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進入了訴訟階段後

我在網路上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我也在現實的法院課程中遇到比我處境更艱難的同學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

我想可以代表我們這群

「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爸爸們」

真心想要對抗的就是:

《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首先

所謂的最小變動原則就是:

如果幼兒已經在某個環境待上一段時間

為了避免重大的改變影響幼兒

法院傾向讓判決偏向最小變動原則

例如:

就算娘家讓幼兒暴露在二手菸 三手菸的環境

如果幼兒已經在這樣的居住環境待上一陣子

法院還是傾向不變動

但是請問法律是變相的鼓勵自行分居並且把孩子帶走嗎?

反正先搶先贏

最小變動原則就對了

我因為不想要跟相對人爭來爭去

讓小孩淪為被搶奪的對象

所以我才不去做這種自私的行為

但是不代表我認同最小變動原則


再來

所謂的幼兒從母原則就是:

因為未成年子女還小

所以應該由媽媽擔任主要照顧者

(除非媽媽有重大犯罪或是吸毒或是嚴重的虐待)

這在邏輯上是完全死亡的詮釋

為什麼還小就屬於媽媽?

哺乳?醫學已經證實喝奶粉的寶寶一樣健康。

媽媽比較會照顧?我不認為絕對如此。


法院會考慮到爸爸或媽媽誰能給孩子輸出穩定的情緒價值嗎?

不會。


會考慮到媽媽的居住環境或同住者是否對孩子有負面影響嗎?

很難。


會考慮到「媽媽或其同住者對爸爸家暴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嗎?

不可能。爸爸有保護令是你家的事,保護令又不是發給子女。


法院的見解才不管你情緒多穩定

或者爸爸有沒有保護令

或是未成年子女有沒有目睹暴力的情況


但一個公正的判決

應該要有完整的綜合考量

所以我不認同無腦的幼兒從母原則






我不否認當今有好法官

但是你們知道有的法官是判決書怎樣好寫

就怎麼判嗎?

這在司法界是多麼細思極恐的事

改善的機會渺茫


我們來看一下數據:

律師說親權判給爸爸的比例在台灣是三成

但是想像一下這三成是包含了前面提到的媽媽有重大犯罪或是吸毒或是嚴重的虐待

如果排除以上的情況

爸爸得到親權的比例會有多低呢?

但是難道因為很低爸爸們就應該放棄嗎?


我認為:

多數的爸爸們不一定有足夠的法律資源去與之抗衡

很多的爸爸們不一定有流暢的文筆可以記錄這一切


所以我願意為這群默默無名的父親們代筆:

他們是孩子被媽媽帶走的爸爸

當他們以子女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做全盤考量

而提出酌訂親權由父親任之

我願意支持他們

我願意為這群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勇敢爸爸們發聲:

