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細節決定事實被如何觀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好像常常在寫一些廢話(可能不是好像。)比如事實的定義雖是百分之百為真,但卻不代表「知道」的單位總是完整的一;由於觀測方式乃至於觀測過程的雜質,可能其實只獲得了「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而「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依據觀測者的解讀通常不能逆推回得到一。

  原因是在不知道什麼是完整、多少為一的情況下,並不能掌握定義自己所獲得的片段位在整體的哪裡。粗略比喻來說,就像找到十片拼圖片,但全部到底是五十片的拼圖還是五千片的拼圖,會使手裡的十片產生完全不一樣的理解。

  我前面說的「幾分之幾」不是填入未知數舉例,而是真的不得而知;確切來說,或許「全部」的內裡是「無限」的概念吧。⋯⋯寫到這裡再度發現自己在講先人早已闡述過的事情:

無法觀測到終點的無限全知,故而求真不是要獲取亙久不變的事實,而是追求真實的過程。

  拉長時間軸來看,或許這就是終點答案了;不過理論可以「拉長時間軸」不切實際,活著卻不是如此。活著只能接受視角有限,時間、精力有限的天險條件;接受每次拿著材料解讀時,解讀的最大值也只能是主觀理解

  ——上述這些廢話應該可以用「瞎子摸象」四個字解釋完畢。當然,如果是判斷材料規格用的細節,可能需要前置條件:有連續性,或者突發但有足夠邏輯推論說明的細節。也就是說,當有人展示給我的細節讓我解讀其在工作上無甚學習(改善)意欲,卻對我抱怨上班通勤時間跳軌自殺超級給所有人添麻煩;我難免多撥出五分鐘沉吟。其人生又沒分配給工作多少重心,不知為何要因為被耽擱而厭煩毛躁。

  但想歸想仍然不禁攪動腦汁詢問這種時候要如何衡量呢?儘管,「衡量」這件事跟「揣測他人的苦難」一樣大概都屬於容易沒完沒了的禁忌(我說禁忌不代表不能與禁止,而是如同此世的所有禁忌一樣都有人做,然後連鎖帶來風險、錯誤、倫理挑戰。)為什麼重心不在工作上,卻會抱怨跳軌自殺造成的誤點遲到?或者,我的提問已經混入自己的意見,而有誘導詢問之嫌。

  畢竟這則提問先入為主認可了「若重視則不想遲到」的未驗證前提。那麼,我可能摸到象腿就大聲喊了「今天的晚餐是竹筒飯」一樣比倒果為因還要八千里路雲和月,跟無法解釋的錢仙差不多。

  回到正題,那句抱怨的情緒焦點應該是在「被干擾」這件事吧。就算不是上班路上遇到的,應該也會產生相同格式的抱怨。這樣說來,難道可以判斷對方「明明重點在討厭被干擾卻扯上班的大旗來包裝埋怨」嗎?不過,以情節輕重來說,我認為對方是掌握不了自己的真實,並輕易用一般常見的說法取代自己想法邏輯中的環節,導向最終提出的意見恐怕已經脫離自己能掌控的範疇。衡量的結果:這句連本人都未必能認可的話語,對定義其人沒有幫助,但在往後的定義討論上有參數價值。

