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游牧者的抉擇

更新於 2021/06/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看了王明珂老師寫的<游牧者的抉擇>
慢慢打一些感想
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應該在於他讓我們跳脫許多既有的想像。環境的力量是很大的,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些日常事物的認知(例如家庭、國族)其實只能適用在特定的情況之下,一旦替換了一個不同的環境條件,便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人與環境的互動模式,進而產生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對這些事物也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想像。
這並不是簡單的環境決定論,而是文化本來就是人類與環境互動、因應環境挑戰之下的產物。因此,在看待人類的文化的時候,不能只把焦點放在人身上。非人的動物、植物乃至於無機的地形、氣候因子,都擁有形塑文化的能動性。
書中有個反覆提到的重點是:游牧是一種因應邊緣的生業型態。有一種對遊牧社會常見的誤解是:「游牧」是介於狩獵和農耕之間的過渡型態,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的。遊牧社會出現的時間遠比農耕社會要來得晚。如果將富含資源的地區視為一個一個patch,農耕便是出現在資源最豐富、最適宜農耕的patch中心,而游牧則是patch邊緣的人群,為了充分利用貧脊的自然資源,所發展出的更精細、更精密的土地利用模式。
以中國附近的游牧民族為例,大約是在西元前1000年時,有一波氣候乾冷化的趨勢,適合耕作的土地縮小,原本的農耕人群忽然成了「邊緣」,才開始游牧的。相較之下,農業社會可是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因此,「狩獵→游牧→農耕」這樣的模型絕對是不正確的,只是定居人群認為「居無定所=原始」的刻板印象而已。
為了精細的利用資源,遊牧社會有一個特性,就是人群的聚散必須更有彈性。例如,馬會將其他牲畜的草料吃光,須與其他牲畜分開放牧,而牛則無法遷徙太遠。因此,一個家庭中,可能男人牧馬、女人牧牛;或是夏季牲畜吃青草,各個小家庭分別四處散居放牧,冬季時牲畜吃的是夏秋收割的草料,多個小家庭便聚集在一起同居等等。
這種多個個人匯聚成小團體、多個小團體匯聚成大團體、可拆散可組裝的社會,稱為「分支性社會結構」。除了便於利用資源,分支性社會結構也有利於打仗時兵力的調度。例如匈奴與漢帝國征戰時,便可發動不同牧團進行奇襲,一旦打輸了就拆散各自逃命;也因為他們的「田產」都是長了四隻腳的,比定居的漢人更具有機動性。
分支性社會結構處處影響著游牧民族的社會與文化。以家庭觀念為例,他們可能就不會認為家人就一定要住在一起、或是有血緣關係的才是家人。需要時,他們可以各自組成小團體,也可以納入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員成為家族的一部分。
可以想見的是,分支性社會結構之下的國族認同也是極富流動性與彈性的。各個小家庭獨自游牧時,「國族」可能並不是那麼被彰顯;而集結成帝國時,他們也隨時準備讓不同的部族加入,成為「國家」的一部分。例如,漢代北匈奴被漢朝擊退而西遷,留下了十萬戶的匈奴沒有跟著遷徙,而後鮮卑人占據了匈奴人所留下的空缺,這十萬戶的匈奴便改為自稱鮮卑了。由此可見國族的邊界並不是僵硬的。
游牧社會還有一個特性:由於資源稀少,游牧人群除了牧業之外,也相當仰賴與周邊定居農業人群的貿易活動或對他們的掠奪,來補其不足的資源。因此,研究游牧社會時,也不能忽略其與周遭其他人群的互動。
例如,本書提出的重要問題之一,便是為何中國北邊的匈奴形成了帝國、東北邊的鮮卑與烏桓長時間以部落聯盟的形式存在、西邊的羌人卻始終沒有形成大於部落的組織?作者便認為匈奴帝國是為了與秦、漢等南方的大帝國抗衡所形成的。本書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之一,便是研究一個東西時,不可只關注於研究對象,須注意他和環境的互動,才不會見樹不見林。除了自然環境之外,其他人群也是環境的一環。在這個世界中,一切都以某種形式環環相扣。
至於這些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知道了有益處嗎?我想絕對是有的。重要的不是一些歷史上的知識性細節,而是多元觀點的素養。例如對於婚家的想像,以及近來與台灣息息相關的國族議題,需要銘記在心的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觀點並不是絕對的。每件事情都是由各種機緣建構出來的,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如果能有這樣的胸懷,在處理一些社會議題時,也會讓我們更加靈活。
