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週三沒有夜市的晚餐〉

〈5/19週三沒有夜市的晚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是因為下雨,而是因為疫情加重所致沒有擺夜市,不知道那些攤販怎麼生活,但我在飲食上就改變。原本都是買夜市壽司、水煮玉米等做晚餐,但那天沒有夜市了,於是爸爸本來問我要吃什麼,因為外食我吃不慣「調味料太多導致」於是媽媽煮了麵線,父親買了麵包「往日不會吃的草莓口味吃下」與牛奶口味麵包,還有爸爸的同事請的鮮乳「喝剩下的一丁點」。


這樣的疫情下飲食改變了,我因為麵線太燙於是剩下的蔬菜湯「因營養師建議不要喝麵湯,於是我想方設法加了冷水又加了牛奶」想說這樣就能解油脂了,於是也吃太飽,而且還讓蔬菜湯的鹹味加入牛奶的甜味,讓生活添了不同的味道。


人生生命滋味的五味雜陳如今體會,謝謝疫情嚴峻給我這特別的晚餐教育我的智慧結晶。同時希望疫情先生趕快遠離人們的生活。祝大家生活快些恢復常軌。


avatar-img
小熊的沙龍
249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龍貓是大家不陌生的動畫家「宮崎駿」,我自己有隻布偶是「龍貓」。最近搜查youtube才觀賞到此部電影,但是由於是日本腔調的華語配音誘因與速太快,故很希望有一天能夠有「清晰的口述華語配音」以及「台語」來凸顯台灣特色的轉譯影集。以下想來探討主題曲的感受。 由范唱華語版本的豆豆龍「發行月份:1996-M
民國九十七年六月,我歡送母校第五十七屆的學長與學姊們畢業時,唱兩首流行歌曲。王菲的「紅豆」與光良、曹格合唱的「少年」,與畢業生唱同樣的曲子,只是唱的部分不同「比如:少年分光與曹,畢業生唱一部分,在校生唱另一部份,忘了誰唱光、誰唱曹;合唱處再一起唱或者有其他分布方式也不記憶」因離如今已有一大段日子「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God8i1j1o 我在高中畢業是我就讀的高中第五十八屆,在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日「必點在此日『周三』」舉行,如要考職考的同學在畢典後還留校勤能補拙做最後的補給站。我沒有考職考於是必點過後就不用到學校,是從上國中後首次最長的暑假。
民國九十三年的二月「含期輔導」舉辦的活動烹飪與歌唱比賽,以班級為單位,當時我的隔壁班同學兼好友唱的是「張惠妹的聽海」,我是聽者,直到大學我才知道這位歌手是原住民。我是平埔族後代,只是沒有特別記載是哪一族,算是漢化的叫身故見不到文化與族群記載,這是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我的家族。網路告訴我「唱者:張惠妹;
我在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零零六年」的六月畢業,畢業典禮在「六月十五日」舉行,唱的畢業歌「今年夏天」是新的歌曲尤應屆高中畢業生所寫所唱。如今已金過十五個年頭,比起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少年,而立之年即將到來的學姊之我是前者「雖不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卻也被歲月摧殘過。 雖然畢業後仍有偶遇導師或同學,但是最晚也
作曲者「李泰祥」先生我得知他創作「橄欖樹」他剛好過世那年,有點遺憾但卻要推她的「橄欖樹」雖然版本唱者很多。 第一次讀到歌詞卻是在「瓊瑤『窗外』」中摸讀到「懶懶數」的歌詞在小說哩,所以這是凸顯台灣早期獲說校園明哥時期的美好歌曲。台灣橄欖樹不多仍有少數山區種植,果實若去籽很美味。這首歌裡面「為什麼劉來
龍貓是大家不陌生的動畫家「宮崎駿」,我自己有隻布偶是「龍貓」。最近搜查youtube才觀賞到此部電影,但是由於是日本腔調的華語配音誘因與速太快,故很希望有一天能夠有「清晰的口述華語配音」以及「台語」來凸顯台灣特色的轉譯影集。以下想來探討主題曲的感受。 由范唱華語版本的豆豆龍「發行月份:1996-M
民國九十七年六月,我歡送母校第五十七屆的學長與學姊們畢業時,唱兩首流行歌曲。王菲的「紅豆」與光良、曹格合唱的「少年」,與畢業生唱同樣的曲子,只是唱的部分不同「比如:少年分光與曹,畢業生唱一部分,在校生唱另一部份,忘了誰唱光、誰唱曹;合唱處再一起唱或者有其他分布方式也不記憶」因離如今已有一大段日子「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God8i1j1o 我在高中畢業是我就讀的高中第五十八屆,在民國九十八年六月十日「必點在此日『周三』」舉行,如要考職考的同學在畢典後還留校勤能補拙做最後的補給站。我沒有考職考於是必點過後就不用到學校,是從上國中後首次最長的暑假。
民國九十三年的二月「含期輔導」舉辦的活動烹飪與歌唱比賽,以班級為單位,當時我的隔壁班同學兼好友唱的是「張惠妹的聽海」,我是聽者,直到大學我才知道這位歌手是原住民。我是平埔族後代,只是沒有特別記載是哪一族,算是漢化的叫身故見不到文化與族群記載,這是身為第一代基督徒的我的家族。網路告訴我「唱者:張惠妹;
我在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零零六年」的六月畢業,畢業典禮在「六月十五日」舉行,唱的畢業歌「今年夏天」是新的歌曲尤應屆高中畢業生所寫所唱。如今已金過十五個年頭,比起那些初出茅廬的青少年,而立之年即將到來的學姊之我是前者「雖不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卻也被歲月摧殘過。 雖然畢業後仍有偶遇導師或同學,但是最晚也
作曲者「李泰祥」先生我得知他創作「橄欖樹」他剛好過世那年,有點遺憾但卻要推她的「橄欖樹」雖然版本唱者很多。 第一次讀到歌詞卻是在「瓊瑤『窗外』」中摸讀到「懶懶數」的歌詞在小說哩,所以這是凸顯台灣早期獲說校園明哥時期的美好歌曲。台灣橄欖樹不多仍有少數山區種植,果實若去籽很美味。這首歌裡面「為什麼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