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物|當過往的愛情回來過: 行為藝術教母 Marina Abramović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是一位從網路上看到一樣很感興趣的話題就會開始專研這個主題的人,不過也是因為我只有三分鐘熱度,所以要趕緊把這個最真實的感受把它寫下來。最近因為看到了這一段影片,讓我熱淚盈眶地留下淚來。
這是2010年行為藝術教母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 在紐約MoMA Museum展出的 "The Artist is Present"「藝術家在現場」,她的一項藝術作品是Marina 坐在一張椅子上,相望凝視任何上前坐在另外一張椅子上的陌生人。
很多名人也曾慕行為教母的名氣坐下那張椅子,莎朗·史東、奧蘭多·布魯、詹姆斯·法蘭科等很有名氣的明星。但是,最另人動容的還是與她相戀12年的摯愛Ulay (Frank Uwe Laysiepen)相隔22年後的再次見面。
我第一次看到這段影片的時候,心裡想說是在演哪一齣劇? 所以我又再看了一遍,沒想到我居然被她們的眼神給感動了,看了一遍又一遍,因此上網找了 Marina跟Ulay刻苦銘心的故事。
2010年"The Artist is Present"「藝術家在現場」
1975年,他們相遇在阿姆斯特丹的機場,Ulay曾說過:「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瞬間,我們就像是找到了走散多年的哥哥與妹妹 (There was immediately a fascination…like we have found a lost brother or lost sister.)」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居然還同月同日生是: 11/30.
Marina 也說:「我愛他勝過愛過我自己 (I loved him more than myself.)」
他們曾經是靈魂伴侶、摯友、兄妹、戀人,相戀了12年。
他們一起創作的作品中不難看得出,他們對於彼此的感情,患難與共,相知相惜。
1977年的 “Imponderabilia” 「以身作則」
1977年的 “Imponderabilia” 「以身作則」,兩人裸體面對面,站在美術館的入口,每位入場的觀眾都要從中間空隙穿越。裸體表示坦誠相見。
1977年的"Relation in Time"的「結髮」
另一個在1977年的"Relation in Time"的「結髮」, 他們把兩人的頭髮綁在一起17個小時。只要有另一方的人動到就會扯到對方的頭髮,形容密不可分。就像中國人講述的「結髮夫妻」,但這兩人最終還是沒有正式成為夫妻。
1978年 “AAA AAA”
1978年 “AAA AAA”,兩人互相大吼,吼到聲嘶力竭,直到吼到到對方的臉上。我想作品的意思表達,戀人雙方剛開始都會用一般的頻率互相溝通,但相處久了,對於熟悉的人我們都會用盡全力地互相大吼,把最面目猙獰最不堪的一面給最熟悉的人知道。
1980年 "Rest Energy"
1980年 "Rest Energy", Marina拿著"弓",Ulay拿著"劍"指向著她,兩人一齊往後倒。劍直直指向Marina。這項作品需要兩人對對方有極度地信任,因為一不小心,一人就會因此而受傷。作品的訴說,你對"那個人"展現你多少脆弱與打開多少心房,那代表著她/他有多少的力量能夠傷害你/妳。你的身心全權交任在對方的手上,我們往往都為了感情而失去了自我,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著我們的身心。
1988年" 戀人們 The Lovers"
兩位頂尖的藝術家,最後還是沒辦法繼續走下去。在他們最後的作品 1988年" 戀人們 The Lovers"他們兩人各自在中國的萬里長城東、西端點(山海關及嘉峪關)同時出發朝對方走去,在中間點相遇之後擁抱、握手、說再見。
這樣子分手場景也是真的很讓人難忘。我想為何他們會用這樣子的方式做分手,也說明著,因為Marina 與 Ulay 講求著平等與平權。平常情侶們分手,只要一人說分手,這段感情就走不下去了;而Marina 與 Ulay決定既然牽手要在一起是兩人的事情,而分手也是兩人的事情,所以選擇在萬里長城的中間點相遇畫下句點,象徵著平等和平分手,也是一種紀念與慶祝。我想,一般平常的人不會想到用這樣子的方式說分手(也沒有這麼多的經費及時間),但是,他們想要傳達給觀眾的理念應該是說,既然戀人們選擇了兩人同意要牽手,那分手的時候也是要給予彼此一個平等得權力去結束。
這一別,就是22年。人生有多少個22年可以等待這個瞬間? 也只有他們才會有這樣子的機會,在這樣子的場合再次相遇。這一面,多年的思念,情仇與怨恨全都一笑泯恩仇。
另外,為什麼當初她們會分手的原因,因為Ulay一直背著Marina在外面偷吃吸毒很多次,最後還讓那個女孩懷孕了。Marina可能是因為心有不甘,所以也跟她的好友上床。到最後Marina即使還是深愛著Ulay,但她還是忍痛跟Ulay提分手,所以才會有兩人最後的"The Lovers"作品出現。女人一直容忍著男人,即使他們錯得離譜,女人還是選擇原諒,讓感情繼續下去。但是,感情不是容忍就能持續下去的。
一位藝術家不該愛上另一位藝術家
Marina Abramović
在2020年3月2日烏雷Ulay歷經9年的抗癌路程, 還是不敵淋巴癌病魔, 於斯洛維尼亞逝世,終年76歲.
