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網課一年來的家長心得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特約作者:謝莉莉/杜克大學文學博士

#網路課程 #停課不停學 #網課挑戰與收穫

看到台灣父母們討論的網路課程動態,我不禁想來分享過去一年又三個月來在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的小學網課心得。但美國和台灣空間、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去年的美國和現在的台灣疫情的時空也不同,加上小孩、家庭也都不同,所以比較無關優劣,純粹就是交換心得分享。

一、疫情下的網課風情:網課VS實體課、暑假培訓老師獲得網路教學證照

我們去年三月中突然封城,當時的網課是以Seesaw這個界面為主,即老師錄影上傳,我們交作業,比較是項目式學習(project based),學生完成作業後,你要做什麼都是你的事。其實就算沒有完成作業,老師也不會怎樣,因為,老師不一定有在看作業! 但這是去年很兵慌馬亂下停課的產品,大家也都知道非常時期,不會太為難老師和學校。

到了五、六月時,很明顯的下年度疫情還是很嚴重,所以我這裡的南加州聖地牙哥學區(其實全國都是)暑假開始研擬下學年整年的開學方案。美國每州每學區都有不太一樣的方案,但同樣的是:怎麼開(學)、多快開、開多少?這些討論在各個學區幾乎都是遍地戰火。又同樣一樣的是: 幾乎沒有學校沒有關過,沒有移到網路上課過的。

我們學區給我們兩個選項:實體課(on site)或網課(on line)。每個選項都是一整年,中間不可以更換。美國的聯邦有撥給各州一些經費應付疫情的需要,學區就用這個叫CARE的經費,一方面整頓校園準備日後的開學(教室桌椅必須有不同的擺設,要有清潔措施,午餐的地點必須改裝等等),並趁暑假開始訓練有些老師拿到網路教學的證照。

我們家選擇的是一整年的網課。選擇實體課的,其實一開始也是網課,因為那時美國還在疫情高峰。一個月後,選擇實體課的學生,每周可以回校上課兩天,過了半年才延長為四天,其它的時間,也還是上網課,並且在每次長假結束前,必須全面普篩,持有陰性證明的才能回校。實體課的網課也和我們全年網課的不同,比較像之前Seesaw方式,只是一天多一、兩堂即時課。後來可以回學校時,他們分AB兩組輪流上學,老師還必須一邊教現埸的學生(一半),一邊連Zoom給(另一半)在家的學生看。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去年萬聖節時,上實體課的一年級有萬聖節趴,孩子們高高興興的打扮到要到學校,到了門口,卻被告知:班上有人確診,大家必須回去隔離十四天,有的孩子當場就失落得大哭了。三天後,發現這是個偽陽性的個案,實在是無奈啊。

二、學校提供電腦、軟體、教材等必要資源,分區混校合上網課

我們選的是全年的網課,全年在家上學。我們的網校是全學區混在一起編班,所以網班的同學來自各校。一開始我們覺得很生氣,在這非常時期,學校為什麼不讓原本同一個學校的分在同一班?後來其實覺得這樣很好,尤其是我們明年要去另一間學校就讀,是四到六年級的專屬學校,因為今年的混校上網課,就多認識了一群以後也要去唸這間學校的同學。而且我也發現,小孩在一個新的環境,其實適應的比想像中好,所以讓我更有信心,算是正面的經驗。

我們的電腦是學校發的,其它網站打不開,也不能自己下載任何app或軟體,教學上需要任何軟件,學校的工程師會遠端統一提供孩子下載。但有些小孩上課時會用自己的電腦,或用學校電腦上有的遊戲(比如Prodigy)玩遊戲,所以老師規定一定要開鏡頭,不開鏡頭會被算缺席。但老師不一定真的嚴格執行,畢竟這一年來大家都很辛苦,老師也能了解孩子,知道哪個孩子是要盯,那個是可以pass的。

我們今年的網校是全部即時上課,上課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2:30,早上10:15下課15分鐘,中午12:15到1:00下課45分鐘,除下課時間外,都是老師在Zoom上帶學生,和在學校時一樣。此外,也有美勞、科學、體育等課程,是學區專聘的老師。這些課需要材料,還有老師也用很多筆記、講義、課本等,每個月學校會安排時間讓家長去學校領材料,所以老師們很辛苦,要負責把材料分好送到各個學校,是個大工程!

這是我們家網課的情形。小孩適應得很好,他還希望以後繼續上網課。但也有小孩非常痛苦,覺得沒有老師和同學,感覺很孤單。有些小孩甚至會關掉螢幕做自己的事,沒在上課。網課的成敗很懸殊,喜歡的很喜歡,討厭的非常討厭。不少原本很優秀的學生,無法適應網課。我一直思索為什麼,到底為什麼有些孩子很喜歡,有些就真的無法接受,我也沒有答案。