「我們拒絕《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請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請把孩子還給我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Colin 相談室
40會員
190內容數
外商職場文化與趨勢觀察,分享成長型思維觀點;記錄「男生也要好好保護自己」的保護令申請經過、訴訟對抗《不合理的》最小變動與幼兒從母原則;串連菁英大腦,歡迎加入交流,或贊助支持 Mr. Colin。
Mr. Colin 相談室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求真這件事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Thumbnail
2025/04/02
假消息可以定義成兩種: 錯誤資訊 - 例如本質上就是完全錯誤的知識,或者是似是而非充滿混摻、半真半假的訊息。 偽訊息 - 出於特殊或惡劣的目的性,完全捏造、無中生有的內容。 求真這件事 探討的人已經很多了 負責任的人在發布訊息的時候先行審查內容 已經是最底限的要求
Thumbnail
2024/10/22
首先 停個三十秒或一分鐘 想一下「實話」、「事實」與「個人主觀意見」 這三個的定義是什麼 然後 我想說的是 很多人其實是分不清楚這三者的差異 因為這三者經常被觀念置換或錯誤使用 常常有人以為自己說的是實話 但那其實是他的個人主觀意見 也有人以為自己在陳述事實...
Thumbnail
2024/10/22
首先 停個三十秒或一分鐘 想一下「實話」、「事實」與「個人主觀意見」 這三個的定義是什麼 然後 我想說的是 很多人其實是分不清楚這三者的差異 因為這三者經常被觀念置換或錯誤使用 常常有人以為自己說的是實話 但那其實是他的個人主觀意見 也有人以為自己在陳述事實...
Thumbnail
2024/10/16
有一個理論是 如果你換算下來的時薪 高過於你外包這件事情給別人做 所需要付出的時薪 那這件事你就應該外包 這個理論我是同意的 但是前提是 你真的知道你換算時薪的方式正確嗎?
Thumbnail
2024/10/16
有一個理論是 如果你換算下來的時薪 高過於你外包這件事情給別人做 所需要付出的時薪 那這件事你就應該外包 這個理論我是同意的 但是前提是 你真的知道你換算時薪的方式正確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專案不同問題,一個問題不同單位,一件個案毫無溝通
Thumbnail
一個專案不同問題,一個問題不同單位,一件個案毫無溝通
Thumbnail
「選擇『置入性行銷』的法律常識,不能太艱深拗口,必須實用好記。」 作者 張瑜鳳是一名法官,在裡頭,其透過家庭故事帶出了許多法律常識——脫下鑲藍邊、白邊的法袍,回到家中,他們仍在講「法」。他們也曾知法犯法,闖紅燈和超速的罰單不會少拿,而作為最懂法的人,面對兒女遭受到的惡意,他們也同樣有感到無力的時候。
Thumbnail
「選擇『置入性行銷』的法律常識,不能太艱深拗口,必須實用好記。」 作者 張瑜鳳是一名法官,在裡頭,其透過家庭故事帶出了許多法律常識——脫下鑲藍邊、白邊的法袍,回到家中,他們仍在講「法」。他們也曾知法犯法,闖紅燈和超速的罰單不會少拿,而作為最懂法的人,面對兒女遭受到的惡意,他們也同樣有感到無力的時候。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進入了訴訟階段後 我在網路上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我也在現實的法院課程中遇到比我處境更艱難的同學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 我想可以代表我們這群 「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爸爸們」 真心想要對抗的就是: 《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Thumbnail
進入了訴訟階段後 我在網路上看了非常多的案例 我也在現實的法院課程中遇到比我處境更艱難的同學 如果要一言以蔽之 我想可以代表我們這群 「在法院與家庭之間奔波的爸爸們」 真心想要對抗的就是: 《不合理的》最小變動原則與《不合理的》幼兒從母原則
Thumbnail
凡有未成年子女 當夫妻雙方進入法律程序 法官會視必要安排此課程 法官基於我所提出的案件調解不成立的結果 安排此課程 法官先通知了調查官 調查官再發了簡訊給我 同時法院寄出了限時掛號給我跟律師 可以感受到非常希望被通知的人去上課...
Thumbnail
凡有未成年子女 當夫妻雙方進入法律程序 法官會視必要安排此課程 法官基於我所提出的案件調解不成立的結果 安排此課程 法官先通知了調查官 調查官再發了簡訊給我 同時法院寄出了限時掛號給我跟律師 可以感受到非常希望被通知的人去上課...
Thumbnail
司法改革都沒有改革法律都在保障壞人的權益,都沒有為被害者家屬想過,我以後有生小孩小孩被毆打致死,那我說句話私刑比正義還要來的有效,我支持私刑正義,也不支持法律正義
Thumbnail
司法改革都沒有改革法律都在保障壞人的權益,都沒有為被害者家屬想過,我以後有生小孩小孩被毆打致死,那我說句話私刑比正義還要來的有效,我支持私刑正義,也不支持法律正義
Thumbnail
本月已向法院遞交訴狀兩件:履行同居義務、暫時處分。 履行同居義務:先位聲請 - 由我擔任未成年子女主要照顧者 暫時處分:建立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規則 四月將再次上課及調解 五月開庭調查 有人問我:怎麼下定決心了? 我只是遞狀之後才選擇公開 並不是現在才做這個決定…
Thumbnail
本月已向法院遞交訴狀兩件:履行同居義務、暫時處分。 履行同居義務:先位聲請 - 由我擔任未成年子女主要照顧者 暫時處分:建立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規則 四月將再次上課及調解 五月開庭調查 有人問我:怎麼下定決心了? 我只是遞狀之後才選擇公開 並不是現在才做這個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