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買保險真的不一定需要業務員 在網路投保崛起的時代,業務員的價值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天接到一個好久沒聯絡的長輩訊息,丟了他的車險保單請我重新幫他做報價。當我回傳了幾家方案,他比較後也選擇要投保哪一家,不久卻又再次丟了訊息過來說他查詢了同一家車險,線上投保似乎便宜許多。我也誠實的告知,如果在內容相同的情況下保費較便宜的話,也建議他線上投保即可,他說了考慮一下後就再也沒有接到他的訊息了。

這件事後來讓我一直不斷在思考,到底身為一個業務員的價值是什麼。當我從單一保險公司轉職到保險經紀人,可以代理任何一家產險公司商品後,商品就不再是競爭上的劣勢。而就最麻煩的售後理賠來說,沒有業務員就無法理賠嗎?答案其實也不盡然。。

就以車險理賠來說,實際上處理的人員是保險公司的內勤理賠人員,保險公司理賠與否、金額大小都是由理賠人員決定,只要客戶辦理了出險,後續就是由理賠人員接手處理。一個好的理賠人員,甚至可以讓業務員都無需出面就讓事情圓滿解決。

而業務員大概就只能幫忙出險,在保險公司無權責處理(例如我方無肇責)陪伴協助調解,對於理賠金額有疑慮時代替客戶跟保險公司爭取,或是在理賠與客戶溝通出現問題時居中協調。但若客戶本身有些基本概念且願意親力親為的話,這些業務員能做的,其實客戶自己也可以做。

這也就難怪,越來越多人選擇不透過業務員自行線上投保車險。若真遇到問題想找人諮詢,網路上也很多保險相關網站社團,有數以百計的業務員在線上免費幫忙回覆問題。

但這些業務員真的都這麼佛系的提供諮詢不求回報嗎?當然不是。大家無非也是想透過提供諮詢來展現自己的專業,讓客戶後續因為願意信賴自己的專業而願意透過自己購買其他商品。

但網路上人與人的交流產生的情感基礎並沒有線下的深厚,幫忙解決一個問題是否就能讓人對這業務員產生足夠的信任呢?依經驗來說可能也不盡然。常常聽到業務員遇到這樣的狀況,很用心的幫陌生客戶協助處理車禍問題,但客戶後續還是選擇跟認識的業務員或上網投保。

這時候業務員所謂的「專業」就讓人看起來非常廉價。但客戶不知道的是,一個業務員要具備這樣的專業,其背後要花多少時間跟金錢學習,並透過一次次理賠的經驗累積而來。

網路有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老翁腿骨折,醫師幫他鎖了一顆螺絲丁固定,結果老翁被收了20000元,老翁被費用嚇到詢問醫師這2萬元怎麼算的。醫師列了費用清單給他,其中螺絲釘的成本是1元,但裝上去的費用是19999元。客戶往往都只考慮看得見的成本,而對於隱藏的經驗成本卻視為理所當然。

所謂的經驗,簡單來說就是理論跟實務上的差異。而要體會理論跟實務上的差距有多大,保險業絕對是個非常好的例子。這也是為什麼只接受單一保險公司的教育訓練是十分不足的,因為就算大家依循的法規都相同,但每家保險公司的規定及商品卻有可能很不一樣。

在投保率超過250%的台灣,很少有客戶只購買單一保險公司的保單,如果業務員只站在單一角度來看事情,就可能會產生資訊上的誤差而帶給客戶錯誤的資訊。所以在保險業,同業及夥伴間的交流是十分頻繁且必須,畢竟很少有人可以十項全能,因為就算心有餘可能也力不足,不管是體力還是財力。

話說回來,一個業務員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每個業務員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一個讓他的客戶願意持續購買的理由。可能是善於客戶經營,逢年過節送禮問候,可能是具備多種附加價值,常常幫客戶代買代購等。業務員本身的價值觀就決定了他願意投注心力的方向,這時候能吸引到的客戶,其實就是和自己價值觀相同的客戶。

價值觀相同簡單來說,就是你願意付出的剛好是客戶想要的,這時成交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換個方向來說,若身為一個喜歡業務員送禮的客戶,就不應該太苛求這樣的業務員的專業能力。只要是人,資源都是有限的,客戶的預算有限,業務員的時間也有限,有限的預算就只能買足部分的想要。

