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私語】看看另一隻手(之一)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On the other hand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On the other hand,若從語譯方面來看就是「 另一方面 」,但從字面上直譯則是非常有身體感的「在另一隻手」,當我們使用慣用手的同時,另一隻(空下來的)手 , 她正在做什麼呢?因此,我想 On The Other Hand 或許也可以有另一層意義。在第一次把這個計劃搬到其他人的眼前時,我們的真實人生也正有趣著。以下分享那時寫下的幾則短文。

打破開展慣習

raw-image

習慣性以為記者與開幕之後就是開展,但為求生命能朝長久性發展,約定了一個安全距離,因應相關防疫政策,台北當代藝術館5月15日起全面休館至5月28日。 並且,數日後(又公布)將直接休館至6月14日,接著滾動延後至6月28日,然後又繼續修正為7月12日,直逼當初設定的展覽結束日。

這段奇妙經歷,必須好好紀錄,因為這就是 On The Other Hand 的基因啊~

曾經,菲比以為展覽中的記者會、開幕預展、正式開展會自然而然地循序發生。但 On the other hand,我們不以為的以為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種以為?

強勢回歸的過時

那段待在家裡,大門不邁的日子(菲比那兩個月宛如長髮公主,完全沒出家門),除了手邊原本正在讀的書之外,也把曾抱有濃厚興趣,但一直自我蹉跎以至尚未開卷的,拿起來好好讀了一頓。其中就有一本羅浮宮(你沒看錯,菲比指的就是那座位於法國巴黎的Musée du Louvre)在2008年出版的畫冊。

raw-image

每篇內容都非常地有趣,而其中幾件在當時讀來份外地有滋味,因此有感而發地以這些作品為 On The Other Hand 代言。其中一幅來自十八世紀,名為〈馬柯特女士〉(Madame Marcotte (1803-1862))的作品,內情著實有趣。

raw-image

在單看圖不讀畫冊內文的狀況下,我們容易將重點放在馬柯特女士手持的墜飾,因為這正是因為賞析(有人物出場的)作品時,我們得特別留意人物眼神、姿態與手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我們觀看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的〈我也在阿卡迪亞〉(Et in Arcadia ego)時,必須一定得要注意牧羊人們的眼色神情、肢體動作與手勢,才能讀出流轉其中的故事內情。

而在菲比讀了內文後才知道,這張圖的重點在於面露無聊神情的女士腰間扣飾,與她左手腕上的配飾。馬柯特女士的腰部扣飾雖在十八世紀帝政時期一度消失,爾後,隨服裝設計注重腰身線條,再次回歸服飾要角,而她手腕上的金屬編織技法雖從文藝復興時期後就被人們遺忘,但在1830年代卻捲土重來,再成風尚。人們以為out的經典款就這樣華麗翻身成為時下超in流行款。

