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被低薪束縛的人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麼說吧,在我看來束縛人類最嚴重的僅僅是兩件事情——麵包跟感情。
  想必很多人都曾經為了不被餓死做了很多事情,我也一樣。
  我曾拿出錢包,裡面只有五張卡:提款卡A、提款卡B、悠遊卡、健保卡跟身分證,已經餓了兩個禮拜的我被迫打出底牌——跟家人求救,欸?怎麼不是借貸或典當呢?應該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那時的我卻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人類都有基本的收入能維持生活,我們就能擁抱生活。
  上網一查,前輩們果然是前輩們,我在想的事情在中世紀時由害我要做很多期末報告的哲學家摩爾(Sir Thomas More)所寫出的《烏托邦》中就有所架構,而這就是UBI,無條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的最初起源。
  對我來說,這絕對是好方法。但我知道,這件事情實行起來的難度跟水母在外太空游泳的普遍度成反比——也就是超級難。難在哪裡?這裡就得提到第二個束縛,也就是感情。
  首先,我想大多人跟我一樣不常去理解自己納的稅到哪裡去了以及為甚麼要納稅,前者可以懶,反正我們都默認了重複鋪同一條馬路讓我們的錢進某些人口袋的行為。但後者,就是阻礙了UBI的第一個難關,台灣人普遍不知道為何要納稅,所以每次稅金調漲都哀鴻遍野。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實施UBI?只要哪個執政黨敢提明年就沒有多少人會選他們,這個情況下政黨就被選民的感情給束縛了。
  再來,人們會對UBI有所疑慮:「如果我們都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那誰要工作?」朋友,如果你還沒關掉頁面的話我要告訴你:既然人類通常多少會有情感,那就會被束縛、就會有欲望。或者,你可以試試整個月都躺在床上,你就多少會明白我想說的那個欲望是甚麼。
  人類需要自我實踐。
  在小的時候,我們常常被問到:「你的夢想是甚麼?」但我不明白,為甚麼我反問回去的時候有的人苦笑、有的人將話題帶開。彷彿就像是人生已經追逐不了夢想一樣,直到長大之後我懂了。才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因為我不想躺在那邊——有些人工作了但其實在躺著,不是說他偷懶或是如何,而是他對這項工作的厭倦早就跟躺在那邊不做任何事情的感覺一模一樣。
  有人說:「那你可以找個你喜歡的工作啊?」先別說我了,來看看我朋友吧。他好好一個做美術的要打掃衛生要接待客戶,他哪裡是美編啊?根本就是打雜的。薪水三出頭做兩、三份工作不得不說台灣老闆真節省,省到我都覺得我朋友根本不應該待在台北不然遲早會死掉。
  我們再看看我的另外一位朋友,這位的確做著他喜歡的工作沒錯,遊戲相關、月收二字頭,而且打掃衛生之累的一樣要幹,你們注意到這兩個案例的問題了嗎?
  老闆把「做喜歡的事情」當作是薪水一般支付出去,彷彿在說你都有這樣的福利了薪水就少點吧。而我當老闆的朋友對我提出了抗議:「如果我加薪,收入跟支出就可能獲利過少,也沒辦法生活下去啊?」這就是我們為甚麼需要UBI不是嗎,你的收入額外增加了,也在創業的過程得到快樂,更重要的是你有賺到錢、他也有。
  除此之外,由於UBI導致的稅收增加不外乎是房屋稅、地價稅或贈與稅這類稅務,房價可能還會跌落、不再高不可攀,也可能帶來房租的短期上漲和長期的無人問津。
  最後,我想說的是台灣的國債率比對日本的國債率差了七倍,上限是3年GDP平均值的50%,而且近年各項支出都是有盈餘的,台灣官方絕對有能力對這件事情去進行社會實驗。我們也有能力讓社會變得更好,讓貧寒的家庭不用申請可能申請不到的補助、讓孩童能好好長大,有夢想的人們也可以不用管財富問題,能盡情的邁向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
  但是,真的有賺到錢的那些人大概不會同意吧。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有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迷思,扎根在我的腦海裡。或許是因為長期以往自己的收入都處在「從未達標,甚至低於基本工資」的狀態,有時在想「這樣的我,為什麼還能繼續存活下去?」主要原因是,愛我的人都在為我負重前行,以及生活在臺灣。沒有經歷重大傷病或一無所有.....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正如這個政府不是我們的政府一樣,如果我們想要倚賴政治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勢必要有自己的政府,而不是從其他地方來的,不是由島民建立的憲政制度。必須強調的是,我也曾有一段政治狂熱期,但抽離後發現我什麼人際關係都沒有建立,況且我的理念想法最終目的也是超越國家,我怎可能會覺得當前社會的制度能徹底解決所有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有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迷思,扎根在我的腦海裡。或許是因為長期以往自己的收入都處在「從未達標,甚至低於基本工資」的狀態,有時在想「這樣的我,為什麼還能繼續存活下去?」主要原因是,愛我的人都在為我負重前行,以及生活在臺灣。沒有經歷重大傷病或一無所有.....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最近是蠻奇怪的,台灣目前的經濟是世界第一,但失業缺工也是居高不下,可能未來的台灣人,人人開始啃食晶圓、太陽能、房屋,再也沒有人想要工作,因為【騙的比較快,且毫無罪責】。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消費能力和經濟成功往往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主要標準。然而,對於一些即便努力工作,但消費能力仍然不高的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卻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他們雖然有穩定的工作,但由於各種原因,仍然處於經濟困境中,無法享受主流社會所推崇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生存究竟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都只為求生存而天天追趕金錢, 難道生存就只能為錢嗎? 新一代認為努力沒回報, 那不如活在當下? 總是被負評的高慾望和低慾望生活有錯嗎? 現時各國物價高企,大事小事都需要錢的世界下,很多人的收入僅僅只能應付生活所需,扣除基本的生存成本,如住屋,交通,水電煤等支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所以,認清公平與信任法則,跟開放市場拚經濟,這跟架構的關聯是什麼? 筆者要說的是,我們是否有一些前提,對國民就業有想像,還是一切交給市場就好?如果這個世界徹底公平,每個國家互通有無,好比說台灣勞工今天要去日本工作,可以買張機票就過去,到美國蓋廠房也是隨叫隨到,具有高度的移動能力,那的確是一點錯都沒。
Thumbnail
臺灣面臨著嚴重缺工,各行各業都急著調整條件搶人才。此篇文章闡述了人們對夢幻工作的渴求,以及對於體面工作意義的反思。同時強調了每個工作者都是平衡社會運作的重要角色,無論是仰賴腦力或體力的工作都需要承擔辛苦與困難。文章最終呼籲讀者要懂得感恩,專注、講究,在自律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Thumbnail
正如這個政府不是我們的政府一樣,如果我們想要倚賴政治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勢必要有自己的政府,而不是從其他地方來的,不是由島民建立的憲政制度。必須強調的是,我也曾有一段政治狂熱期,但抽離後發現我什麼人際關係都沒有建立,況且我的理念想法最終目的也是超越國家,我怎可能會覺得當前社會的制度能徹底解決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