就我看來目前保險市場的狀況,單純的「銷售商品」這件事已經不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有很多客戶甚至對於自己的需求都搞不清楚,這時候直接討論商品其實是一件很沒意義的事。因為商品本身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有適不適合。

業務員不應該把自己做小,而是應該把自己定位成顧問的角色。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為客戶面臨的人生風險絕對無法靠單一產品解決,甚至無法只靠保險來解決。業務員站在最理解客戶狀況的第一線角色,應該要能依照不同客戶的狀況,個別檢視客戶會面臨到的風險及需求,再以這為基礎為客戶提供客製化的建議。在未來,如果還是只會對客戶進行商品導向式的銷售,被取代也是剛好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保險心裡學的沙龍
4會員
13內容數
2022/05/04
業務員在保險招攬的過程中,難免會需要觸及客戶的隱私。像工作賺多少錢啊?有沒有資產或負債啊?這類的財務問題。但我覺得客戶真正赤裸的時刻,反而是在他們填寫受益人時。無關乎金額大小,但卻代表著誰是他心裡最掛念的人。 那受益人到底該怎麼填呢?在此就不細談稅賦的問題,避免篇幅過長。
2022/05/04
業務員在保險招攬的過程中,難免會需要觸及客戶的隱私。像工作賺多少錢啊?有沒有資產或負債啊?這類的財務問題。但我覺得客戶真正赤裸的時刻,反而是在他們填寫受益人時。無關乎金額大小,但卻代表著誰是他心裡最掛念的人。 那受益人到底該怎麼填呢?在此就不細談稅賦的問題,避免篇幅過長。
2022/05/04
這真的是個很常見的問題,發問的人有客戶、也有業務員。 不論是在網路上問,或是身邊的朋友一聽到你是保險業務員,就會想拿來問你一下。 這個問題當然就只會有兩種答案,「會賠」跟「不會賠」。 但偶爾可能會聽到客戶這麼說… 業務員原本說會賠,但後來沒賠,然後怪業務員怎麼這麼爛。 所以請大家少這樣問問題吧!
2022/05/04
這真的是個很常見的問題,發問的人有客戶、也有業務員。 不論是在網路上問,或是身邊的朋友一聽到你是保險業務員,就會想拿來問你一下。 這個問題當然就只會有兩種答案,「會賠」跟「不會賠」。 但偶爾可能會聽到客戶這麼說… 業務員原本說會賠,但後來沒賠,然後怪業務員怎麼這麼爛。 所以請大家少這樣問問題吧!
2021/08/23
一直以來保險在牙齒相關的理賠就很容易發生爭議,不管是醫療險或是意外險。常聽到是因意外傷害導致的牙齒治療,保險公司會照他們公司的內規一顆只賠5千或多少,各家不定。我想可能也是因為牙齒相關的材料所費不貲的關係,導致保險公司理賠金額越來越高,被逼的要對相關的理賠嚴加審核控管。 但其實這樣的內規在法條上並站
2021/08/23
一直以來保險在牙齒相關的理賠就很容易發生爭議,不管是醫療險或是意外險。常聽到是因意外傷害導致的牙齒治療,保險公司會照他們公司的內規一顆只賠5千或多少,各家不定。我想可能也是因為牙齒相關的材料所費不貲的關係,導致保險公司理賠金額越來越高,被逼的要對相關的理賠嚴加審核控管。 但其實這樣的內規在法條上並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要說買保險了,買個手機都會上網爬文,看看一些用戶分享使用心得,然後同類型商品的互相比較 一輩子繳出去的保費可能都比一台車的價值還高,要怎麼能不先做功課呢? 這邊就列出幾個大家在挑選保險業務員可能會在乎的條件,順便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於這些條件拿出來篩選的看法如何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要說買保險了,買個手機都會上網爬文,看看一些用戶分享使用心得,然後同類型商品的互相比較 一輩子繳出去的保費可能都比一台車的價值還高,要怎麼能不先做功課呢? 這邊就列出幾個大家在挑選保險業務員可能會在乎的條件,順便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於這些條件拿出來篩選的看法如何
Thumbnail
這類型的 B2C 業務仔就得多一層防範 畢竟你可以是她的業績,也可以不是。 比起她就是在一般公司當會計、或是在慈善機構照顧老人等等,這種客群完全跟你沾不上邊的,就可以扣掉打算賣你東西的嫌疑。 然而,若你是個低分男,你會發現這種女生特別好約,說不定她更想約你呢。
Thumbnail
這類型的 B2C 業務仔就得多一層防範 畢竟你可以是她的業績,也可以不是。 比起她就是在一般公司當會計、或是在慈善機構照顧老人等等,這種客群完全跟你沾不上邊的,就可以扣掉打算賣你東西的嫌疑。 然而,若你是個低分男,你會發現這種女生特別好約,說不定她更想約你呢。
Thumbnail
這週跑了幾趟的外縣市,累積超過了一千公里,見了幾位朋友,也成交了幾件case。做業務的好處就是能夠到處奔跑,見各行各業的朋友,聽各種各樣的故事。如果以生命豐富度來說,業務工作絕對算是”出過社會”的一項工作,當然豐富度也跟每個業務員的勤奮程度成正比。 自我從業已來,形形色色的客戶也不勝枚數,有想要詐領
