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轉職真的不是件容易事|從植物醫學走到人資(一):內在準備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履歷撰寫」、「面試新工作」、「離職舊東家」,最終有一家公司是願意「冒風險」嘗試一個跨領域的新人。

這篇一方面跟大家聊聊轉職的路怎麼走,我自己的心路歷程。


raw-image



一、離開需要勇氣,也需要下定決心

在去年七月在斷更前,我有在版面上分享一篇【關於分手分手的最後一段路】,也停止了更新才剛萌芽的podcast,在失去一段關係後,我失去了我原本對人生未來的想像,我以為未來會如我想像的持續下去。

坐在地板的我,持續的深呼吸,心裡感覺非常的空虛,彷彿人生沒有了意義,我知道我還活著,我苦笑著:「原來空虛,比甚麼情緒都來的難受」。

有幸朋友的支持與接納,我只是少了一個人愛我,但我知道我還是被很多人愛著的,儘管不是親密關係,每個人的關懷,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沒有情緒的心靈,再次被眼淚灌滿,我也找到自己。

躺在床上的我:「如果我可以愛一個人,會願意犧牲奉獻我的全部,那我何不,這樣愛自己呢?用盡全力的愛自己,為自己努力。」

這樣的一個信念,我為自己一直不滿的現況下了一個決定:

「是時候為了自己想要的日子而努力了,離職吧」

回到生涯來說,關係絕對影響著人的職涯選擇,也因為這段經歷,我對此更有體會,關係既是束縛,也是動力,有人因為伴侶而努力扛起家庭,也有人因為伴侶而扛住離職倦怠,也有人因為失去一段關係而讓重心回到自己。

不論如何,希望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多為了自己的渴求,有意識地做決定,我們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身不由己,只是前進與後退都有我們會得到和失去的。

如果什麼都想要就什麼都要不到,你不過是個凡人而已

短暫的失去人生意義,不代表我們失去自己。那些曾經被我們遺忘的自己,終將會在午夜夢迴提醒著自己,「我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將是我們一輩子睡覺前的聲音。

如果你正在因為情緒而失眠,非常建議你職涯諮詢或是心理諮商,不論任何資源,因為這個聲音不會因為你無視就消失的。


二、內在的現實感

(1)我是自己最大的個案

很多個案在接受職涯諮詢大多都會更有意識的認識自己的性格、價值需求和能力,越有意識的好處是我們更認識自己,越知道我們想要怎樣的人生。

在去年的後半年,我暫停了我的職涯諮詢服務,在眾多職涯的專家面前,我總覺得我少了很多我想要做的專業,毅然決然的不再宣傳,我知道我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個案。

如果職涯諮詢師自己都沒有過好自己想過的日子,怎麼安心呢?又如何說服的了眼前的個案,我有足夠的專業幫的了你?這是我發自靈魂對自己的叩問。

(2)分裂的自己

仍在前一份工作的我,其實每天都過得非常過勞,上班做的事技術、行政與專案管理,下班的人生更像一個心理人,每每遇到自我介紹的時刻,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敘述我自己,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性格與天賦,並非真的在「植物醫學」,我就算有近八年的學習與專業,但相較於與人相關的專業,我可以明顯感受到我自己發自內心的熱忱的差異。

我可以下班甘心騎一小時的路程到台北上我喜歡的心理學課程,但我就是不想要下班了,還打開農藥或病蟲害專業的書籍。

我潛意識清楚,我永遠都卡在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態,貌似斜槓的很有趣,但更多的是,研究員對我來說充其量是為了生存而做的工作。

而我真的想要繼續發展這個專業嗎?我閉起眼睛,試著想像十年後的自己.....

如果要割捨掉其中一個專業,是心理呢?還是農業呢?