  如果有一天遇到需要留下dying message的場合希望我不會寫出像這樣的廢文。


  ⋯⋯但發現自己已經跟友人聊過這樣的廢話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掉在地上的餅乾屑
33會員
137內容數
寫日常雜記,寫觀後感
2025/04/20
  戴因的配音是津田健次郎。戴因的故事大概長度有限,能講的話侷限;所以演技不是層層推進,而是大爆炸:用熾烈憤怒空白茫然冰涼哀愁,最大限度地為戴因描繪出他失去一切,被復仇的火焰燒成行屍走肉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戴因的配音是津田健次郎。戴因的故事大概長度有限,能講的話侷限;所以演技不是層層推進,而是大爆炸:用熾烈憤怒空白茫然冰涼哀愁,最大限度地為戴因描繪出他失去一切,被復仇的火焰燒成行屍走肉的樣子。
Thumbnail
2025/04/13
  「那你讀一下回饋。」「⋯⋯?」默默吞下『我為什麼要讀』還有『我為什麼要在你面前讀』的攻擊性疑問。
Thumbnail
2025/04/13
  「那你讀一下回饋。」「⋯⋯?」默默吞下『我為什麼要讀』還有『我為什麼要在你面前讀』的攻擊性疑問。
Thumbnail
2025/04/06
  はにかむ是「害羞貌」。   說到害羞你會浮現什麼樣的表情呢?
Thumbnail
2025/04/06
  はにかむ是「害羞貌」。   說到害羞你會浮現什麼樣的表情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何謂滿足? 許多人類之人生態度往往就是不強求 說的也許超級宇宙簡單 光出一張嘴劈哩啪啦。我也有這個天賦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僵局 面對各種無法突破的問題 我走進深深淺淺各式各樣的沉思 很多時候不懂。也逼自己不要懂 萬一醒來發現是自己拖累自己。怎麼辦 沒人深切感受到我處在黑暗面 畢竟不是本身經歷過的種種
Thumbnail
何謂滿足? 許多人類之人生態度往往就是不強求 說的也許超級宇宙簡單 光出一張嘴劈哩啪啦。我也有這個天賦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僵局 面對各種無法突破的問題 我走進深深淺淺各式各樣的沉思 很多時候不懂。也逼自己不要懂 萬一醒來發現是自己拖累自己。怎麼辦 沒人深切感受到我處在黑暗面 畢竟不是本身經歷過的種種
Thumbnail
雖說人的想像力足可移植細節,然而運用你確實知曉,而且親眼看過的細節,會讓你筆下的文字更真實可信,從而奠定扎實的基礎,讓你得以從這裏開始寫起。──寫出我心 描述細節,會讓事物栩栩如生。
Thumbnail
雖說人的想像力足可移植細節,然而運用你確實知曉,而且親眼看過的細節,會讓你筆下的文字更真實可信,從而奠定扎實的基礎,讓你得以從這裏開始寫起。──寫出我心 描述細節,會讓事物栩栩如生。
Thumbnail
為了體會光明而走入黑暗 真相需要被襯托 因此我們體悟到了界線感 好與壞 對與錯 高與低 大與小 長與短 富與貧 多與少
Thumbnail
為了體會光明而走入黑暗 真相需要被襯托 因此我們體悟到了界線感 好與壞 對與錯 高與低 大與小 長與短 富與貧 多與少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2021.09.04-05 不幸的是,我得承認另一項事實:絕大部份需要提出並解決的事都是灰色的。
Thumbnail
2021.09.04-05 不幸的是,我得承認另一項事實:絕大部份需要提出並解決的事都是灰色的。
Thumbnail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Thumbnail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Thumbnail
我好像發現了一些真實,偶爾在向心而活的日子裡,複習著過往經驗, 雖然總有許多文章也好,語錄及前輩經驗談,會告訴你, 遵從你內心的聲音及情緒,畢竟那都是真實的反應, 而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你的過去造成的。 那是我的形狀,也沒有什麼好不好,雖然偶爾會討厭我自己。 那些偶爾掛在嘴上的訴說的
Thumbnail
我好像發現了一些真實,偶爾在向心而活的日子裡,複習著過往經驗, 雖然總有許多文章也好,語錄及前輩經驗談,會告訴你, 遵從你內心的聲音及情緒,畢竟那都是真實的反應, 而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你的過去造成的。 那是我的形狀,也沒有什麼好不好,雖然偶爾會討厭我自己。 那些偶爾掛在嘴上的訴說的
Thumbnail
  比如事實的定義雖是百分之百為真,但卻不代表「知道」的單位總是完整的一;由於觀測方式乃至於觀測過程的雜質,可能其實只獲得了「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而「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依據觀測者的解讀通常不能逆推回得到一。
Thumbnail
  比如事實的定義雖是百分之百為真,但卻不代表「知道」的單位總是完整的一;由於觀測方式乃至於觀測過程的雜質,可能其實只獲得了「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而「幾分之幾的片段事實」依據觀測者的解讀通常不能逆推回得到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