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之路(2):父母要先面對自己的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小兒神經科門診掛號(醫師觀察)-->安排心理師諮詢(開立檢查單)-->門診醫師開(發展遲緩證明書)-->先帶孩子上早期療育課程-->向區公所申請(早療補助)-->等待醫院排(聯合評估)時間-->若符合條件可由家長決定是否(開立身心障礙證明)-->有身心障礙證明後向區公所申請相關補助。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在我大女兒就醫以前,她的脫序行為已經折磨我好一陣子。我陪她去醫院接受心理師諮詢的時候,當心理師告訴我女兒確實有問題的時候,我隱忍許久的情緒再也忍受不住,我哭了,眼淚直流,因為照顧她的隱形壓力真的很大,內心一直想:

「為什麼是我的女兒?是遺傳還是懷孕時有什麼問題?還是我懷老二忽略了她?」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在流淚的當下,我其實覺得自己很不ok,明明是來陪女兒諮詢測驗的,怎麼可以哭成這樣,太丟臉了。所幸心理師很專業,她或許也是看出來我長期累積壓力,靜靜地聽我說話,適度的給我一些建議,我相當感謝她。

「為什麼」這個詞,在腦海裡若放任不管,會轉成漩渦。負面的情緒後,請不要苛責自己,我們都是凡人,有情緒的發洩都是正常的,有時候就算平靜了,接受這個事實了,在某幾個時刻,那種疑惑與沮喪的想法會跑出來,那都是很正常的。

真的,對自己好一點,發洩後,就繼續陪著孩子,盡早接受早期療育,並且杜絕會影響孩子發展的行為。

像是我之前帶孩子去一間私人心理所做早療,在等待的時候,看見一些家長一直在滑手機,也順便丟給孩子一隻手機,用卡通片打發他們。

我知道有的家長是那種,嚴格到甜食、電視都不可以的,但畢竟每個人環境不一樣,比如跟長輩同住就很難避免這樣的行為出現。(就算不同住有時候長輩講不聽偷偷來也很難避免),而我自己就是那種常被長輩偷偷來的那種。

身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想想怎麼樣在有限制的條件下,改變對孩子不利的環境或習慣。

正視孩子的身心狀況後,我強制減少了孩子們看電視的時間,購買新的書籍與益智玩具陪孩子玩,不要想著把孩子丟給早療老師,一周幾個小時對孩子是不夠的。甚至自己本身要強大,要硬起來,讓長輩知道自己教育孩子的理念跟底線在哪(有的長輩會被威嚇,有的會不聽),有那種不聽的長輩,就想辦法縮短長輩跟孩子相處的時間。給孩子樹立規矩,規矩一立,別人拿給他也不敢拿。

陪孩子長大,是一種修行,我知道工作家務已經讓人很累很煩,但現在便宜行事,將來只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也許孩子不會進步的很快很明顯,他們的進步是緩慢的...漸進的...,用心陪著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堅持下去,某些時刻,孩子們的突破表現定會讓人有一種驚嚇的感動。孩子在進步,家長也要跟著進步,去調整自己、學習新知,檢視自己不足的地方。

孩子和父母是共生體,互相成長,互相都是對方的人生導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藍月琉璃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這裡是一位深感青春日漸減少的貓姑娘 分享日常感悟.閱讀心得.學習經驗.職場見聞.理財學習的地方 過去.現在.未來 都在這裡交集 都在這裡相遇
藍月琉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3
早期療育流程整理: 醫院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都會需要等待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我大約等了快一年,所以為了不錯失孩子黃金療育時間,門診醫師會先開立發展遲緩證明書。 拿著這份證明書,到孩子戶籍所在地的區公所,跟承辦人員拿取表單回家。 以台南市為例,就是向區公所拿取以下表單: 1.兒童療育補助申請表
Thumbnail
2022/06/03
早期療育流程整理: 醫院的早期療育聯合評估,都會需要等待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我大約等了快一年,所以為了不錯失孩子黃金療育時間,門診醫師會先開立發展遲緩證明書。 拿著這份證明書,到孩子戶籍所在地的區公所,跟承辦人員拿取表單回家。 以台南市為例,就是向區公所拿取以下表單: 1.兒童療育補助申請表
Thumbnail
2022/05/05
在這篇依舊先幫大家複習一下申請早期療育的流程: 流程整理: 但是我那時候沒有去想到關於「保險」這件事情。 生大女兒的時候,因為當時沒有長輩幫忙,加上生產後經濟能力有限,人嫁到異鄉也沒有認識的保險員,所以在大女兒出生後,我沒有馬上幫她保險。在她一歲多時,我才開始有一點時間跟金錢做保險方面的規劃。
Thumbnail
2022/05/05
在這篇依舊先幫大家複習一下申請早期療育的流程: 流程整理: 但是我那時候沒有去想到關於「保險」這件事情。 生大女兒的時候,因為當時沒有長輩幫忙,加上生產後經濟能力有限,人嫁到異鄉也沒有認識的保險員,所以在大女兒出生後,我沒有馬上幫她保險。在她一歲多時,我才開始有一點時間跟金錢做保險方面的規劃。
Thumbnail
2022/03/30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Thumbnail
2022/03/30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Thumbnail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我們對孩子感受到的喜悅、幸福、熱情等正面情感通常很寬容,但對悲傷、憤怒、眼淚卻很吝嗇。」 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縈繞不去,彷彿每一個字都寫進了我的心裡。孩子開心的時候,我們樂於分享笑容,並用力延續那一刻的情緒;但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卻盡可能地想立刻解決她的眼淚,只求得一刻平靜。
Thumbnail
那日,有位全職媽媽前來療癒,因為她感到很矛盾。 明明因為不想錯過孩子的童年而選擇離開職場,但是怎麼總是不想陪孩子呢?
Thumbnail
那日,有位全職媽媽前來療癒,因為她感到很矛盾。 明明因為不想錯過孩子的童年而選擇離開職場,但是怎麼總是不想陪孩子呢?
Thumbnail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Thumbnail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一位育有兩個可愛女兒的媽媽,一手牽著一個女兒地來到〔藝術療癒〕的場地;那天,〔藝術療癒〕的課程主題走到了:我的家。 「感覺⋯⋯妳很想跑掉喔!」我笑著問這位媽媽。 「你怎麼知道⋯⋯」她的臉上瞬間出現驚訝,但也帶了點無奈。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早療評估流程早療之路(1):發現與面對,在此再附上以供參考。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從發現、面對、就醫到上課治療,是一條頗為漫長的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當父母的必須要陪著孩子走下去,要引領他們之前,得先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 「為什麼」這個詞,它一直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
Thumbnail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Thumbnail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大女兒這麼難帶,後來,才發現,她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她沒有回應,只是默默的看我一下,看看電視,四處晃,不會來叫我。 我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其他人對我的想法:「這個媽媽怎麼把孩子教成這樣。」 流程大致整理如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