我眼睛張開,我自己內心很清楚地意識到,我自己無法割捨的是心理學,或是說這一切跟人有關的觀察與體悟,這些更靠近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很努力,我很感謝我的努力,但人生不是只有努力,有時候清楚自己的能耐,清楚自己的本性,看著自己為人生的努力換來什麼,如果看不到未來,那離開與割捨就是必然的。


三、外在的現實感

我相信人的發展性是有無限可能的,但世界的運作及人本身是有限資源組成的,我的年紀也是有限的,27歲的年紀不是那種不需要思考未來的年紀,這時代早已不是一份工作可以做到老的那種時代,我必須看到職場的現實。

時代不同了,思維也要有所改變。

(1)產業與企業的衰敗

在進入職場的兩年,因為科系的關係,產學合作發展的比其他科系來的更不成熟,產業的紅利早已消失了,台灣農業的問題盤根錯節的,政治、法規、市場和環境,綜合起來的產業,裡頭有太多失靈的系統,讓專業無法改變現況,讓專業無法變現成薪資,這些問題也讓很多在體制內的青年無法繼續下去,我很清楚問題,不是我一個凡人可以撼動的,不論理想如何,回到柴米油鹽,個人的職涯無法繼續推進,企業產品利潤的下降,專業流失,更不用期待老化的企業能夠重新回春。


(2)公司才不在乎你的生涯發展

在《主人思維》韋丞老師就大力提醒:「大部分的公司不在乎你的發展」、「當你不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你的覺醒才會開始」

公司在乎的是賺多少錢、你能夠為公司賺多少錢,有賺錢當然可以很慷慨,但不賺錢,往往很難真的那麼有餘力去面對各種,但不專業的公司管理,是欠缺專業意識,去重新改革,甚至選擇壓榨員工,這往往是常態。當然沒有完美的公司,但來到商業來看,公司的營運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我知道就算我再如此不捨我的學問,都無法為我得到我想要的生活,不代表這些知識不重要,我為此寫了許多文章,就是期待著曾經的自己可以為路過的人們更能面對這個產業。

不是這個產業和公司不好,而是在這裡我得不到我要的,我成長了很多,但為了自己的人生,我必須離開。

把天秤放在眼前,如果把資源都放在兩邊,只會變成半吊子的我,那我決定把資源放在更符合自己天性的專業。

前幾天與大學同學笑說,在同年紀的其他人,有些人早已成家立業,但回頭看他們的科系與職業,去看他們的薪資,的確職業類別實在是無可奈何。

世界是不公平的,我也曾經抱怨過,但與其抱怨,不如起身改變自己。話雖如此,走起來,確實非常辛苦,我可以理解那些抱怨的人,面對茫然的未來,既害怕面對改變,又渴求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種渴求與恐懼交雜的複雜情緒。


人生真的很不容易,我更可以體會到每個個案來到我面前,他們的心情與茫然。

(下一篇生產中)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我的臉書看更多資訊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如果你有生涯上的困難,歡迎點入報名。【職涯諮詢