三、網課的挑戰與收獲:家長的反思

就我和我的孩子的經驗來說,我覺得網課最大的挑戰是:很難有足夠的活動量。這一點是我這家長做得很不好的地方。一開始,網課應該要強制每天什麼時候有什麼活動,小孩叫苦連天也要堅持,這樣下去一陣子,就可以維持一定的活動量。但我們之前太害怕出門了,所以小孩只要叫苦一下,我們也就放棄了,加上疫情期間孩子選修了四堂線上樂器課,我又找班上四、五個孩子一起組隊參加Lego League,給孩子每週實體課的經驗,還有我們比較熟悉信任的兩、三個家庭自己組了小團體(pod),也有每週一次的study group,這樣下來每週居然就排得滿滿的了,也就犧牲了活動量這件事。這是我覺得我們家長最需要留意的地方。

至於學習方面,其實不論網課、實體課、或原本的學校都一樣,最重要的就是:好老師!有好老師,我覺得網課的效果其實也真的很好。我們很幸運,有一位非常會帶網課的老師。學期一開始她就先教學生「手語」,之後,她開始教「打字」,當學生會了這兩樣方法,基本上,上課時發問、回答問題、交作業等,都可以和實體課差不多。甚至像我家這個比較安靜的小孩,還會覺得有個和老師直接溝通的管道(chat),反而更喜歡網課甚於實體課。

我孩子的網課老師用我覺得類似大學的教法來教小學三年級:她讓孩子自己做課本,不管是語文或數學,她常讓孩子用小組和報告討論的方式尋找答案。我常在家中一起旁聽她的上課,常讓我有感得渾身起雞皮疙瘩,因為,她的教法,就是我當年在台灣中央大學教英文寫作課時的方式!她能把網課的限制,變成一個實體課相對沒有的優勢,讓我真正看到網課其實具有很大的潛力,但前提是:要有專業負責的老師。

《紐約時報》今年四月的這篇文章Online Schools Are Here to Stay, Even After the Pandemic談到,網課本來只是疫情下應急的產品,但對某些孩子來說,卻意外的打開了另外一扇窗。也許,以後疫情危機過去後,網課也可能會是一個上學的選項。當然,不可否認的,對於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校而言,網課經驗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但如果是擔心孩子功課會因停學而落後這點,其實想想:全國、甚至全球,都處在同樣的風暴啊,這一年能夠存活下來,就己經是成功了。

而在社交生活方面,我們一開始就是緊守幾個好朋友家庭,大家一起扶持走過最辛苦的那幾個月,不管是臉書的kids messenger、Zoom 或有限度的戶外一起玩,都只是這兩、三個朋友家庭而己。但孩子的網課,反而讓他交到了好幾個好朋友,主要是因為他的老師常用討論的方式來帶課,也成立「班級部落格」讓學生互動,星期五下午也讓他們有自由活動的「休息教室」(breakout rooms),所以一年下來,反而比以前上學時交到更多的新朋友:有的是一起唸同樣的小說、有的是喜歡打一樣的電玩、有的是有類似的興趣比如喜歡做一些科學的projects等。看到他們網課雖然沒有共同的下課活動,卻也可以結交新朋友,我覺得很新奇,尤其這些朋友都沒見過本人呢!

