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計畫的時候,特意把「在 SNS 發訊息」作為每日待辦。
原因是發現自己很懶得回訊息。先不論太過容易分心所以長期把通訊軟體的通知關掉,造成跟不上話題就放棄發言。平時在 SNS 會由於「沒有辦法好好表達想說的事」而放棄回覆,本來可以聊天或是交流的機會就這樣白白放掉。
「馬上回就不會忘記或不知道要怎麼回」,是這麼說沒錯,執行起來還是有障礙。
若是樂於減少和人對話與交流是沒差,偏偏很想跟人聊天。知道完全沒有發言只是潛水,漸漸地就會被認為是不喜歡被打擾,或是不愛交流的人,甚至棄用特定 SNS。為了避免類似的事發生,規定自己最少最少每天要在上面發一則訊息。
要知道他人怎麼想只能開口問,想到這裡就覺得……還是算了。
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已讀不回。當然,聯繫重要或緊急的事除外。
花時間決定要回什麼似乎變成常態。
然而不代表回覆的內容就比較「有料」。有點慘,很可能是壞習慣累積的結果。
疫情的關係,很久沒和朋友聚會聊天。想著是不是因此特別在意自己在網路上的即時對話障礙。於是約了週末在線上聚會,試試看一般的即時對話是否可行,如果還可以,或許沒有想像的嚴重,只是媒介問題。如果不行,再看看怎麼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