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不只要認錯還要能改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很喜歡看臉書上的動態回顧,透過當時留下的紀錄,一年年的看有種奇妙的感覺,像是把自己的生命拉開了時間軸,看見自己年輕時的氣盛,以及憤世嫉俗,從這些紀錄中看見自己的蛻變,其實是有點感動的。也因為希望明年、後年的自己,能看見這篇作為警惕,提醒自己千萬別再犯這種不應該的錯誤。


由於公司將員工分艙上班,因此員工被限制不能任意到其他部門或單位,所有的行政文件採用電子化或email,這天客戶email要求我們更改設計圖,這已經是客戶第五度提出修改要求,而且要求改主要設計結構,而這個設計結構是我們第一版設計圖內容,我沒有多想也沒有多問,就把客戶信件翻譯轉寄給設計課。


沒多久,設計主管打了內線來問:「為什麼客戶又要改回原來的版本?他不是說第二版設計她很滿意,現在又改回第一版,改來改去到底是為什麼?」我說:「客戶只說他的客戶後來覺得第一版比較好。」

主管說:「那你沒問客戶為什麼要這樣改?」我說:「客戶就只有來信說覺得第一版比較好,那我還要問什麼?」

即使沒能面對面看到對方的表情,但我隱約感覺,主管這時回覆我的語氣開始出現不悅,他說:「這樣一直改來改去,到底是要哪一版?到底想要怎樣?」我聽了語氣也開始激動回:「客戶就說她認為第一版比較好,難道要我去質疑客戶為什麼一直改嗎?」

主管回以強硬的態度以及帶著怒氣的聲音:「你跟客戶怎麼溝通我不管,但這樣一直改,到底是怎樣?」我忍不住也激動拉高語調:「客戶就沒有多說,只是經過比較,就這樣而已,這要叫我怎麼問?難道我們要對客戶反覆更改生氣?」

主管以憤怒的聲音說:「我們難道不能跟客戶反應?我當然氣客戶反覆,我更不爽的是你的態度。」我沈默了一秒,壓抑情緒試著用緩慢沈穩的語調回:「好!我剛剛激動了點,我的態度欠佳,我道歉,造成設計麻煩,我也道歉,現在麻煩照客戶意思更改設計圖,可以嗎?」主管沈默了一秒說:「當然是麻煩,但態度令人不爽。」說完便掛上了電話。


我滿心不悅地盯著客戶的那封來信,想起上班前才看到一篇職場相關文章,裡面寫著:「跟主管爭吵,要不就是被開除,要不就是準備辭職不幹,職場上與主管爭吵是大忌。」才看完文章不過一個小時,我這個資深職場工作者,就犯了這個大忌,而且一踩就採高階主管的底線,這下真是拿石頭砸自己腳了!


我冷靜下來回想剛剛爭吵的過程,找出幾個需要解決的重點:

1.設計主管是個不擅言詞表達的人,依照以往配合的經驗,他不是會故意刁難的人,但他卻一直反覆問為什麼客戶一直改,這提醒我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件事,這是交易將近十年的客戶,但這卻是第一次發生這種反覆更改的狀況,雖然客戶說是他的客戶更改,但明明前幾封信件,他的客戶才說對我們產品很滿意,怎麼兩天後又推翻了?這其中必定有決定性因素,我只看到信件的表面,卻沒做更深的思考。


2.不管是同事或是朋友,我都幫大家解決溝通障礙的問題,而且我跟主管交情很好,但我卻犯了最簡單的向上溝通大忌—不尊重,這不就是老天爺給我一記警棍,再好的交情如果少了該有的尊重,無疑就是挑釁激怒對方。


3.我當下道歉了,但我自問,我道歉的誠意夠嗎?還是只是當下直覺為了請求對方協助的退讓之詞?


4.一時的情緒失控,讓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不僅損害彼此長久累積的交情,也耗損的自己在公司中累積許久的口碑,即使我道歉,但不代表能獲得對方的原諒,這些都是我應該可以避免但卻一腳用力踩進去,證明破壞比建設更容易。


冷靜找出脈絡後,我做了兩件事:

對外:跟代理說明老客戶這樣的反覆修改有些不合理?請代理務必協助詢問為什麼發生這樣的狀況?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這樣反覆造成雙方時間的浪費?

對內:我欠主管一個正式的道歉,不管什麼樣的形式,我都必須再次展現誠意道歉。

果不其然,主管果然旁觀者清,看出其中的微妙的不對勁,原來客戶面對的是他們最大的客戶,這個客戶因為有不同年代的機種,我們提供的第一版設計是2020年跟客戶討論過的修改版,而客戶說他們很滿意2018年的設計,希望照舊,但後來他們再次比較其他產線但規格不同的產品,發現2020年我們的設計讓產品良率更好,於是要求我們又改回第一版的設計,而客戶的設計人員之所以沒有發現這個差異,主要是因為原來資深設計主管染疫死亡,在倉促情形下,接手的設計人員一團混亂,所以疏忽了。


我把這些用email跟主管報告,也跟主管道歉,之所以用文字,是因為發現主管今天有許多會議,無法親自講到話,但也許明天吧!我該親自面對面的慎重道歉,此時此刻,該維持的是社交距離,而不是我們彼此的爭吵距離。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錯誤篇

