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蒼穹之下,到底是重獲新生,還是面對另一種波折?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在我購買《東京蒼穹下》電影於5月30日上映的入場券後,才知自己是看優先場。真正上映日期是6月10日。

raw-image

這套電影是關於一個因為犯下殺人罪,幾乎半身都度過鐵窗生涯的黑幫分子,在重投社會後所面對的各種困境及不適應。由一位藝伎與一個聲稱交往過的男人所生的孩子,因為男方不肯承認身分的關係,慘成無戶籍人口,小時候起已經與黑幫結下不解緣。此後的日子,共10次犯法及6次入獄。

三上正夫 - 這位一度被稱為格鬥之王的魁梧大漢,生性衝動火爆,卻有一顆單純、善良及仗義的心,他過往所犯過的罪名,多少都基於他這種個性。他過去一直在黑道世界打滾,養成了只懂用拳頭解決問題的傾向,投身社會後卻猶如一張空白的紙張,無論申請援助金、求職、以及續領過了期十年的駕駛執照,都處處碰壁。所幸的是,三上在整個過程中遇到一些願意幫助他的人:擔保律師、福利官、還有一位在電視台任職卻視寫作家為志願的節目製作人。誠然,在重投社會後的三上偶有衝動過,亦因為重重波折,令他一度懷疑鐵窗外的世界比鐵窗內更痛苦,繼而有自暴自棄的念頭。然而,他那種對「絕不會重返監獄」的堅決,最後還是繼續堅強面對一切。經過重重難關,最後他還是能夠在蒼穹下尋找到晴天。正當我心中為他的堅持終於有正面回報感到鼓舞之際,一個突如其來的結局卻又令我心情沉重下來……

因為還沒正式上映,我不欲再劇透。如果將這套電影的情節套用到現實中,是某種程度上的諷刺。日本作為對禮節、紀律及道德觀念極度嚴謹的國家,只要人民曾經犯罪,繼而鋃鐺入獄,在離開鐵窗重投社會後,所面對的是另一道隱形的「鐵窗」。除了求學、求職及申請各項社會福利等方面處處碰壁,往後的日子亦多會飽受不同方式的嫌棄、歧視及欺凌,他們的家屬及親友因為不想被牽連只有割蓆,更遑論難以遇到願意協助他們重獲新生的人。因為在自由的世界中飽受另一種歧視,釋囚在短短幾年間又再重蹈覆轍,再次重返鐵窗。這種惡性循環,多少都是基於社會制度及人性對行為道德上過度嚴謹。到底他們能否真正擺脫枷鎖,不得而知。說穿了,這種情況,無論在日本還是在香港,都只是冰山一角。對釋囚來說,在蒼穹之下,到底是重獲新生,還是面對另一種波折?

這套電影,還有之前看的另一套由記錄關塔那摩監獄實況改篇的電影《誣罪審判》,不知為何令我驀地想起最近不時爆出懲教所虐待政治犯的情況。因為政治檢控判囚的人,都因為政治立場而遭懲教處職員多番身心凌辱,其中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有政治犯因為高唱抗爭歌曲遭懲教處職員強逼自摑。雖然懲教處一直否認,更譴責有人造謠,但我無法排除及想像當中的真實情況到底會否比公開者所言更恐怖。最近的事件,就是在囚者面對極端的酷熱天氣下所承受的身體狀況的折磨。關於囚權以及釋囚人士的權利問題,其實都應該正視。