avatar-img
0會員
10內容數
世界太新,太多事物還沒有名字,需要用手指去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阿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去聽了洪廣冀老師的演講「近代環境治理與地方知識:以臺灣的殖民林業為例」 覺得收穫很多,來整理一下昨天的筆記↓
常常覺得台大人類學系沒有把我變成人類學家,卻也回不去原本的樣子,於是就變成長期處在中介狀態的遊魂,以一個半成品/瑕疵品的樣態被丟入社會。 學科的邊界是我常常在思考的問題,不要說戰文理,光是把知識分類這個舉動就令我反感。我常常在想,也常常被問,人類學是在學什麼?人類學和歷史學有什麼不一樣?和民族學有什
昨天去聽了洪廣冀老師的演講「近代環境治理與地方知識:以臺灣的殖民林業為例」 覺得收穫很多,來整理一下昨天的筆記↓
常常覺得台大人類學系沒有把我變成人類學家,卻也回不去原本的樣子,於是就變成長期處在中介狀態的遊魂,以一個半成品/瑕疵品的樣態被丟入社會。 學科的邊界是我常常在思考的問題,不要說戰文理,光是把知識分類這個舉動就令我反感。我常常在想,也常常被問,人類學是在學什麼?人類學和歷史學有什麼不一樣?和民族學有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可能是那時候聽說缺一個,然後看課名感覺還不錯就選了,結果發現,好像真的不太適合我。這學期我們學了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等,延伸到後來的走私路線,貿易路線和商品,還暸解到了蒙古的三次出征,第一次:中亞、第二次:歐洲、第三次:西亞。我們還瞭解到他們當時打仗時使用的馬種和武器。接
Thumbnail
隨著時代變遷,環境與資源都不一樣,因此組織的改變是必須的,但是要做任何改變時,也要能清楚當年如此選擇的動機與背後的精神。
四周的寧靜中,傳來陣陣規律又層層相互交錯的機械運轉聲。
Thumbnail
以攝影和文字紀錄匈奴民族村的迎賓儀式、氈房建築和馬術表演。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書探討中國唐朝中的胡人也就是慄特人與中國的關係及慄特人本身的階級文明,並特別強調了慄特人獨到的商業文化及盛行與唐的胡姬、胡舞、胡曲充斥濃厚異國風情的敘述。作者以學術的角度切入,對於遊牧系國家與唐的前世與建立有獨到觀點,並深入探討了唐與突厥的鬥爭及史書的刻意遮掩。面向有一定歷史及閱讀耐性的讀者推薦。
Thumbnail
我從半農業半游牧區域Gya村包車前往全游牧區域Pangchen。 游牧人多來自Kharnak村,他們隨季節移動的路線大致是這個循環:Dhat(春)-> Zara(夏) ->Pang-Chen(夏)->Ya-Gang(秋)->Dhat(冬)->Tsamartse(冬)->Dhat(春)。這條游牧人行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選這門課,可能是那時候聽說缺一個,然後看課名感覺還不錯就選了,結果發現,好像真的不太適合我。這學期我們學了遊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等,延伸到後來的走私路線,貿易路線和商品,還暸解到了蒙古的三次出征,第一次:中亞、第二次:歐洲、第三次:西亞。我們還瞭解到他們當時打仗時使用的馬種和武器。接
Thumbnail
隨著時代變遷,環境與資源都不一樣,因此組織的改變是必須的,但是要做任何改變時,也要能清楚當年如此選擇的動機與背後的精神。
四周的寧靜中,傳來陣陣規律又層層相互交錯的機械運轉聲。
Thumbnail
以攝影和文字紀錄匈奴民族村的迎賓儀式、氈房建築和馬術表演。
Thumbnail
不分古今中外,談到遊牧民族,「野蠻」應該可以說是第一個從腦中冒出的形容詞,而這個刻版印象的來源,應該是來自於十三世紀征服歐亞的蒙古帝國,這個同時打敗中國與歐亞諸國的大帝國,不但讓西方人聞之色變(甚至以「黃禍」來形容它),連中國人也是以「異族」「韃子」視之
Thumbnail
《遊牧的歷史》是本突破的書,揭露人類歷史我們讀不到的另一半,從「移居者」角度出發,開啟全新的歷史故事。通過大量故事來還原古代人的生活樣貌,去了解原來神話不只是幻想,而是展現當時人類如何理解他們所看見的世界。本書也適合對環保、宗教、種族議題感興趣的人閱讀,透過不同的價值觀來剖析現今人類所遇到的問題。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