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私語】看看另一隻手(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On The Other Hand 番外篇既然之二,就代表有一,歡迎讀讀之一。
2021年,因為三級疫情警戒足不出戶的那兩個月,菲比繼續把這充滿法文的畫冊拿來讀(這本由羅浮宮出版的法文畫冊,菲比一方面真心想讀,另一分面又真身懶惰)。但認真讀下去就發現這些優秀館藏,在某個面向居然與 On The Other Hand 深相為契合。

數錢起手式 x 不專業賞析

極為《珠寶》畫冊內頁 © Musée du Louvre

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 不專業賞析

在十五和十六世紀,佛蘭芒社會基本上由資產階級、商人和工匠組成。他們因布料貿易而富裕,圖中人物究竟是放款人?銀行家?還是珠寶商?我們無從得知(並非菲比不願意讀內文,而是畫冊就是這樣說的)並且這件作品的名稱直接就叫做「黃金秤子與他的妻子」(Le Peseur d'or et sa femme),羅浮宮似乎無從較真考究男子身份,便以男子手持之物——黃金秤——稱呼他。
但是,就男子上半身動作而言,其身體姿態與手勢完全就是菲比在 On The Other Hand 計劃創作『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中的起手式。
以上,透過不專業賞析,往自己臉上貼金,期待如圖招金
QUENTIN METSYS (1466-1530) Le Peseur d'or et sa femme
1514 Huile sur bois 0.71 x 0.68 m © Musée du Louvre

錯視覺

縱使今日早已不是『眼見為憑』或『有圖有真相』的年代,甚至可謂假圖充斥,人類視覺隨時暴露在被欺騙的強勢風險氛圍之中。並且這種狀況在『官方』或『正式』發布的新聞資料中更顯其猖狂,但若有幸可以獲得側拍花絮,或許依然能夠辨識些許現場實情(視聽眾透過內部資料外流拼湊真相,好像有點悲傷)。
而當我們比對上圖(羅浮宮館藏),與下圖( On The Other Hand 影片導演陳若軒正在拍攝菲比創作手勢時被我家先生拍下來的瞬間),應該可以理解菲比為何以「黃金秤子與他的妻子」,因為就兩者動作確有不少相似之處。
因此,菲比往自己臉上貼金,實屬有理(沒禮貌)。
On The Other Hand 影片導演陳若軒正在拍攝菲比創作手勢時被菲比先生拍下來的瞬間

錯視覺 again

透過菲比先生的側拍花絮,可能會以為現場氛圍恬靜唯美。認真(並身材曼妙)的若軒的狀態確實如此,但在菲比這端可就完全相反。
首先關於『恬靜』。若軒愛貓,菲比怕貓,當天現場有貓,菲比不斷和先生確認『它有沒有在我附近?』,全程就是個坐如針氈的緊張狀態。
其次則是『唯美』。當日若軒請我穿著黑色衣物,但菲比平日並無(可以直接示人的)黑色衣物,所以最後(只能在現場把外衣脫掉)穿著黑色高領衛生衣,以及和若軒借了一件(彈性極佳的)黑裙才得以上鏡。
圖像雖然看似恬靜唯美,但 On The Other Hand(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真的就是照騙,畢竟菲比當天挺吵,並且起立就是一尊曲線畢露的米其林不祥物

