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愛使生命動聽】不求回報的愛,陪伴孫女成長也療癒過往遺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希望她像一般人一樣,平平順順往前進。」今年已經上幼幼班的奕蓁, 出生後三個月確診聽損,五個月大時開始戴上助聽器,然而她並不是外婆照顧的第一個聽損孩子,因為奕蓁的媽媽也患有聽損,相較於當年的不知所措,外婆表示這次早有心裡準備,笑說:「願意來到我家就是緣分。」

父母皆聽損 外婆負責口語訓練     

除了媽媽,奕蓁爸爸同為聽損,父母兩人皆以讀唇為主要溝通方式,「當初讓她媽媽學讀唇,是覺得比起手語,將來比較容易融入社會,因為在社會上使用手語的人畢竟是少數。」當年台灣尚未有人工電子耳和聽語訓練的早療機構,奕蓁父母的口語發音仍與常人有些落差,因此在奕蓁接受聽覺口語訓練時,外婆責無旁貸成了主要照顧者,每個禮拜帶奕蓁來上課,並將課堂上學習到的 方法持續應用在日常與奕蓁的對話,外婆說自己從來不覺得辛苦:「我們能夠陪她走的路是有限的,她的一輩子會比我還辛苦,我能幫她的也只有這樣。」

學會聽與說 將來把這份愛回饋給父母     

「當年她媽媽確診的時候,醫生跟我說,聽障是所有障礙中最幸福的,外表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需要加以訓練。」 現在的醫學又比當年更進步了,奕蓁在今年九月接受第二耳的人工電子耳手術,現在會注意到大人間的閒談,詞彙表達變得豐富。奕蓁媽媽也增加助聽器的配戴時間,只為了聽女兒說話。   

被問到對奕蓁未來的期待,外婆說:「我不期待她為我做什麼,因為我照顧她是天經地義,只希望她將來能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畢竟靠讀唇溝通,在社會上總是會有比較吃虧的時候。」   

聽語訓練的過程,需要耐心、用心和靜心,外婆相信即使很多時候在當下不會馬上看到成果,但有一天一定會展現出來。每個父母都想為孩子多做一點,外婆的愛陪伴著奕蓁成長,彷彿也療癒了當年不能再為女兒做更多的遺憾。


