當天,發了一整天的高燒,我沒有掉淚,只是心疼。 也想起了小學三年級背過的一段詩句:「孩兒作熱與顛寒,恨不摳心揠肺肝。」 望著逐漸長大的小身軀,回想這一年多來的心路歷程。 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