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之路(2):父母要先面對自己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小兒神經科門診掛號(醫師觀察)-->安排心理師諮詢(開立檢查單)-->門診醫師開(發展遲緩證明書)-->先帶孩子上早期療育課程-->向區公所申請(早療補助)-->等待醫院排(聯合評估)時間-->若符合條件可由家長決定是否(開立身心障礙證明)-->有身心障礙證明後向區公所申請相關補助。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在我大女兒就醫以前,她的脫序行為已經折磨我好一陣子。我陪她去醫院接受心理師諮詢的時候,當心理師告訴我女兒確實有問題的時候,我隱忍許久的情緒再也忍受不住,我哭了,眼淚直流,因為照顧她的隱形壓力真的很大,內心一直想:
「為什麼是我的女兒?是遺傳還是懷孕時有什麼問題?還是我懷老二忽略了她?」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在流淚的當下,我其實覺得自己很不ok,明明是來陪女兒諮詢測驗的,怎麼可以哭成這樣,太丟臉了。所幸心理師很專業,她或許也是看出來我長期累積壓力,靜靜地聽我說話,適度的給我一些建議,我相當感謝她。
「為什麼」這個詞,在腦海裡若放任不管,會轉成漩渦。負面的情緒後,請不要苛責自己,我們都是凡人,有情緒的發洩都是正常的,有時候就算平靜了,接受這個事實了,在某幾個時刻,那種疑惑與沮喪的想法會跑出來,那都是很正常的。
真的,對自己好一點,發洩後,就繼續陪著孩子,盡早接受早期療育,並且杜絕會影響孩子發展的行為。
像是我之前帶孩子去一間私人心理所做早療,在等待的時候,看見一些家長一直在滑手機,也順便丟給孩子一隻手機,用卡通片打發他們。
我知道有的家長是那種,嚴格到甜食、電視都不可以的,但畢竟每個人環境不一樣,比如跟長輩同住就很難避免這樣的行為出現。(就算不同住有時候長輩講不聽偷偷來也很難避免),而我自己就是那種常被長輩偷偷來的那種。
身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想想怎麼樣在有限制的條件下,改變對孩子不利的環境或習慣。
正視孩子的身心狀況後,我強制減少了孩子們看電視的時間,購買新的書籍與益智玩具陪孩子玩,不要想著把孩子丟給早療老師,一周幾個小時對孩子是不夠的。甚至自己本身要強大,要硬起來,讓長輩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跟底線在哪(有的長輩會被威嚇,有的會不聽),有那種不聽的長輩,就想辦法縮短長輩跟孩子相處的時間。給孩子樹立規矩,規矩一立,別人拿給他也不敢拿。
陪孩子長大,是一種修行,我知道工作家務已經讓人很累很煩,但現在便宜行事,將來只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也許孩子不會進步的很快很明顯,他們的進步是緩慢的...漸進的...,用心陪著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堅持下去,某些時刻,孩子們的突破表現定會讓人有一種驚嚇的感動。孩子在進步,家長也要跟著進步,去調整自己、學習新知,檢視自己不足的地方。
孩子和父母是共生體,互相成長,互相都是對方的人生導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3內容數
這裡是一位深感青春日漸減少的貓姑娘 分享日常感悟.閱讀心得.學習經驗.職場見聞.理財學習的地方 過去.現在.未來 都在這裡交集 都在這裡相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月琉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不同的孩子,有的是自閉症、發展遲緩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深怕孩子比別人家的慢,於是到處求助醫療資源,從對談之間,不難發現他們都很焦慮,孩子如果在感知情緒方面其實是敏感的,就會捕捉到父母的擔憂,然後情緒也變的不穩定、過動的症狀更加明顯。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建議家長在孩子可能有發展問題時,及早安排檢查和諮詢,並盡量備齊相關資料,在就醫時告知醫師。專業人員會共同討論孩子的狀況,提供最貼近孩子需求的建議和安排。心理師提醒家長要練習觀察和描述孩子的狀況,以促進溝通和提供對孩子可能的行為特質描述。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不同的孩子,有的是自閉症、發展遲緩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很多時候,家長們會非常緊張,深怕孩子比別人家的慢,於是到處求助醫療資源,從對談之間,不難發現他們都很焦慮,孩子如果在感知情緒方面其實是敏感的,就會捕捉到父母的擔憂,然後情緒也變的不穩定、過動的症狀更加明顯。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建議家長在孩子可能有發展問題時,及早安排檢查和諮詢,並盡量備齊相關資料,在就醫時告知醫師。專業人員會共同討論孩子的狀況,提供最貼近孩子需求的建議和安排。心理師提醒家長要練習觀察和描述孩子的狀況,以促進溝通和提供對孩子可能的行為特質描述。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孩童情緒發展在華人文化中的重要性,討論了父母對於孩子情緒的影響以及溝通問題對於孩子健康的影響。文章指出情緒教育在華人文化中的關注度逐漸增加,並提供了一個10個月的線上練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