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菸酒生修行之路前的時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y 安
離開前一份工作前,我就找好了現在這份研究護理師的工作,體力與時間精神壓力與在醫學中心急性病房工作的日子相比是輕鬆許多,雖說研究工作總有學不完的新事物等著被解決,但至少有正常作息及週休二日,從陀螺般的生活回到普通上班族作息,一開始很開心, 但放空久了,說不焦慮是騙人的,這焦慮來自於自己對現況的不滿足,總覺得目前尚無家庭照顧工作要執行的我,應該要將多出來的這些時間拿去充實自己,以應變未來的各種變化,拓展自己未來求職的廣度,因此報名參加了勞工健康服務護理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並考取職護執照,你說我想去公司當職護嗎?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只是覺得玩不起錢滾錢的遊戲,不如就裝備自己吧!也好在我向來對上課讀書考試並不排斥,於是我就讓這樣的課程填滿我兩個月的週末時光。
跟著教授和醫師做研究的這段時間,為了醫生的研究我花了不少時間鑽研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向工程師朋友請教寫程式相關問題,在投注許多時間與心血後,每每在兩眼發痠腦袋放空之際,總有會閃過可惜阿!作者不是我的念頭。我自己也知道我在中間參與早已超過原本這份工作所要求的,但是當你一開始做到了95分,接下來當然不可能拿80分出來交差,這樣的日子久了,想自己去讀研究所為自己努力的念頭就越來越強烈。
也因為目前研究工作對象是情緒疾患病人的關係,與個案因研究追蹤的密集往來互動,我想是出於信任他們開始主動傾吐自己的遭遇或是近況,身為護理師的我能做的就是傾聽,或是提供健康照護相關屬於我的守備範圍的建議,那些關於原生家庭、生命故事、待被梳理人生課題是現在的我愛莫能助的,也不在我的執業專業範圍。我想要更多,希望自己有更多能力助人,希望做自己的研究,開啟自己的事業同時保有更多的彈性,又或者想知道當遇到困難或是感覺卡關了,該如何自救或救人,這種種因素引起我考取臨心所的動機,而我也因此在過去一年成為在職考生,這中間的勞累與考前的焦慮就不加以贅述了,確定有考上後,心裡只有真是大感謝!
大概在今年四月中左右,一位同屆考取心理所的同學跟我詢問有關租屋的事情時,無意間得知他七月要進Lab,我這才驚覺天啊!是我現在工作的研究團隊太安逸嗎?研究生都九月開學才進來,其實學校也是說七月才會發布註冊相關資訊,頓時焦慮指數再度爆表,爬了一下網路上過去有關找指導教授的文後,我決定還是以我自己方式去聯繫教授,可能有工作歷練有差,我基本上把找教授這件事情當作去應徵一份新工作,因為最終決並要不要進去的還是自己跟教授。成功與教授聯繫上後,確認好大概必須要進Lab的時間,接下來最要緊的就是找新人並且準備交接,我又再一次的無縫接軌,就像我離開第一份工作時一樣,沒有休息沒有假期。
在這世界上未被COVID-19肆虐時,我本來希望如果成功考上研究所,我想要離職去歐洲走Camino de Santiago,對這段旅程的嚮往是透過一部德國電影《我出去一下》(Ich bin dann mal weg),但看來我可能要把這個願望放在我考到心理師執照之後了。
Film "Ich bin dann mal weg" Foto: Warner Bro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週週榻榻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這兩個月和安輪流擔任週週榻榻米的每週寫手,剛開始好多內容迫不急待的想分享,卻發現自己持續不到兩個月竟遇到寫作頻瓶頸。也許是大多時間將心思投入工作,而少了能認真沈澱整理人生的時光 ; 亦也許是接觸的事物雖廣卻很片段,顯得好不容易確立一個抒發的主題卻在文字中迷失不了了之。
by 安 此時此刻的我28歲,女性未婚無子女,在醫學院、醫療院所奔波擔任研究護理師的工作,外語能力部分不是天才但也通德語英語,在台北領著普通的薪水、與另外三位與我年齡相近的女生合租房子,今年在職的情況下考取臨床心理所且準備就讀,自15歲至今我讀書的時間很長,從外語轉跳到護理現在又跨足心理的過程中,
我有一隻貓,半年後又來了一隻。她們一隻是不斷散發遠距離愛的三花 ; 一隻是極度無貓格、任何時候都會四處撒嬌的橘白。 養貓之後我才明白「寵物就像你家人」的感覺,相處久了自然而然會理解她們的個性、她們的眼神甚至一口喵喵的語氣。
|解放過去一年禁錮在書房裡的靈魂 以往登山經驗僅限於郊山踏青,最劇烈的一次就屬爬加里山的一日行程。過去一年為了準備研究所考試,在職考生實在不容易,幾乎所有的空閒時間、週末通通拿來讀書,盡可能的將專業知識一一塞進有限的腦容量,原有的運動時間也跟著減少了,實在不是什麼好榜樣,好在今年年初很幸運
Vivre pour travailler ou travailler pour vivre. 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近30而立的我,常在思考為了生活而工作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小時候登山健行等日曬或有被蚊蟲叮咬可能性的戶外活動,向來不是我度過寶貴假期的首選...
