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入門】為什麼我們需要人類學?

2021/0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者拍攝)
上一篇講到了人類學的基本概念「我族中心主義」與「文化相對論」,今天想要來分享一下人類學在研究的「文化」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這個世界需要人類學。
「文化」實在是有點難以講明的東西,服飾、歲時祭儀、料理、思想觀念、家族體制⋯⋯或許可以簡而言之為「生活方式」;不過,生活方式就不會改變嗎?想想十年前,我們甚至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所以,「文化」到底該怎麼去說明呢?

文化,不應該只是一座死的博館

智慧型手機的例子可能太過極端了,畢竟現在世界變化得實在太快,但我們可以看看仍存在於科技滿天飛的當代的「宗教」。
去年因為疫情延期舉辦的萬華青山王繞境,影響到附近住戶的生活,引發許多爭議,這時候又可以看到如上篇的北車大廳事件那樣正反兩極的評論,而這一次的論點則是所謂「傳統的保留」與「當代生活的節奏」。網上已經有許多關於這部分的討論,我就不繼續評論了,不過此前已經諸多爭議的遶境活動,為何當代人的生活權益仍難以撼動傳統的地位呢?
其實「傳統」一詞已經點出了一個關鍵——儘管「傳統」跟「文化」一樣難以定義——時間
我們在定義一些詞彙時,常常以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作為基準,然而這在研究社會的學科裡面,就會出現不斷更新的狀況;如果我們把時間線的維度加入,我認為文化的概念會變成:
影響生活面貌的原因脈絡
也就是說,文化不再是一個表象或實質的物品,而是一段「描述」。我們會說拜拜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但那只是文化的表象,「祈求平安、惜福」才是真正的文化核心內涵;有了生存規則的存在,才會有「拜拜」這個動作的存在;有了世界觀,才會反映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上
其實這段概念在之前提到文化路徑的時候也有簡單描述到,如果們忽略了文化背後的意義而只在乎其表象,那最終我們只能成為一座死的博物館。

人類學對當代的啟示:借鏡與學習

既然文化是一種描述,那上一篇文章最後提到的「理解與對話」就是建基於此。
還記得「文化多元主義」是為了打破「社會達爾文主義」而存在的嗎?以前總認為人類社會是單線演進的,所以有人種的高低之分,但是現在我們理解到(也該尊重)人類社會是有多元性的;正如同我們意識到生態多樣性的是多麽重要般,人類學強調「文化多元」的重要意義也出現了:
文化是人與環境、人與人互動之後產生的生存方式。當我們只有一種生活方始的時候,就會變得難以應對世界的變化;當我們有愈多種生活方式的存在,就愈能找到適應變化的方法
走了一趟阿美族傳統領域,才知道他們的生活方式是什麼。(筆者拍攝)
《歡迎光臨人類學》書中提到,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太平洋小島薩摩亞的研究發現,當地的青少年普遍沒有「叛逆期」的問題,這與許多西方社會(可能包括台灣)是大相徑庭的。儘管這個研究的後續有些爭議,不過這樣的比較也讓我們去思考:究竟叛逆期是為什麼會在我們的文化出現?又為什麼薩摩亞的青少年們不會有這樣的狀況?
當我們抱持著理解、尊重與學習的心態去看待不同文化,我們就可以讓自己、也讓自己生活的方式擁有更多可能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人類學;誠如人類學家馬凌諾斯基在自己的研究《南島舡人》中所言:
……我們可以進入野蠻人的意識裡,並透過他的眼睛觀察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他的感受——但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豐富和深化我們的世界觀,瞭解我們的本性,並使它在智慧上和藝術上更為細緻。若我們懷著敬意去真正瞭解其他人(即使是野蠻人)的基本觀點,我們無疑會拓展自己的眼光。如果我們不能擺脫我們生來便接受的風俗、信仰和偏見的束縛,我們便不可能最終達到蘇格拉底那樣認識自己的智慧

我是令懷,從攝影、觀光與旅行觀察當代社會,希望在快速變動中寫下緩慢的一筆紀錄,讓過去繼續在未來存活。
Facebook:梘懷旅攝
Instagram:huai0305
方格子:梘懷旅攝
116會員
92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