與人生現場相映的另一面

或許你曾聽過「真正的創新來自(復活)經典」,讓經典在此刻與人們產生關聯並找到與時俱進的時代(新鮮)感。菲比非常贊同這項論點,因為在閱讀這本羅浮宮2008年出版的畫冊時,從中看到諸多與我生命經驗相連的趣味妙點。
《珠寶》畫冊內頁 © Musée du Louvre
菲比再次從羅浮宮館藏(Numéro principal : RF 1967 9)看見自己經人生片段,且因淵源甚廣,所以直接寫了一篇稍微長一些的文字,梳理其中脈絡。
兩人雖然同時看見(或共同經歷)同一件事,但雙方看到或感受到的絕對不盡相同。人生越走,越覺得生命就是一場 On The Other Hand 的障礙跑。需要跨越(彼此見地)以及必須衝破(自己底線)的其實並不少,這段賽程拉扯,但換個角度似乎也能行得通(菲比就是這樣自我勉勵才在生命中屢戰屢站)。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On the other hand,若從語譯方面來看就是「 另一方面 」,但從字面上直譯則是非常有身體感的「在另一隻手」,當我們使用慣用手的同時,另一隻(空下來的)手 , 她正在做什麼呢?因此,我想 On The Other Hand 或許也可以有另一層意義。
On The Other Hand 你是否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實踐,實為被給予的意識?並且因為過於自然,以至於難以對其存在提出質疑,因此持續慣行,不問所以? On The Other Hand並非為反對某種意識,或為顛覆特定議題,僅僅試圖鬆動慣行思維,以至於從觀點產生深層質變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你的人生正在過彎嗎? 對菲比而言,人生處處是路口,有時恰巧遇上綠燈,順順直行,但更多時候遇到第一個紅燈後,便如多米諾效應般開始一路長紅,這時的每個路口都得停下來,有人會就此下車,但也有人會因此上車;有時同行者很少,少到覺得路上只剩下自己;但有時候也會滿載同路人,並且,有時等著等著就等到了紅燈右轉。
On The Other Hand 您是否曾經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習以為常的實踐,實際上是被給予的意識?但因為它們過於自然,以至於我們很難發現那個意識的存在,於是,持續做著習以為常的決定,不問所以呢? 計劃藏有幾顆彩蛋,為要獻給願意將心思放在不那麼「檯面上」的您。
On the other hand,若從語譯方面來看就是「 另一方面 」,但從字面上直譯則是非常有身體感的「在另一隻手」,當我們使用慣用手的同時,另一隻(空下來的)手 , 她正在做什麼呢?因此,我想 On The Other Hand 或許也可以有另一層意義。
On The Other Hand 你是否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實踐,實為被給予的意識?並且因為過於自然,以至於難以對其存在提出質疑,因此持續慣行,不問所以? On The Other Hand並非為反對某種意識,或為顛覆特定議題,僅僅試圖鬆動慣行思維,以至於從觀點產生深層質變
自2021年5月14日起,除了在家會遇到的先生以外,菲比的社交與外出完全阻斷,並隨著(號稱)5月14 開展的 On The Other Hand 因疫情滾動式過期,菲比開始為未來(隨時即將)開展準備展品,此前,時間不夠用的瓶頸就此不攻自破。並將雙套結作為這段日子的日記。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你的人生正在過彎嗎? 對菲比而言,人生處處是路口,有時恰巧遇上綠燈,順順直行,但更多時候遇到第一個紅燈後,便如多米諾效應般開始一路長紅,這時的每個路口都得停下來,有人會就此下車,但也有人會因此上車;有時同行者很少,少到覺得路上只剩下自己;但有時候也會滿載同路人,並且,有時等著等著就等到了紅燈右轉。
On The Other Hand 您是否曾經覺察,某些在日常中習以為常的實踐,實際上是被給予的意識?但因為它們過於自然,以至於我們很難發現那個意識的存在,於是,持續做著習以為常的決定,不問所以呢? 計劃藏有幾顆彩蛋,為要獻給願意將心思放在不那麼「檯面上」的您。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白晝方來 白晝方來,有人問的話 依猶在耳, 記得我如是答道: 若是夢裡已歷經一遍, 此刻我還有何追求? 我輕輕地摸著妳的左手, 肩併著肩,妳不甘被「搔」擾, 反手抓住我右手指節, 像教訓調皮弟弟的姊姊, 用力地捏出個皮骨分離, 還旋起,轉了個圈。 我輕哼一聲,佯作生氣
