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人力資源困境(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就是一群相信公平互惠市場,有一定默契的國家,跑去跟信奉叢林法則的國家談「合作」,實則合作只是陰謀詭計談整合,最後必然出現的結果。至於為什麼?人性嘛,換你是我國的資本家,發現鄰國是一群土匪,但有很多窮鬼可以當奴工,你會不會良心被狗啃,希望政府幫你去奴役鄰國民眾,上繳保護費給土匪,好讓自己利益最大化?這不是講台灣喔,筆者在說歐美日,尤其是歐陸老牌大國。

筆者在上週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感同身受下,你總是會比援助其他國家能接受。

「看不見」的藍領,讓都市中產無法同理基層犧牲

現代的問題大多出在,活在都市化下的民眾,早就跟基層割離,所見所知多數來自於媒體,媒體塑造怎樣的形象,你就會信。就算換到網路,依舊是透過第三人的角度,你很難確定這位報導者,是否只是想要傳達自己的觀點。就算YT都能當事者直播了,我們依舊不容易判斷,這是真的還是演的。

這沒辦法,但幾十年下來我們能確定的是,不少人以為針對在地、弱勢需要的法案,都會在各種利益考量下,碎裂成無數片段,成為政治宣傳的利器。

筆者不想談真實與宣傳的差異,只想講怎麼解決。解決就是要走出去,不能空談。

人類想要突破技術限制的困境,打破新的框架,創造更有效率的能量使用法,從而再創百年盛世。同時,又想要降低犧牲,不要走回歷史的循環,僅可能的幫到更多人。

那就得要上下兼顧,絕對不可以抱持著為了把下層拉上來,只用可支配收入、生活水準當作絕對標準。忽略人類有追求成長,與對下一代的期望,那就會將資本主義的黑暗面激發,把以鄰為壑的心態發揮到極致,從犧牲本國不熟的人,到犧牲他國的人,最後沒得犧牲,開始犧牲熟悉的人。

raw-image

純補救式的重分配,只是延緩社會崩潰

犧牲宛如坑洞,想要建造更高的大樓,你總得要挖土當建材。蓋想像的大樓,建料必然有部分要去填坑,這個過程總有必須要填,跟不必要填的。

社會福利優先的做法是想辦法壓平,做到樣樣公平,因為人性所致,縱然你為了國家蓋大樓,但犧牲不補償,只因為補償對未來發展也沒幫助,這就叫作目光如豆。在靜態分析上,被犧牲的人,那些坑洞看來都是不必要的,但實際上人類付出的犧牲會擴散。

真實的犧牲,要不付出財產,不然付出人生,再不就是付出未來。你犧牲了某些人,看起來只是抽稅,更多的可能是,把他們未來的希望拔除,不管這些人會不會變成未來反對你,還是下一代憎恨你,都代表坑洞會擴大。

raw-image

不管左派右派,每一種方法只要是單純的補洞,都不是長久之計。大樓好比是現在社會的基礎,久了需要修補,人口越多象徵資源越少,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不垮才怪。

現在主流的辦法就兩種,一種是挖東牆補西牆,宣稱會蓋新大樓,其實是把自己的舊料拿去抹平,造成的結果是看來整平了,實際上社會千瘡百孔,想革新社會是作夢。另一種是追求徹底的抹平,又被稱為均貧,將所有大樓建材都拿去填洞,最後什麼都沒有。

raw-image

前者是常見的福利政策優先,拿社會其他既有資本去填補,只看結果不看過程,例如犧牲醫生的收入去成就健保,犧牲社工的未來去幫助更弱勢者。後者則是進步主義高喊的革命,看起來填得很紮實,實際上就是全部打掉重蓋。

無產出且倍耗資源的左翼政策,只是中產贖罪券

眼尖的讀者會發現,筆者怎麼刻意把體積越畫越小?

請記得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違背,社會科學也一樣,你越想透過重分配機制,去達成公平正義,拯救每一個人。由於重分配的過程沒有產出,每一個參與者都會消耗能量,總不能讓人沒收入吧?沒有產出,僅有分配,那就是增加總能量的耗損。

我們通常稱之為疊床架屋,這也不是新理論,大家都曉得重點在於,最後誰住在那個大樓最高處,享有最多的資源,無疑都是掌權者。前者一定住在最高層,不停的依靠重分配制度,削弱既有的大廈,拿去填補日吹風曬的耗材,後者就是炸掉大樓,剩下棟小洋房,然後自己住進去。

走左翼路線者必然往這兩條路奔去,沒有其他可能性,除非你自己就可以創造新技術,找到新能量的使用法,不然地球的總資源量就是固定的,不開源就只能節流。

差別在你節流是節什麼,節資源還是節人。

現代你看到的許多技術發展者,幾乎都是靠著賣贖罪卷的模式,讓人忘記他們的創新,並不是替未來的新能量打創新的地基,只是轉換更多方式去耗損,製造看似更有效能的產品。美其名環保、公益,其實只是透過更多工序,增加更多能量損耗。

你有沒發現,很少見過手機、電腦製造商,在談論環保時,會把產品生命週期的總耗電量講進去,通常標榜的都是降低產品生產的汙染,或是講求低耗電。似乎沒人說,當運算越來越快的軟體更多,運算力也是要耗電的。

筆者並不是要討論這個,只是想打開一個思路,讓大家明白,這二十年來所謂的改善,真的是核融合發電這種等級的?或是為了未來的新能量利用法打基礎?

