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三 178 人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6.8.18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草堂曰:

「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

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

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上下乖戾①,百事矛盾,此住持所以廢也。

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舍僉議②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

致使進善之途漸隘,任眾之道益微。

毀其未見未聞,安其所習所蔽,

欲其住持經大傳遠,是猶却行而求前,終不可及。」

《與山堂書》

【注釋】

①乖戾:乖悖違戾,抵觸而不一致。《後漢書·範升傳》:「各有所執,乖戾分爭。」
②僉議:即眾議。


【演蓮法師譯文】

草堂善清禪師說:

「當住持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竅門,只要在於能審實體察眾人之情,這樣住持與僧眾之間就能有機會經常溝通互相理解,那麼叢林中的一切事情就好辦了。

因為人情能審察,則裡裡外外無不和合。上下若能周通,則百事自然調理,這樣叢林海眾就能安和共住。

假如人情不能審察,上下不能互相溝通理解,住持與僧眾之間就會造成互相乖違抵觸,矛盾重重,這樣住持之道就難於施行了。

如今有些叢林中當住持的人自恃聰明,固執地堅持自己的偏見,不通人情,不肯接受眾人的建議,只重視自己的權力,完全不顧公眾的正論,暗地裡則專行私惠。

致使進諫善言的途徑漸被堵塞,叢林中進賢任能的原則也放棄了。

凡是自己未見未聞的事都認為是錯的,完全按照自己習以為常的、想當然的方式去做他自己所喜歡的事。像這樣的住持,想要他統理大眾、續佛慧命,使佛法傳布至久遠,這簡直如同倒退著走路而仍想到達前方,終究是不可能的。」

raw-image

良因贊曰:

隨著不斷自利利他,福報會漸漸地增長;

隨著福報的增長,對眾生的影響力也就越大。

此時常居高位,倘若荒廢個人反躬自責之功夫者,

久之必然「廢公論而行私惠」。

再夾雜著福報力,而為眾人所追捧,頓然忘卻自己也是生死凡夫。

這固然是弘法者的盲點,同時也是佛教徒盲目崇拜所致。

末法時代依法不依人,以傳承古德為師,這個很要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8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ㄧ葉可知秋 . ㄧ葉可蔽目 想法太多,而呈現於外,是呼吸時會用到的材料。呼吸時,想法太多,會示現於外。
Thumbnail
2016.9.27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如和尚①曰: 「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 以化門廣大,不容親疎於其間也。 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可以己之所怒而疎之。 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 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叢林安矣。 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
Thumbnail
2016.9.27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謂如和尚①曰: 「先師晦堂言,稠人廣眾中,賢不肖接踵。 以化門廣大,不容親疎於其間也。 惟在少加精選,苟才德合人望者,不可以己之所怒而疎之。 苟見識庸常,眾人所惡者,亦不可以己之所愛而親之。 如此,則賢者自進,不肖者自退,叢林安矣。 則賢者緘默,不肖者競進。
Thumbnail
2016.8.1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 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 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上下乖戾①,百事矛盾,此住持所以廢也。 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舍僉議②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 【注釋】
Thumbnail
2016.8.18 良因法師 隨筆 草堂曰: 「住持無他,要在審察人情,周知上下。 夫人情審則中外和,上下通則百事理。此住持所以安也。 人情不能審察,下情不能上通。 上下乖戾①,百事矛盾,此住持所以廢也。 其或主者,自恃聰明之資,好執偏見,不通物情, 舍僉議②而重己權,廢公論而行私惠。 【注釋】
Thumbnail
2015.10.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初不赴雲居命。 佛眼遣書勉云:「雲居甲於江左,可以安眾行道,似不須固讓。」 師曰:「自有叢林已來,學者被遮般名目,壞了節義者不為不少。」 佛鑒聞之曰:「高菴去就①衲子所不及。」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包裝著往往是一顆顆攀緣心,東去西去。
Thumbnail
2015.10.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初不赴雲居命。 佛眼遣書勉云:「雲居甲於江左,可以安眾行道,似不須固讓。」 師曰:「自有叢林已來,學者被遮般名目,壞了節義者不為不少。」 佛鑒聞之曰:「高菴去就①衲子所不及。」 《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包裝著往往是一顆顆攀緣心,東去西去。
Thumbnail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8.7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曰: 「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遊不可久戀, 人情不能恰好,禍患不可苟免。 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與祥和尚書》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說: 作為善知識,能夠通達這五件事,處世便不會有所憂悶了。 良因贊曰: 已不足掛懷矣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8.7 良因法師 隨筆 晦堂曰: 「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遊不可久戀, 人情不能恰好,禍患不可苟免。 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與祥和尚書》 【演蓮法師譯文】 晦堂禪師說: 作為善知識,能夠通達這五件事,處世便不會有所憂悶了。 良因贊曰: 已不足掛懷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