這篇是從我在經營的電子報RePresent Weekly內容轉載,原文標題為 Value Is in the Eye of the Perceivers 價值的思辨。 ⠀ 我一直都有看展的興趣,跟媽媽固定時間看展的習慣也行之有年,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很棒的休閒活動。 近幾年開始賺錢後,我也成為
Thumbnail
錢幣二 / Two of Pentacles 能量的流動、平衡感、生命的浪潮 解說 一位男子快樂的手舞足蹈,兩手個別拿著錢幣像是在雜耍一般把玩。他非常嫻熟的一邊跳著舞,一邊耍著手上的錢幣,象徵著他非常擅長讓自己身上的能量去做流動。 後方的大浪中有兩艘正在乘風破浪的帆船;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要
Thumbnail
二元對立的存在,形成凡人、凡事、凡物的區隔,而區隔成規就會有意識形態上的偏執。
Thumbnail
有個人,一身黑地站在丈夫背後,悄無聲息。 那人突然抬高右手,拿著突然出現的「扳手」,重重地朝丈夫的後腦勺打去。磅!
Thumbnail
《走鋼索的人》描述一位法國高空走鋼絲藝人─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於1974年8月7日挑戰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的故事。在世貿中心上的45分鐘,雙手握著8公尺長、25公斤重的平衡杆,腳踩著離地面400公尺的鋼索來回表演,除了表現令人精湛的技術與絕佳的平衡感之外,身為一位表演藝
Thumbnail
手揮琵琶,是太極拳中相當具有詩意的招式名稱,猶懷抱琵琶撥弄琴弦,事實上卻可以幻想擒拿一人之手,錯開對方關節。然而在「套路」之中,一切僅有想像,有人是時刻想像有群敵人四面八方而來,有人則想像自己猶如大海波濤般浪疊層層。脫去了武學意涵後,藝術化的招式亦能有他種想像。
Thumbnail
古丁平原的邊陲小鎮,不知何時開始流傳起一些故事。提及一位獨行傭兵會在危難當前時伸出援手。但不是任何危機——只有危及性命時他才會現身。 而且,他總是會收取和受助人「性命相等」的高昂價格,身上卻依舊穿着鏽蝕板甲,錢都不知花到哪裏去了。有人說他是魔格納化身,也有人說是審判者。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白晝方來 白晝方來,有人問的話 依猶在耳, 記得我如是答道: 若是夢裡已歷經一遍, 此刻我還有何追求? 我輕輕地摸著妳的左手, 肩併著肩,妳不甘被「搔」擾, 反手抓住我右手指節, 像教訓調皮弟弟的姊姊, 用力地捏出個皮骨分離, 還旋起,轉了個圈。 我輕哼一聲,佯作生氣
這篇是從我在經營的電子報RePresent Weekly內容轉載,原文標題為 Value Is in the Eye of the Perceivers 價值的思辨。 ⠀ 我一直都有看展的興趣,跟媽媽固定時間看展的習慣也行之有年,對我們來說,這是一項很棒的休閒活動。 近幾年開始賺錢後,我也成為
Thumbnail
錢幣二 / Two of Pentacles 能量的流動、平衡感、生命的浪潮 解說 一位男子快樂的手舞足蹈,兩手個別拿著錢幣像是在雜耍一般把玩。他非常嫻熟的一邊跳著舞,一邊耍著手上的錢幣,象徵著他非常擅長讓自己身上的能量去做流動。 後方的大浪中有兩艘正在乘風破浪的帆船;在波濤洶湧的海上要
Thumbnail
二元對立的存在,形成凡人、凡事、凡物的區隔,而區隔成規就會有意識形態上的偏執。
Thumbnail
有個人,一身黑地站在丈夫背後,悄無聲息。 那人突然抬高右手,拿著突然出現的「扳手」,重重地朝丈夫的後腦勺打去。磅!
Thumbnail
《走鋼索的人》描述一位法國高空走鋼絲藝人─菲利普·珀蒂(Philippe Petit)於1974年8月7日挑戰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的故事。在世貿中心上的45分鐘,雙手握著8公尺長、25公斤重的平衡杆,腳踩著離地面400公尺的鋼索來回表演,除了表現令人精湛的技術與絕佳的平衡感之外,身為一位表演藝
Thumbnail
手揮琵琶,是太極拳中相當具有詩意的招式名稱,猶懷抱琵琶撥弄琴弦,事實上卻可以幻想擒拿一人之手,錯開對方關節。然而在「套路」之中,一切僅有想像,有人是時刻想像有群敵人四面八方而來,有人則想像自己猶如大海波濤般浪疊層層。脫去了武學意涵後,藝術化的招式亦能有他種想像。
Thumbnail
古丁平原的邊陲小鎮,不知何時開始流傳起一些故事。提及一位獨行傭兵會在危難當前時伸出援手。但不是任何危機——只有危及性命時他才會現身。 而且,他總是會收取和受助人「性命相等」的高昂價格,身上卻依舊穿着鏽蝕板甲,錢都不知花到哪裏去了。有人說他是魔格納化身,也有人說是審判者。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