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談修省篇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忙處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定靜裡密操持,非心自息。
【譯文】在繁忙的生活中所處理的各種人事,若能時常在閒暇時先作檢點,過錯自然就會減少。行為的起心動念,若能夠先有個人冷靜而且密切操持的修行原則,非份的動念自然就不會產生。
有一天,有位信徒來訪,無意中向我提起有某位居士向他表示,打算自己買一棟房子靜住養老,並計劃把房地產的所有權捐給普門。過了一段日子,這位打算買房子養老的居士,果然來找我談起這件事,不過他希望我們能照顧他晚年的生活,我當時有欠考慮,就答應了他的事。
他的房子買在霧峰,為了連絡上的方便,我們為他安裝了電話。此後,沒多久,他就來個電話說他心臟不舒服,有一次說他差點沒辦法走到電話機前撥電話,說得我們在這邊時常為他的安危而擔心。
為了方便照顧老人的生活,我想了一個變通的方法,將我們普門鄰舍前面那棟沒人住的房子租下來,將老人遷住到這棟房子,而將他霧峰的那棟房子出租,拿那邊的房租錢每月再倒貼五百元付這邊的房租錢。
本想這樣可以就近關照老人的生活,沒想到日子久了,發現他時常沒病找病煩,還時常埋怨我們對他不關心。有一次,他因痔瘡去開刀,住院一星期,回來前,我先去他的房子清理打掃一番,他回來後,竟然對人說,他不在時,我到他的房間亂翻東西,並破壞他的廚具。
本來我想這個老人寄望有人照顧他的晚年,我就跟他結個緣,既然我對他的照顧已情至義盡了,他仍然無法滿足,我只好跟他結束這段緣了。
當初我面對這件人事,就是考慮欠週詳,才會造成錯誤的決定,為自己還有普門常住人眾帶來生活上的困擾,所以古人說「三思而後行」是有必要的。
本則菜根談教我們在閒暇時,對自己處理過的人事要多做檢討,對即將面臨的人事要多作觀察,雖然在匆促中決定的人事,難免會有錯誤的現象,至少作過檢討觀察後,還可以去安排「亡羊補牢」的策施,使錯誤減至最低。
素鑾很久沒回來共修了,上週突然回來,我們共修後的第二段講座時間結束後,他還跟我探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修養問題。
素鑾說他過去為了維護生意的公關門路,每逢過年過節都需要送禮去攀結公關人員的人情,學佛以後,就有了自己「有所不為」的操守。他認為公關人員處理他們送去的文件,是他們的本份職責,所以不能繼續再以這種方式跟他們結交人情,這樣會助長這些人貪求非份之財的習氣,所以就不再以送禮方式結交公事人情了。 在飲食方面,素鑾說他也有自己素食操守準則,與他同事的員工經過一段時日的培養,終於也受他的影響跟著他一起素食。
我們可以從素鑾所談起的這些日常操守原則,看到一個人平日在生活中,若有一些自我教育的戒行操守,對生活上的人事應對,自然就會有自己的應對原則,對非份的人事,自然就會有「有所不求」與「有所不為」的修養操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一個嗜酒的酒徒,喝得醉薰薰的,跑到朋友家中去,看到朋友不在,僅友妻一人在家中料理家事,心中生起歹念,就上前嬉辱友妻,友妻抗拒,酒徒錯手勒死了友妻,畏罪潛逃時,看到友妻身上所戴的金飾,就順手把金飾也偷走了。這一樁強姦、害命、奪財的案子,經過一陣子的偵察,仍無蜘絲馬跡可破案。 有一天,這個酒徒身邊的錢
金與玉本來就具有精美亮麗的本質,只因外覆一層塵垢,把金玉的光澤本質給覆蔽了,經過一番鍛鍊琢磨後,覆蔽的塵垢脫落了,其精美亮麗的本質就顯現出來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塊礦金和璞玉,只要肯自我教育,經過一段時日的鍛鍊和琢磨,不在艱難挫折的過程中放棄自我教育的意志,自然就能將本自具有的潛能給發揮出來。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間,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應同窗同學陳愛珠居士之邀,為馬來西亞「慈愛施醫贈藥隊」的社會服務資源籌募基金,往馬來西亞太平佛教會,啟建一壇「梁皇法會」。法會結束,回程一行人順道旅遊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並參訪各地佛教名山寶剎。旅經香港時,參訪妙法寺,方丈洗塵和尚贈明朝洪應明著
許多人都希望透過宗教的祈安來訴求生活上的如意。今日我們所訴求的也不外能夠得到「消災延壽」的如意生活,那麼我們要如何在宗教生活中掌握到「消災延壽」的人生呢?這一點,就要從宗教信仰的涵養中去掌握,也就是說要從學佛的修行中去做一個「不受念頭迷惑」的人,才能夠掌握到「消災延壽」的人生。 人生有很多福報和災禍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時間的流轉是這麼無常,不知大家有驚覺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的問題否?佛經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日我們大家很有福報,最起碼在人生四大難逢的因緣中,我們已經有前三大因緣,那麼最後「善知識難遇」的因緣,應該如何去把握呢?這個問題,我們要有一份認識,今天我就提出這個問題
