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用力的媽媽們,妳,有好好照顧自己嗎?

2020/04/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pixabay
數日前在網路上忽然看到這本書:「母親這種病」,出於好奇,查了一下相關的分享內容,原來書中提到現代人以下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如:容易自我否定、常扮演乖寶寶角色、易傷害自己、不斷追求完美、易負面思考、缺乏安全感,易受傷⋯⋯等,看起來好像都是負面的?書中其實也有提到正向的部分:患有此病的人特別容易同理他人、充滿創造力。當然,除了病症說明,如何克服母親這種病的方法也都在書裡有提及。
因為這本書,我忽然想起之前有好一陣子,社會上出現的一種氛圍:把目前自己的現況歸因為家庭因素造成,搞得好像母親是罪魁禍首似的。或許吧,在早一些的年代,當時因為整個大環境與經濟條件使然,許多父母必須先想辦法活下來(馬斯洛的生存需求),當年沒有被好好照顧過的孩子,長大後自然也只能用所知的方式來對待下一代,也因此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一些傷痕。然而,我卻也同時認為,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除了埋怨外,也該為自己往後的人生負起責任來,學會給自己秀秀、給自己愛的抱抱,同時尋找資源,幫助自己跟過去和解,若只停留抱怨與怪罪的行為,就跟還沒長大的孩子是一樣的。
除了上一代留下來的傷,另一方面,隨著時代變遷,我也隱約感覺現代的父母,似乎因為太想做好一個母親(父親)的角色而給了自己太多的壓力,有一種內在焦慮。
就像這一陣子,剛好遇上的幾個媽媽。
A媽咪因為孩子對於某些課堂的異常抗拒而來訊息問我該怎麼辦?孩子是否要看心理醫生?B媽咪則是因孩子有部分亞斯特質,在引導上常感到壓力與挫折,C媽媽的孩子則有些過動症狀,在學習和教養上也常讓她有心力交瘁的感覺,D媽咪的孩子則進入青春叛逆期⋯⋯,從他們的言談之中,我特別能感受到每個媽媽背後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及那些沒說出口的擔心、焦慮、不知所措等心情,聽著,覺得心疼。
身為「媽媽」就是這樣吧!孩子永遠放第一,從物質需求的照料,到心理層面的呵護,無非期待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往後行為的正向。(這裡暫且撇除一些特殊情況的媽媽,雖然我也仍然覺得他們心中也有些傷需要先被療癒)
有好幾次,聽著媽媽們絮絮叨叨地說著孩子的情況時,我都會拉回來先關心說話的媽媽本身,問問他們當下的心情,試圖陪他們聊聊背後那份無助的感覺。畢竟,沒有辦法先把自己照顧好,又怎麼有心力可以面對外在接踵而至的考驗呢?至於那些該怎麼教孩子、如何引導、應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等等的,都不會是在此刻要先談的,更何況我一直相信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只是"現在"被某些東西卡住了,所以看不見,或者看見了但沒有再多的力氣去處理。
而通常,這樣關懷的話語說出口,媽媽們的眼淚也開始跟著掉下來(或者哽咽),那一刻,我覺得特別珍貴,因為藏在「媽媽角色」背後的女人才真的出來了。當然,也有很多時候,媽媽們會在幾句話之後又堅強地收起眼淚,把自己放到後面,繼續談論著孩子,姑且先不談背後運作這樣的反應機制是什麼,但我總覺得那個珍貴的片刻一定也留下些什麼在心理。
「記得留個時間好好照顧自己。」
這是我常常最想跟媽媽們說的。就算還不習慣為自己,那就當成為了孩子們吧!有一個心情穩定的母親,才有餘力回應孩子(以及生活中)各種狀況。身為母親,除了自責,覺得自己做還得不夠之外,可不可以,也回頭去看看一路以來多麼認真而努力的部分?畢竟,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媽媽,我們都是當了媽媽才學著扮演好這個角色(或其他角色)。
接下來就是五月的母親節了,很想祝福各位緊繃的媽媽們,偶爾也在心靈上放鬆自己吧!同時,也期盼路人甲、乙、丙、丁⋯⋯,與其用專家姿態指著媽媽們在教養上的應該或不應該怎麼做,不妨也走到他們背後,成為一股支持的力量,在他們用心用力地為家庭、為孩子付出之際,給予肯定和鼓勵,那些或許才是媽媽們一直渴望卻難以得到的呀!
僅以此篇文,預祝天下 曾經也是可愛(美麗、熱情、迷人⋯⋯(自己填))的女人的媽媽們:母親節不累。
想要與你談心說愛》專題即日起增加付費訂閱機制,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讀完也有收穫,歡迎訂閱,或者也可以隨喜贊助、收藏、轉分享,或者下方按一下LIKE。你的實際行動將帶給我莫大的鼓舞~~謝謝 ❤
100會員
133內容數
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很滿意,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沒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慢慢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