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二十二、奇幻閒談─你知道嗎?在奇幻,文化也超重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何謂文化?


沒錯,這就是感受到「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不見得都是負面、帶有歧視性的,不需要一下子把它想得太極端。它通常也可以是平淡且中立,沒有情緒。甚至應該要說,你會一開始覺得不習慣,是必然的。畢竟,我們終究是作為自己國家社會的一份子在生活,很多運作模式以及固定思維、既定的認知,都是遵循著屬於我們的「文化」所延伸促成──當在這樣固有的文化生活圈裡,出現了不是信仰「相同文化」的存在,在接觸到的瞬間,你內心必定會產生一些突兀感,因為它們的出現完全脫離了你預期見到的生活常態。

文化就是這麼一回事。它屬於某個族群、某個國家、某個區域。隨著時間的堆疊、發酵,很多隨著生活發展而來的觀念都會漸漸約定俗成。它會成為習慣、不容易改變,甚至有機會成為「帶有特色的文化風格」。即便它依然有可能會依據不同變因、衝突、爭端而產生演化,但大致上還是依據該文化的系統去做出改變。不論好還是壞。

那麼文化具體到底包含了些什麼呢?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文化大抵衍伸出哪些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要素:

  • 宗教信仰
  • 飲食
  • 語言
  • 政治
  • 生活環境

這些只是粗略舉出,但光是看這些要素,以臺灣人(或者在任何國家)的角度你應該已經能列舉出臺灣版本的樣貌了。

舉例來說,宗教信仰上,臺灣普遍常見的是以道教為基礎的宮廟信仰文化;飲食,台式早餐店、臺灣夜市、粽子與滷肉飯的南北戰爭;語言除了國民黨帶來的北京話(現在所謂的國語),還有隨著四百年的時光逐漸本土化的台語、臺灣客家語、原住民語......諸如此類。這些例子,又會隨著不同縣市、不同地方鄉鎮,擁有各自的文化面貌。儘管大概念很像,但是探入到細微的儀式表現、烹調手法、腔調以及用詞,又通通分立成各種小型的文化聚落;因此有時候你或許會發現有些人會爭吵台語的北部腔、南部腔,這類爭論本身就是語言文化的不同。

raw-image

說到底,文化,即是一個始自遠古的農業時代的人類聚落,歷經政權統治、遷徙、戰亂、疾病......直至最終得到一種穩定且循環的固定生活模式後,隨著人類對生存需求的意念,所匯聚出來的聚落型社會的表面印象......


以下為付費限定內容,
歡迎購買《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 好奇我是如何創作奇幻極短篇的嗎?
  • 對於奇幻寫作感到很好奇,想知道奇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
  • 作為奇幻新手,對於你所想建構的奇幻世界捉拿不定嗎?

在《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囊括了我自身對奇幻的理解與觀點,以及作為奇幻小說家對寫作的看法。如果你也是對奇幻感到好奇、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購買《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一起與我探討奇幻的有趣之處吧!

《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單次購買、永久閱讀價299元!



raw-image


嗨!我是Moonrogu!希望你喜歡我的文字與觀點。如果你希望讀到更多我的作品、隨時與我互動,歡迎加入以下連結追蹤我:
Vocus
FB-Moonrogu的奇幻村莊
Plurk-Mokayish
IG-我是Moonrogu
Podcast-R.o讀

【作品集】:
《荒滅獵人》
《Moonrogu短篇小說集》
《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1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奇幻寫作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5.3K會員
2.1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2/04
奇幻,你也必須去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為真」。舉例來說,能夠藉著喚醒亡者靈魂復甦屍體、創造活死人大軍這等超自然、不科學的現象,在現實當然不合理。可是在奇幻,它就是會發生,而且順應故事世界的要求,它也必須發生,它必須為真。
Thumbnail
2025/02/04
奇幻,你也必須去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為真」。舉例來說,能夠藉著喚醒亡者靈魂復甦屍體、創造活死人大軍這等超自然、不科學的現象,在現實當然不合理。可是在奇幻,它就是會發生,而且順應故事世界的要求,它也必須發生,它必須為真。
Thumbnail
2023/12/04
「在很久很久以前……」絕對是我們在聽民間故事或者歷史傳說時耳熟能詳的開頭;而通常這些故事和傳說所謂的「很久以前」,大抵是指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是數萬年的古老事蹟。歷經如此漫長的時間卻得以流傳至今,不管怎麼想都是非常奇幻又難能可貴的事。
Thumbnail
2023/12/04
「在很久很久以前……」絕對是我們在聽民間故事或者歷史傳說時耳熟能詳的開頭;而通常這些故事和傳說所謂的「很久以前」,大抵是指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是數萬年的古老事蹟。歷經如此漫長的時間卻得以流傳至今,不管怎麼想都是非常奇幻又難能可貴的事。
Thumbnail
2023/10/22
實際上在大多數作品,奇幻元素的形式也鮮少改變。這並非是創作者「偷懶」、不用創造新意,而是因為經典影響之深已然固化,並且也成為奇幻愛好者內心的嚮往與浪漫。受精神傳承的影響,有些創作者比起重新詮釋,他們更偏向「一切照舊」。 畢竟經典即浪漫。
Thumbnail
2023/10/22
實際上在大多數作品,奇幻元素的形式也鮮少改變。這並非是創作者「偷懶」、不用創造新意,而是因為經典影響之深已然固化,並且也成為奇幻愛好者內心的嚮往與浪漫。受精神傳承的影響,有些創作者比起重新詮釋,他們更偏向「一切照舊」。 畢竟經典即浪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才抱怨完地方創生中的觀光熱潮,又在一個探討客家飲食文化的研討會上看到滿滿的觀光氣味。雖然在族群文化研討會上取用觀光的路徑不盡相同,但倒是有些可以疊合之處,例如文化振興往往是地方創生的子標題之一。 族群建構大會 對族群研究稍有概念的人而言,「建構」這個詞彙大概不陌生,隱約能夠理解其處理原生論、情境論之
Thumbnail
才抱怨完地方創生中的觀光熱潮,又在一個探討客家飲食文化的研討會上看到滿滿的觀光氣味。雖然在族群文化研討會上取用觀光的路徑不盡相同,但倒是有些可以疊合之處,例如文化振興往往是地方創生的子標題之一。 族群建構大會 對族群研究稍有概念的人而言,「建構」這個詞彙大概不陌生,隱約能夠理解其處理原生論、情境論之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
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Thumbnail
文化作為人類學研究的標的,可不只是服飾、料理、建築等等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長時間的適應所產生的生活應對知道,那才是文化的核心。當文化成為一段描述而非一件物品時,才能開啟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對話,透過這樣的對話,我們才能從別的文化學習與借鏡,讓子己的生活可以更舒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