昆陽 Peace 2023.3.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72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4/03/16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談薪資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包括不要開價過高、勝任度足夠才有籌碼、面試即談判等觀念及例子。此外,也提到了在談條件後一定要看到正式的錄取信等。文章分享了談薪資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應注意的原則。
Thumbnail
2024/03/16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談薪資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包括不要開價過高、勝任度足夠才有籌碼、面試即談判等觀念及例子。此外,也提到了在談條件後一定要看到正式的錄取信等。文章分享了談薪資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應注意的原則。
Thumbnail
2023/08/21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Thumbnail
2023/08/21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Thumbnail
2023/08/15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Thumbnail
2023/08/15
招募往往都是人資入門的第一個工作,近期又因為假性「大缺工」,企業開始重視人資招募的專業,期待一個專職招募可以解決招聘與人才流失的問題。 如果你是想要做內勤類的人資,這篇也是揭露人資招募在做什麼,他可能與你想的不同,而如果是想要做人資但不知道招募在幹嘛的朋友,這篇推薦給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Thumbnail
  今年五月,我從學生時代實習就待著的建築事務所離職了。離職不是一件簡單且容易的決定,工作上計畫結案、人事交接、廠商聯絡……等項目都是小事,最重要的事情是:「我有了想做的事,我想去試試看。」   在下離職決定之前,我有過幾段起伏的生活經驗,決定趁這段短暫空閒的時間書寫下來,留作紀錄給未來的自己翻閱。
Thumbnail
續上一篇,當我下定決定想要轉職後,真正有意識下了這個決定後,我想要做人資,而人資是做什麼的? 那感覺,我看向我想去的遠方,但前方不是光亮的,而是一片昏暗,彷彿我陷入了另一個絕望:我知道,我想前進,但路在哪裡? 這篇其實也非常想要跟大家說,路是有的,我們要拿起手上的手電筒,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Thumbnail
續上一篇,當我下定決定想要轉職後,真正有意識下了這個決定後,我想要做人資,而人資是做什麼的? 那感覺,我看向我想去的遠方,但前方不是光亮的,而是一片昏暗,彷彿我陷入了另一個絕望:我知道,我想前進,但路在哪裡? 這篇其實也非常想要跟大家說,路是有的,我們要拿起手上的手電筒,一步一步地走過去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先跟大家說我從植物醫學轉職到人資,從去年七月萌芽想法到今年二月,將近八個月的時間,我割捨掉我學習了七年的專業,專心的把資源都投入到職涯諮詢師與人資上。 我自己笑說,我在輔導個案,卻沒有自己走過那段歷程實在沒什麼立場,現在我自己走過一趟,從被「職涯諮詢」、「確定職涯方向」、「投入學習」
Thumbnail
最近離職了,也找到新的工作了,心情其實很複雜,不知道從何說起,領了離職證明,看著大家都很祝福的神情與語氣,其實非常感動,原來離開並不是背叛,而且可以收到祝福。 大學畢業後,研究所挫敗後,從園藝工人很野的跑跑跳跳,到農藥技術代表,從農田到辦公室,苦腦著如何進行試驗,以及到底試驗站要如何進行。
Thumbnail
最近離職了,也找到新的工作了,心情其實很複雜,不知道從何說起,領了離職證明,看著大家都很祝福的神情與語氣,其實非常感動,原來離開並不是背叛,而且可以收到祝福。 大學畢業後,研究所挫敗後,從園藝工人很野的跑跑跳跳,到農藥技術代表,從農田到辦公室,苦腦著如何進行試驗,以及到底試驗站要如何進行。
Thumbnail
沉寂了一陣子,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近況,有長期追蹤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其實是有正職的在經營這個專頁,然後因為興趣開始寫作和閱讀、開始學習當職涯諮詢師。 ​ ​ 擔任職涯諮詢師的確常常被問到或是自問:「你才出社會幾年,憑什麼當職涯諮詢師?」;「你又不是心理系,憑什麼?
Thumbnail
沉寂了一陣子,也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近況,有長期追蹤的朋友可能知道,我其實是有正職的在經營這個專頁,然後因為興趣開始寫作和閱讀、開始學習當職涯諮詢師。 ​ ​ 擔任職涯諮詢師的確常常被問到或是自問:「你才出社會幾年,憑什麼當職涯諮詢師?」;「你又不是心理系,憑什麼?
Thumbnail
人生中的負面想法,也是成長中的養分。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我們通常都得承認,那些曾經覺得痛或是不美麗的經歷,事後往往回味無窮,反正,如果沒有得到,至少要學到。 反省ing 當我興致勃勃的請教有沒有機會重新被考慮為正職時,我得到的答案是: 路不是走到盡頭,只是該轉彎了。
Thumbnail
人生中的負面想法,也是成長中的養分。雖然覺得莫名其妙,但是我們通常都得承認,那些曾經覺得痛或是不美麗的經歷,事後往往回味無窮,反正,如果沒有得到,至少要學到。 反省ing 當我興致勃勃的請教有沒有機會重新被考慮為正職時,我得到的答案是: 路不是走到盡頭,只是該轉彎了。
Thumbnail
​會成為職涯諮詢師,正因為我明白職場有諸多困難,所以更有動力來研究來思考,曾經的掙扎,也讓我可以更同理大家的痛苦與掙扎,全力的的尊重每個人的痛苦,但也相信你有為此脫困的能力。​ ​你要相信你自己。
Thumbnail
​會成為職涯諮詢師,正因為我明白職場有諸多困難,所以更有動力來研究來思考,曾經的掙扎,也讓我可以更同理大家的痛苦與掙扎,全力的的尊重每個人的痛苦,但也相信你有為此脫困的能力。​ ​你要相信你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