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化監護公司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天正好看到一部電影叫做詐欺女王,電影敘述了一個將監護權企業化經營的故事。 這家企業專門找有錢的孤獨老人,讓醫生開出老人失智的評估證明,提交法院裁決,由法院指派監護人,然後就將老人送進安養中心,沒收手機,開出藥方控制老人的行動,同時公司人員就開始著手整理老人的家,所有東西,合理化出售房子支付安養中心及監護公司的費用等,並在期間影響遺囑等身後繼承的安排。
一開始覺得這個劇本也太厲害了,可以把人說得那麼邪惡,可是再想想,很多電影的劇本並非完全出於想像的創作,都是反映了一些社會現象而已。
現在的世界變化,經濟發展的條件讓年輕的一代生活比較艱辛,從我們年代開始就有的頂克族(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前一陣子日本的御宅男,世界通用的啃老族,到最近大陸流行的躺平族,不論有錢沒錢,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要不就是不婚,要不就是沒有小孩。 當整個人口結構因為這些原因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跟著發生巨變,非常可以理解,很多新的商業機會也就因此因應而生。在這個新的社會人口結構下,電影情節中的監護公司真的非常 make sense.
現在,因為老一代不願意談論死亡,更不願意觸霉頭談遺產處理等各種原因,在身後留下了一堆無法處理的情況,要不就是爭產無法解決,要不就是找不到繼承人,最後的處理都是國庫列冊,等候時間過去了, 直接成為國庫的一部分。 現在的5,6年級夾心餅乾生算起來是相對對身前開始規劃身後事比較有意識的一代,也許這樣的事情暫時可以稍微減少; 只是當御宅男,啃老族,躺平族們也衰老凋零的那個時間,身後遺產處理和所有,就有可能發生很大的轉移。
當老年人口結構開始增加時,長照就成為一個事業;當不婚無子的老人成為很大比例時,企業化監護公司是不是也就很合理成為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事業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魚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這些吃瓜鄉民,大家嘴上都是說愛台灣,到底在愛什麼?為什麼愛? 年輕人涉世不深,比較直面的反應他們的想法,也就經常被老一輩的說想法太單純,但是我非常欣賞那個想法和心,就是因為比較單純,所以接近初心。 年紀大了,想法多了,顧慮多了,複雜了,經常都忘了自己真正的初心是什麼了。
老了未必怕死,只是在過程中應該有更多的包容,除了包容病人的意願之外,同時也包容他的尊嚴, 包容他可能在清醒面對要死去過程中的恐懼而改變了初衷。
前幾天跟我一個還在職場一個職位極高極高的閨蜜聊,她看著我目前退休的生活,挺羨慕的,也想在兩年之後要退休,她就說了一句,我想現在應該要開始準備。 很有意思的題目, 退休能提早準備嗎? 要準備什麼? 面對不一樣的生活面向的變化,您選擇了什麼樣的學習 ?
我們這些吃瓜鄉民,大家嘴上都是說愛台灣,到底在愛什麼?為什麼愛? 年輕人涉世不深,比較直面的反應他們的想法,也就經常被老一輩的說想法太單純,但是我非常欣賞那個想法和心,就是因為比較單純,所以接近初心。 年紀大了,想法多了,顧慮多了,複雜了,經常都忘了自己真正的初心是什麼了。
老了未必怕死,只是在過程中應該有更多的包容,除了包容病人的意願之外,同時也包容他的尊嚴, 包容他可能在清醒面對要死去過程中的恐懼而改變了初衷。
前幾天跟我一個還在職場一個職位極高極高的閨蜜聊,她看著我目前退休的生活,挺羨慕的,也想在兩年之後要退休,她就說了一句,我想現在應該要開始準備。 很有意思的題目, 退休能提早準備嗎? 要準備什麼? 面對不一樣的生活面向的變化,您選擇了什麼樣的學習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 #失控的照護 #ロストケア】觀後感 今天忽然想起了2023年我看的這部電影 隨著全球人口老人化,平均壽命長又無子嗣 老年看護的照護者 就成了陪伴孤獨老人的重要角色 畢竟,請得起看護的委託者,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例如,第一個是家庭忙到沒空照顧老爸 第二個是單親媽媽要照顧小孩
Thumbnail
 最近因為要準備啃老族的演講,做了些功課,發現除了一般人想像的,成年後不工作也沒在就學,整天遊手好閒或沉迷於網路的年輕人之外,其實還有一群類似繭居族的老老照顧族群。     近二十年前日本出現繭居族這個現象,大多來自而兒少時期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上學,久而久之足不出戶就變成繭居族。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獨居老人群體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孤獨感、健康問題以及生活保障困難。德捷投資公司深知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體現在業務增長上,更應包括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支持。我們致力於通過實際行動來關懷和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關懷獨居老人的具體行動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電影,描寫監護人、醫生與安養機構的勾結,讓小病的老人被藥物控制,呈現需要監護的狀態,監護人再奪去受監護老人財產的故事。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5%),越來越老的我們能怎麼辦?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而這種社會結構的轉變也不僅僅對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帶來挑戰,對會計師行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不僅體現在專業需求的轉變上,更體現在市場競爭格局和服務內容的調整方面。 首先,人口老齡化對會計師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專業需求的轉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 #失控的照護 #ロストケア】觀後感 今天忽然想起了2023年我看的這部電影 隨著全球人口老人化,平均壽命長又無子嗣 老年看護的照護者 就成了陪伴孤獨老人的重要角色 畢竟,請得起看護的委託者,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例如,第一個是家庭忙到沒空照顧老爸 第二個是單親媽媽要照顧小孩
Thumbnail
 最近因為要準備啃老族的演講,做了些功課,發現除了一般人想像的,成年後不工作也沒在就學,整天遊手好閒或沉迷於網路的年輕人之外,其實還有一群類似繭居族的老老照顧族群。     近二十年前日本出現繭居族這個現象,大多來自而兒少時期因為各種原因拒絕上學,久而久之足不出戶就變成繭居族。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獨居老人群體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孤獨感、健康問題以及生活保障困難。德捷投資公司深知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體現在業務增長上,更應包括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支持。我們致力於通過實際行動來關懷和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關懷獨居老人的具體行動
Thumbnail
2020年的美國電影,描寫監護人、醫生與安養機構的勾結,讓小病的老人被藥物控制,呈現需要監護的狀態,監護人再奪去受監護老人財產的故事。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5%),越來越老的我們能怎麼辦?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而這種社會結構的轉變也不僅僅對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帶來挑戰,對會計師行業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不僅體現在專業需求的轉變上,更體現在市場競爭格局和服務內容的調整方面。 首先,人口老齡化對會計師行業的影響體現在專業需求的轉
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過去所定義的65歲稱為老年,正在變化中。這些被認為應該是退休在家裡含飴弄孫的人群,卻因為醫學的進步而有著健康的身體與外觀,再加上年輕時代的努力,讓這群人有著相當不錯的經濟能力,而且不需要子女的奉養。當這一個人群越來越多時,「重啟人生」或「第二曲線」就不斷的被提出討論,這是一個新的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每次台灣在選舉的時候,所有的政黨都在呼喚年輕人,好像五十歲以後的人,再也不重要了,是該被社會嫌棄的一群! 現在五十歲以上的人,弄出了台灣全民直選的體制,繳出了台灣的健保。我不覺得他們的意見是該被忽略的群體。 在我的年代裡,廿八歲、卅歲就當上百大公司經理的,比比皆是!算不算年輕?重點是有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