raw-image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畫冊對馬柯特女士本人的形容『並不是特別漂亮』(Elle n'est pas particulièrement jolie)。以菲比的眼光來看這段話乍看帶有文藝氣息,但同時也是一句自以為有禮貌(其實挺冒犯)的言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20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沈菲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2/10/26
菲比繼續透過不專業賞析羅浮宮館藏來看這個計劃。
Thumbnail
2022/10/26
菲比繼續透過不專業賞析羅浮宮館藏來看這個計劃。
Thumbnail
2021/06/24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Thumbnail
2021/06/24
2021年5月14日下午,菲比參加 On The Other Hand 聯合開幕記者會後,隨即開啟宅居生活至今。第一週,菲比最遠的腳程就是我家前後陽台,並過著長髮公主般的生活,原以為恬靜的作息有利於論文撰寫,孰不知一旦斷絕外界交流,內心反倒以待償的型態更為翻騰了起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古怪公主羅莎貝拉》圍繞在"打破刻板定義"這個主題,描繪一位可愛的公主,從古怪的各種作為裡,追尋自由並蛻變的故事。這部作品提出對於正常與異常的思考,以及探索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古怪公主羅莎貝拉》圍繞在"打破刻板定義"這個主題,描繪一位可愛的公主,從古怪的各種作為裡,追尋自由並蛻變的故事。這部作品提出對於正常與異常的思考,以及探索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對於馬塞爾.普魯斯特完全不熟,不過,對於這位被號稱法國文豪的作家非常有興趣,像這類的傳記就會想要閱讀一探究竟,尤其又是由貼身的女管家口述回憶,肯定更貼近真實。
Thumbnail
我對於馬塞爾.普魯斯特完全不熟,不過,對於這位被號稱法國文豪的作家非常有興趣,像這類的傳記就會想要閱讀一探究竟,尤其又是由貼身的女管家口述回憶,肯定更貼近真實。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照片圖文從 400 多張巴黎的照片中精選出來,搭配文字與排版。 從照片中彷彿可以感知到當時喬安納的生活、她的注意力。比起文字有邏輯地組織起一篇遊記的故事,這樣蒙太奇的拼貼更貼近腦中的印象或實際上的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照片圖文從 400 多張巴黎的照片中精選出來,搭配文字與排版。 從照片中彷彿可以感知到當時喬安納的生活、她的注意力。比起文字有邏輯地組織起一篇遊記的故事,這樣蒙太奇的拼貼更貼近腦中的印象或實際上的情況。
Thumbnail
2023年立夏,吳淑麟個展「My Shelter」邀您一同遊歷一場非實況轉播,但卻根植生命現場、與際遇扣合、必然自成的「未來完成進行式」。 初識淑麟者可按作索驥,循線回溯自2009年起她以「台灣當代首飾創作者」為立場,發展至今一脈相承的創作全景;熟識淑麟者則將從中尋獲各式彩蛋。
Thumbnail
2023年立夏,吳淑麟個展「My Shelter」邀您一同遊歷一場非實況轉播,但卻根植生命現場、與際遇扣合、必然自成的「未來完成進行式」。 初識淑麟者可按作索驥,循線回溯自2009年起她以「台灣當代首飾創作者」為立場,發展至今一脈相承的創作全景;熟識淑麟者則將從中尋獲各式彩蛋。
Thumbnail
On the other hand,若從語譯方面來看就是「 另一方面 」,但從字面上直譯則是非常有身體感的「在另一隻手」,當我們使用慣用手的同時,另一隻(空下來的)手 , 她正在做什麼呢?因此,我想 On The Other Hand 或許也可以有另一層意義。
Thumbnail
On the other hand,若從語譯方面來看就是「 另一方面 」,但從字面上直譯則是非常有身體感的「在另一隻手」,當我們使用慣用手的同時,另一隻(空下來的)手 , 她正在做什麼呢?因此,我想 On The Other Hand 或許也可以有另一層意義。
Thumbnail
Day12 — Musée du Louvre 由於時間不夠,在巴黎僅剩一天的時間,一直在猶豫到底要去Auvers-Sur-Oise(奧維小鎮)還是Musée du Louvre(羅浮宮)。因為奧維小鎮的交通不便難以到達,終於在最後一刻決定還是來羅浮宮吧! << Mona Lisa >>
Thumbnail
Day12 — Musée du Louvre 由於時間不夠,在巴黎僅剩一天的時間,一直在猶豫到底要去Auvers-Sur-Oise(奧維小鎮)還是Musée du Louvre(羅浮宮)。因為奧維小鎮的交通不便難以到達,終於在最後一刻決定還是來羅浮宮吧! << Mona Lisa >>
Thumbnail
一位設計界的前輩加班接案的故事。
Thumbnail
一位設計界的前輩加班接案的故事。
Thumbnail
阿爾豐斯.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新藝術運動的重要人物,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裝飾藝術家」。花卉、枝葉、圖案、線條、仕女和恬靜色彩,交織醞釀出了優美典雅的「慕夏風格」,對現今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物品設計與繪畫,都有很大的啟發與影響。
Thumbnail
阿爾豐斯.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新藝術運動的重要人物,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裝飾藝術家」。花卉、枝葉、圖案、線條、仕女和恬靜色彩,交織醞釀出了優美典雅的「慕夏風格」,對現今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物品設計與繪畫,都有很大的啟發與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