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素是微生物的食物來源

甲殼素是微生物的食物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小靖這次要介紹的這個東西,有些人稱它「甲殼素」,有些人叫它「幾丁質」。

因為它是蝦、蟹、昆蟲等甲殼的重要成分,所以被稱為「甲殼素」或「甲殼質」。

「幾丁質」則是取其英文發音,Chitin 唸起來像「幾丁」。

另外還有一個稱呼,也被大家熟知的「幾丁聚醣」,和「幾丁質」的差別是在「脫乙醯」的程度,幾丁質脫乙醯度達40%以上(註),就被稱為幾丁聚醣,會更容易被利用,但由於幾丁聚醣四個字不好念,大多還是以「甲殼素」稱之。

先弄明白這些名稱的由來,大家才不會霧煞煞。(還有更多其它名稱,但比較少人用,咱就不詳述了)

甲殼素的結構和纖維素類似,但甲殼素含有「氮」,所以強度更高。

甲殼素可以透過微生物被快速分解,微生物則透過這樣的代謝作用來繁殖,所以甲殼素雖然是微生物的食物來源,但微生物並不會真的張口大吃,而甲殼素被分解以後,還能成為土壤的養分,像是碳、氮。

為了防治線蟲,農民都希望土壤中有足夠的放線菌,感覺不足就會額外添加,但只加放線菌,沒給甲殼素,其實效果沒辦法彰顯。放線菌會產生能夠分解甲殼素的「酶」(酵素),而線蟲的體壁和蟲卵的主成分就是甲殼素,所以放線菌能防治線蟲,但若能額外添加甲殼素,除了能夠增加放線菌的族群,它還具有「啟動機制」的功能,讓放線菌釋放更多分解酶。

上述的好處是被多數人知道的,但甲殼素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好處,像是促進植物生長、活化植物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另外它也對植物有修補及活化細胞的功能,它也是種子消毒劑和包覆劑,它還能增進採收後品質及作為土壤改良劑......太多了,下一篇文章再來談。

(註)幾丁質要經過脫乙醯處理,活性才會更明顯,脫乙醯有兩種方式,一是採用生物發酵法或微生物提煉法,一是採用高溫強鹼化學法,後者處理所需的時間較短、效率高。

筆耕硯田 https://www.facebook.com/fuyirita/

何小靖 https://www.facebook.com/iritaher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avatar-img
靖在不言中
9會員
62內容數
喜歡打字勝過說話,因為打錯的字可以刪除,說錯的話無法收回。 喜歡眼睛勝過嗓子,因為眼睛不會說謊,嗓子卻是魅惑人的工具。 喜歡思考和吸收知識,吸收知識主要還是幫助思考,所以最喜歡的還是思考。 只要是可以寫在紙上、放在電腦裡的,絕對不會記到腦子裡,所以請別在這裡考驗機智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靖在不言中 的其他內容
「立夏」通常落在5月5日或5月6日,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夏季,但距離真正的酷熱還有一段時間。 這時候冷暖鋒交接並滯留台灣上空,會有比較多雨水,再加上是青梅產季,故稱「梅雨」,過去會把梅雨開始的日子叫「入梅」,結束那天叫「岀梅」。 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雨量
這世上有很多大事、很多小事,大到國家社會或全球問題,小到莫名打噴嚏、早餐是否可口,有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大事與我無關,會認為自己影響不了這個世界。 但這個世界如何,恐怕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光是溫度的一點點變化,就吃不消了。 不只是感覺越來越熱,沒有冷氣不行或更多人熱衰竭而已。 當溫度升高超過1
從我們決定要種植、整地開始,就有無數種添加物進入到作物和土壤當中,但通常被考慮的都是在作物保護上,如何強健、如何壯大,甚至如何甜美、如何安全、如何暢銷......,偶爾顧土,依然是用很勢利的姿態去設想。 花在作物上,再多錢都砸,對土壤卻斤斤計較,為何會有如此的差異? 土壤不好,你的冠軍作物能有幾
硼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微量元素很不一樣,它既不是酶的組成,也不和有機化合物配合,也不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還原,但硼的存在還是非常重要,它大多集中在植物的莖間、根尖、葉片、花器當中,具有特殊的營養功能。 以花器為例,花器包含柱頭、子房、雌蕊和雄蕊,硼可以讓花粉快速萌芽,花粉管迅速進入子房,就能幫助種子的
植物的含鐵量會隨著植物種類和部位有所差異,像菠菜、萵苣......都是含鐵量比較高的植物。鐵不是葉綠素的組成分,但合成葉綠素的時候還是需要鐵,否則葉綠素無法形成,鐵還影響了植物捕光的器官。 另外,植物體內許多氧化酶的組成份都含有鐵,因此鐵對植物的代謝扮演重要角色,像是呼吸過程。 同樣也是酶的重要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
「立夏」通常落在5月5日或5月6日,是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夏季,但距離真正的酷熱還有一段時間。 這時候冷暖鋒交接並滯留台灣上空,會有比較多雨水,再加上是青梅產季,故稱「梅雨」,過去會把梅雨開始的日子叫「入梅」,結束那天叫「岀梅」。 梅雨的範圍、持續時間、雨量
這世上有很多大事、很多小事,大到國家社會或全球問題,小到莫名打噴嚏、早餐是否可口,有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大事與我無關,會認為自己影響不了這個世界。 但這個世界如何,恐怕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光是溫度的一點點變化,就吃不消了。 不只是感覺越來越熱,沒有冷氣不行或更多人熱衰竭而已。 當溫度升高超過1
從我們決定要種植、整地開始,就有無數種添加物進入到作物和土壤當中,但通常被考慮的都是在作物保護上,如何強健、如何壯大,甚至如何甜美、如何安全、如何暢銷......,偶爾顧土,依然是用很勢利的姿態去設想。 花在作物上,再多錢都砸,對土壤卻斤斤計較,為何會有如此的差異? 土壤不好,你的冠軍作物能有幾
硼和我們之前介紹過的微量元素很不一樣,它既不是酶的組成,也不和有機化合物配合,也不參與電子傳遞和氧化還原,但硼的存在還是非常重要,它大多集中在植物的莖間、根尖、葉片、花器當中,具有特殊的營養功能。 以花器為例,花器包含柱頭、子房、雌蕊和雄蕊,硼可以讓花粉快速萌芽,花粉管迅速進入子房,就能幫助種子的
植物的含鐵量會隨著植物種類和部位有所差異,像菠菜、萵苣......都是含鐵量比較高的植物。鐵不是葉綠素的組成分,但合成葉綠素的時候還是需要鐵,否則葉綠素無法形成,鐵還影響了植物捕光的器官。 另外,植物體內許多氧化酶的組成份都含有鐵,因此鐵對植物的代謝扮演重要角色,像是呼吸過程。 同樣也是酶的重要
生物膜在生物體當中是控制物質進出的角色,細胞膜也是生物膜的一種,鈣能夠穩定膜的結構,提高細胞膜的疏水性,並增加細胞膜對鉀、鈉、鎂等離子吸收的選擇性,缺鈣的時候這方面的能力就會降低。 再加上細胞分裂需要鈣,但鈣會被固定在細胞壁當中,不容易被轉移或再利用,必須適時補充,否則會影響新細胞形成,以及植物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