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真實人生深相重疊的創作計畫
記On The Other Hand 發起人,沈菲比真實人生裡的5月13日。進入真人實事以前首先得讓我們先回到16世紀看看當時時事,作為前言提要。

《藝苑名人傳》1568年版本
十六世紀有錢人間流行的玩意兒
十六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的圈子裡,開始有一種名為「雙人肖像」(Le double portrait)的流行。可謂西方第一部藝術史《藝苑名人傳》(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的作者,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曾寫道:
在威尼斯有一種習慣此外,這些肖像畫在當時還有見證、紀念某些重要親蜜時刻的功能,例如:訂婚、結婚,或週年紀念日,這股流行放在今日就是邁入婚姻的新人拍攝婚紗照作為紀念。
任何重要人物的肖像都得出自喬瓦尼.貝利尼
或其他畫家之手
Il devint habituel dans cette ville ( Venise )
que tout homme de quelque importance fît peindre
son portrait soit par Giovanni Bellini,
soit par quelque autre
以羅浮宮館藏為例

Anonyme, Portrait d'un couple, début du XVIIe siècle, Huile sur bois, 0.73 x 0.96 m© 2006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Thierry Le Mage
這張畫在木板上的雙人肖像便是在這股流行中產生的一件油畫作品。畫中女子左手無名指戴著一枚戒指,男子輕巧地牽起她的兩隻指頭,象徵「結合」(union)意象,就這樣透過這個手勢我們能夠理解人物關係,並且兩人樸素的服裝與(非常大器的)珠寶──新娘脖子上戴著不容忽視,極具量體(應該也很重)的珍珠串鍊。要知道那個年代沒有人工養珠,每顆珍珠都是海女下海取得,擁有一顆已經了不得,能有一大串者絕非等閒之輩。此外,新郎戴著看似簡單的墜鍊(chaîne forçat),其墜飾居然是百合花飾(fleur de lys),再次見證兩位不凡的富裕資產階級。

CLAUDE CHAMPAGNEUX OU CHAMPAGNIEU, HORLOGER (ci-contre) Montre octogonale Lyonsecond quart du XVIIe siècle © Musée du Louvre
事實上,除上述顯而易見的訓息外,這張圖最重要的應該是掛在新娘身上的那隻八角錶( La montre octogonale ),因為那是一支在十七世紀非常不容易的手錶。
菲比的2011年5月13日
以上是5月13日這個日期之於菲比的前言提要,2011年5月13日菲比和先生登記結婚,當時發生的一件趣事,今日依然令我難以忘懷。話說某日晚間,先生從汽車後座拿出一份A4牛皮紙袋,並叮囑資料很重要,務必仔細詳閱後與他聯絡。既然很重要,菲比一回家就立刻打開信封,隨後映入眼簾的是 一 份 「結 婚 申 請 書」,這種活動以這種方式邀約( 申請 ),過於令人驚嚇,所以我立刻撥打先生手機。
菲比先發制人地問道:「這是結婚文件,你知道嗎?」
先生保持一貫冷靜的態度回覆:「是,我知道,但妳讀內容了嗎?」
菲比:「重點這是結婚文件。」
先生:「重點是會送洗衣機。」
當晚,菲比默默填完個人資料後,隔天將表單交還先生
同一件事,兩個人看到的絕對不同,人生越走,越覺得生命就是一場on the other hand的競技賽,過程可能很拉扯,但換個角度似乎也是行得通的。
On The Other Hand 第二彈在鬼市
參展者:王安琪、沈菲比、陳郁君、趙永惠
2022年10月29日(六)18:00-22:00
2022年10月30日(日)11:00-21:30
遠百信義 A13 四樓(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58 號)
On The Other Hand 首發在當代館
2021.05.14-07.25
台北當代藝術館 藝術商店 MoCART SHOP
創作:王安琪、呂兆宏、沈菲比、莊惠琳、陳郁君、趙永惠
展場全彩緹花布: 仁美商標
視覺:龔維德
動畫:李佳勳
影像:陳若軒
音樂:吳亞林
策展:沈菲比
#OTOH
#OnTheOther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