是不是絕大多數,都是募資平台上的那種雞肋產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有戚戚焉!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9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2024/11/19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2024/11/12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Thumbnail
2024/11/12
在這裡我們開始進入到比較內層的討論了,解放真的代表自由嗎?投機世代為何認為一切都可以拆解,這種行為究竟是自由,還是另類的制約,進入思想的牢籠?
Thumbnail
2024/11/05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Thumbnail
2024/11/05
而主觀與客觀性可說是針對現象與本質的一體兩面,故在解放上其實殊途同歸,只是人類活在既有的時空下,出生就受到了現有制度的影響,導致不同思想流派在判斷解放的議題上,有完全不同的切入角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業力是,通常可以從對方準備失去什麼,推斷他曾經是哪款敗類。
Thumbnail
業力是,通常可以從對方準備失去什麼,推斷他曾經是哪款敗類。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城鄉差距與人心疏離的問題日益嚴重。社交媒體的盛行使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體諒減少,導致人際互動的隔閡與猜疑加深。為改善這種狀況,除了個人主動增進對他人的瞭解與體諒外,也需要社會環境營造有利於人際交流的條件。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城鄉差距與人心疏離的問題日益嚴重。社交媒體的盛行使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與體諒減少,導致人際互動的隔閡與猜疑加深。為改善這種狀況,除了個人主動增進對他人的瞭解與體諒外,也需要社會環境營造有利於人際交流的條件。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上周都在罵人的感覺? 對,因為道德性的東西,講下去沒完沒了,太多社會常識要自己去體驗,不是上網找資料,故罵一罵比較快。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左派認為既有的秩序是被人為建構,後面省略十萬字,總之既然可以被建構,那我們打掉重練也很合理啊。 合理個屁。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活在現代的我們,尤其是生活在台灣的我們,遇到事情經常求神問卜。我是不介意有信仰重心啦,但有時候太超過可就不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別人一說上來就讓人無力的冤親債主、祖先錯、後世擔等等。 明明就自己完全沒犯的錯,甚至不是先天命格或後天為人的問題,而老玄我也十分不喜歡處理相關事宜,但不可否認,有時候,這種玄
Thumbnail
昨晚在YouTube看到一部紀錄片「如此打工30年」,11分鐘的影片,沒有主持人,沒有旁白,掌鏡人靜靜的跟拍著中國農工搶工的一天。作者反思自己對於大陸人的偏見,從家族的故事到親身的遭遇,發覺自己其實和那些所謂的不好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人本來就是相同的。
Thumbnail
昨晚在YouTube看到一部紀錄片「如此打工30年」,11分鐘的影片,沒有主持人,沒有旁白,掌鏡人靜靜的跟拍著中國農工搶工的一天。作者反思自己對於大陸人的偏見,從家族的故事到親身的遭遇,發覺自己其實和那些所謂的不好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最後得到的結論是人本來就是相同的。
Thumbnail
他們調整了自己的經濟模式,並且嘗試新的專長, 同時發展出新的社會凝聚力、政治組織以及新的戰爭方式。 文明創造了與他自己本身作對的野蠻人。
Thumbnail
他們調整了自己的經濟模式,並且嘗試新的專長, 同時發展出新的社會凝聚力、政治組織以及新的戰爭方式。 文明創造了與他自己本身作對的野蠻人。
Thumbnail
新聞內容經常聽到的,諸如;竊占國土,炒作土地,圖利財團,官商勾結,非法逃稅,權勢違建,豪宅農舍,都更自肥等等等明顯犯罪行徑。這類可疑違法事件經常可以見諸報端,但普羅大眾好似無感。其實,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被主宰的一個病徵,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你我這些為生活拼搏的升斗小民。 所謂“有土斯有財”,土地生養
Thumbnail
新聞內容經常聽到的,諸如;竊占國土,炒作土地,圖利財團,官商勾結,非法逃稅,權勢違建,豪宅農舍,都更自肥等等等明顯犯罪行徑。這類可疑違法事件經常可以見諸報端,但普羅大眾好似無感。其實,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被主宰的一個病徵,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你我這些為生活拼搏的升斗小民。 所謂“有土斯有財”,土地生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