#犯錯不只要認錯還要記得改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4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客戶交辦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代替他先去跟老闆打我同事的小報告,而且後面還說他會問老闆答覆,也就是說這任務要驗收的,若老闆一問三不知他下一個要客訴的就是我了。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禍事。這一局也太逆風了,且看我如何打法。
Thumbnail
客戶交辦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代替他先去跟老闆打我同事的小報告,而且後面還說他會問老闆答覆,也就是說這任務要驗收的,若老闆一問三不知他下一個要客訴的就是我了。 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禍事。這一局也太逆風了,且看我如何打法。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Thumbnail
要怎麼讓人意識到錯誤,自己又怎麼面對錯誤,原來認知和錯誤才是團隊成長的關鍵。 或許知道機會得來不易,或許知道外面競爭強烈,就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求生意志之下,導致早期在擔任管理或mentor時,對於同事和團隊成員的態度都相當苛刻,也許當時的我也沒有發現,自己的風格是讓人厭惡的。 面對散漫的同事 知錯
Thumbnail
這兩天為了工作上的事情跟主管有很大的爭執,主管在這件事上面的態度是,認為我應該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但整件事情的流程明明是另一位同事的工作職責,主管卻繞過她隻字不提。
Thumbnail
這兩天為了工作上的事情跟主管有很大的爭執,主管在這件事上面的態度是,認為我應該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但整件事情的流程明明是另一位同事的工作職責,主管卻繞過她隻字不提。
Thumbnail
其實,每每要下筆時,我都覺得慚愧。 因為每次我要寫作時,就是把發生的事記錄起來並和你們分享。 好像日記一般,在我的文章列表裡,記錄著我和身邊的人的喜怒哀樂。 我都想哈哈大笑自己的靈感! 就在前幾天的某天,那天從早到晚,一連串的轟炸我的腦神經,從朋友到同事,好像我的對話在不同的空間一樣,雞同鴨嘴。
Thumbnail
其實,每每要下筆時,我都覺得慚愧。 因為每次我要寫作時,就是把發生的事記錄起來並和你們分享。 好像日記一般,在我的文章列表裡,記錄著我和身邊的人的喜怒哀樂。 我都想哈哈大笑自己的靈感! 就在前幾天的某天,那天從早到晚,一連串的轟炸我的腦神經,從朋友到同事,好像我的對話在不同的空間一樣,雞同鴨嘴。
Thumbnail
客戶改變決定,告訴L無法同意延遲交貨的時間,因為客戶方的大主管不同意,但偏偏這是不得不的延遲,也實在無法縮短時間,L請客戶再去跟大主管說明,客戶說除非你們說服我們大主管同意,正當L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時,前輩A的無意介入,卻讓事情會有所翻轉?站在對方的視角看事情,就能找出翻轉的關鍵點。
Thumbnail
客戶改變決定,告訴L無法同意延遲交貨的時間,因為客戶方的大主管不同意,但偏偏這是不得不的延遲,也實在無法縮短時間,L請客戶再去跟大主管說明,客戶說除非你們說服我們大主管同意,正當L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時,前輩A的無意介入,卻讓事情會有所翻轉?站在對方的視角看事情,就能找出翻轉的關鍵點。
Thumbnail
職場菜鳥,不敢反駁主管級,即使那人不是我的直屬上司。。。
Thumbnail
職場菜鳥,不敢反駁主管級,即使那人不是我的直屬上司。。。
Thumbnail
那天忍不住在mail中跟協力廠商埋怨,信件寄出沒多久後,負責業務來電致歉,我沒有苛責對方太多,但掛上電話後,我想著剛才業務的道歉,身為業務與客戶的我,對於這個業務的道歉是不高興的,身為業務的我也想,如果是我會怎麼做?任何客訴一定都有風險,道歉有好有壞,道歉前要好好思考。
Thumbnail
那天忍不住在mail中跟協力廠商埋怨,信件寄出沒多久後,負責業務來電致歉,我沒有苛責對方太多,但掛上電話後,我想著剛才業務的道歉,身為業務與客戶的我,對於這個業務的道歉是不高興的,身為業務的我也想,如果是我會怎麼做?任何客訴一定都有風險,道歉有好有壞,道歉前要好好思考。
Thumbnail
我滿心不悅地盯著客戶的那封來信,想起上班前才看到一篇職場相關文章,裡面寫著:「跟主管爭吵,要不就是被開除,要不就是準備辭職不幹,職場上與主管爭吵是大忌。」才看完文章不過一個小時,我這個資深職場工作者,就犯了這個大忌,而且一踩就採高階主管的底線,這下真是拿石頭砸自己腳了!
Thumbnail
我滿心不悅地盯著客戶的那封來信,想起上班前才看到一篇職場相關文章,裡面寫著:「跟主管爭吵,要不就是被開除,要不就是準備辭職不幹,職場上與主管爭吵是大忌。」才看完文章不過一個小時,我這個資深職場工作者,就犯了這個大忌,而且一踩就採高階主管的底線,這下真是拿石頭砸自己腳了!
Thumbnail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Thumbnail
看了那麼多溝通、心理學的書後,我開始觀察自己的溝通日常。 有個奇妙的小發現,我開始還算能接受「衝突」發生,不是因為我很享受跟別人吵架或是有情緒上的糾葛,當下是很不舒服,但我開始運用了表達感受與需求的學習,從中也自己設定了一些跟比較親密的朋友的問題,作為雙方的回答,就像是有個無形的諮商師在引導我一樣。
Thumbnail
其實,這個問題在職場上,可說是每天都會上演的戲碼,結果總是浪費彼此許多寶貴時間、更打擊了屬下的信心。 因此,不論是在業界實習或是進入職場,首先最重要的必備力就是「溝通力」。而這系列,將會蒐集生活或工作上會面臨的各種真實情況,晶晶教練讓你有問有解!
Thumbnail
其實,這個問題在職場上,可說是每天都會上演的戲碼,結果總是浪費彼此許多寶貴時間、更打擊了屬下的信心。 因此,不論是在業界實習或是進入職場,首先最重要的必備力就是「溝通力」。而這系列,將會蒐集生活或工作上會面臨的各種真實情況,晶晶教練讓你有問有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