    最近這兩個月和安輪流擔任週週榻榻米的每週寫手,剛開始好多內容迫不急待的想分享,卻發現自己持續不到兩個月竟遇到寫作頻瓶頸。也許是大多時間將心思投入工作,而少了能認真沈澱整理人生的時光 ; 亦也許是接觸的事物雖廣卻很片段,顯得好不容易確立一個抒發的主題卻在文字中迷失不了了之。
by 安 此時此刻的我28歲,女性未婚無子女,在醫學院、醫療院所奔波擔任研究護理師的工作,外語能力部分不是天才但也通德語英語,在台北領著普通的薪水、與另外三位與我年齡相近的女生合租房子,今年在職的情況下考取臨床心理所且準備就讀,自15歲至今我讀書的時間很長,從外語轉跳到護理現在又跨足心理的過程中,
我有一隻貓,半年後又來了一隻。她們一隻是不斷散發遠距離愛的三花 ; 一隻是極度無貓格、任何時候都會四處撒嬌的橘白。 養貓之後我才明白「寵物就像你家人」的感覺,相處久了自然而然會理解她們的個性、她們的眼神甚至一口喵喵的語氣。
|解放過去一年禁錮在書房裡的靈魂 以往登山經驗僅限於郊山踏青,最劇烈的一次就屬爬加里山的一日行程。過去一年為了準備研究所考試,在職考生實在不容易,幾乎所有的空閒時間、週末通通拿來讀書,盡可能的將專業知識一一塞進有限的腦容量,原有的運動時間也跟著減少了,實在不是什麼好榜樣,好在今年年初很幸運
Vivre pour travailler ou travailler pour vivre. 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近30而立的我,常在思考為了生活而工作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小時候登山健行等日曬或有被蚊蟲叮咬可能性的戶外活動,向來不是我度過寶貴假期的首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天上班越來越不開心。 我開始思考,當初選擇護理的初衷是什麼?期望自己是成為這樣的護理師嗎? 或許才剛剛成為第一年的菜鳥而已,還有很多等著我去發掘和探索。 但是看著學姐們,我覺得若繼續待下去,我可以想見自己未來應該也是那個模樣吧! 就是現在的我,如此重覆的過了好幾年。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關於護理這個path,我給自己兩個問題,我想知道: 我能否讀書? 我能否工作? 在讀書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醫學方面的學習是有興趣的; 去實習,我對照顧病人是有興趣的。現在,開始工作了,我正在經歷的是第二了問題:我是否做的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我現在工作的這間醫院叫做是Generatio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天上班越來越不開心。 我開始思考,當初選擇護理的初衷是什麼?期望自己是成為這樣的護理師嗎? 或許才剛剛成為第一年的菜鳥而已,還有很多等著我去發掘和探索。 但是看著學姐們,我覺得若繼續待下去,我可以想見自己未來應該也是那個模樣吧! 就是現在的我,如此重覆的過了好幾年。
Thumbnail
從畢業後成為急診護理師到轉任研究助理,再到北漂的過程。其中描述了迷茫的職涯抉擇,以及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領域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護理系畢業後,首次進入加護病房的經歷。透過真實的故事,分享護理人員工作的細節和挑戰。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Thumbnail
當初心理系畢業不走諮商,是因為不想接觸精神病患,結果開始接手員工關係的業務後,竟然回到了心理系的本業。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在護理界的經歷和尋找下一個成就感的旅程。從急診護理到醫學中心護理生涯的轉變,我逐步實現了許多成就,但也開始感到空虛。在這篇文章中,我尋找著踏實感和下一個成就,並分享了自己的生活與追求。如果你對護理、理財、烹飪和攝影感興趣,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和Dcard帳號。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關於護理這個path,我給自己兩個問題,我想知道: 我能否讀書? 我能否工作? 在讀書的時候,我發現我對醫學方面的學習是有興趣的; 去實習,我對照顧病人是有興趣的。現在,開始工作了,我正在經歷的是第二了問題:我是否做的了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我現在工作的這間醫院叫做是Generatio
許久沒寫文了,想不出甚麼開場白,趁著最近人生的波動期,加減寫寫關於我的精神科工作和身心靈學習的過程,事實上走在科學跟靈性的兩邊,摩擦的途中還是有很多矛盾的。 先說,我覺得我的工作,是在陽光稀微的地方,盡量找陽光,所以曾經有陣子我常說,就當作是心理的感冒,感冒了就要吃藥,然後好好養著。如果把這種不會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