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桌遊認識兒童權利公約 -「律師大爆炸」CRC桌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律師大爆炸」是一款以兒童權利公約為設計主題的議題桌遊,讓孩子與大人可以透過遊戲學習的方式,輕鬆認識兒童人權!採陣營合作對抗的方式,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事務所的律師,目標是當上所長接班人,在遊戲過程中,玩家要合作,一起接案件、寫卷宗,還有上法庭。
充滿童趣的插圖及遊戲素材,讓認識兒童權利這件事變得更好玩!
遊戲裡,以小鴨為主角,講述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想要解決這些案件,玩家們必須去了解每個案件背後的兒童權利,其中包含生存與發展權、健康權、教育權、休閒與遊戲權、不受歧視權、不受暴力傷害權、參與及表意權、隱私權。此外,玩家需要團隊合作,並且同時要用一些手段,讓自己能夠比對方更快達成目標…..
遊戲中的案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可以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引發孩子對人權議題的興趣,是適合應用在教學中的教材資源!


律師大爆炸CRC桌遊

主題│兒童人權、兒童權利公約
適合年齡│ 10歲以上
人數│ 4或6名玩家
時間│ 30-60分鐘
台灣展翅協會出版

🌟 訂購《律師大爆炸》桌遊
🌟 遊戲說明影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86內容數
展翅致力於推動兒少性剝削防制、守護兒少上網安全、協助受害兒少身心復原、提倡兒童人權,致力找回兒少的笑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展翅協會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南韓「N號房」案中,加害人利用社群網站或交友軟體搭訕女學生,偽裝成同年紀的學生與對方聊天,再逐步性勒索被害人。當台灣社會仍震驚於南韓「N號房」案,我國每年都有數百名兒少為性剝削受害者,台灣展翅協會Web547檢舉熱線2020年亦接獲647件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影像檢舉。台灣難道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
你知道孩子在網路上做什麼嗎?我們在教導孩子現實中的言行及對於人事物的界線時,是否也用同樣的方式了解孩子在網路中看什麼?與誰同行?網路性剝削不須透過人與人直接接觸,只需要網路、一台手機,就可誘導孩子踏入性剝削的陷阱中,我們如何在數位世界中理解和陪伴孩子呢?展翅提供家長一些建議,您可以這樣與孩子展開討論
南韓「N號房」案中,加害人利用社群網站或交友軟體搭訕女學生,偽裝成同年紀的學生與對方聊天,再逐步性勒索被害人。當台灣社會仍震驚於南韓「N號房」案,我國每年都有數百名兒少為性剝削受害者,台灣展翅協會Web547檢舉熱線2020年亦接獲647件兒少性虐待/性剝削影像檢舉。台灣難道真的可以置身事外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從小我就特別偏愛RPG角色扮演類型的遊戲,所以在書店裡面看到封膜包著的理財勇者RPG 光看封面介紹就入手買下了 這本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用了12種非常貼近孩子會遇到的日常生活情境,結合有點類似像是心理測驗的概念,讓孩子選出在那樣的情況下會做出的哪個選項的決定後,每個選項都有各自不同的技能點數,最後
Thumbnail
進入了訴訟階段後 我在網路上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我也在現實的法院課程中遇到比我處境更艱難的同學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 我想可以代表我們這群 「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爸爸們」 真心想要對抗的就是: 《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Thumbnail
二十二部曲 心得_3 @ 2024 2/6〔三國二十二部曲 麻豆社 北極熊班〕
什麼是【#兒童遊戲權】呢?阿汀要幫大家重點連載以下這篇國北教大文教法律所碩士石鎮嘉的論文 <兒童遊戲權之研究-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一條檢視我國兒童遊戲權之保障> :
Thumbnail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第十二條和第三十一條,揉合在一起,叫作「兒童遊戲參與表意權」XD,但是一張理論短短幾字,要用更多實務操作來落實執行⋯
#ChildInTheCity #為何兒童遊戲該放在政策優先(2018 年 4 月)去年十一月,倫敦有一場「都市化環境的兒童遊戲研討會」,而「城市中的兒童」網站最新貼文,就是英國兒童遊戲政策作者及主講者 Adrian Voce 的文章,是從他《遊戲政策 (Policy for Play) 》書中⋯⋯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從小我就特別偏愛RPG角色扮演類型的遊戲,所以在書店裡面看到封膜包著的理財勇者RPG 光看封面介紹就入手買下了 這本非常有趣的概念是用了12種非常貼近孩子會遇到的日常生活情境,結合有點類似像是心理測驗的概念,讓孩子選出在那樣的情況下會做出的哪個選項的決定後,每個選項都有各自不同的技能點數,最後
Thumbnail
進入了訴訟階段後 我在網路上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我也在現實的法院課程中遇到比我處境更艱難的同學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 我想可以代表我們這群 「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爸爸們」 真心想要對抗的就是: 《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Thumbnail
二十二部曲 心得_3 @ 2024 2/6〔三國二十二部曲 麻豆社 北極熊班〕
什麼是【#兒童遊戲權】呢?阿汀要幫大家重點連載以下這篇國北教大文教法律所碩士石鎮嘉的論文 <兒童遊戲權之研究-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一條檢視我國兒童遊戲權之保障> :
Thumbnail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第十二條和第三十一條,揉合在一起,叫作「兒童遊戲參與表意權」XD,但是一張理論短短幾字,要用更多實務操作來落實執行⋯
#ChildInTheCity #為何兒童遊戲該放在政策優先(2018 年 4 月)去年十一月,倫敦有一場「都市化環境的兒童遊戲研討會」,而「城市中的兒童」網站最新貼文,就是英國兒童遊戲政策作者及主講者 Adrian Voce 的文章,是從他《遊戲政策 (Policy for Play) 》書中⋯⋯
Thumbnail
猶記得前陣子發生國中生割頸事件震驚全台,而校園內所發生的眾多紛擾也不僅止於校園霸凌,同儕之間相互捉弄或是言語嘲諷,都很容易引發衝突而觸犯法律,而這本書的作者吉靜如是少年調查保護官,她在少年法庭上遇過無數的案例,也基於加強法治教育的前提而寫下這本書作為預防犯罪的提醒。 書中不只是提到常見的霸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