犯法固然要受法律制裁,但是否代表囚犯在獄中連得到基本的權利都可以欠奉? 何況更多遭政治檢控受盡牢獄之災的人,他們不過只是行駛應有的公民權利……


P. S. 恕我直言,我好討厭這裏新增的「成就值」功能,因為這功能會隨著作者的活躍度不斷調整及變動。對我來說,我喜歡甚麼時候寫就甚麼時候寫,而且靈感這東西好多時都需要醞釀。「成就值」的功能,表面上看似鼓勵寫作,但在某程度而言其實與強逼頻密寫作交貨毫無分別。在這種制度下,要是每位作者都為了追求成就值而不斷提交文章,卻忽略了文章背後的深度及內涵,這樣與寫日記甚至因人廢言有何分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ssie K Invisible Soci的沙龍
6會員
16內容數
2022/01/19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對於「何謂真正的新聞記者?」的定義已經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近日一口氣看完Netflix製作的日劇《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當中的情節更加令我對這個問題愈來愈沒有概念。
Thumbnail
2022/01/19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對於「何謂真正的新聞記者?」的定義已經變得愈來愈模糊不清。近日一口氣看完Netflix製作的日劇《新聞記者 The Journalist》,當中的情節更加令我對這個問題愈來愈沒有概念。
Thumbnail
2022/01/02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1/02
近期,在香港的本土非主流書店愈來愈多,大家對於書店的印象,是否又是一如既往連鎖式,只有買書及打書釘? 還是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性?
Thumbnail
2021/10/31
到底有沒辦法透過機器學習去對資訊真偽進行辨認? 背後又是如何運作? 我在此只能以有限的認知作簡單實驗......
Thumbnail
2021/10/31
到底有沒辦法透過機器學習去對資訊真偽進行辨認? 背後又是如何運作? 我在此只能以有限的認知作簡單實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看完Netflix由藤井道人執導的《夜霧村莊》,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起Disney+由片山慎三執導的驚悚影集《噬亡村》。兩位日本新銳導演相繼用暗黑風格以封閉村莊作舞台,投影現代社會的困局,揭示人性的醜陋。
Thumbnail
看完Netflix由藤井道人執導的《夜霧村莊》,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想起Disney+由片山慎三執導的驚悚影集《噬亡村》。兩位日本新銳導演相繼用暗黑風格以封閉村莊作舞台,投影現代社會的困局,揭示人性的醜陋。
Thumbnail
以製造謎團、揭開謎底而推進劇情的《那個男人》,將三位主要角色城戶章良(妻夫木聰飾)、里枝(安藤櫻飾)、谷口大祐(窪田正孝飾)處理得層次分明、有條不紊,並圍繞在關懷邊緣的主題。
Thumbnail
以製造謎團、揭開謎底而推進劇情的《那個男人》,將三位主要角色城戶章良(妻夫木聰飾)、里枝(安藤櫻飾)、谷口大祐(窪田正孝飾)處理得層次分明、有條不紊,並圍繞在關懷邊緣的主題。
Thumbnail
標題真的超級長。 但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案子,來自北九州連續監禁殺人事件。 (莫名其妙的浪漫情懷...還是變態XDDD) 每個人遇事自保時都無法這麼坦誠吧?! 一定要為自己辯駁什麼的,但純子就輕輕一句帶過了,就像她在事件裡的存在感一樣。 人性很難懂,犯罪者的心理更難懂... 很一貫的園子溫。
Thumbnail
標題真的超級長。 但其實講的是同一個案子,來自北九州連續監禁殺人事件。 (莫名其妙的浪漫情懷...還是變態XDDD) 每個人遇事自保時都無法這麼坦誠吧?! 一定要為自己辯駁什麼的,但純子就輕輕一句帶過了,就像她在事件裡的存在感一樣。 人性很難懂,犯罪者的心理更難懂... 很一貫的園子溫。
Thumbnail
 菅田將暉主演的新作品《超慄方殺陣》,改編自1997年加拿大經典作品《異次元殺陣》,內容與主軸沒有太大變動,拿掉了當年頗有討論度的人種問題,轉而討論起日本社會的階級制度,也算是另一種獨特的本土化展現。 但實際的成品,卻遠沒當年《異次元殺陣》出色!實際的原因,或許仍在角色的定位上。
Thumbnail
 菅田將暉主演的新作品《超慄方殺陣》,改編自1997年加拿大經典作品《異次元殺陣》,內容與主軸沒有太大變動,拿掉了當年頗有討論度的人種問題,轉而討論起日本社會的階級制度,也算是另一種獨特的本土化展現。 但實際的成品,卻遠沒當年《異次元殺陣》出色!實際的原因,或許仍在角色的定位上。
Thumbnail
這年多以來我們因為疫情關係正在經歷很多新常態。我們從戲院看電影到串流,結果很多令我們期待的作品都要變成小螢幕觀看…結果有些東西真的一去不復返。 《電影之神》的原裝小說原本是拯救一本電影雜誌的故事,但到了山田洋次的手上,主角卻變成了拯救戲院和回顧電影旅途,看完之後總算理解了他的苦衷...
Thumbnail
這年多以來我們因為疫情關係正在經歷很多新常態。我們從戲院看電影到串流,結果很多令我們期待的作品都要變成小螢幕觀看…結果有些東西真的一去不復返。 《電影之神》的原裝小說原本是拯救一本電影雜誌的故事,但到了山田洋次的手上,主角卻變成了拯救戲院和回顧電影旅途,看完之後總算理解了他的苦衷...
Thumbnail
《重生之海》、《男人真命苦》、《在世界盡頭開始旅行》。
Thumbnail
《重生之海》、《男人真命苦》、《在世界盡頭開始旅行》。
Thumbnail
「樂園」與罪的距離是否真實存在?或許,《罪樂園》裡沒有任何人有罪,罰卻加諸在每個人身上,苟延殘喘而悲傷。
Thumbnail
「樂園」與罪的距離是否真實存在?或許,《罪樂園》裡沒有任何人有罪,罰卻加諸在每個人身上,苟延殘喘而悲傷。
Thumbnail
   日本電影自1950年代末期,發起新浪潮運動,催生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導演。特別是在2017年春季去世的鈴木清順,懂得在劇情通俗的黑幫電影,藉由背景、物件和顏色等,結合成相當有獨特風格,能在影像中,極
Thumbnail
   日本電影自1950年代末期,發起新浪潮運動,催生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導演。特別是在2017年春季去世的鈴木清順,懂得在劇情通俗的黑幫電影,藉由背景、物件和顏色等,結合成相當有獨特風格,能在影像中,極
Thumbnail
《肉體之門》雖是有點年紀的作品(1964年),鈴木清順導演的敘事毫不過時,除善用剪接快速呈現主角內心思想,影片利用疊影效果,讓片中身處不同位置的角色們得以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象徵這些角色或敵對(情敵)或曖昧(情慾)的對應關係;飾演阿梨的野川由美子,從膽怯到自信、從女孩到女人,每個轉折都詮釋得細膩到位
Thumbnail
《肉體之門》雖是有點年紀的作品(1964年),鈴木清順導演的敘事毫不過時,除善用剪接快速呈現主角內心思想,影片利用疊影效果,讓片中身處不同位置的角色們得以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象徵這些角色或敵對(情敵)或曖昧(情慾)的對應關係;飾演阿梨的野川由美子,從膽怯到自信、從女孩到女人,每個轉折都詮釋得細膩到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