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ter咖啡雜貨-冷天時的煮麺

Potter咖啡雜貨-冷天時的煮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3.16攝影

原本要去的咖啡廳沒開,走幾步被門口塗裝藍色的店門吸引,在陰雨濛濛中發現有片藍天躲在這裡等天晴,我站在門口看似乎沒什麼客人,於是推門入內。

發現有片藍天躲在這裡等天晴

入內白色及木質的溫暖色調,擺放四五張座位,架上販賣手作耳飾、器皿,裝潢時髦到像是賣三明治、鬆餅、蛋糕之類,連裝糖奶精的木紋盤都別具質感,菜單也和外觀不搭的樸實,卻也是意外的驚喜。


點了豆皮蔥花麵線飯糰簡餐,湯裡有蔥花和柚皮的清爽香氣,鹽飯糰和漬物和醃蘿蔔一看吃,喜歡這樣簡單富有美學的擺盤搭配,微雨冷天時吃湯麵暖胃也暖心。

吃到一半店員婆婆探出頭問:「味道還行嗎?現在年輕人都不太吃這個了。」

立刻點頭說好吃!聽了有些意外,琢磨半天好像的確是這樣,和食在2013年登錄世界無形文化遺產,撇開實際定義其實很廣泛,乍聽還是定位在老人家才喜歡吃的食物印象。

回憶熟人同事長輩們的飲食實況,從三十四十歲出現斷層、尤其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這兩天又被可愛妹子同事貼心推薦哪家起司漢堡很好吃,她們真得好愛刷洋食或動輒麥當勞(麵線淚)

日本的麵線夏天寫作「素麺(そめん)」涼拌消暑,冬天寫作「煮麺(にゅうめん)」清湯熱食,起源從唐代傳入日本,從奈良櫻井市三輪起源的鄉土料理(當地菜色)傳到全國,夏天沾醬的冷麵或流水麵常見,冬天煮麵在京都店家不算特別多,至少我不常看到,查詢後意外發現菊乃井和吉兆料亭都有線上販賣即席包,冷熱皆宜的好食材。

兩位老人家精神的忙進忙出,在桌上擺上一株黃水仙。

我隨口一提,「水仙最好看的還是淡路島啊!整片望去無邊無際。」店員婆婆笑著說。

「是啊!我聽說過,也在照片上看過,一直很想去。」水仙是我很喜歡的花之一,又開始飄往心心念念的遠方。

「想去就去呀!」她不經意的搖頭。

行ったらいいのに,音節總是讓人苦澀,目光落在那株水仙上,在瓶中畫地為牢的楚楚可憐,我只好笑著低聲說:「在這裡看到也好治癒,顏色也很好看。」

推開店門離開時,那像是一輪精巧卻極為遙遠的月色,黃澄澄的水仙目送著我,訴說淡路島那無垠綻放,更勝白雪的家鄉,順著雨勢綿長了嘆息,我洗去腦中印象,在細雨中疾步走向附近的妙心寺,趕上因疫情而改成預約制的大雄院。



Potter咖啡雜貨官網:

https://potter.kyoto/

*店內拍照事先詢問店家,注意不要干擾或拍到其他客人。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3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路地(ろーじ))巷弄裡常常能發現在地職人的自營看板,現在不少改裝成咖啡或雜貨,「喫茶文六」就是這樣會被收在藏寶圖裡的小店。
祇園深夜開店,傳說中的炭烤醬油糰子。 之前聽京都友人神秘地提過可遇不可求,「みよしや」營業時間也是很隨興寫晚上七點後。
日本慶祝新年的和菓子,限定販賣到1月15日,起源追溯平安時期宮中祈願健康長壽「歯固めの儀式」強化牙齒的儀式,原本是在麻糬皮鋪上紅色菱餅,再盛放蘿蔔、鹽漬香魚、豬肉等等堅硬食材一起食用的習俗。
「路地(ろーじ))巷弄裡常常能發現在地職人的自營看板,現在不少改裝成咖啡或雜貨,「喫茶文六」就是這樣會被收在藏寶圖裡的小店。
祇園深夜開店,傳說中的炭烤醬油糰子。 之前聽京都友人神秘地提過可遇不可求,「みよしや」營業時間也是很隨興寫晚上七點後。
日本慶祝新年的和菓子,限定販賣到1月15日,起源追溯平安時期宮中祈願健康長壽「歯固めの儀式」強化牙齒的儀式,原本是在麻糬皮鋪上紅色菱餅,再盛放蘿蔔、鹽漬香魚、豬肉等等堅硬食材一起食用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