這是一年的回顧,今天己經是網課倒數第七天了!好難想像,我們survive了一年的 on line schoo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後疫情關鍵字:整合筆記的沙龍
49會員
41內容數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6
面對台灣此波疫情病歷數持續下降,何時解除嚴格之防疫管制措施已成為重要之議題;但許多國家在解除疫情管制之禁令後(如允許夜店或酒吧營業、或取消口罩禁令等),均面臨病例再度上升之困境,也使得指揮中心對於是否要儘速鬆綁陷入兩難局面。  其實在川普政府於去年(2020年)初希望能盡快解除因疫情而實行之諸多禁令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5
編輯部 #疫苗護照 #新日常 #國際移動 當台灣政府與民眾在拼七月底疫苗涵蓋率達到25%,另一個跟著疫苗接種與疫情治理的新考題---疫苗護照---正以不同模式在其他疫苗涵蓋率突破五成以上的國家進行討論與實踐。在登記後等待接種的空檔時間,頗適合來想想疫苗護照這個制度或資訊,對於國內解封與國際旅遊的可能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2021/07/12
案14406,在住院隔離期間病況穩定,卻可能因被延長隔離而情緒不佳,在病室中自殺。這名患者的結局著實令人傷感,然而很諷刺地,卻成為少數得以被說明究竟如何離去的患者。 7月11日為止,台灣確診死亡人數是740人。我很想知道,他們如何離世的?這並非為了好奇,而是基於撫慰亡靈與療癒生者的念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今年五月中以來台灣疫情越來越嚴重,全台三 級警戒,人民怕染疫都躲在家裡不敢在外面逗留, 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全台,全台各地也都陸續停班 停課,我們學校_萬芳國小也不例外。於是,開始 了我們的線上學習旅程。 剛開始線上教學的時候,抱著樂觀的態度想著 應該只是暫時,頂多兩週不進學校,因此我的心裡
Thumbnail
從五月開始居家上班上課,剛開始時有種莫名撿到假期的錯覺,心境上相對輕鬆以待,沒想到日期越延越長,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學校上課情況和瞭解課程內容,一邊上班一邊上課,展開老師家長和小孩的居家大作戰。
Thumbnail
從五月開始居家上班上課,剛開始時有種莫名撿到假期的錯覺,心境上相對輕鬆以待,沒想到日期越延越長,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學校上課情況和瞭解課程內容,一邊上班一邊上課,展開老師家長和小孩的居家大作戰。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因為疫情開始,教育部下令停課不停學,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很不確定。上網請示工作狀況,是否還能續任。佛菩薩開示,下學年工作隨緣,可以在家渡眾、誦經。工作資糧不用另補,以補和主管的善緣為優先。收到開示後,我就停止胡思亂想,專心誦經、渡眾。   某一天線上課程簽退後,我回學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因為疫情開始,教育部下令停課不停學,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很不確定。上網請示工作狀況,是否還能續任。佛菩薩開示,下學年工作隨緣,可以在家渡眾、誦經。工作資糧不用另補,以補和主管的善緣為優先。收到開示後,我就停止胡思亂想,專心誦經、渡眾。   某一天線上課程簽退後,我回學
Thumbnail
看到台灣父母們討論的網路課程動態,我不禁想來分享過去一年又三個月來在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的小學網課心得。但美國和台灣空間、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去年的美國和現在的台灣疫情的時空也不同,加上小孩、家庭也都不同,所以比較無關優劣。
Thumbnail
看到台灣父母們討論的網路課程動態,我不禁想來分享過去一年又三個月來在美國南加州聖地牙哥的小學網課心得。但美國和台灣空間、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去年的美國和現在的台灣疫情的時空也不同,加上小孩、家庭也都不同,所以比較無關優劣。
Thumbnail
疫情不見好轉,我送女兒回台跟阿公阿嬤住,跟美國八年級網路課程上課,我兒在家自學,我達到時間管理極大化的最高境界,常常兩台電腦螢幕,一邊放的是五年級網路學習課程,陪公子唸書,另一邊是我的學生繳交的作業,我在網路上改作業給成績。
Thumbnail
疫情不見好轉,我送女兒回台跟阿公阿嬤住,跟美國八年級網路課程上課,我兒在家自學,我達到時間管理極大化的最高境界,常常兩台電腦螢幕,一邊放的是五年級網路學習課程,陪公子唸書,另一邊是我的學生繳交的作業,我在網路上改作業給成績。
Thumbnail
人心一慌亂,手段目的都會亂了套,大家都以慣性思維處理停課這件事,加上教育機關喊停課不停學已久,大家想的只有如何做好「不停學」這件事,可是別忘了,在停課期間,我們關心學生們的健康,教導學生確實做好防疫工作,甚至能影響他的家人,一起正確防疫,可能都比不停學這件事更有價值。
Thumbnail
人心一慌亂,手段目的都會亂了套,大家都以慣性思維處理停課這件事,加上教育機關喊停課不停學已久,大家想的只有如何做好「不停學」這件事,可是別忘了,在停課期間,我們關心學生們的健康,教導學生確實做好防疫工作,甚至能影響他的家人,一起正確防疫,可能都比不停學這件事更有價值。
Thumbnail
這幾年我自己的生活早已經有了一個很規律的pattern,每週二北上台北辦公室,進行各種會議以及與團隊的諸多面對面討論,然後盡量都在週四傍晚回家,時間挑的好就都還可以跟家人一起晚餐。就這樣週間通勤了將近五年有了,就算是2020的疫情因為台灣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依然這樣規律的維持著,直到了上週5/14我
Thumbnail
這幾年我自己的生活早已經有了一個很規律的pattern,每週二北上台北辦公室,進行各種會議以及與團隊的諸多面對面討論,然後盡量都在週四傍晚回家,時間挑的好就都還可以跟家人一起晚餐。就這樣週間通勤了將近五年有了,就算是2020的疫情因為台灣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依然這樣規律的維持著,直到了上週5/14我
Thumbnail
    最近在疫情之下,全台所有學生,都開始線上學習、自學,我也深受其害,所有實習課程、理科多無法正常學習,只有文科不太受影響,只要是先錄好音檔,依然可以做到同樣效率的學習。    
Thumbnail
    最近在疫情之下,全台所有學生,都開始線上學習、自學,我也深受其害,所有實習課程、理科多無法正常學習,只有文科不太受影響,只要是先錄好音檔,依然可以做到同樣效率的學習。    
Thumbnail
#停課不停學 第一天 剛剛許多老師及學生應該都上完第一節課了,有些學生第一次實際操作線上教學,體驗應該是興奮、新鮮的,而且學生們是在家裡面,應該普遍會比在學校上課來得輕鬆自在。 昨天教育部宣布停課的同時,臉書上就看到許多測試線上教學的分享圖文。但是也有些學生的家裡是沒這樣的資源的:一家五口,只有讀高
Thumbnail
#停課不停學 第一天 剛剛許多老師及學生應該都上完第一節課了,有些學生第一次實際操作線上教學,體驗應該是興奮、新鮮的,而且學生們是在家裡面,應該普遍會比在學校上課來得輕鬆自在。 昨天教育部宣布停課的同時,臉書上就看到許多測試線上教學的分享圖文。但是也有些學生的家裡是沒這樣的資源的:一家五口,只有讀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