本文刊登於《雅文聽語期刊 NO.38 遠距服務Ready Go!》
「如果你聽得見,請你幫幫忙」線上捐款幫助更多聽損兒家庭!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的沙龍
2會員
24內容數
聽損兒到雅文基金會學說話,是聽見世界的開始,而且他們不僅聽見世界,也努力開口為自己發聲,自信展現獨特的天賦才華。
2021/12/28
一年多前,聽損兒小穎、盈妤、勝宇踏入了雅文開始學習聽與說的早療訓練,同時,也走進了我們紀錄的鏡頭中,開啟這趟名為「找到聲音,找回自己」的長期旅程。
Thumbnail
2021/12/28
一年多前,聽損兒小穎、盈妤、勝宇踏入了雅文開始學習聽與說的早療訓練,同時,也走進了我們紀錄的鏡頭中,開啟這趟名為「找到聲音,找回自己」的長期旅程。
Thumbnail
2021/12/21
「為什麼我有聽損,別人沒有?」當孩子有一天拋出這樣的疑問,該如何面對、又該給出什麼樣的答案,每個聽損兒家長多多少少都在心中模擬過,這大概會是人生中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對楷傑媽來說,這個模擬情境仍深藏在心裡。 (全文刊登於NO.40雅文聽語期刊)
Thumbnail
2021/12/21
「為什麼我有聽損,別人沒有?」當孩子有一天拋出這樣的疑問,該如何面對、又該給出什麼樣的答案,每個聽損兒家長多多少少都在心中模擬過,這大概會是人生中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對楷傑媽來說,這個模擬情境仍深藏在心裡。 (全文刊登於NO.40雅文聽語期刊)
Thumbnail
2021/12/01
「吼唷~我還可以再講一次,講得更清楚更好啦!」稚嫩又帶點老成的對話,從雅文基金會的會史館傳出來,低身從玻璃窗往內瞧,是推廣大使祐丞正觀看自己拍攝的成果,不斷要求自己要表現得更好。祐丞正在拍攝的,就是〈雅文簡介片 聽損兒版〉。
Thumbnail
2021/12/01
「吼唷~我還可以再講一次,講得更清楚更好啦!」稚嫩又帶點老成的對話,從雅文基金會的會史館傳出來,低身從玻璃窗往內瞧,是推廣大使祐丞正觀看自己拍攝的成果,不斷要求自己要表現得更好。祐丞正在拍攝的,就是〈雅文簡介片 聽損兒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分享的這個案例,是近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特別有感觸的個案,也許是因為這位「媽媽」在聽力惡化之前的那段育兒黑暗期的經驗,引起了有著同樣記憶的我的共鳴,姑且就先幫她取名為小真好了。 一位為孩子勇敢的媽媽,每次我聽到兒歌「為我勇敢的媽媽」,我都會不自覺的感到心酸,尤其是這句歌詞:「我的媽媽,以前
Thumbnail
今天想要分享的這個案例,是近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特別有感觸的個案,也許是因為這位「媽媽」在聽力惡化之前的那段育兒黑暗期的經驗,引起了有著同樣記憶的我的共鳴,姑且就先幫她取名為小真好了。 一位為孩子勇敢的媽媽,每次我聽到兒歌「為我勇敢的媽媽」,我都會不自覺的感到心酸,尤其是這句歌詞:「我的媽媽,以前
Thumbnail
「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每個人都應享有與他人平等的權利保護,比如我們都有權利接受教育,自然而然學習如何與人溝通。 對聽損兒來說,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許多困境…
Thumbnail
「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每個人都應享有與他人平等的權利保護,比如我們都有權利接受教育,自然而然學習如何與人溝通。 對聽損兒來說,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許多困境…
Thumbnail
「這個社會總是把我們的障礙放得太大、太前面,讓我得花更多力氣去證明聽障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輸給聽人媽媽」,一位雙耳重度聽障的媽媽感嘆地說道。
Thumbnail
「這個社會總是把我們的障礙放得太大、太前面,讓我得花更多力氣去證明聽障媽媽教出來的孩子不會輸給聽人媽媽」,一位雙耳重度聽障的媽媽感嘆地說道。
Thumbnail
一年多前,聽損兒小穎、盈妤、勝宇踏入了雅文開始學習聽與說的早療訓練,同時,也走進了我們紀錄的鏡頭中,開啟這趟名為「找到聲音,找回自己」的長期旅程。
Thumbnail
一年多前,聽損兒小穎、盈妤、勝宇踏入了雅文開始學習聽與說的早療訓練,同時,也走進了我們紀錄的鏡頭中,開啟這趟名為「找到聲音,找回自己」的長期旅程。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有聽損,別人沒有?」當孩子有一天拋出這樣的疑問,該如何面對、又該給出什麼樣的答案,每個聽損兒家長多多少少都在心中模擬過,這大概會是人生中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對楷傑媽來說,這個模擬情境仍深藏在心裡。 (全文刊登於NO.40雅文聽語期刊)
Thumbnail
「為什麼我有聽損,別人沒有?」當孩子有一天拋出這樣的疑問,該如何面對、又該給出什麼樣的答案,每個聽損兒家長多多少少都在心中模擬過,這大概會是人生中最難回答的問題之一,對楷傑媽來說,這個模擬情境仍深藏在心裡。 (全文刊登於NO.40雅文聽語期刊)
Thumbnail
早期療育是條漫漫長路,在這趟旅程中只要家長願意,就不會是孤身一人,而醫師及聽力師就是聽損兒家長最早碰面的旅伴之一,旅途上可能會面臨許多不同的挑戰,偶爾會有心意不相通的時候,此時需要完善的溝通與討論,才能走得更順暢。
Thumbnail
早期療育是條漫漫長路,在這趟旅程中只要家長願意,就不會是孤身一人,而醫師及聽力師就是聽損兒家長最早碰面的旅伴之一,旅途上可能會面臨許多不同的挑戰,偶爾會有心意不相通的時候,此時需要完善的溝通與討論,才能走得更順暢。
Thumbnail
在快兩歲時,妍妍才被確定是極重度聽力損失。對於這樣的結果,這對夫妻是萬分不解。因為一出生時,孩子做新生兒聽力篩檢並無異常,卻因為偶然跟著語言發展遲緩的哥哥一起上課,才被發現聽力有問題。
Thumbnail
在快兩歲時,妍妍才被確定是極重度聽力損失。對於這樣的結果,這對夫妻是萬分不解。因為一出生時,孩子做新生兒聽力篩檢並無異常,卻因為偶然跟著語言發展遲緩的哥哥一起上課,才被發現聽力有問題。
Thumbnail
「我希望她像一般人一樣,平平順順往前進。」今年已經上幼幼班的奕蓁, 出生後三個月確診聽損,五個月大時開始戴上助聽器,然而她並不是外婆照顧的第一個聽損孩子,因為奕蓁的媽媽也患有聽損,相較於當年的不知所措,外婆表示這次早有心裡準備,笑說:「願意來到我家就是緣分。」  
Thumbnail
「我希望她像一般人一樣,平平順順往前進。」今年已經上幼幼班的奕蓁, 出生後三個月確診聽損,五個月大時開始戴上助聽器,然而她並不是外婆照顧的第一個聽損孩子,因為奕蓁的媽媽也患有聽損,相較於當年的不知所措,外婆表示這次早有心裡準備,笑說:「願意來到我家就是緣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