有一個嗜酒的酒徒,喝得醉薰薰的,跑到朋友家中去,看到朋友不在,僅友妻一人在家中料理家事,心中生起歹念,就上前嬉辱友妻,友妻抗拒,酒徒錯手勒死了友妻,畏罪潛逃時,看到友妻身上所戴的金飾,就順手把金飾也偷走了。這一樁強姦、害命、奪財的案子,經過一陣子的偵察,仍無蜘絲馬跡可破案。 有一天,這個酒徒身邊的錢
金與玉本來就具有精美亮麗的本質,只因外覆一層塵垢,把金玉的光澤本質給覆蔽了,經過一番鍛鍊琢磨後,覆蔽的塵垢脫落了,其精美亮麗的本質就顯現出來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一塊礦金和璞玉,只要肯自我教育,經過一段時日的鍛鍊和琢磨,不在艱難挫折的過程中放棄自我教育的意志,自然就能將本自具有的潛能給發揮出來。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間,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應同窗同學陳愛珠居士之邀,為馬來西亞「慈愛施醫贈藥隊」的社會服務資源籌募基金,往馬來西亞太平佛教會,啟建一壇「梁皇法會」。法會結束,回程一行人順道旅遊泰國、新加坡、香港等地,並參訪各地佛教名山寶剎。旅經香港時,參訪妙法寺,方丈洗塵和尚贈明朝洪應明著
許多人都希望透過宗教的祈安來訴求生活上的如意。今日我們所訴求的也不外能夠得到「消災延壽」的如意生活,那麼我們要如何在宗教生活中掌握到「消災延壽」的人生呢?這一點,就要從宗教信仰的涵養中去掌握,也就是說要從學佛的修行中去做一個「不受念頭迷惑」的人,才能夠掌握到「消災延壽」的人生。 人生有很多福報和災禍
一、前言 各位佛教的傳燈大德︰     我個人很少有面對大眾講話的經驗,應邀來戒場和諸位結這席法緣,真的有點惶恐。在我個人大約廿六年的出家學習歷程中,在佛教界我沒有任何學位的成就,雖然沾個東方佛教學院第二屆畢業生的殊榮,到目前我手中也沒取到這個殊榮的文憑,對這些學位的文憑成就,我總覺得在生命中是不增
時間的流轉是這麼無常,不知大家有驚覺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的問題否?佛經說「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今日我們大家很有福報,最起碼在人生四大難逢的因緣中,我們已經有前三大因緣,那麼最後「善知識難遇」的因緣,應該如何去把握呢?這個問題,我們要有一份認識,今天我就提出這個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相信除了老玄這個社會魯蛇,人生勝利組的,靠爸靠媽族的,事業有成組的,反正跟老玄年紀相近的,多多少少都應該已經開始在拚頭期款,為屬於自己的房子努力吧,甚至不少同輩應該為了那高額的酬金,也相繼投入房仲這個龐大而拚搏的戰場。 但房仲的水,深不可測,甚至除了買方賣方或房產商外,有時候誰都不知道房子的真實狀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探索旅程中發現她心底對工作的吶喊:「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卻沒辦法達成我想要的目標?」對此,潛意識提醒著:『不用急、用自己的步調走就行。』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相信除了老玄這個社會魯蛇,人生勝利組的,靠爸靠媽族的,事業有成組的,反正跟老玄年紀相近的,多多少少都應該已經開始在拚頭期款,為屬於自己的房子努力吧,甚至不少同輩應該為了那高額的酬金,也相繼投入房仲這個龐大而拚搏的戰場。 但房仲的水,深不可測,甚至除了買方賣方或房產商外,有時候誰都不知道房子的真實狀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一句話而生煩惱心,或是別人一句不好聽的無心話造成我們的心受傷。老智者說,我們可以原諒一個因為無心之言而傷害人的人,卻不能原諒一個自願被別人傷害的人。這中間的差別是我們這顆心的自主性,心不堪承載他人的三言兩語,又怎堪承受更大的人生重擊。 有一位先生,教官退休,年輕時就對坐禪讀
Thumbnail
在古代有一位非常護持佛法的老夫人,聽說有一個年輕的禪師,想要閉關三年,專心參禪打坐,以求開悟。 於是便出錢,在家裏的大花園中,建了一座清幽的關房,提供這一位禪師閉關,並供養一日早午兩餐使他衣食無憂(出家人過午不食)。 很快,三年將過。有一天,老夫人想知道這個禪師閉關三年的修行如何,就叫她長得
Thumbnail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關於我】 看似美滿的、令人羨慕的家庭,其實我覺得有許多困擾,婚姻中的,和先生、還有和他家人相處的,對於「錢」的價值觀,對於「物質」和「精神」的價值觀……,許多許多。 我自己太忙碌,做太多事,所有事情都想要做好,不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