當得知我的朋友和過去的夥伴烏雷的死訊,我感到萬分哀働。他是一位非凡的藝術家與值得被深深思念的人。今日我仍覺得稍稍欣慰的是,我知道他的藝術和遺產會永久流傳。
--Marina Abramovic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即使他們並不是紙上結為夫妻, 但曾經他們已經在形體上成為了“夫妻”了。Rest and Peace Ulay. You will be missed.
4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Thumbnail
在那座廢棄的小學裡,我們幾個高中同學一起前去,說是那座小學裡,政府以廢墟創新的方式,改造了整個廢棄的狀態,變成了一個二手市集的店面。這個市集的概念有點像是越南的咖啡公寓。
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充滿著「情大過與理法」缺乏創造性的傳統,充斥著家庭恩情主義的結構來構築華人社會的倫理結構 ;事實上,以家族綑綁或情緒勒索來適應社會變遷的模式,缺乏調適新社會變化的彈性,往往為了生存選擇容易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非物資文化與文化資產。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齣劇其實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傳統類型劇本,女主角尹珍雅其實正是某一種主流類型的亞洲(尤其南韓)三十幾歲小資女的縮影;而除了第一集的結尾以外,第七集女主角藉由對次長的一席話,間接向坐在隔壁桌保護她的男主角,告訴他她如何因為兩個人的戀情發現自己價值之所在。
Thumbnail
這次是從藝術來說歷史,主題是從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看與解剖學關係,請原諒謙信不懂義大利文,無法說出原文發音。 其實這幅素描是李奧納多·達·文西在1492年按照古羅馬時代一位建築師所留下的著作中提到的比例原則,所繪出具有完美比例的人體結構,因這位建築師之名所以命名為維特魯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用數據藝術說故事,解構資訊時代的暗黑力量 我數據你;你數據我。他們數據我們;我們數據他們。 ~~我們全都數據在一起~~
Thumbnail
在那座廢棄的小學裡,我們幾個高中同學一起前去,說是那座小學裡,政府以廢墟創新的方式,改造了整個廢棄的狀態,變成了一個二手市集的店面。這個市集的概念有點像是越南的咖啡公寓。
因為華人社會主流結構充滿著「情大過與理法」缺乏創造性的傳統,充斥著家庭恩情主義的結構來構築華人社會的倫理結構 ;事實上,以家族綑綁或情緒勒索來適應社會變遷的模式,缺乏調適新社會變化的彈性,往往為了生存選擇容易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等非物資文化與文化資產。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如同上一篇所說的,這齣劇其實是一個非常寫實的傳統類型劇本,女主角尹珍雅其實正是某一種主流類型的亞洲(尤其南韓)三十幾歲小資女的縮影;而除了第一集的結尾以外,第七集女主角藉由對次長的一席話,間接向坐在隔壁桌保護她的男主角,告訴他她如何因為兩個人的戀情發現自己價值之所在。
Thumbnail
這次是從藝術來說歷史,主題是從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Vitruvian Man)看與解剖學關係,請原諒謙信不懂義大利文,無法說出原文發音。 其實這幅素描是李奧納多·達·文西在1492年按照古羅馬時代一位建築師所留下的著作中提到的比例原則,所繪出具有完美比例的人體結構,因這位建築師之名所以命名為維特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