Thumbnail
這週跑了幾趟的外縣市,累積超過了一千公里,見了幾位朋友,也成交了幾件case。做業務的好處就是能夠到處奔跑,見各行各業的朋友,聽各種各樣的故事。如果以生命豐富度來說,業務工作絕對算是”出過社會”的一項工作,當然豐富度也跟每個業務員的勤奮程度成正比。 自我從業已來,形形色色的客戶也不勝枚數,有想要詐領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 作者:大仁 經營部落格FB 「淺談保險觀念」 選書原因:保險幾乎是人人必備 加上作者是我長期追蹤之創作者 平時分享文案皆能認同 若想了解保險 就打算從認同的人了解起 【前面就是精華】 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在第18~22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 作者:大仁 經營部落格FB 「淺談保險觀念」 選書原因:保險幾乎是人人必備 加上作者是我長期追蹤之創作者 平時分享文案皆能認同 若想了解保險 就打算從認同的人了解起 【前面就是精華】 我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在第18~22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我那時聽到這個的反應是蠻震驚的,居然聽到這麼活生生的例子。另一個想到的是:天啊,業務員責任真的重大,如果你沒有盡到該有的責任,去照顧到客戶的權益,你可能不是在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在製造他們的問題。
Thumbnail
現在的人身邊一定有一、兩個朋友是從事保險業,保險業務員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截至去年人數就已經達到39萬6224人了,快突破40萬人,這意味著什麼?進入保險業很容易,它的門檻不高,人人都有機會,只要成年並且有高中(職)以上學校畢業或是具有同等學歷就可以參加業務員資格測驗,保險公司也會開設相關課程協助考
Thumbnail
現在的人身邊一定有一、兩個朋友是從事保險業,保險業務員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截至去年人數就已經達到39萬6224人了,快突破40萬人,這意味著什麼?進入保險業很容易,它的門檻不高,人人都有機會,只要成年並且有高中(職)以上學校畢業或是具有同等學歷就可以參加業務員資格測驗,保險公司也會開設相關課程協助考
Thumbnail
由於早期保險觀念尚未普及,很多保險業務員以不適當的推銷方式,賣出不那麼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險商品,導致許多人對於保險的想法容易跟詐騙、直銷產生掛鉤,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保險的觀念依然停留在負面的階段,直覺性地排斥。 其實恐懼源自於不了解,可以試著先拋開成見,敞開心胸了解一下保險的效益,只要觀念正確,妥
Thumbnail
由於早期保險觀念尚未普及,很多保險業務員以不適當的推銷方式,賣出不那麼符合客戶需求的保險商品,導致許多人對於保險的想法容易跟詐騙、直銷產生掛鉤,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對保險的觀念依然停留在負面的階段,直覺性地排斥。 其實恐懼源自於不了解,可以試著先拋開成見,敞開心胸了解一下保險的效益,只要觀念正確,妥
Thumbnail
談到人脈重不重要,我認為很重要,不管你是不是在做保險業務員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沒有人脈,是不是就不適合作保險這行,這個疑問很多人在踏入這職業領域時,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疑問,讓我分享我成為保險業務員這段時間的觀察跟體驗。 談人脈 俗話說的好,20歲靠體力賺錢,30歲靠腦力賺錢,40歲靠人脈賺錢
Thumbnail
談到人脈重不重要,我認為很重要,不管你是不是在做保險業務員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沒有人脈,是不是就不適合作保險這行,這個疑問很多人在踏入這職業領域時,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疑問,讓我分享我成為保險業務員這段時間的觀察跟體驗。 談人脈 俗話說的好,20歲靠體力賺錢,30歲靠腦力賺錢,40歲靠人脈賺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